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六单元检测题

九年级上册第一、六单元检测题(卷) 猫头离 人喜爱,叫声凄厉,被人认为是“不样之鸟”,而它是益虫。蝴蝶美丽多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人喜爱,而它是害虫 6.【我会改】 第一部分(30分) 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4分) 你准各好了吗?下面我们初试峰芒。挑战“基础”,看我背定行。我自信,因为 1.【我金拼】(4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1)森林正在日益委缩。(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 妖鹅()、禁()、幕( )、崩殂()帝室之胄( 2.【我会背】(10分) 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3)二氧化碳的 欲与天公试比高。 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对人类 (2)陛下亦宜自谋, 臣不胜受恩感激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3.【我会写】(4分 的生产而 巨大的影响,甚至 (2)写出连续的两句带“雨”字的古诗词 好了,你已经自信的做完了以上习,真不简单1下面该是我们在“圆读”这一块大显身 4.【我金拟】(4分) 手的时候了,请冷静应对。 1)现实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但我 第二部分(45分) 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一)诗词鉴赏:(4分) 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 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 水调头(苏车 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些宜传语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要求简洁生动,可读性强。至少两条。(2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2)在空格内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04年6月3日,雅典奥运会圣火离开雅典,正式开始为期35天的环球之旅。在雅典7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加线的词:(2分) 国际机场举行的火炬交接仪式上,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表示,本次奥运圣火的环墓楼玉字( 高处不胜寒( 球传递活动将首次穿越5大洲,经过27个国家的33个城市。同时,火炬将首次到达非低绩户( 不应有偃( 洲和拉丁关洲,并且途经每一座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1分) 5.【我会说】(4分)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素,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1分) 用一句话概括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九年级上册第一、六单元检测题(卷) (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30 分) 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初试锋芒。挑战“基础题”,看我肯定行。我自信,因为: 1.【我会拼】(4 分) 妖娆.( )、 禁锢.( )、 襁褓..( ) 栖.息( )、 缟.素( )、 崩殂.( ) 帝室之胄(.. ). 2.【我会背】(10 分) (1)望长城内外, , ; , 。 , ,欲与天公试比高。 (2)陛下亦宜自谋, , , ,臣不胜受恩感激。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3.【我会写】(4 分) (1)“如果……如果……”: (2)写出连续的两句带“雨”字的古诗词: , 。 4. 【我会拟】(4 分) (1)现实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但我 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 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 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些宣传语。 要求简洁生动,可读性强。至少两条。 (2 分) 。 (2)在空格内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2 个字(2 分) 2004 年 6 月 3 日,雅典奥运会圣火离开雅典,正式开始为期 35 天的环球之旅。在雅典 国际机场举行的火炬交接仪式上,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表示,本次奥运圣火的环 球传递活动将首次穿越 5 大洲,经过 27 个国家的 33 个城市。同时,火炬将首次到达非 洲和拉丁关洲,并且途经每一座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 5.【我会说】(4 分) 用一句话概括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爱,叫声凄厉,被人认为是“不祥之鸟”,而它是益虫。蝴蝶美丽多 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而它是害虫。 6.【我会改】 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4 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1)森林正在日益委缩。(2)近 200 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 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3)二氧化碳的 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对人类 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好了,你已经自信的做完了以上习题,真不简单!下面该是我们在“阅读”这一块大显身 手的时候了,请冷静应对。 第二部分(45 分) (一)诗词鉴赏:(4 分) 水 调 歌 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加线的词:(2 分) 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低绮.户 ( ) 不应有恨 ( )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1 分)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1 分) 市(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二)记叙文读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14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寺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 女孩手里那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几。为了方 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桥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 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的2守望着,更多10、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2分) 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 江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11、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分) 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的说 诗人两袖插在裤袋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我。” 女孩惊惶的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样神迷离。(2)诗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12、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2分) 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 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3、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3分) 诗人往女孩身边揶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 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 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13、小说的结尾巧妙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 少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结尾。(3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了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分) 没有手掌,臂上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 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的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三)文言文阅读(27分) 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有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 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14.解释加点字(2分) 女孩紧紧抓住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邮(
(二)记叙文阅读: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14 分)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那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 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桥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 10 年 来已有 20 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 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的 2 守望着,更多 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汉江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 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袋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我。” 女孩惊惶的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样神迷离。 诗人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 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 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 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 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 少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了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 没有手掌,臂上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 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的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 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有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 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 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抓住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 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10、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2 分) 答: 11、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 分)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的说。 (2)诗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12、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2 分) 答:《 》 13、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3 分) 。 13、小说的结尾巧妙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 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结尾。(3 分) (三)文言文阅读(27 分)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4. 解释加点字(2 分) 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横线上填充原文句子并翻译。(4分 22.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2分) 翻讠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16.作者文中强调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1分)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23.原文已(用“∥”)划分了三个层次,请你写出各层层意。(3分) 17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 的故事,第一层 事情。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第二层 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4分)第三层 8.请你用简洁的几句话评价一下诸葛亮:(4分) 被一些人认为不可越的“圆读关”你都网过去了,真净1可别听微,看看你的笔杆 子怎么样? 第三部分写作(4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B阅读《隆中对》的选段,完成19-23题(12分) (1)请以“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失败的……然而,所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有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 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巨大财富,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2)文题二:“经历 ”。补全题目,写篇文章。 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 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壺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 室可兴矣 19.写出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国险而民胜(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一组(3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王秦川 信义著壬四海 C.国险厦民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1.把“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由是.感激( ) 15.在横线上填充原文句子并翻译。(4 分) 翻译: 16.作者文中强调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1 分) 17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 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事情。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 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8.请你用简洁的几句话评价一下诸葛亮:(4 分) B 阅读《隆中对》的选段,完成 19—23 题(12 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 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 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 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 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 室可兴矣。” 19.写出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 分) 国险而民附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2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一组(3 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信义著于四海 C.国险而民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1.把“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 22.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2 分)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___________”。 23.原文已(用“∥”)划分了三个层次,请你写出各层层意。(3 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被一些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阅读关”你都闯过去了,真棒!可别骄傲,看看你的笔杆 子怎么样? 第三部分 写作(45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0 字左右,文体不限。 (1) 请以“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失败的……然而,所 有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 巨大财富,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2)文题二:“经历 ” 。补全题目,写篇文章

非喜大认真做完了此喾,你已经努力了,请相信自己I
恭喜大家认真做完了此卷,你已经努力了,请相信自己!

17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此两代文意正确即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18.言之成理即可 19.归附:亲自 20.D 21.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22(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参考答集 (2)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qidngbdo qI gdo cd zhou 23.(1)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方针 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言。深追先帝遗诏。(3)陟罚臧否 (1)略(2)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归纳策略,指出光明的前景 4.(1)例如:同坐一辆车,共献一片情 车上几分钟,文明记心中。良言一句三冬 暖,快嘴一语贼心寒。(2)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美丽的东西并非是有价值的 6(1)“委”改为“萎” (2“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3)“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4)“而且”改为“以及”或“和 (一)7、 qiong/q/能忍受/遗憾 8、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缺,此事古难全。 二)10、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11、(1)表现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 (2)、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12、《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13、诗人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的种种的不幸 用自己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三)14.平民;出身低微,见识短浅:拜访:这个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 诸侯中扬名做官 16.表明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心,同时借此唤起刘禅对自身所负重任的重视
参考答案: 1.ráo gù qiǎngbǎo qī gǎo cú zhòu 2.(1)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深追先帝遗诏。(3)陟罚臧否。 3.(1)略 (2)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1)例如:同坐一辆车,共献一片情。 车上几分钟,文明记心中。良言一句三冬 暖,快嘴一语贼心寒。(2)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美丽的东西并非是有价值的。 6 (1) “委”改为“萎”。 (2“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3)“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4)“而且”改为“以及”或“和”。 (一)7、qióng / qǐ / 能忍受 / 遗憾 8、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二)10、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11、(1)表现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 (2)、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12、《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13、诗人 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的种种的不幸, 用自己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13、略 (三)14.平民;出身低微,见识短浅;拜访;这个。 15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 诸侯中扬名做官。 16.表明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心,同时借此唤起刘禅对自身所负重任的重视。 17 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此两代文意正确即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 18.言之成理即可。 19.归附;亲自 20.D 21.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22(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2)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23.(1)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方针。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3)归纳策略,指出光明的前景。 第三部分:写作,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2324课的学业检查_第22、23、25课学业检查.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E卷)_参考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E卷)_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C卷)_九(上)六、期末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测试题(C卷)_九年级期末试题.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说课稿.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学习评估练习.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3.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2.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1.ppt
- 人教版中考模拟试题(天津地区).doc
- 人教版中考古诗词赏析.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6-25课复习与训练.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6-25课复习与训练.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6-25课复习与训练.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6-25课复习与训练.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6-25课复习与训练.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_七年级.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题(C).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题(C卷).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题(C卷).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题(C卷)_九年级.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题(C卷).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题(C卷).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训练.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_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06年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语文月考试卷_参考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语文月考试卷_语文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