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复习:古代诗词发展脉络ppt课件

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一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 歌一“三曹”+东晋陶渊明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一王孟;边塞诗 古代诗词 唐派 高岑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米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p、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4、秦观、贺铸、李清照()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古 代 诗 词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 歌—“三曹”、 东晋陶渊明 唐 宋 元:马致远、张养浩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 派——高岑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唐诗的发展脉络 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 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 是齐、梁的颓靡遗风。“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 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 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 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 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 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 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 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 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 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 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 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 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 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 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 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 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盛 唐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 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 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 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 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 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 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中唐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 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 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 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 动,《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 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 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 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 期有成就的诗人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 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 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 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 动,《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 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 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 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 期有成就的诗人。 中 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 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簋 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优美隽永, 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妃的美貌,用了“回眸 笑百媚生,六官粉黛无颜色”;写杨李两人的爱 情,角“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 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巧用对比与 比喻,将两人终贞的爱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 至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 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篇 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优美隽永, 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妃的美貌,用了“回眸一 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杨李两人的爱 情,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 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巧用对比与 比喻,将两人终贞的爱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 至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0年中考复习:初中必背古诗、词、曲、文(人教版).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人教版初中文学常识_六.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拼音汇编_一.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成语汇编_三.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至九年级字形汇编_二.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至九年级名著阅读_五.doc
- 2010年中考复习:7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_7个常见文言虚词.doc
- 2010年中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七至九年级综合性学习重点资料汇编_四.doc
- 2010年中考复习资料--汉字专题.doc
-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口语交际.doc
- 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训练_2010中考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训练.doc
- 2010年中考基础练习之:选择题.doc
- 201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4_赏析.ppt
- 2010年中考前夕各科大盘点.doc
- 2010年中考初中毕业适应性考试质量调研卷_2010中考初中毕业考试适应性考试卷语文卷.doc
- 2010年中考六部名著阅读专项测试.doc
- 2010年中考作文猜想集萃_感 受 春 天.doc
- 2010年中考作文猜想集萃_意外的惊喜.doc
- 2010年中考作文猜想集萃_只有写,你才会写 朱昌元.doc
- 2010年中考作文猜想集萃_偶然的发现.doc
- 2010年中考复习:社会热点分析与综合性学习题的复习ppt课件.ppt
- 2010年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训练[精编版](11篇)_议论文阅读训练[精编版].doc
- 2010年中考大纲规定初中必读名著导读_作者.doc
- 2010年中考必备—2009年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18份)_2009年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七上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七下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九上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九下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八上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练习(苏教版)_(苏教版)八下文言文.doc
- 2010年中考探究—修辞知识及运用_2010中考探究.doc
- 2010年中考探究—综合学习与实践_2010中考探究.doc
- 2010年中考文学作品命题趋势和应对策略ppt课件.ppt
-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基础.doc
- 2010年中考模拟题(语文版).doc
- 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合集(280篇)_2010中考满分作文正文部分.doc
- 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合集(280篇)_2010中考满分作文目录部分.doc
- 2010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图表专题_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图表专题.doc
- 2010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诗文默写_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诗文默写.doc
-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语文综合实践_专家解读考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