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1、2、3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S
文档页数:76
文件大小:31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内容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一节 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 第二节 16、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 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章 科研选题 –引言 –选题的意义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选题技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自然辩证法概论

绪论 1.课程性质: ①教育部颁布的自然辩证法教学要点中规定:“自然辩证法旨在 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帮助学生解决好根 本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并用于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 思潮以及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因而,它是一门政治理论课。 ②它是一门学位课(一般要求成绩要在75分及其以上) 2.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社会建制:它是全国一级学会。 3.关于考试(开卷:学习笔记、课程论文)、教材(教育 部统编教材)。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绪 论 1. 课程性质: ① 教育部颁布的自然辩证法教学要点中规定:“自然辩证法旨在 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帮助学生解决好根 本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并用于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 思潮以及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 因而,它是一门政治理论课。 ② 它是一门学位课(一般要求成绩要在75分及其以上) 2. 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社会建制:它是全国一级学会。 3. 关于考试(开卷:学习笔记、课程论文)、教材(教育 部统编教材)

A)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内容 1.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2.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A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在自然辩证法中贯穿着以下基本观点: A.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 本观。 C.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制约和作 用的中介。 D.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 同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1.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①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 ② 在科技与哲学关系的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位于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具体学科之间,属于中间层次的科学。 ③ 学科定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 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在自然辩证法中贯穿着以下基本观点: A. 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B.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 本观。 C. 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制约和作 用的中介。 D. 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 同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自然辩证法可以分为三大块: 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 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自然辩证法可以分为三大块: 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③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

A)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二.20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发展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二. 20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创立过程 2.创立的意义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 创立过程 2. 创立的意义

1.创立过程 ①1873年恩格斯着手撰写《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 中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 的第一个提纲,开始了对自然辩证法的探索和写作。1925年 《自然辨证法》由苏联用俄文发表。 ②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 A.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 B.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C.研究了劳动与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第三点正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所在: ■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 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1. 创立过程 ① 1873年恩格斯着手撰写《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 中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 的第一个提纲,开始了对自然辩证法的探索和写作。1925年, 《自然辩证法》由苏联用俄文发表。 ② 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 A. 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 B. 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C. 研究了劳动与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第三点正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所在: ◼ 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 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 ◼ 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2.创立的意义 ②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恩克服了培根经验论和形而上学 的缺陷,克服了笛卡儿唯理论中唯心主义的倾向,把他们的归纳 法和演绎法辨证地结合起来。批判了康德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理 念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对他们的思维能动性进行唯物主义的改 造,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的首要地位,从而创立了辨证 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③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 在逻辑,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提出了 些很有意义的思想。例如:自然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社会实践的 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 创立的意义 •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方法论、科技观的划 时代变革。 ① 在自然观方面,马恩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 吸收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运动、发展和整体的思想;以近代自 然科学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和机械论;深刻地揭示了自然 界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 自然科学发展的自然观。 ②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恩克服了培根经验论和形而上学 的缺陷,克服了笛卡儿唯理论中唯心主义的倾向,把他们的归纳 法和演绎法辨证地结合起来。批判了康德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理 念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对他们的思维能动性进行唯物主义的改 造,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的首要地位,从而创立了辩证 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③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 在逻辑,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提出了一 些很有意义的思想。例如:自然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社会实践的 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0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发展 1.自然观方面 2.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方面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二. 20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发展 1. 自然观方面 2. 在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 3. 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方面 4.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