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教案5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语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 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预习检测(出示多媒体) 1、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诅骂()f然( )恐质( )伏( )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土的白雪球 瘦,毛被烧脱了几块 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天生忧郁,不活泼, 有趣,会捉鼠 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 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 补救的。 3、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四、再次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 猫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语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 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二、 预习检测(出示多媒体) 1、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诅骂( )怅然( )怂恿( )( )蜷伏( )一缕( )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 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 补救的。 3、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四、再次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 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瘦,毛被烧脱了几块, 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 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 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归纳: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 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 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 层推进。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 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 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 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 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五、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 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 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四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一篇读后感 2
2 归纳: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 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 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 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 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 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 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 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五、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 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 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一篇读后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郑振铎《猫》ppt课件3.ppt
- 郑振铎《猫》ppt课件2.ppt
- 郑振铎《猫》ppt课件1.ppt
- 郑振铎《海燕》说课稿.doc
- 郑振铎《海燕》练习题.doc
- 郑振铎《海燕》教案3.doc
- 郑振铎《海燕》ppt课件.ppt
- 郑振铎《海燕》ppt课件1.ppt
- 郑和外校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ppt课件7_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王勇).ppt
- 邹韬奋《我的母亲》ppt课件3.ppt
- 邹韬奋《我的母亲》ppt课件2.ppt
- 邹韬奋《我的母亲》ppt课件1.ppt
-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中学2007年秋季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遵义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通用-初中学生优秀作文合集(11篇)_青少年的心声-陈丹.doc
- 通用-初中学生优秀作文合集(11篇)_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唐旭涛.doc
- 通用-初中学生优秀作文合集(11篇)_读《红楼梦》有感-张凤.doc
- 通用-初中学生优秀作文合集(11篇)_读《孙子兵法》有感-李雪.doc
- 通用-初中学生优秀作文合集(11篇)_论古今社会的不同-尧梦亭.doc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ppt
- 郭巨中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doc
- 郭沫若《静夜》ppt课件3_鲁教版《静夜》.ppt
- 鄂州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鄂教版2005春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检测题.doc
- 鄂教版《听泉》ppt课件1.ppt
- 鄂教版《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doc
- 鄂教版《外星人》ppt课件1_外星人.ppt
- 鄂教版《寻找理想》ppt课件1.ppt
- 鄂教版《我们和青春对话》ppt课件1_我们和青春对话.ppt
- 鄂教版《技术年表》ppt课件1_技术年表.ppt
- 鄂教版《故乡的桂花雨》ppt课件2_故乡的桂花雨.ppt
- 鄂教版《望天树》ppt课件1.ppt
- 鄂教版《河与沙》ppt课件1.ppt
- 鄂教版《河中石兽》ppt课件3_《河中石兽》.ppt
- 鄂教版《海思》ppt课件1_海思.ppt
- 鄂教版《特别营救》ppt课件2_特别营救.ppt
- 鄂教版《猎狐》ppt课件1_猎狐.ppt
- 鄂教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pt课件1_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pt
- 鄂教版《空山鸟语》ppt课件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