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

初二语文学案 3.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一课时 4.“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加了引号?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 能力提升 重点语句的含义;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 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自学部分 联系相关历史资料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面对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在认识上会有天 自学要求:独立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壤之别? 自学内容:P33-41页,完成以下问题 1自己查阅,了解作者聂华苓和本课的写作背景 当被测 2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并快速掌握。 1.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B.特殊含义C.强调作用 自学检测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讨论“放逐与文学”。() 荒谬()纳粹()蜿蜒()恍惚()屹立(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杀戮()盟誓()悼念()缭绕()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2.解释下列词语。杀戮 憧憬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 。(泻下走下涌来滚来) 能忘记 4.聂华苓,美籍华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等,其(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一融成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代表作品为 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 5.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这是一篇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 3.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自学反思 4.选做题,阅读下列文段后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 、课堂延伸 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 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 知识拓展 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默读课文后自主思考下列问题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 1.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萨特说记忆是“沉重”的,又说是“美丽”的,这如何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 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合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 面”?类似的景物描写还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初二语文学案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 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自学部分 自学要求:独立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自学内容:P33--41 页,完成以下问题: 1 自己查阅,了解作者聂华苓和本课的写作背景。 2 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并快速掌握。 3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自学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荒谬.( ) 纳粹.( ) 蜿.蜒( ) 恍.惚( ) 屹.立( ) 憧.憬( ) 杀戮.( )盟.誓( ) 悼.念( ) 缭.绕( ) 2.解释下列词语。 杀戮: 憧憬: 荒谬: 屹立: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__________。(泻下 走下 涌来 滚来) 4.聂华苓,美籍华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等,其 代表作品为 ,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 5.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这是一篇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 自学反思 二、课堂延伸 知识拓展 默读课文后自主思考下列问题: 1.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萨特说记忆是“沉重”的,又说是“美丽”的,这如何 理解?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合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 面”?类似的景物描写还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3.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加了引号? 能力提升 1.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 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2联系相关历史资料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面对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在认识上会有天 壤之别? 当堂检测 1.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讨论“放逐与文学”。( )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 能忘记。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4)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3.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4.选做题,阅读下列文段后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 年 12 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 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 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 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 16 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 野田岩,副官。 1937 年 12 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 首先杀死 100 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 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 89 人,野田岩少尉,杀死 78 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 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己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 嬴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 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 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 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 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 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竟赛定性。 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 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诚读者什么? 课后反思
1937 年 12 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 月 10 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 105 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 106 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 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 100 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 150 人。从昨日 开始,他们已向杀 150 人的目标努力。” 经 1946 年 2 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 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 34 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 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 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 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 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 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4.第 2 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课后反思: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亲爱的爸爸妈妈》作业练习.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9_亲爱的爸爸妈妈.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8_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14.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10.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8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45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35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31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28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26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24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23页)_《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15页)_亲爱的爸爸妈妈.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13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课件(12页).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x课件(38页).pptx
- 《亮出精彩自我——自我介绍与提问》ppt课件.ppt
- 《享受生活》阅读练习_享受生活_练习答案.doc
- 《享受生活》练习ppt课件.ppt
- 《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练习及答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4_5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5.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6_《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7_5﹡亲爱的爸爸妈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_班级.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含答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稿_5亲爱的爸爸妈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13_《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16.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14_标尚学校2011.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说课稿_《亲爱的.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预习学案_《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新16k.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预习学案_《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答案16k.doc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2_亲近自然.doc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_亲近自然.doc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ppt课件2_1.写景要抓住特征.ppt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ppt课件.ppt
-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ppt课件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