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实用主义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4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继承近代经 验主义传统,广泛吸取其他各派的哲学观点,反对二元分立的近 代形而上学,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强调行动、过程和效果,注重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以及本能和直 觉,强有力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被认为是美国民族 精神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曾对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思 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实用主义 本章概述 9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继承近代经 验主义传统,广泛吸取其他各派的哲学观点,反对二元分立的近 代形而上学,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强调行动、过程和效果,注重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以及本能和直 觉,强有力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被认为是美国民族 精神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曾对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思 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实用主义的概况,以及其主 要代表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的生平与重要思想

第七章 实用主义 • 本章概述 • 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继承近代经 验主义传统,广泛吸取其他各派的哲学观点,反对二元分立的近 代形而上学,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强调行动、过程和效果,注重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以及本能和直 觉,强有力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被认为是美国民族 精神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曾对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思 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实用主义的概况,以及其主 要代表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的生平与重要思想

第一节实用主义概况 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 也是现代美国各派哲学中对该国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其最主要 代表是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家大都反对将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 分立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拒绝对关于世界的基础、本质等传统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 要求抛弃各种声称具有普遍和绝对意义的哲学体系。他们大都把哲学的主要任务归结 为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 所及的范围,也就是由自在世界转向人化(经验)世界 他们既承认自己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又要求超越后者的形而上学。在这 方面他们与实证主义等强调科学的各派哲学大体一致,但更为强调人的认识活动的能 动性和创造性。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也有密切联系。这表现 在他们大都企图超越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觉主义和原子主义倾向,强调经验的融贯性和 连续性,肯定经验中包含了各种非理性的内容。 般说来,实用主义哲学兼容了很多其他哲学派别的观点,它区别于它们的地方主 要在于它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 做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行动概念占主导地位。尽管实用主义常被当 做市侩哲学,但皮尔士、杜威等主要实用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主旨并非如此。相反,他 都强调要超越传统意义、特别是利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 的协调和人的实践和行动的社会性

第一节 实用主义概况 • 一、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 也是现代美国各派哲学中对该国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其最主要 代表是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家大都反对将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 分立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拒绝对关于世界的基础、本质等传统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 要求抛弃各种声称具有普遍和绝对意义的哲学体系。他们大都把哲学的主要任务归结 为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 所及的范围,也就是由自在世界转向人化(经验)世界。 • 他们既承认自己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又要求超越后者的形而上学。在这 方面他们与实证主义等强调科学的各派哲学大体一致,但更为强调人的认识活动的能 动性和创造性。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也有密切联系。这表现 在他们大都企图超越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觉主义和原子主义倾向,强调经验的融贯性和 连续性,肯定经验中包含了各种非理性的内容。 • 一般说来,实用主义哲学兼容了很多其他哲学派别的观点,它区别于它们的地方主 要在于它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 做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行动概念占主导地位。尽管实用主义常被当 做市侩哲学,但皮尔士、杜威等主要实用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主旨并非如此。相反,他 们都强调要超越传统意义、特别是利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 的协调和人的实践和行动的社会性

第一节(续1 美国实用主义的背景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活动中心也在美国,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 的理论象征。它最能体现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社会的生活的特点。美国资本主义是在未受到强大封建 势力阻挠的情况下较为顺利的发展起来的,自我谋划、自我选择和奋斗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这里获得 广泛的流行,每一个人原则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信念去采取行动,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由各种文化传统 融合成的新文化又是对这些文化传统本身的否定,任何一种传统都失去了作为判断标准的意义,对主体的活动 的有效和无效、成功和失败超越了任何文化传统或思想原则,而被当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实用主义应 运而生,其兼容并包原则使它能向一切其他哲学开放。具有深远请教传统的多数美国人当然也信仰宗教,但他 们使宗教符合获得利益、成功的要求。这样的宗教与实用主义也是一致的。标榜以生物进化论为其科学根据的 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与19世纪下半期以来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也是分不开的。 实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实用主义发轫于1871-1874年在哈佛大学所建立的以皮尔士为首的“形而上 学俱乐部”。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在当时并未引人注意,19世纪末詹姆斯对其作了系统的论证和 发挥以后,实用主义才成为美国哲学中的一种最主要思潮。20世纪上半期,杜威又将他们的思想作了重大发展 并把它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 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杜威死后,美国实用主义在外表上被一些发源于欧洲的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 学等流派挤到了后台,但由于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已成为众多美国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从实际影响说, 它们都无法与实用主义相比。最近二三十年来,以蒯因、罗蒂为主要代表的新实用主义成了当代西方后现代主 义思潮的主要形态 实用主义在西方各国均有流传。英国、意大利在20世纪初出现了实用主义思潮,德、法、奥等国的一些哲 学流派如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等在理论上也与实用主义接近。亚、非、拉国家也有流传,如旧中国出现了以 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

第一节(续1) • 二、美国实用主义的背景 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活动中心也在美国,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 的理论象征。它最能体现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社会的生活的特点。美国资本主义是在未受到强大封建 势力阻挠的情况下较为顺利的发展起来的,自我谋划、自我选择和奋斗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这里获得 广泛的流行,每一个人原则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信念去采取行动,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由各种文化传统 融合成的新文化又是对这些文化传统本身的否定,任何一种传统都失去了作为判断标准的意义,对主体的活动 的有效和无效、成功和失败超越了任何文化传统或思想原则,而被当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实用主义应 运而生,其兼容并包原则使它能向一切其他哲学开放。具有深远请教传统的多数美国人当然也信仰宗教,但他 们使宗教符合获得利益、成功的要求。这样的宗教与实用主义也是一致的。标榜以生物进化论为其科学根据的 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与19世纪下半期以来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也是分不开的。 • 三、实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 实用主义发轫于1871-1874年在哈佛大学所建立的以皮尔士为首的“形而上 学俱乐部”。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在当时并未引人注意,19世纪末詹姆斯对其作了系统的论证和 发挥以后,实用主义才成为美国哲学中的一种最主要思潮。20世纪上半期,杜威又将他们的思想作了重大发展, 并把它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 • 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杜威死后,美国实用主义在外表上被一些发源于欧洲的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 学等流派挤到了后台,但由于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已成为众多美国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从实际影响说, 它们都无法与实用主义相比。最近二三十年来,以蒯因、罗蒂为主要代表的新实用主义成了当代西方后现代主 义思潮的主要形态。 • 实用主义在西方各国均有流传。英国、意大利在20世纪初出现了实用主义思潮,德、法、奥等国的一些哲 学流派如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等在理论上也与实用主义接近。亚、非、拉国家也有流传,如旧中国出现了以 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

第二节皮尔士与实用主义的创立 皮尔士的生平活动和思想发展历程皮尔士( 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855年入学于哈佛大 学,从1861年起长期在海岸观测所任职,与此同时,他还曾在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课,讲授逻辑学、科学史等课程 他在物理、化学、数学、逻辑、科学史等方面成就卓著。晚年穷困潦倒,1914年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机会、爱情与逻辑》 (1923)、《皮尔士文集》8卷(1931-1935-1958)等。 批判和超越笛卡儿以来的西方体系哲学、建立以实践和过程为核心的哲学是皮尔士思想的主旋律。他继承了休谟以来近代经 验主义传统,却又企图超越其唯名论和原子主义倾向;接受了康德先验论的某些思想,却又批判其不彻底性;既接受和发展了布 尔和德摩根等人开创的符号逻辑,把逻辑学当做关于符号之间的联系的纯形式的科学,又接受了经验派哲学家的心理主义逻辑及 康德的先验逻辑;既提出不要使科学服从此信念,而只服从实验,又承认宗教高于科学。皮尔士哲学的主要意义正在于他在超越 旧的晢学思维模式的界限、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哲学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二、皮尔士对笛卡儿哲学传统的批判及其实用主义达到由来皮尔士把对笛卡儿哲学传统的批判当做其哲学探索的重要出发 点。首先,他认为笛卡儿的普遍怀疑实际上不能成立,认识和行动必须有一定的信念,应将其看做是一个具体和现实的探索过程。 其次,笛卡儿的“我思”未能越出自我的狭隘范围。在他看来,知识并非确定的、绝对化的和终极的东西,而只能存在于现实性 和社会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之中,不断受到否定和批判。 他的实用主义从思想来源说,主要是受到康德的启发。康德曾提出“实用的信念”以及区分“实用的”和“实践的”的理论。 但皮尔士不满意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论的不彻底性和普遍知识理论,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有的”信念,关于知识的问题被归 结为确定信念以便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的问题。关于怎样确定信念的问题以及为了确定信念而澄清概念、思想的意义问题是皮尔 士实用主义的主要部分。 怀疑一信念的探索理论能产生有效的行为规则或习惯如果被人接受,就成了他们的信念。人们只要有了确定的信念,就 可以采取行动,至于是否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则与行动无关,人们的行动只依确定的信念,不依赖正确的认识。哲学的使命不是 认识世界,而是确定信念。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就是通过探索摆脱怀疑状态,达到确定信念。休谟把怀疑当做人的认 识的最后界限,笛卡尔把怀疑当做主观的假定,皮尔士认为应当把怀疑看做是缺乏或失去信念,无法采取行动的不平衡状态,而 人们缺乏或失去信念,是由于他们面临着新的经验事实。 皮尔士强调作为信念的观念必须清楚明白,但其标准往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观念对人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信念的方法有四 种:1、固执的方法,即把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作为信念当做个人行动的指南:2、权威的方法,即接受国家、教会或其他强力和权 威机构所规定的原则来确定信念:3、先验的方法,即企图证明自己的信念具有充分的知识根据,合乎永恒理性的要求,笛卡尔等 形而上学家都习惯用这种方法。4、科学的方法,即只依赖于客观事实来确定信念的方法。而确定实际和事实的标准是对人产生实 际效果。 皮尔士强调过程、进步和发展,反对保守和停滞。认为用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信念都可能发生错误而被推翻,因而都处于不 断修正的过程中。任何信念的确定性都是相对于其证据而言的,随着新的证据的发现,这些信念也需要改变。绝对的确定性、精 确性和普遍性是绝对不能达到的

第二节 皮尔士与实用主义的创立 • 一、皮尔士的生平活动和思想发展历程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855年入学于哈佛大 学,从1861年起长期在海岸观测所任职,与此同时,他还曾在哈佛大学和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兼课,讲授逻辑学、科学史等课程。 他在物理、化学、数学、逻辑、科学史等方面成就卓著。晚年穷困潦倒,1914年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机会、爱情与逻辑》 (1923)、《皮尔士文集》8卷(1931-1935-1958)等。 • 批判和超越笛卡儿以来的西方体系哲学、建立以实践和过程为核心的哲学是皮尔士思想的主旋律。他继承了休谟以来近代经 验主义传统,却又企图超越其唯名论和原子主义倾向;接受了康德先验论的某些思想,却又批判其不彻底性;既接受和发展了布 尔和德摩根等人开创的符号逻辑,把逻辑学当做关于符号之间的联系的纯形式的科学,又接受了经验派哲学家的心理主义逻辑及 康德的先验逻辑;既提出不要使科学服从此信念,而只服从实验,又承认宗教高于科学。皮尔士哲学的主要意义正在于他在超越 旧的哲学思维模式的界限、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哲学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 二、皮尔士对笛卡儿哲学传统的批判及其实用主义达到由来 皮尔士把对笛卡儿哲学传统的批判当做其哲学探索的重要出发 点。首先,他认为笛卡儿的普遍怀疑实际上不能成立,认识和行动必须有一定的信念,应将其看做是一个具体和现实的探索过程。 其次,笛卡儿的“我思”未能越出自我的狭隘范围。在他看来,知识并非确定的、绝对化的和终极的东西,而只能存在于现实性 和社会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之中,不断受到否定和批判。 • 他的实用主义从思想来源说,主要是受到康德的启发。康德曾提出“实用的信念”以及区分“实用的”和“实践的”的理论。 但皮尔士不满意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论的不彻底性和普遍知识理论,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有的”信念,关于知识的问题被归 结为确定信念以便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的问题。关于怎样确定信念的问题以及为了确定信念而澄清概念、思想的意义问题是皮尔 士实用主义的主要部分。 • 三、怀疑-信念的探索理论 能产生有效的行为规则或习惯如果被人接受,就成了他们的信念。人们只要有了确定的信念,就 可以采取行动,至于是否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则与行动无关,人们的行动只依确定的信念,不依赖正确的认识。哲学的使命不是 认识世界,而是确定信念。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就是通过探索摆脱怀疑状态,达到确定信念。休谟把怀疑当做人的认 识的最后界限,笛卡尔把怀疑当做主观的假定,皮尔士认为应当把怀疑看做是缺乏或失去信念,无法采取行动的不平衡状态,而 人们缺乏或失去信念,是由于他们面临着新的经验事实。 • 皮尔士强调作为信念的观念必须清楚明白,但其标准往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观念对人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信念的方法有四 种:1、固执的方法,即把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作为信念当做个人行动的指南;2、权威的方法,即接受国家、教会或其他强力和权 威机构所规定的原则来确定信念;3、先验的方法,即企图证明自己的信念具有充分的知识根据,合乎永恒理性的要求,笛卡尔等 形而上学家都习惯用这种方法。4、科学的方法,即只依赖于客观事实来确定信念的方法。而确定实际和事实的标准是对人产生实 际效果。 • 皮尔士强调过程、进步和发展,反对保守和停滞。认为用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信念都可能发生错误而被推翻,因而都处于不 断修正的过程中。任何信念的确定性都是相对于其证据而言的,随着新的证据的发现,这些信念也需要改变。绝对的确定性、精 确性和普遍性是绝对不能达到的

第二节(续1) 四、意义和真理科学方法的任务是确定信念。信念总是以思想。观念。判断的形式存在,它们必须清楚 明白。这也就是说它们必须是确定的。皮尔士意义理论的任务正是澄明思想观、观念等的意义。 皮尔士的意义理论与其符号学说密切相关。意义可分为一般的意义和特殊的意义。前者指三位一体的符号关 系,即符号、符号的对象和思维(更确切地说是某一解释者的解释),三者缺一不可。他强调解释者的作用 认为如果离开解释者的意向,就根本谈不到意义的存在。后者是指符号(包括表示对象的语词和陈述)的意义 或逻辑解释,意义就是将一个符号转入另一个符号体系。可感觉的实际效果是一切名词之是否具有意义的根本 标准。可感觉效果应从行动和实验中去把握,感觉效果就是引起行动和实验的效果。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意义在 于一套与之相应的操作。他的观点因此带有行动主义特色 真理论的任务是澄明那些被当做真理的概念的意义。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 思想为转移。真理是通过不断探索而为大家一致承认的东西。他把对于其存在人们一点也不可能知道的实体当 做真理的累赘,把信念当做真理的根本内容。说希望达到不可置疑的信念状态比说希望认识真理会使问题变得 简单多了。 五、形而上学皮尔士一直企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了形而上学,但他没有完成这个 体系。形而上学分为三支:本体论和宇宙论(一般形而上学),精神的或宗教的形而上学,物理形而上学。迄 今为止的形而上学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没有应用科学方法。他强调要把关系逻辑当做形而上学的基础 由逻辑结构引出存在结构。与此同时,他又强调形而上学应以经验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经验观察观点着重于 形而上学思维的物质方面,逻辑观点着重于形式方面。 皮尔士提出三种范畴作为建立其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位概念是不依赖任何其他东西的存在概念;二位 概念是相对于其他某种东西的存在概念,即对其他某种东西发生反作用的概念;三位概念是中介概念,一位和 位借此发生关系。三者分别指事物的性质,具体事物、事实或事件的存在,和规律。既可能存在关于性质的 规律,也可能存在关于事实的规律,这些规律起于行为习惯。规律是长期习惯的结果。 偶然论、连续论和爱情论是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统计学影响,他认为宇宙的原始状态是 种为偶然性(机会)所统治的状态,随着宇宙的进化,偶然性的数量将会减少,但不会消灭。进化以存在的 连续性为前提。时间、空间以及世界的一切均有连续性。进化力求达到一个确定的目的即终极原因。终极目的 生吸引力,对这种吸引力的反应就是爱或者说受感动。吸引和受感动的关系是对整个宇宙进化发生作用的精 神规律 总的说来,皮尔士的哲学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体系,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抵触的观点。他无疑 是19世纪下半期以来敢于突破近代哲学思维方式、企图为哲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的西方伟大哲学家之一,但 他也像尼采等人一样未能摆脱近代形而上学传统的界限

第二节(续1) • 四、意义和真理 科学方法的任务是确定信念。信念总是以思想。观念。判断的形式存在,它们必须清楚 明白。这也就是说它们必须是确定的。皮尔士意义理论的任务正是澄明思想观、观念等的意义。 • 皮尔士的意义理论与其符号学说密切相关。意义可分为一般的意义和特殊的意义。前者指三位一体的符号关 系,即符号、符号的对象和思维(更确切地说是某一解释者的解释),三者缺一不可。他强调解释者的作用, 认为如果离开解释者的意向,就根本谈不到意义的存在。后者是指符号(包括表示对象的语词和陈述)的意义 或逻辑解释,意义就是将一个符号转入另一个符号体系。可感觉的实际效果是一切名词之是否具有意义的根本 标准。可感觉效果应从行动和实验中去把握,感觉效果就是引起行动和实验的效果。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意义在 于一套与之相应的操作。他的观点因此带有行动主义特色。 • 真理论的任务是澄明那些被当做真理的概念的意义。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 思想为转移。真理是通过不断探索而为大家一致承认的东西。他把对于其存在人们一点也不可能知道的实体当 做真理的累赘,把信念当做真理的根本内容。说希望达到不可置疑的信念状态比说希望认识真理会使问题变得 简单多了。 • 五、形而上学 皮尔士一直企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了形而上学,但他没有完成这个 体系。形而上学分为三支:本体论和宇宙论(一般形而上学),精神的或宗教的形而上学,物理形而上学。迄 今为止的形而上学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没有应用科学方法。他强调要把关系逻辑当做形而上学的基础, 由逻辑结构引出存在结构。与此同时,他又强调形而上学应以经验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经验观察观点着重于 形而上学思维的物质方面,逻辑观点着重于形式方面。 • 皮尔士提出三种范畴作为建立其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位概念是不依赖任何其他东西的存在概念;二位 概念是相对于其他某种东西的存在概念,即对其他某种东西发生反作用的概念;三位概念是中介概念,一位和 二位借此发生关系。三者分别指事物的性质,具体事物、事实或事件的存在,和规律。既可能存在关于性质的 规律,也可能存在关于事实的规律,这些规律起于行为习惯。规律是长期习惯的结果。 • 偶然论、连续论和爱情论是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统计学影响,他认为宇宙的原始状态是 一种为偶然性(机会)所 统治的状态,随着宇宙的进化,偶然性的数量将会减少,但不会消灭。进化以存在的 连续性为前提。时间、空间以及世界的一切均有连续性。进化力求达到一个确定的目的即终极原因。终极目的 产生吸引力,对这种吸引力的反应就是爱或者说受感动。吸引和受感动的关系是对整个宇宙进化发生作用的精 神规律。 • 总的说来,皮尔士的哲学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体系,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抵触的观点。他无疑 是19世纪下半期以来敢于突破近代哲学思维方式、企图为哲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的西方伟大哲学家之一,但 他也像尼采等人一样未能摆脱近代形而上学传统的界限

第三节詹姆士与实用主义的系统化 詹姆士的生平活动詹姆士( William James,1842-1910)出生于一个笃信宗教的殷实家 庭。曾在纽约、伦敦、巴黎、波伦、日内瓦等地求学,学过绘画、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 1867年开始对哲学感兴趣,1869年在哈佛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年任教于哈佛大学,后升至生理 学和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信仰意志和通俗哲学论文集》(1897) 《宗教经验之种种》(1902)、《实用主义一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1907)、《多元的宇 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哲学的若干问题》(1911)、《彻底经验主义论文 集》(1912)。他在实用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把皮尔士还只是出现地论述的实用主义方 法论原则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并用它来分析各种具体问题。 理学和意识流理论詹姆士是由研究心理学而走上哲学道路的。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他把人的心理意识解释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机能,而不是由孤立和单个的知觉或观念(经验 要素)结合而成的心里事实,被认为是近代心理学中机能主义的先驱。他从人的生物学活动来说 明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包括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肯定并强调心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他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时提出意识流理论。詹姆士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不能分析为简单 的、不变的观念 总是流动不居的、混一的。思想是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思想总是个人的 思想:思想永远是变化的;思想总是连续的;思想必有不以思想为转移的对象;思想总是有选择 性的,总与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这一学说后来成为文艺创作中意识流方法的理论来源。 反形而上学与彻底经验主义詹姆士认为,人们只应当反对那种脱离经验和科学、用理 性思辨去构造世界的先天的形而上学,但不应反对那种对科学进行概括的后天的形而上学。科学 的目的是获得实际效果,其事实材料将丰富形而上学,但它并不依赖后者 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像休谟等人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的全部认识局限于经验和现象范 围,但克服了心物对立等二元论的局限性,并且与他的意识流学说密切相关。其出发点是意识流 (纯粹经验),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特征。直接的生命之流是不确定的、无一名状的,无法用 理性概念来解释说明,只能依靠本能的、非理性的体验。用理性和逻辑来表达的科学无非是用人 们自己创造的名称和符号构成的僵固东西,它们只有作为工具使用的价值,不能达到活生生的纯 粹经验,没有实在意义。为了达到后者,只有依靠非理性的本能和直觉

第三节 詹姆士与实用主义的系统化 • 一、 詹姆士的生平活动 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出生于一个笃信宗教的殷实家 庭。曾在纽约、伦敦、巴黎、波伦、日内瓦等地求学,学过绘画、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 1867年开始对哲学感兴趣,1869年在哈佛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年任教于哈佛大学,后升至生理 学和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信仰意志和通俗哲学论文集》(1897)、 《宗教经验之种种》(1902)、《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1907)、《多元的宇 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哲学的若干问题》(1911)、《彻底经验主义论文 集》(1912)。他在实用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把皮尔士还只是出现地论述的实用主义方 法论原则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并用它来分析各种具体问题。 • 二、心理学和意识流理论 詹姆士是由研究心理学而走上哲学道路的。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他把人的心理意识解释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机能,而不是由孤立和单个的知觉或观念(经验 要素)结合而成的心里事实,被认为是近代心理学中机能主义的先驱。他从人的生物学活动来说 明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包括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肯定并强调心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 他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时提出意识流理论。詹姆士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不能分析为简单 的、不变的观念,它们总是流动不居的、混一的。思想是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思想总是个人的 思想;思想永远是变化的;思想总是连续的;思想必有不以思想为转移的对象;思想总是有选择 性的,总与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这一学说后来成为文艺创作中意识流方法的理论来源。 • 三、反形而上学与彻底经验主义 詹姆士认为,人们只应当反对那种脱离经验和科学、用理 性思辨去构造世界的先天的形而上学,但不应反对那种对科学进行概括的后天的形而上学。科学 的目的是获得实际效果,其事实材料将丰富形而上学,但它并不依赖后者。 • 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像休谟等人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的全部认识局限于经验和现象范 围,但克服了心物对立等二元论的局限性,并且与他的意识流学说密切相关。其出发点是意识流 (纯粹经验),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特征。直接的生命之流是不确定的、无一名状的,无法用 理性概念来解释说明,只能依靠本能的、非理性的体验。用理性和逻辑来表达的科学无非是用人 们自己创造的名称和符号构成的僵固东西,它们只有作为工具使用的价值,不能达到活生生的纯 粹经验,没有实在意义。为了达到后者,只有依靠非理性的本能和直觉

第三节(续1 四、方法和真理彻底经验主义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他认为实用主义是 个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各种对立的理论只要能取得实际效果,就都可认为是真的,都具有 真理的意义。因此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真理论 实用主义的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即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 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只要它能导致所追求的实际效 果,就可以把它当做行动的指南 詹姆士的真理论是与上述方法论相应的,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的个人的作用。真理 只能是观念和思想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真理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变化着的经验而存 在的,真理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创作出来的,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为尺度;真理就是对确定 人们的信念、注意有实际效果的观念、对满足人的需要、愿望有用的观念,是能使人获得成功的 观念;真理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方便工具、权宜手段,是纯粹相对的,没有任何普遍的和 绝对的意义。詹姆士认为理性主义者的真理是纯粹的抽象,而实用主义者则坚持事实与具体性, 根据个别情况里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但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 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五、道德和宗教他的道德理论是其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应用。道德情感出自人的纯粹内在的 心理活动,伦理道德观念的起源归属于心理学。善恶等道德价值的判定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向。最 能体现道德上的善的莫过于满足人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普遍的道德规范。人的宗教观念是通过 道德意识来达到的。宗教也应当以满足人的需要、帮助人取得成功为目标。宗教观念同作为真理 的观念一样,都出于人们要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需要,并以获得这种满足的程度为尺度。 他还企图用心理学规律和原则来解释宗教现象,认为各种各样的宗教显示都是从主体本身的 下意识中突然溢出的。宗教情绪是自发的。应当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是某种把我们引向未来、 给我们以希望、使我们得救的力量。“‘有没有上帝’等于说‘有没有希望’

第三节(续1) • 四、方法和真理 彻底经验主义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他认为实用主义是一 个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各种对立的理论只要能取得实际效果,就都可认为是真的,都具有 真理的意义。因此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真理论。 • 实用主义的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即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 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只要它能导致所追求的实际效 果,就可以把它当做行动的指南。 • 詹姆士的真理论是与上述方法论相应的,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的个人的作用。真理 只能是观念和思想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真理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变化着的经验而存 在的,真理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创作出来的,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为尺度;真理就是对确定 人们的信念、注意有实际效果的观念、对满足人的需要、愿望有用的观念,是能使人获得成功的 观念;真理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方便工具、权宜手段,是纯粹相对的,没有任何普遍的和 绝对的意义。詹姆士认为理性主义者的真理是纯粹的抽象,而实用主义者则坚持事实与具体性, 根据个别情况里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但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 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 五、道德和宗教 他的道德理论是其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应用。道德情感出自人的纯粹内在的 心理活动,伦理道德观念的起源归属于心理学。善恶等道德价值的判定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向。最 能体现道德上的善的莫过于满足人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普遍的道德规范。人的宗教观念是通过 道德意识来达到的。宗教也应当以满足人的需要、帮助人取得成功为目标。宗教观念同作为真理 的观念一样,都出于人们要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需要,并以获得这种满足的程度为尺度。 • 他还企图用心理学规律和原则来解释宗教现象,认为各种各样的宗教显示都是从主体本身的 下意识中突然溢出的。宗教情绪是自发的。应当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是某种把我们引向未来、 给我们以希望、使我们得救的力量。“‘有没有上帝’等于说‘有没有希望’”。 •

第四节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 杜威的生平活动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最大传播者,而且是著名的政论家、社会学家和教育 家。他出生于佛蒙特州一个杂货店商人家庭,1875年进佛蒙特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和一所乡村学校教书。1882年成为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研究生,两年后以论文《康德的心理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884年执教于密执安大学。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 任教,18%6年在此创办有名的实验学校。从1905年起,他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到1929年以荣誉教授退休。从1919年起开始 系列国外讲学旅行,五四前夕到了中国。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合著,1908)、《我们怎样思维》(1910)、《实验逻辑论 文集》(1910)、《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追求》(1929)、《逻辑:探索的理论》(1938)、 《人的问题》(1946)、《认知与所知》(合著,1949)。 经验自然主义杜威以改造以往哲学为己任,试图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新哲学。他认 为传统哲学把经验当做知识,即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认识。将经验者和被认识的对象、经验和自然、精神和物质割开而分别归属 于两个不同领域。唯物和唯心等对立都出于这种“二元论”。经验自然主义的主旨正是克服这种二元论。它把经验当做主体和对 象即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将彼此联系在一起的“贯通作用”,经验使有机体和环境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 整体,他称这种关系为“连续性”。他承认作为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存在以预先具有生物有机体及有机体所依赖的 环境为条件,但在谈论这种相互作用时,往往撇开了上述前提(存而不论)。他把外部世界的存在当做对象化了的存在,而事物 的对象化总以它们被经验为前提。“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应该是以我们自己经验它们的方式为转移,而我们经验它们的方式又是 由于交往和习俗的力量所致”。 杜威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更加强调经验只是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经验包括经 验到什么和怎样经验,是一个能经验的过程。经验决不仅仅是认识。人们并不是首先认识事物,而是拥有事物并为拥有而高兴或 苦恼。人的情感、意志等是经验的更重要的内容。魔术、迷信和梦呓等也包括在经验之内,而且其实在性不亚于科学认识中的经 验。在杜威的哲学中,过程。动作的观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作为过程和活动而存在。 三、实践与方法杜威的生活、行动、实践是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环境对有机体产生刺激,有机体对这种刺激 作出反应以适应环境,这就是行为,它包括人的全部认识和实践。动物只能作出本能的反应以适应环境,而人具有情感和意志 能运用反思和推理等“创造智慧”,因此人不应在环境目前显得无能为力,而应主动地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经验不只是记载 过去已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把过去引向未来。 ·人怎样用“创造的智慧”来适应和改造环境呢?他的方法论常被称为试验一探索方法(理论),它接近皮尔士的“怀疑一信念” 的探索理论。他提出思想五步说:1、感觉到的困难:;2、困难的所在和定义;3对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设想:4、运用推理对设想的 意义所作的发挥: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它引导到肯定或否定,即得出可信还是不可信的结论。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发现 的程序。杜威强调既要从事实出发,又要重视反思和推理的作用

第四节 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 • 一.杜威的生平活动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最大传播者,而且是著名的政论家、社会学家和教育 家。他出生于佛蒙特州一个杂货店商人家庭,1875年进佛蒙特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和一所乡村学校教书。1882年成为约翰 霍 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研究生,两年后以论文《康德的心理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884年执教于密执安大学。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 任教,1896年在此创办有名的实验学校。从1905年起,他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到1929年以荣誉教授退休。从1919年起开始 一系列国外讲学旅行,五 四前夕到了中国。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合著,1908)、《我们怎样思维》(1910)、《实验逻辑论 文集》(1910)、《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追求》(1929)、《逻辑:探索的理论》(1938)、 《人的问题》(1946)、《认知与所知》(合著,1949)。 • 二、经验自然主义 杜威以改造以往哲学为己任,试图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新哲学。他认 为传统哲学把经验当做知识,即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认识。将经验者和被认识的对象、经验和自然、精神和物质割开而分别归属 于两个不同领域。唯物和唯心等对立都出于这种“二元论”。经验自然主义的主旨正是克服这种二元论。它把经验当做主体和对 象即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将彼此联系在一起的“贯通作用”,经验使有机体和环境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整体,他称这种关系为“连续性”。他承认作为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存在以预先具有生物有机体及有机体所依赖的 环境为条件,但在谈论这种相互作用时,往往撇开了上述前提(存而不论)。他把外部世界的存在当做对象化了的存在,而事物 的对象化总以它们被经验为前提。“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应该是以我们自己经验它们的方式为转移,而我们经验它们的方式又是 由于交往和习俗的力量所致”。 • 杜威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更加强调经验只是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经验包括经 验到什么和怎样经验,是一个能经验的过程。经验决不仅仅是认识。人们并不是首先认识事物,而是拥有事物并为拥有而高兴或 苦恼。人的情感、意志等是经验的更重要的内容。魔术、迷信和梦呓等也包括在经验之内,而且其实在性不亚于科学认识中的经 验。在杜威的哲学中,过程。动作的观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作为过程和活动而存在。 • 三、实践与方法 杜威的生活、行动、实践是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环境对有机体产生刺激,有机体对这种刺激 作出反应以适应环境,这就是行为,它包括人的全部认识和实践。动物只能作出本能的反应以适应环境,而人具有情感和意志, 能运用反思和推理等“创造智慧”,因此人不应在环境目前显得无能为力,而应主动地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经验不只是记载 过去已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把过去引向未来。 • 人怎样用“创造的智慧”来适应和改造环境呢?他的方法论常被称为试验-探索方法(理论),它接近皮尔士的“怀疑-信念” 的探索理论。他提出思想五步说:1、感觉到的困难;2、困难的所在和定义;3对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设想;4、运用推理对设想的 意义所作的发挥;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它引导到肯定或否定,即得出可信还是不可信的结论。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发现 的程序。杜威强调既要从事实出发,又要重视反思和推理的作用

第四节(续1 四、工具主义广义地说,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别称,狭义地说指他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 功 他反对理性派哲学关于真理是先天的理性概念或绝对观念的属性的观点,否定逻辑原则的先天性,同时也 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任何思想、概念都只能看做是运用的假设,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工 具无所谓真假,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不经济之分。真理是观念的和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所由 生的问题的要求和条件的满足,这种满足包含公众的和客观的条件,它不为咋起的念头或个人的嗜好所左右 杜威对旧的形而上学关于永恒不变的真理概念的错误作了不少揭露,但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化了,认为每一个 有关真理的命题,分析到最后实际上都是假设的和暂时的。 五、社会政治理论杜威把在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实验探索方法移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他认为社会政治 理论所涉及的无非是社会和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往处理这些问题的各种见解的根本缺陷是:都从 般概念出发,预先提岀关于社会和国家等等的一般概念,再推而论及各种具体和特殊的社会问题。但社会问 题总是具体的、特殊的,人们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指导也是具体的、特殊的。他的实验探索方法则是按照人们在 社会历史和政治领域内所处的特殊环境、问题及特殊需要去制定特殊方法。从这种立场出发,杜威反对历史 元论,主张历史多元论。社会历史既不能像唯物主义者那样由社会存在出发解释,也不能像某些唯心主义者那 样由某种绝对的思想、观念出发解释,而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作出各种不同的具体解释 社会、历史、政治、道德等等观念都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对之作出解释。他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持一种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立场,不应有革命的飞跃,正在改进就是进步 杜威被西方思想界称为“民主和自由的哲学家”。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社会的主人,都有权力发表 意见、提出要求、参与社会政策的决定。每个人都应有充分发展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民主社会就是人人均有自 由、平等权利的社会。国家本质上是为公众(一切阶级、一切人)服务的机关,是主持公道、调节纠纷的全民 的机关,从而也是能保障一切人的民主自由权利的机关。掌权者要受选民的监督和约束,应实行官吏民选,官 吏的任期要短,要经常选举,把不称职的人随时撤下来,把那些确有才干而又置公德于私利之上的人选上去。 他认为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应与道德上的民主自由结合起来,归根到底,民主主义的问题是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道德问题。应通过道德教育这一根本途径,把民主思想渗透于人的本性之中,使民主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成 人民素质的一部分,使民主成为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

第四节(续1) • 四、工具主义 广义地说,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别称,狭义地说指他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 功。 • 他反对理性派哲学关于真理是先天的理性概念或绝对观念的属性的观点,否定逻辑原则的先天性,同时也 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任何思想、概念都只能看做是运用的假设,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工 具无所谓真假,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不经济之分。真理是观念的和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所由 产生的问题的要求和条件的满足,这种满足包含公众的和客观的条件,它不为咋起的念头或个人的嗜好所左右。 杜威对旧的形而上学关于永恒不变的真理概念的错误作了不少揭露,但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化了,认为每一个 有关真理的命题,分析到最后实际上都是假设的和暂时的。 • 五、社会政治理论 杜威把在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实验探索方法移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他认为社会政治 理论所涉及的无非是社会和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往处理这些问题的各种见解的根本缺陷是:都从 一般概念出发,预先提出关于社会和国家等等的一般概念,再推而论及各种具体和特殊的社会问题。但社会问 题总是具体的、特殊的,人们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指导也是具体的、特殊的。他的实验探索方法则是按照人们在 社会历史和政治领域内所处的特殊环境、问题及特殊需要去制定特殊方法。从这种立场出发,杜威反对历史一 元论,主张历史多元论。社会历史既不能像唯物主义者那样由社会存在出发解释,也不能像某些唯心主义者那 样由某种绝对的思想、观念出发解释,而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作出各种不同的具体解释。 社会、历史、政治、道德等等观念都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对之作出解释。他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持一种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立场,不应有革命的飞跃,正在改进就是进步。 • 杜威被西方思想界称为“民主和自由的哲学家”。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社会的主人,都有权力发表 意见、提出要求、参与社会政策的决定。每个人都应有充分发展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民主社会就是人人均有自 由、平等权利的社会。国家本质上是为公众(一切阶级、一切人)服务的机关,是主持公道、调节纠纷的全民 的机关,从而也是能保障一切人的民主自由权利的机关。掌权者要受选民的监督和约束,应实行官吏民选,官 吏的任期要短,要经常选举,把不称职的人随时撤下来,把那些确有才干而又置公德于私利之上的人选上去。 他认为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应与道德上的民主自由结合起来,归根到底,民主主义的问题是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道德问题。应通过道德教育这一根本途径,把民主思想渗透于人的本性之中,使民主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成 人民素质的一部分,使民主成为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 •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