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二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二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1 第二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 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 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 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 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 上升。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 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衰退:实际收入下降和失业率增加的时期。 萧条:严重的衰退。 分析方法: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2 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 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 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 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 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 上升。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 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衰退:实际收入下降和失业率增加的时期。 萧条:严重的衰退。 分析方法: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中国:GDP、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增 长率的波动 70% 50% 20% 10% 1978 1983 1988 1993 998 2003 GDP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3

短期经济波动:中国 a)实际GDP 4500 衰退 3500 3000 2500 C2000 1500 1000 1952 957 1962 1967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4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4 短期经济波动:中国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 1992年的10亿美元 $7,000 6500 实际GDP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500 3,000 2,500 196519701975198019851990 1995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5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一、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

二、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 1992的10 亿美元 $1,100 1.000 投资支出 900 800 00 600 500 400 300 1⊥1111|1111 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 6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6 二、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劳动力的 百分比 12 10 8 失业率 6 4 1965 1970 1975 19801985 1990 1995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7 三、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解释短期波动 短期与长期有什么不同 古典宏观理论:根据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实 际变量,从而产出和就业量会稳定在自然率 的水平上。因此,如果名义变量的变动引起 整个宏现经济的失调,灵活的价格机制会很 快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在长期, 这些理论是可以解释经济现象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8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8 解释短期波动 短期与长期有什么不同 古典宏观理论:根据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实 际变量,从而产出和就业量会稳定在自然率 的水平上。因此,如果名义变量的变动引起 整个宏现经济的失调,灵活的价格机制会很 快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在长期, 这些理论是可以解释经济现象

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 态。在现实世界中,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 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 %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 %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 于1。 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 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9 然而,古典模型只是在长期下的一种理想的状 态。在现实世界中,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 大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 %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 %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 于1。 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不适应短期中的经济。 在短期,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是高度相关的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中两个变量:1、物品与劳务产 量2、用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 物价 水平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供给 均衡物 价水平 总需求 0 均衡产量 产量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建军 10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中两个变量:1、物品与劳务产 量2、用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 总供给 总需求 物价 水平 均衡物 价水平 均衡产量 产量 0 总需求与总供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二十一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二十章 货币制度.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九章 失业和自然失业率.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八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七章 生产与增长.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六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五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四章 垄断.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三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二章 生产成本.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十章 外部性.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八章 应用:税收的代价.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ppt
-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版)第二十三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ppt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五、六、七章 会计账户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三章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十、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管理.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四章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八、九章 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一章 总论.doc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四章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ppt
- 《会计学原理》(新编电子教案)第五章 会计账户分类.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总论.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账务处理程序.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帐户和复式记账.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财产清查.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会计凭证.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会计账簿.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会计管理.ppt
- 《新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ppt
- 《经济法基础》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钟亚华、王金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