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低温原理与技术 第二节 低温制冷机

第二节低温制冷机 3.2.1焦耳一汤姆逊制冷系统 32.2膨胀机制冷系统 制 3.2.3斯特林制冷机 冷 3.2.4维尔米勒制冷机 原 3.2.5索尔凡制冷机 理:13.2.6吉福特麦克马洪制冷机 设则327脉冲管制冷机 与 3.2.8热声制冷机 术 3.2.9吸附式制冷机 3.2.10磁制冷“ 3.2.11稀释制冷机
制冷原理与技术 第二节 低温制冷机 3.2.2 膨胀机制冷系统 3.2.1 焦耳 -汤姆逊制冷系统 3.2.3 斯特林制冷机 3.2.4 维尔米勒制冷机 3.2.7 脉冲管制冷机 3.2.6 吉福特 -麦克马洪制冷机 3.2.8 热声制冷机 3.2.9 吸附式制冷机 3.2.10 磁制冷 3.2.11 稀释制冷机 3.2.5 索尔凡制冷机

o32.1焦耳汤姆逊制冷系统 L焦耳汤姆逊( Joule-thomson,简写为J-T) 制冷机不使用膨胀机的液化系统,依赖于焦耳 汤姆逊效应来产生低温。。。2A 制冷原理与技术 换热器 膨胀阀 蒸发器 液体 图3-68林德汉普森制冷机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3.2.1 焦耳-汤姆逊制冷系统 焦耳-汤姆逊(Joule-Thomson, 简写为J-T) 制冷机:不使用膨胀机的液化系统,依赖于焦耳 -汤姆逊效应来产生低温。 图3-68 林德-汉普森制冷机

压缩机个Qr换热器 V膨胀阀 蒸发器 液体 Qa 图3.68林德-汉普逊制冷机
制冷原理与技术

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rO,=m(h,h,)o 78) >换热器效率定义为:E=b (3.79) h, -h 制冷原理与技术 >制冷量可由工质物性与热交换器效率来表示: Qa/m=(h-h2)-(1-8)h1-h2)(3.80) >系统所需功为:-W7(S1-2)=(4-h2)(3.81) >林德汉普森制冷机的CP为:。 CODs、O.24-h2)-(1-8)(-h刀 1(③ 82) 2W7(8-S)-(b-h)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Qa = m(h − h ) ' 1 2 ➢换热器效率定义为: = − − h h h h g g 1 1 ' ➢制冷量可由工质物性与热交换器效率来表示: Qa m h h h hg / = ( − ) − ( − )( − ) 1 2 1 1 ➢系统所需功为: − = W − − − m T s s h h c o 2 1 2 1 2 ( ) ( ) , ➢林德-汉普森制冷机的COP为: COP Q W h h h h T s s h h a c o g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1 2 1 2 1 (3.78) (3.79) (3.80) (3.81) (3.82)

图3-69林德-汉普森制冷的热力循环图 2产温过程 制冷原理与技术 等过程 5一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3-69 林德-汉普森制冷的热力循环图

O>预冷的重要作 用:对于比液氮所 压缩机 能得的温度更低 的场合,合适可 制行的工质只能为 冷氢和氯由 预冷浴 原产生热效应,为 液体 理啊了系统能够起动 降温,必须将气 与《体温度降低到转 技化温度以下以保 术证节流制冷。 滴发器 液体 )图3-70·预冷型林德汉普森制冷机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3-70 预冷型林德-汉普森制冷机。 ➢预冷的重要作 用:对于比液氮所 能得的温度更低 的场合,合适可 行的工质只能为 氖、氢和氦。由 于常温下节流会 产生热效应,为 了系统能够起动 降温,必须将气 体温度降低到转 化温度以下以保 证节流制冷

压缩机 液体 预冷浴 液体蒸发器 图3.70预冷型林德-汉普逊制冷机
制冷原理与技术

图3-71预冷型林德-汉普森制冷机的热力循环图 等温过程 制冷原理与技术 等焓过程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3-71 预冷型林德-汉普森制冷机的热力循环图

一少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到: Q=m(h1-h2)+m2(hn’-h) (3.83) 定义预冷制冷剂质量流量比为:z=mn/m 争值 制 h’-h h-h,。 (3.85,3.86 冷 h1-h2 原2m=1=)(=8=)+-)-0-6=b 理>由低温换热器和蒸发器得:1:(88 与 技测 形(8 术 引入低温换热器的效率:6。h2-h (3.89) >制冷量可表示为: :Qn1m=(h-h)(1-6)h2一h2)(8.0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到 : Qa = m h −h + mp ha −hb ( ' ) ( ' ) 1 2 ➢定义预冷制冷剂质量流量比为: z = mp / m = − − h h h h g g 1 1 ' p a e a e h h h h = − − ' Q m h h h h z h h h h a g a b p a e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1 1 ➢由低温换热器和蒸发器得: 7 4 Qa / m = h − h ➢制冷量可表示为: Qa m h h c h hg / = ( − ) − ( − )( − ) 7 4 1 7 ➢引入低温换热器的效率: c g g h h h h = − − 7 7 ' (3.83) (3.85,3.86) (3.87) (3.88) (3.89) (3.90)

更低的温度 ←压縮机 可用三级复迭 制冷机得到, 制以氮(或氩), 换热器 冷氢(或氖)和 氦为工质。 预冷令浴 液氮 原理与技术 换热器 预冷浴 氢 图3-72三级JT 蒸发器 液氨制冷机。 液氢 9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更低的温度 可用三级复迭 制冷机得到, 以氮(或氩), 氢(或氖)和 氦为工质。 图3-72 三级J-T 液氦制冷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低温原理与技术 第三节 低温绝热.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_教学日历.doc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制冷(致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s(2/3).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制冷(致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s(3/3).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制冷(致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s(1/3).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2/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1/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Ideal-Gas Mixtures and Wet Air(2/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Ideal-Gas Mixtures and Wet Air(1/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水和水蒸气的性质 The property of water and vapor(2/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水和水蒸气的性质 The property of water and vapor(1/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 Vapor Power Cycles(2/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 Vapor Power Cycles(1/2).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 Properties and Process of the Ideal-Gas(3/4).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 Properties and Process of the Ideal-Gas(2/4).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 Properties and Process of the Ideal-Gas(4/4).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过程 Properties and Process of the Ideal-Gas(1/4).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Base(3/3).ppt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Base(2/3).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低温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气体液化与分离.ppt
- 《储氢材料概述》讲义.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冶金炉及其分类.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3)流体及其主要性质.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4)流体运动的基本特性.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5)流体运动的基本特性.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2)流体及其主要性质.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6)动量传输的基本定律.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7)伯努利方程及应用.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0)动量传输中的阻力.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9)动量传输的基本定律.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1)流体的流出.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8)动量传输的基本定律.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6)相似原理及因次分析.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2)流体的流出.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5)相似原理及因次分析.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4)两相动量传输简介.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动量传输(1.13)射流.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热量传输(2.4)对流换热概述.ppt
- 重庆科技学院:《热工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热量传输(2.1)热量传输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