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流模法 8-2电流反馈型集成运算放大器 8-3开关电流—数字工艺的模拟集成技术 8-4跨导运算放大器(OTA及其应用 8-5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 IspAT 原理及其软件平台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流模法 8—2 电流反馈型集成运算放大器 8—3 开关电流——数字工艺的模拟集成技术 8—4 跨导运算放大器(OTA)及其应用 8—5 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 原理及其软件平台

第8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流模法 81-1电流模法的特点及原理 传统电路都是以电压作为输入、输出和信息传输 的参量,我们称之为“电压模”或“电压型”电路。 由于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客观存在,此类电路的工 作速度不可能很高,工作电压及功耗也不可能很低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流模法 8—1—1电流模法的特点及原理 传统电路都是以电压作为输入、输出和信息传输 的参量,我们称之为“电压模”或“电压型”电路。 由于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客观存在,此类电路的工 作速度不可能很高,工作电压及功耗也不可能很低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所谓“电流模”电路是以电流作为输入、输出以 及信息传输的主要参数的,电路中除晶体管的结电压 l1有微小变化外,无别的电压参量,因此其工作速度 很高(S>2000V/和s),而电源电压很低(可低至33V或 1.5V),而且具有动态范围宽、非线性失真小、温度稳 定性好、抗干扰和噪声能力强等优点。电流模技术与 互补双极工艺(CB工艺)相结合,已成为当今宽带高速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支柱技术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所谓“电流模”电路是以电流作为输入、输出以 及信息传输的主要参数的,电路中除晶体管的结电压 uBE有微小变化外,无别的电压参量,因此其工作速度 很高(SR>2000V/μs),而电源电压很低(可低至3.3V或 1.5V),而且具有动态范围宽、非线性失真小、温度稳 定性好、抗干扰和噪声能力强等优点。电流模技术与 互补双极工艺(CB工艺)相结合,已成为当今宽带高速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支柱技术

第8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跨导线性原理 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i和发射结电压ε互为因果 关系,即 BE (8—1) BE T (8—2) 其跨导gn为 BE U e (8-3) BE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一、跨导线性原理 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iC和发射结电压uBE互为因果 关系,即 S C BE T U u C S I i u U i I e T BE = ln = (8—1) (8—2) 其跨导gm为 T C T U u S B E C m U I U I e du di g T BE = = = (8—3)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跨导线性环(TL)原理 有n个正向偏置的发射结vg构成一个闭合环路(如 图8-1所示,n为偶数)。其中顺时针(CW)数等于逆 时针(CW)g数,即 BEj/cw BEj/cCw (8-4) U,In cw=U In)ccw(8-5) C cw ccw (8—6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二、跨导线性环(TL)原理 有n个正向偏置的发射结uBE构成一个闭合环路(如 图8—1所示,n为偶数)。其中顺时针(CW)uBE数等于逆 时针(CCW)uBE数,即 = = = = = = = = = / 2 1 / 2 1 / 2 1 / 2 1 / 2 1 / 2 1 ( ) ( ) ( ln ) ( ln ) ( ) ( ) n j CCW S j Cj n j CW S j Cj CCW S j Cj n j CW T S j C n j T CCW n j CW BEj n j BEj I I I I I I U I I U u u (8—4) (8—5) (8—6)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 × BE2 BEl × BE4 BE3 图8-1简化的跨导线性环原理图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uBE1 + - + uBE3 - uBE4 + - + - uBE2 I b I d I a I c 图8—1简化的跨导线性环原理图

第8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因为反向饱和电流/等于发射区面积A1与饱和电流 密度的乘积: S=4 (8-7) C cw CCw(8-8) 得到一个最简洁的关系式: 人CW (I 人CW (8-9)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因为反向饱和电流ISj等于发射区面积Aj与饱和电流 密度JSj的乘积: CCW n j CW Cj n j Cj CCW n j j Cj CW n j j Cj S j j S j I I A I A I I A J ( ) ( ) ( ) ( ) / 2 1 / 2 1 / 2 1 / 2 1 = = = = = = = (8—7) (8—8) (8—9) 得到一个最简洁的关系式: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从此,跨导线性环原理可描述为: 在一个由偶数个(n)正向偏置结构成的闭合环路中, 若顺时针结数等于逆时针结数,则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密度之积等于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密度之积 式(8-8)可改写为 I IA(810 Cn cn 引入面积比系数λ, C (8-11) CcW ∏=I4 (8-12) cw CCw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从此,跨导线性环原理可描述为: 在一个由偶数个(n)正向偏置结构成的闭合环路中, 若顺时针结数等于逆时针结数,则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密度之积等于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密度之积。 式(8—8)可改写为 CCW Cj CW Cj CCW j CW j Cj CW CCW j Cj CW j A A A A I A I A = = = 1 1 (8—10) (8—11) (8—12) 引入面积比系数λ

第8章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2跨导线性环—电流模电路举例 互补跟随输出级 互补跟随输出级电路如图8-2所示。由图可见,V、 V2、V3和V组成一个跨导线性环。设各管发射区面积 相等,即A1=A2=43=A4,则有 C1 C2 (8-13) 若负载电流i=0,则 C2 (8-1 可见,静态工作电流等于偏置电流l 若负载电流i0,则 C2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8—1—2 跨导线性环——电流模电路举例 一、互补跟随输出级 互补跟随输出级电路如图8—2所示。由图可见,V1、 V2、V3和V4组成一个跨导线性环。设各管发射区面积 相等,即A1 =A2 =A3 =A4 ,则有 C C B B C C i i I I i i = = = 1 2 1 2 2 若负载电流iL =0,则 可见,静态工作电流等于偏置电流IB。 若负载电流iL≠0,则 C C CL i = i + i 2 1 (8—13) (8—14)

第8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CC Cl TI环 V 2 图82互补跟随输出级
第8章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 UCC - UEE I B I B V3 V4 T L环 V1 V2 RL iL i C1 i C2 图8—2互补跟随输出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6章 反馈.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5章 频率响应.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2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1章 晶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目录(编著:孙肖子、张企民).ppt
- 《DVD测试设计方法——DVD黑盒测试入门》PPT教学课件.ppt
- 《信号与系统》绪论.ppt
-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第一章 绪论.ppt
- 《信号与系统》第1章 绪论.ppt
- 《信号与系统》第一章 信號與系統簡介.ppt
- 《信号与系统》第一章 信號與系統初論.ppt
- 《信号与系统》第七章 系统函数.ppt
- 《信号与系统》第1章 信号与系统.ppt
-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ppt
- 《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实验指导》(EWB 平台)(共四章).doc
- 考研必备经典教材:《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英文版)习题参考答案.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9章 功率电路及系统.ppt
- 《protel99se元件封装列表》参考资料.doc
-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doc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绪论(王永军等主编).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2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2.4)MOS逻辑门(1/2).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2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2.4)MOS逻辑门(2/2).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2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2.1-2.2-2.3).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3.6-3.8).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3.9-3.10).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3.1-3.6).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4章 触发器.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6章 半导体存储器.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7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1/2).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7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2/2).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ppt
- 东北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3版)第9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ppt
- 康芯科技:《EDA技术实用教程》配套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版)第10章 设计优化和设计方法.ppt
- 康芯科技:《EDA技术实用教程》配套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版)第11章 EDA工具软件接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