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第四课时

《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1、研习课文20-22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4、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实虚词。 2、背诵课文第22节。 、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 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卒:。)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 3、相诀而去。 (诀 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 室 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以时: 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谒: (三)词类活用 1、唯子贡庐于冢上 (庐,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家, 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 (奉祠, 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 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宗 (四)古今异义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中,古义 今义 (五)特殊句式 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2、唯子贡庐于冢上。( (六)难句翻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 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 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 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四、课堂探究
1 《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 20-22 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4、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背诵课文第 22 节。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 ) 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 (祗回, )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 。卒: 。)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 。) 3、相诀而去。 (诀: 。) 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 。室, 。) 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以时: 。 ) 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谒: 。) (三)词类活用 1、唯子贡庐于冢上。 (庐, 。)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家, 。) 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 (奉祠, 。) 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祠: 。) 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宗, 。) (四)古今异义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中,古义: 。 今义: 。) (五)特殊句式 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 2、唯子贡庐于冢上。 ( ) (六)难句翻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 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 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 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四、课堂探究

1、概括文章20--22节的内容。 明确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五、课文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 学习? 明确 六、布置作业 背诵最后一节 附:名言名句 (一)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阐述的名言: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出自《论语》的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言必信,行必果。 1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5、是可忍,孰不可忍
2 1、 概括文章 20——22 节的内容。 明确: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五、课文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 学习? 明确: 六、布置作业 背诵最后一节 附:名言名句 (一)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阐述的名言: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出自《论语》的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言必信,行必果。 1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5、是可忍,孰不可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第二课时.doc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第三课时.doc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学生)第一课时.doc
- 《孔子世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学案_《孔子世家》、《侍坐》学案.doc
- 《孔子世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_孔子世家侍坐教案.doc
- 《孔子世家》(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案.doc
- 《孔子世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_孔子世家侍坐学案.doc
- 《孔子》ppt课件2_语文S版_五年级上册孔子.ppt
- 《孔子》ppt课件1_★语文五年级上语文S版第21课《孔子》课件.ppt
- 《孔乙己》(共两课时)学案练习及答案.doc
- 《孔乙己》问题导读-评价单_孔乙己.doc
- 《孔乙己》课课练.doc
- 《孔乙己》说课ppt课件.ppt
- 《孔乙己》表格式教案(4课时)_第四课时.doc
- 《孔乙己》表格式教案(4课时)_第二课时.doc
- 《孔乙己》表格式教案(4课时)_第三课时.doc
- 《孔乙己》表格式教案(4课时)_第一课时.doc
- 《孔乙己》自读导学案.doc
- 《孔乙己》自学评估练习.doc
- 《孔乙己》第三课时ppt课件(关于课文主题的分析).ppt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教师)第一课时.doc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教师)第三课时.doc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教师)第二课时.doc
- 《孔子世家》导学案(4课时)_《孔子世家》导学案(教师)第四课时.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巧用精美载体 打造精彩文章》学案学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巧用精美载体 打造精彩文章》教学设计.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走近孔子》学案 郑春红.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走近孔子》学案学案w.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走近孔子》课件 郑春红.ppt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名言警句提升作文品味根据名句素材写议论片断淄三中学案稿.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巧用精美载体打造精彩文章.ppt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比喻性作文写作学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比喻性作文写作教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记叙文片段训练学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论语两则教学简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论语学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走近孔子教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跟鲁迅学写作 关注选材巧描写.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郑学都江堰学案.doc
- 《孔子世家》相关资料汇编_郑学都江堰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