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5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录入 第5章习题 第121页: l、我们在课文中介绍了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购买的影响。 (a)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b)说明公开市场业务对利率和产量的作用,包括其瞬间的和长期的影响 2、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投资比重 同时减少消费比重,但是不希望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那么,政府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试用IS一LM图解来说明你的政策建议 3、讨论参数a、h、b以及k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和最终的均衡收入变化的传 导机制中的作用。在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宏观经济流程图。 4、假设政府削减收入税。运用IS-LM模型,在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下,说明减 税的影响:第一,政府通过适应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第二,货币存量 保持不变。解释上述结果的差别 5、讨论使得货币政策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依次等于零的条件。用文字解释为什 么这有可能发生以及你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6、考虑紧缩经济的两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 收入税率。运用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来讨论这些备选政策对收入、利率以 及投资的影响。 7、参数k和a分别为0.5和2,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了10亿美元,那么,为 保持利率不变,实际货币存量必须增加多少呢? 8、下图中的经济正在向充分就业运动,既可以通过货币扩张又可以通过增加充 共5页,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 5 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 录入 共 5 页,第 1 页 第 5 章习题 第 121 页: 1、我们在课文中介绍了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购买的影响。 (a)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b)说明公开市场业务对利率和产量的作用,包括其瞬间的和长期的影响。 2、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投资比重, 同时减少消费比重,但是不希望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那么,政府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试用 IS-LM 图解来说明你的政策建议。 3、讨论参数 a、h 、b 以及 k 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和最终的均衡收入变化的传 导机制中的作用。在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宏观经济流程图。 4、假设政府削减收入税。运用 IS-LM 模型,在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下,说明减 税的影响:第一,政府通过适应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第二,货币存量 保持不变。解释上述结果的差别。 5、讨论使得货币政策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依次等于零的条件。用文字解释为什 么这有可能发生以及你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6、考虑紧缩经济的两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 收入税率。运用 IS-LM 模型和投资曲线来讨论这些备选政策对收入、利率以 及投资的影响。 7、参数 k 和 a 分别为 0.5 和 2,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了 10 亿美元,那么,为 保持利率不变,实际货币存量必须增加多少呢? 8、下图中的经济正在向充分就业运动,既可以通过货币扩张又可以通过增加充

《宏观经济学》第5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录入 分就业的预算赤字来实现。哪种政策将使经济移动至点E1,而哪种政策将使经 济移动至点E2呢?你希望作出怎样的选择?作出移动至点E1这样选择的最坚 定的支持者会是谁呢?什么政策符合“平衡增长”的要求呢? R LM El Yo 9、“我们可以通过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选择使用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或者相反)来达到我们合理要求的GNP途径,这种选择的真正基础存在于除 实际GNP和通货膨胀以外的许多辅助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货币和财政政 策的不同影响。”上面引文提到的辅助目标包括什么呢?它们是如何受到各种备 选政策组合的影响的呢? 10、利用表5-5和表5-6来计算1991年美国和德国的平均实际利率。你预计这 种差异会对两国的投资率产生什么影响? ll、在1992年中期,许多观察家相信随着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美国的短期利率 将上升。作为扩张性政策的后果之一,当时的国库券利率低于4%,之后利率实 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运用几何图形来解释这些变化。(关于利率的资料,参考《宏 观经济学》第7版第377页和第413页。) 共5页,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 5 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 录入 共 5 页,第 2 页 分就业的预算赤字来实现。哪种政策将使经济移动至点 E1,而哪种政策将使经 济移动至点 E2 呢?你希望作出怎样的选择?作出移动至点 E1 这样选择的最坚 定的支持者会是谁呢?什么政策符合“平衡增长”的要求呢? R LM E1 E R0 E2 IS 0 Yo Y* Y 9、“我们可以通过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选择使用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或者相反)来达到我们合理要求的 GNP 途径,这种选择的真正基础存在于除 实际 GNP 和通货膨胀以外的许多辅助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货币和财政政 策的不同影响。”上面引文提到的辅助目标包括什么呢?它们是如何受到各种备 选政策组合的影响的呢? 10、利用表 5-5 和表 5-6 来计算 1991 年美国和德国的平均实际利率。你预计这 种差异会对两国的投资率产生什么影响? 11、在 1992 年中期,许多观察家相信随着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美国的短期利率 将上升。作为扩张性政策的后果之一,当时的国库券利率低于 4%,之后利率实 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运用几何图形来解释这些变化。(关于利率的资料,参考《宏 观经济学》第 7 版第 377 页和第 413 页。)

《宏观经济学》第5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录入 第365页习题: l、利用图14-1回答,在已知基础货币的条件下,以下两种情况怎样影响货币 存量:流通现金一存款比率增加。准备金一存款比率增加。 4.当联储增加1美元基础货币时,对银行的贷款增加多少?用cu和re说明 6.一项“100%银行业”的建议涉及到100%准备金一存款比率,美国已经提出 这样的一个方案以增加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a)指出为何这个方案可以有助于控制货币供给? (b)指出在这个方案下,银行资产负债表将会怎样? (c)在100%货币下,银行业怎样保持盈利? 7.运用图14-3和图14-4表明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a)均衡的货币供给。 (b)均衡的利率 (c)均衡的产量水平。 8.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以防银行违约。已知H,说明存款 计划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影响。 9.分别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联储可以通过以下各项为目标实施货币政策? (a)利率。(b)货币存量 10.(a)联储为何不更紧密地坚持货币存量目标路途? (b)以名义利率为目标的危险是什么? 11.将以下各项按最终目标、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分类: 名义GDP;贴现率;基础货币;M;国库券利率;失业率。 共5页,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 5 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 录入 共 5 页,第 3 页 第 365 页习题: 1、利用图 14-1 回答,在已知基础货币的条件下,以下两种情况怎样影响货币 存量:流通现金—存款比率增加。准备金—存款比率增加。 4.当联储增加 1 美元基础货币时,对银行的贷款增加多少?用 cu 和 re 说明。 6.一项“100%银行业”的建议涉及到 100%准备金—存款比率,美国已经提出 这样的一个方案以增加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a)指出为何这个方案可以有助于控制货币供给? (b)指出在这个方案下,银行资产负债表将会怎样? (c)在 100%货币下,银行业怎样保持盈利? 7.运用图 14-3 和图 14-4 表明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a)均衡的货币供给。 (b)均衡的利率。 (c)均衡的产量水平。 8.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以防银行违约。已知 H,说明存款 计划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影响。 9.分别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联储可以通过以下各项为目标实施货币政策? (a)利率。(b)货币存量。 10.(a)联储为何不更紧密地坚持货币存量目标路途? (b)以名义利率为目标的危险是什么? 11.将以下各项按最终目标、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分类: 名义 GDP;贴现率;基础货币;M1;国库券利率;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第5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录入 第398页习题: 4.假设GDP低于潜在水平400亿美元,预期下一期的GDP将低于潜在的水平 200亿美元,且从现在起两个时期的GDP将回到它的潜在水平。已知政府支出 乘数是2,且增加政府支出的影响是立刻发生的。在每一时期,采取什么样的政 策行为使GDP回到目标水平? 5.关于GDP的基本情况如上所述。但是现在政府支出有一期的外部时滞。今 天的支出决策转化成明天的实际支出。在支出发生的时期,政府支出乘数仍然 是2。 (a)最好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持GDP在每一期尽可能的接近目标水平? (b)将此题中的GDP运行与习题4中政策行为发生后的GDP运行作比较。 6.情况现在变得更复杂了。政府支出的作用有分布时滞。现在支出10亿美元 当期GDP增加10亿美元而下一期GDP增加15亿美元。 (a)如果政府支出的当期增加足以使GDP当期回到潜在水平,GDP将发 生什么变化? (b)假设采取的财政政策行为使GDP当期回到潜在水平,为使GDP下 期回到目标水平,需要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c)解释此题中,为什么政府要如此积极地将GDP保持在目标水平。 7.假设你了解到政府支出乘数在1~25之间,但是它的作用在支出增加的那一 时期结束。如果GDP的运行在没有政策行为的情况下如习题4中一样,你将怎 样运用财政政策? 共5页,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 5 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 录入 共 5 页,第 4 页 第 398 页习题: 4.假设 GDP 低于潜在水平 400 亿美元,预期下一期的 GDP 将低于潜在的水平 200 亿美元,且从现在起两个时期的 GDP 将回到它的潜在水平。已知政府支出 乘数是 2,且增加政府支出的影响是立刻发生的。在每一时期,采取什么样的政 策行为使 GDP 回到目标水平? 5.关于 GDP 的基本情况如上所述。但是现在政府支出有一期的外部时滞。今 天的支出决策转化成明天的实际支出。在支出发生的时期,政府支出乘数仍然 是 2。 (a)最好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持 GDP 在每一期尽可能的接近目标水平? (b)将此题中的 GDP 运行与习题 4 中政策行为发生后的 GDP 运行作比较。 6.情况现在变得更复杂了。政府支出的作用有分布时滞。现在支出 10 亿美元。 当期 GDP 增加 10 亿美元而下一期 GDP 增加 15 亿美元。 (a)如果政府支出的当期增加足以使 GDP 当期回到潜在水平,GDP 将发 生什么变化? (b)假设采取的财政政策行为使 GDP 当期回到潜在水平,为使 GDP 下一 期回到目标水平,需要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c)解释此题中,为什么政府要如此积极地将 GDP 保持在目标水平。 7.假设你了解到政府支出乘数在 1~2.5 之间,但是它的作用在支出增加的那一 时期结束。如果 GDP 的运行在没有政策行为的情况下如习题 4 中一样,你将怎 样运用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5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录入 8.解释为何货币政策的作用如图15-6中那样存在分布时滞? 产出扩张 2.5 2 口产出扩张 1.5 图15-6DRI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乘数 图中显示了名义存量M1一次性,增加3%的动态乘数。图中显示了对于 每一季度来说,图形显示实际产量水平相对于经济原本可能遵循的途径的增长。 因此,以第8季度为例,货币增加3%意味着实际GDP上升3.2%。到第18季 度,产量近似于回到它的正常途径。 第177页习题: 2.运用IS一LM模型讨论价格沿既定的AD曲线变化对利率的影响。 3.用图来显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越大,乘数越小,则AD曲线越陡峭。 8.假定政府将个人所得税率由t降至t (a)这对AD线有何影响? (b)对均衡利率有何影响? (c)对投资有何影响? 共5页,第5页
《宏观经济学》第 5 章作业题 张延、陈春来 录入 共 5 页,第 5 页 8.解释为何货币政策的作用如图 15-6 中那样存在分布时滞? 产出扩张 0 0.5 1 1.5 2 2.5 3 3.5 4 1 3 5 7 9 11 13 15 17 产出扩张 图 15-6 DRI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乘数 图中显示了名义存量 M1 一次性,增加 3%的动态乘数。图中显示了对于 每一季度来说,图形显示实际产量水平相对于经济原本可能遵循的途径的增长。 因此,以第 8 季度为例,货币增加 3%意味着实际 GDP 上升 3.2%。到第 18 季 度,产量近似于回到它的正常途径。 第 177 页习题: 2.运用 IS-LM 模型讨论价格沿既定的 AD 曲线变化对利率的影响。 3.用图来显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越大,乘数越小,则 AD 曲线越陡峭。 8.假定政府将个人所得税率由 t 降至 t’。 (a)这对 AD 线有何影响? (b)对均衡利率有何影响? (c)对投资有何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教学大纲(张延).pdf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英文版)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1993 Revision).doc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文版)UCP 500.doc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国际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英文版)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80).doc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国际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文版)1980年4月11日订于维也纳.doc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国际惯例)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英文版)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rade Terms 2000.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二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第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二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第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二篇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第五章 合同标的物及其质量、数量与包装.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章 贸易术语的选用.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三章《2000通则》中的D组贸易术语.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章《2000通则》中的E组、F组和C组贸易术语.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PPT电子教案_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章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成喜玲).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周勇).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docx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课外实践)西安市国防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oc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AS曲线.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的AS曲线.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习题_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引言、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三).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2.1 国民收入核算(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2.1 国民收入核算(二).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2.2 价格指数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1 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2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2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3.3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3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3.4 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5本章小结.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 LM 模型 4.1 产品市场均衡:IS 模型(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 LM 模型 4.1 产品市场均衡:IS 模型(二)4.2 货币市场均衡:LM 模型(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 LM 模型 4.2 货币市场均衡:LM 模型(二).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 LM 模型 4.3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IS — LM 模型.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5.1 货币政策(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5.1 货币政策(二).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5.1 货币政策(三)5.2 财政政策(一).pdf
-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5.2 财政政策(二)5.3 产出的构成和政策组合(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