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温州市第十九中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6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温州市第十九中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你好!两个多月的高中学习生活,在你毎天辛勤的付出与愉悦的收获中, 已经悄然逝去了。此刻,请你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与解答这份试卷,它将对你的汘水做出 公正的评判。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的!首先,请阅读关于本套试卷的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21分,第Ⅱ卷79分,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120分钟。 2、请把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纸指定的相应位置。如果你书写态度端正,卷面清 爽,几乎没有涂改,你将额外获得3分的加分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 、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灰烬(jng) 遒劲(qiu) 怪癖(pl) 按捺不住(nai) B.句读(dou) 慰藉(jie) 饿殍(piao) 铩羽而归(sha) C.静谧(mi) 矫饰(jiao) 翘首(qido) 悄无声息(qiao) D.诳语( kuang) 愀然(j0) 瘴气( zhang)什刹海(sha)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以上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蒙蔽 提纲 挖墙脚 鼎力相助 唉声叹气 B、寒暄 账户 明信片 陈词滥调 首屈一指 C、急燥 消毁 水蒸汽 立杆见影 回光反照 D、厮杀 炫目 入场券 残羹剩饭 惹是生非 3、填入下列句子空格处,与上下文最连贯、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 ①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干涉你对 “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摘自杨子《十八岁和其他》) ②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 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摘自韩少功《我心归去》) ③当我们的来福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狼拖着一条腿,进入 到那 的静静的岩石中去。(摘自利奧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A、抑制离 无动于衷 B、控制离坚冷 如铁 C、控制 坚冷如铁 D、抑制弃无动 于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善于从诸如报刊、杂志、电视、 网络等一切出版物中获取新的知识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一位有着突出成就的女性文学家,因此,她的词风婉约、 清丽而又柔媚,情感细腻而又深沉。 C、你是否用心地揣摩过《像山那样思考》一文里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情 感?这是你获得与作者同样感动的关键。 D、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行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你好!两个多月的高中学习生活,在你每天辛勤的付出与愉悦的收获中, 已经悄然逝去了。此刻,请你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与解答这份试卷,它将对你的汗水做出 公正的评判。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的!首先,请阅读关于本套试卷的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21 分,第Ⅱ卷 79 分,满分 100 分。考 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把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纸指定的相应位置。如果你书写态度端正,卷面清 爽,几乎没有涂改,你将额外获得 3 分的加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1 分) 一、选择题(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灰烬.(jìng) 遒.劲(qiú) 怪癖.(pì) 按捺.不住(nài) B.句读.(dòu) 慰藉.(jiè) 饿殍.(piǎo) 铩.羽而归(shā) C.静谧.(mì) 矫.饰(jiāo) 翘.首(qiào) 悄.无声息(qiāo) D.诳.语(kuáng) 愀.然(jiū) 瘴.气(zhāng) 什刹.海(shā)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以上 ....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蒙蔽 提纲 挖墙脚 鼎力相助 唉声叹气 B、寒暄 账户 明信片 陈词滥调 首屈一指 C、急燥 消毁 水蒸汽 立杆见影 回光反照 D、厮杀 炫目 入场券 残羹剩饭 惹是生非 3、填入下列句子空格处,与上下文最连贯、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 ) ①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 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干涉你对 “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摘自杨子《十八岁和其他》) ②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 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摘自韩少功《我心归去》) ③当我们的来福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狼拖着一条腿,进入 到那 的静静的岩石中去。(摘自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A、抑制 离 无动于衷 B、控制 离 坚冷 如铁 C、控制 弃 坚冷如铁 D、抑制 弃 无动 于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善于从诸如报刊、杂志、电视、 网络等一切出版物中获取新的知识。 B、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一位有着突出成就的女性文学家,因此,她的词风婉约、 清丽而又柔媚,情感细腻而又深沉。 C、你是否用心地揣摩过《像山那样思考》一文里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情 感?这是你获得与作者同样感动的关键。 D、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行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想北平》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有长篇小 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江南的冬景》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他的代表作有《屐痕处处》 《沉沦》。曹文轩的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C、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其《荀子》由《论语》《孟子》 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说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散文的进一步成熟。 D、《始得西山宴游记》是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其作者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 柳”。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当蜘蛛网无情地査封了我的炉台(食指《相信未来》)。(比喻在那场空前的 浩劫里那些黑暗的力量)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韩愈《师说》)。(许多人) C、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老舍《想北平》)。(流露出作者对自 己故乡的强烈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凭借,利用。成语“狐假虎威”“假 公济私”中的“假”即此意。) 7、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艺术手法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阕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秋景 图:下阕以抒情为主,通过对青年时期学习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青年革命者改天换 地的壮志豪情 B、荀子文章长于说理,善用比喻,如《劝学》,撷取了大量来自生活的常见事 物和现象设喻,再辅以正反对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 重要性 C、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对故乡的内涵做了明确的界定:故乡就是你的出生 地,就是你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是你亲人所在的地方,故乡必须浸泡着你的血 泪与汗水。 D、在《想北平》中,老舍先生说“我真爱北平”,可他又反复强调自己的这份 爱是“说不出”的,于是他另辟蹊径,将故乡北平喻为母亲,以最质朴的语言,最 细腻的生活细节来体现对故乡的怀想,情感真挚、深切 第Ⅱ卷(主观题,共79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8、课文默写,按原文填空。(可从下面任选四句作答,超过四句则取前四句,错一 字,该空不得分。8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衣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劝君莫惜金缕 莫待无花空折 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③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想北平》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有长篇小 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江南的冬景》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他的代表作有《屐痕处处》 《沉沦》。曹文轩的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C、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其《荀子》由《论语》《孟子》 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说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散文的进一步成熟。 D、《始得西山宴游记》是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其作者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 柳”。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当蜘蛛网 ...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食指《相信未来》)。(比喻在那场空前的 浩劫里那些黑暗的力量)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韩愈《师说》)。 (许多人) C、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老舍《想北平》)。(流露出作者对自 己故乡的强烈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凭借,利用。成语“狐假虎威”“假 公济私”中的“假”即此意。) 7、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艺术手法表述不当 ....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上阕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秋景 图;下阕以抒情为主,通过对青年时期学习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青年革命者改天换 地的壮志豪情。 B、荀子文章长于说理,善用比喻,如《劝学》,撷取了大量来自生活的常见事 物和现象设喻,再辅以正反对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 重要性。 C、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对故乡的内涵做了明确的界定:故乡就是你的出生 地,就是你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是你亲人所在的地方,故乡必须浸泡着你的血、 泪与汗水。 D、在《想北平》中,老舍先生说“我真爱北平”,可他又反复强调自己的这份 爱是“说不出”的,于是他另辟蹊径,将故乡北平喻为母亲,以最质朴的语言,最 细腻的生活细节来体现对故乡的怀想,情感真挚、深切。 第Ⅱ卷(主观题,共 79 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8、课文默写,按原文填空。(可从下面任选四句作答,超过四句则取前四句,错一 字,该空不得分。8 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劝君莫惜金缕 衣, 。 ,莫待无花空折 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③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⑤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 9、文化常识与基础知识积累(任选一题,两题均作答则取第一题,错一字,该空不 得分。2分) ①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将《诗》《书》《礼》《乐》《易》《》等儒家著作 奉为经典,并称“ ②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有:A、状语后置(介宾后置)句B、定语后置句C、 动宾倒装句 D、介宾倒装句E、判断句F、主谓倒装句 下面两句各属于哪一类?请将番号填在括号上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文学鉴赏(26分) (一)(8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 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 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 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 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 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 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 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 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 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 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昋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 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 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 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 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 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0、第一节作者借用绘画中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微雨寒村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有 什么特点?(3分) 11、第二节所引用诗句的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2分)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 , 。 ⑤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 。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 粟, , 。 9、文化常识与基础知识积累(任选一题,两题均作答则取第一题,错一字,该空不 得分。2 分) ①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将《诗》《书》《礼》《乐》《易》《 》等儒家著作 奉为经典,并称“ ”。 ②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有:A、状语后置(介宾后置)句 B、定语后置句 C、 动宾倒装句 D、介宾倒装句 E、判断句 F、主谓倒装句 下面两句各属于哪一类?请将番号填在括号上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三、文学鉴赏(26 分) (一)(8 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 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 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 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 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 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 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 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 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 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 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 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 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 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 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 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0、第一节作者借用绘画中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微雨寒村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有 什么特点?(3 分) 11、第二节所引用诗句的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2 分)

12、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3 分) (二)(10分) 流浪的二胡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 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 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 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 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 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 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 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 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 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 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 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 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晩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 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 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 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汨洒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 《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岀,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种悲凉;《良宵》 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 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 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 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 草池塘哇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 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 从故乡的曹娥冮边岀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 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

12、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3 分) (二)(10 分) 流浪的二胡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 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 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 ...的摇篮;红高粱、 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 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 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 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 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 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 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 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 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 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 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 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 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洒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 《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 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 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 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 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 草池塘哇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 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 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 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

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孑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 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 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 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 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3、作者在第②节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3分) 14、文章的第⑥节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是(3 分 15、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4 分) (1) (三)(8分)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 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6、选文第①节中,作者描写的箫声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描写箫声的?(3分) 17、选文在第②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18、翻译“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 四、表达与交流(43分) 19、高一某班A同学的凳子坏了,他想请总务处的老师帮他修理一下。如果你是A 同学,你将怎样准确而又得体地表达你的意思?(不超过25字)(3分) 20、作文(40分) 以“乘着 的翅膀飞翔”或“那一滴的泪水”为题写一篇文 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 说明:①请你先在空格上填进适当的文字完成题目,然后作文。题目不完整, 或者另拟题目,一律视为没有标题,将被扣除2分。 ②鼓励原创,反对抄袭。抄袭之作,一律作0分处理。 ③字数不足,没少20字扣一分。不足500字,将在15分以下评分

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 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 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 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 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3、作者在第②节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3 分) 14、文章的第⑥节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是(3 分) 15、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4 分) (1) (2) (三)(8 分)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 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6、选文第①节中,作者描写的箫声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描写箫声的?(3 分) 17、选文在第②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 18、翻译“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 分) 四、表达与交流(43 分) 19、高一某班 A 同学的凳子坏了,他想请总务处的老师帮他修理一下。如果你是 A 同学,你将怎样准确而又得体 ......地表达你的意思?(不超过 25 字)(3 分) 20、作文(40 分) 以“乘着 的翅膀飞翔”或“那一滴 的泪水”为题写一篇文 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700 字。不得抄袭。 说明:①请你先在空格上填进适当的文字完成题目,然后作文。题目不完整, 或者另拟题目,一律视为没有标题,将被扣除 2 分。 ②鼓励原创,反对抄袭。抄袭之作,一律作 0 分处理。 ③字数不足,没少 20 字扣一分。不足 500 字,将在 15 分以下评分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11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命题:杜泽平 、选择题1、B2、C3、D4、D5、A6、B7、C 二、填空题 8、略9、①春秋、六艺②B、C 、阅读理解 10、景色有:河流边三五人家,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杂木树林,粉也似的白雨, 乌篷小船,茅屋里喧哗的酒客,月晕是的灯光。(答出5点即可得2分)特点: 悠闲恬淡,朦胧雅致,秀美迷人(意义对即可得1分) 11、不能调整,所引诗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日暮一冬宵一深夜一第二天早晨)排列 (答出时间先后即可得2分) 12这两段写江南冬天的雨雪,未作过多实景描绘,而是通过想象、引用诗句、避实就虚、 实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巧借想象和诗句的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 新的境界,意象丰富,带有很强的作者个体性情的印记。(想象、引用诗句、虚与实 每点1分) 13、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或:乐器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答 案意思应当与文章第⑦节第一句话相关)(3分 14、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3分) 15、(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2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2+24分) 6、箫声特点是:悲切、凄婉动人。(1分,意思对即可)作者先“其声呜呜然 摹状,再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比喻,“不绝如缕”的通感手法,用“舞幽壑之 蛟,泣孤舟之嫠妇”夸张,极力渲染箫声的美妙动人。(2分。答出比喻、夸张即可, 答出一点得1分) 17、作者通过对客人的劝慰,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及时行乐、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 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18、翻译略 四、19、略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1、11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命题:杜泽平 三、阅读理解 (一) 10、景色有:河流边三五人家,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杂木树林,粉也似的白雨, 乌篷小船,茅屋里喧哗的酒客,月晕是的灯光。(答出 5 点即可得 2 分) 特点: 悠闲恬淡,朦胧雅致,秀美迷人(意义对即可得 1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