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栖息(q)纤维(xian)枕藉(jie)门衰祚薄(zuo) B.铁屑(xie)裸露(lu6)逶迤(wei)呱呱而泣(gu) C.乳媪(o)愠色(wen)莞尔(wan)殒身不恤(xu) D.汲取(j1)蓬蒿(hao)癸丑(gui) 清流激湍(tu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分歧因地制宜折中专心一致 B.老趼皇天厚土怯儒春鱼雁 C.洗濯与子偕老激湍桀骜不驯 D.喋血义正词严震撼不可遏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 想象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是走向心灵深处的惊讶,还是打开世界之门的欢欣? B.昨日微博传出猛料,著名娱乐微博“八掌柜”披露,潘粤明、董洁这对曾经的金童玉女 昔日的恩爱夫妻已经劳燕分飞。 C.那些为谁而战的“娜”言论,虽不值得推崇,但究竟是太个性还是太随性,也大可不必 刨根问底。至于李娜铜像将被收回的捕风捉影,一笑置之岂不更好? D.不少人对早餐很不重视,甚至经常不进早餐,这样食不果腹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对人 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许多父母对子女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怎么能行呢?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至 C.他这次访问日本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 友好关系 D.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羡慕、崇敬、膜拜,而在于自己对社 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5.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3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 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 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 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 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 值观的坍場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3 分)( ) A.栖.息(qī) 纤.维(xiān) 枕藉.(jiè) 门衰祚.薄(zuò) B.铁屑.(xiè) 裸.露(luǒ) 逶.迤(wēi) 呱.呱而泣(ɡū) C.乳媪.(ǎo) 愠.色(wēn) 莞.尔(wán) 殒身不恤.(xù) D.汲.取(jí) 蓬蒿.(hāo) 癸.丑(ɡuǐ) 清流激湍.(t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3 分)( ) A.分歧 因地制宜 折中 专心一致 B.老趼 皇天厚土 怯儒 一春鱼雁 C.洗濯 与子偕老 激湍 桀骜不驯 D.喋血 义正词严 震撼 不可遏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同学们,万紫千红 ....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 想象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是走向心灵深处的惊讶,还是打开世界之门的欢欣? B.昨日微博传出猛料,著名娱乐微博“八掌柜”披露,潘粤明、董洁这对曾经的金童玉女、 昔日的恩爱夫妻已经劳燕分飞 ....。 C.那些为谁而战的“娜”言论,虽不值得推崇,但究竟是太个性还是太随性,也大可不必 刨根问底。至于李娜铜像将被收回的捕风捉影,一笑置之 ....岂不更好? D.不少人对早餐很不重视,甚至经常不进早餐,这样食不果腹 ....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对人 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 分)( ) A.许多父母对子女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怎么能行呢?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至。 C.他这次访问日本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 友好关系。 D.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羡慕、崇敬、膜拜,而在于自己对社 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5.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 3 个字。(3 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 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 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 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 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 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6~9题。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 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増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 ]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 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毎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 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 手阖门,自语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 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伓。况修短 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移案 案:案几,书桌。 B.亦遂增胜 胜:美景。 C.大类女郎 类:好像,类似。 D.或取诸怀抱 诸:众,各。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 6~9 题。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 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 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 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 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 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 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 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 每移案. 案:案几,书桌。 B. 亦遂增胜. 胜:美景。 C. 大类.女郎 类:好像,类似。 D. 或取诸.怀抱 诸:众,各。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 ......的一项是(3 分)( ) A.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而母立于兹 B.偃仰啸歌 C.悟言一室之内 D.虽趣舍万殊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4分)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白居易《赠元稹》诗中有“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 格?(4分) (2)“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什么心情?(2分)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 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B.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 A. 而母立于兹 B. 偃仰啸歌 C. 悟言一室之内 D. 虽趣舍万殊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4 分) ⑵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 分) ⑶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白居易《赠元稹》诗中有“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筠:竹。 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 格?(4 分) ⑵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什么心情?(2 分) 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 简要分析。(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陈情表》) 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⑶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⑷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金翅雀 米·托尔加(葡萄牙) ①家三口人正在不声不晌地吃饭,孩子突然开口说 ②“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③母亲抬起头,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也许 是为了回答母亲询问的目光,也许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孩子又重复了一句 ④“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⑤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 ⑥孩子高兴了,指手画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着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 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岀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 权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⑦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灵魂吻着可爱的宝贝。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 ⑧孩子没有在意,接着讲下去。他说,把羊拴在一棵金雀枝上,开始往松树上爬。 ⑨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 ⑩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 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最后才停下来,四 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不得不在结实的树权上休息三次。现 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①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 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⑩听到这里,父母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
⑸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金翅雀 米·托尔加(葡萄牙) ①一家三口人正在不声不晌地吃饭,孩子突然开口说: ②“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③母亲抬起头,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也许 是为了回答母亲询问的目光,也许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孩子又重复了一句: ④“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⑤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 ⑥孩子高兴了,指手画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着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 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 权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⑦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灵魂吻着可爱的宝贝。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 ⑧孩子没有在意,接着讲下去。他说,把羊拴在一棵金雀枝上,开始往松树上爬。 ⑨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 ⑩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 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最后才停下来,四 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不得不在结实的树权上休息三次。现 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⑪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 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⑫听到这里,父母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

树巅,紧挨着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攀附树枝。突然 洗无 两个人看见孩子身子—斜,从高处、从松树顶上栽下来,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来是必死 疑了。 但是,孩子无意中表明,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 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他拿起鸟蛋以后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吻了它 -下。蛋壳得到了孩子嘴唇上的这点热气,突然从中间裂开了,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 的金翅雀 说这件怪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如同复述从邻居那里听来的《出埃及记》 的故事一样。 ⑩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 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晚饭吃完了,屋里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后来,一家人回到暖烘烘的壁炉旁边, 看着里边然烧的橄榄木时,父亲和母亲才交谈了几句。他们的话说得晦涩难懂,孩孑没有猜 透。何必要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他只想把那只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小鸟的形象深深保存在 记忆之中。 12.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4分) 13.梳理父亲听孩子讲述故事时心情、神情的变化脉络。(5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5分)
树巅,紧挨着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攀附树枝。突然, 两个人看见孩子身子一斜,从高处、从松树顶上栽下来,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来是必死无 疑了。 ⑬但是,孩子无意中表明,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 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他拿起鸟蛋以后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吻了它 一下。蛋壳得到了孩子嘴唇上的这点热气,突然从中间裂开了,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 的金翅雀。 ⑭说这件怪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如同复述从邻居那里听来的《出埃及记》 的故事一样。 ⑮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 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⑯晚饭吃完了,屋里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后来,一家人回到暖烘烘的壁炉旁边, 看着里边燃烧的橄榄木时,父亲和母亲才交谈了几句。他们的话说得晦涩难懂,孩子没有猜 透。何必要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他只想把那只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小鸟的形象深深保存在 记忆之中。 12.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4 分) 13.梳理父亲听孩子讲述故事时心情、神情的变化脉络。(5 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5 分)

15.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冯骥才 ①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干年的历史遗址,给人 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 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 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 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 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 —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②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 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作垃圾,去动手清理 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 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 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 象。 ③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 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 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増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 成一座座公园
15.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冯骥才 ①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 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 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 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 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 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 ——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②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 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作垃圾,去动手清理。 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 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 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 象。 ③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 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 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 成一座座公园

④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 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⑤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 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⑥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 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 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⑦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 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6.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6分) 17.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分) 18.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莫言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罗曼罗兰)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千下去。(萧伯 纳) 请以“青春之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④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 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⑤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 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⑥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 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 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⑦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 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 2010 年 6 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6.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6 分) 17.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 分) 18.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 分) 七、作文(7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莫言)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罗曼·罗兰)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 纳) 请以“青春之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愠色yun莞尔wan) 2、B(皇天后土怯懦) 3、D(A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B劳燕分飞:比喻人的离散,多用于夫妻 C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 D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4、D(A.成分残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少主语 B.结构混乱,“原因主要是…”和“由……所至”句式杂糅 C.成分赘余,“国会”和“朝野各界”中的“朝”重复。) 5、冷漠道德法律价值观(3分,写出2个1分,3个2分,4个3分) 6、D(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7、D(A.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B.不去:古义,不离开。今义,不到,不前往。 C.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D陈迹:过去的事情。 8、B(A而—一尔C.悟一—晤D.趣——取) 9(1)在前面开辟了四扇窗子,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 (4分,“辟、垣、周、当”各1分) (2)庭院中开始是扎上了篱笆,不久砌上了墙,一共改变了两次。 (3分,“已、凡、再”各1分 (3)等到他对已经得到的东西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情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3分,第一个“之”、“迁、系”各1分) 10(1)运用了比喻、对偶、化用诗句等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4分,答出两种手法得2分,两种品格各1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 情。(2分,“凄清幽冷”1分:“抑郁寡欢”1分,答成惆怅、孤寂、惜别亦可得分) (3)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 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 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③如说既有 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 分析3分) 11(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孑)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愠.色 yùn 莞.尔 wǎn) 2、B(皇天后.土 怯懦.) 3、D(A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B 劳燕分飞:比喻人的离散,多用于夫妻。 C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 D 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4、D(A.成分残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少主语。 B.结构混乱,“原因主要是……”和“由……所至”句式杂糅。 C.成分赘余,“国会”和“朝野各界”中的“朝”重复。) 5、冷漠 道德 法律 价值观(3 分,写出 2 个 1 分,3 个 2 分,4 个 3 分) 6、D(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7、D (A.方丈: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 寺院的住持。 B.不去:古义,不离开。 今义,不到,不前往。 C.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D 陈迹:过去的事情。) 8、B(A 而——尔 C. 悟——晤 D. 趣——取) 9(1)在前面开辟了四扇窗子,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 (4 分,“辟、垣、周、当”各 1 分) (2)庭院中开始是扎上了篱笆,不久砌上了墙,一共改变了两次。 (3 分,“已、凡、再”各 1 分) (3)等到他对已经得到的东西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情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3 分,第一个“之”、“迁、系” 各 1 分) 10 (1)运用了比喻、对偶、化用诗句等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4 分,答出两种手法得 2 分,两种品格各 1 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 情。(2 分,“凄清幽冷”1 分;“抑郁寡欢”1 分,答成惆怅、孤寂、惜别亦可得分) (3)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 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 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③如说既有 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4 分,其中“看法”1 分,联系作品 分析 3 分) 11(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孑)立

(2)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3)通古今之变 (4)举世皆浊我独清 (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分,每空1分) 12、孩子给父母讲述自己发现金翅雀窝最后放回孵出的金翅雀的经过 ① (4分,每个要点1分,句式是一句话1分) 13、从心不在焉到聚精会神,再到提心吊胆、惊呆、战战兢兢,最后以沉默结束 (5分,每点1分) 14、心理描写、想象,(2分)形象地写出父母如临其境时的惊慌失措,(2分)表现他们的 紧张、担忧。(1分) 15①好奇心强,如:第6段“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权 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②勇敢、执著,如:第10段“孩子一直往上爬……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 慢往上挪动……四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 ③天真无邪,如:第13段“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 ④善良,如:第15段“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 (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 16、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2)残缺:(3)让人产生对历史和文明的追思。 (6分,每点2分) 17(1)不懂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 (2)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畏 (6分,每点2分) 18(1)遗址公园化,是对遗址的破坏,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遗址 (2)没有了遗址,历史文化会变得浅薄和苍白: 3)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遗址公园化的担忧,呼吁保护遗址,保护历史。 (6分,每点2分) 19、略
(2)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3)通古今之变 (4)举世皆浊我独清 (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 分,每空 1 分) 12、孩子给父母讲述 自己发现金翅雀窝 最后放回孵出的金翅雀的经过。 ① ② ③ (4 分,每个要点 1 分,句式是一句话 1 分) 13、从心不在焉到聚精会神,再到提心吊胆、惊呆、战战兢兢,最后以沉默结束。 ① ② ③ ④ ⑤ (5 分,每点 1 分) 14、心理描写、想象,(2 分)形象地写出父母如临其境时的惊慌失措,(2 分)表现他们的 紧张、担忧。(1 分) 15 ①好奇心强,如:第 6 段“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权 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②勇敢、执著,如:第 10 段“孩子一直往上爬……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 慢往上挪动……四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 ③天真无邪,如:第 13 段“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 ④善良,如:第 15 段“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 (6 分,每点 2 分,写出 3 点即可) 16、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2)残缺;(3)让人产生对历史和文明的追思。 (6 分,每点 2 分) 17 (1)不懂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 (2)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畏。 (6 分,每点 2 分) 18 (1)遗址公园化,是对遗址的破坏,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遗址; (2)没有了遗址,历史文化会变得浅薄和苍白; (3)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遗址公园化的担忧,呼吁保护遗址,保护历史。 (6 分,每点 2 分) 19、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淮安中学2012年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涡阳县第三中学2010年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涡阳三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 涡阳三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 海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海南省儋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海南省儋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浙江诸暨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诸暨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doc
- 浙江诸暨中学09-01年第一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浙江诸暨中学09.doc
- 浙江菱湖中学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菱湖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浙江苍南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苍南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doc
-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苏教版).doc
-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_浙江省金华一中11.doc
- 浙江省金华一中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金华一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诸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省诸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诸暨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
- 浙江省衢州市2012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衢州二.doc
- 浙江省萧山三校09-10学年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浙江省萧山三校09.doc
- 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省绍兴.doc
- 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doc
- 温州中学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 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温州四中2012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温州四中11-12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doc
- 温州市2014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温州中学2014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doc
- 温州市2016学年苏教版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温州市2016学年苏教版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高一语文卷.docx
- 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高一语文参考答案.doc
- 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_(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doc
- 温州市第十九中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湖北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4年春季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湖北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4年春季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
- 湖北省2015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孝感高中.doc
- 湖北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doc
-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_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说明(语文).doc
-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重点高中11月联考语文试卷_辽宁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湖北省四地七校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湖北省四地七校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湖北省四地七校2018年春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