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第6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第6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6-1排水定额和设计秒流量 、排水量定额 设计秒流量 1.按同时排水百分数计算 qn=∑ q1,—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q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排水流量,L/s: n同类卫生器具数;
6-1 排水定额和设计秒流量 一、排水量定额 二、设计秒流量 1. 按同时排水百分数计算 qu——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qp——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排水流量,L/s; n0——同类卫生器具数; qu =qp n0 b

2.按排水当量数计算 qn=0.12a√Nn+qm N,一排水当量,以污水盆额定排水流量 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 a一建筑物性质系数; max 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 器具排水量,L/s
2. 按排水当量数计算 器具排水量, 。 — 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 的一个卫生 — 建筑物性质系数; 为一个排水当量; — 排水当量,以污水盆额 定排水流量 L s q L s Nu / 0.33 / max

6-2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横管水力计算 1.设计规定 (1)充满度h/D<1(见附表1) 目的:①排除气体 ②调节压力波动 ③容纳高峰流量 (2)自净流速(见附表2) (3)管道坡度(见附表3) (4)最小管径 ①最小管径d≥50mm②接大便d≥100mm ③大便槽排水管d≥150m ④公共食堂排水支管d≥75、千管d≥100
6-2 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一、横管水力计算 1 .设计规定 (1)充满度 h/D< 1(见附表1) 目的:①排除气体 ②调节压力波动 ③容纳高峰流量 (2)自净流速 (见附表2) (3)管道坡度(见附表3) (4)最小管径 ①最小管径 d≥50mm ②接大便d≥100mm ③大便槽排水管 d≥150mm ④公共食堂排水支管 d≥75、干管 d≥100

2.横管水力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qn=wvv=-R3·Ⅰ 1 式中:qn——排水设计秒流量,m/s W水流断面积,m2; 流速,m/S; R水力半径,m; Ⅰ—水力坡度,即管道坡度; n—管道粗糙系数。 可直接查水力计算表计算
2. 横管水力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式中:qu ——排水设计秒流量,m 3/s; w——水流断面积,m 2; 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即管道坡度; n——管道粗糙系数。 可直接查水力计算表计算。 q w v u = 2 1 3 2 1 R I n v =

二、立管水力计算 1.设伸顶通气 2.设专用通气立管 设特制配件伸顶通气 4.无通气 四种情况最大允许通水能力(见附表4) 三、通气管道计算 1.单立管排水系统 2.双立管排水系统 般不宜小于污水立管管径的12。最小管径按照 附表5计算。当管长大于50m的时候,通气立管管径与 排水立管相同
二、立管水力计算 1. 设伸顶通气 2. 设专用通气立管 3. 设特制配件伸顶通气 4. 无通气 四种情况最大允许通水能力(见附表4) 三、通气管道计算 1 .单立管排水系统 2 .双立管排水系统 一般不宜小于污水立管管径的1/2。最小管径按照 附表5计算。当管长大于50m的时候,通气立管管径与 排水立管相同

6-3庭院排水 、排水体制 1.分流制(生活污水、生活废水、雨水) 2.合流制(生活污水+雨水) 排水管道布置原则 1.沿道路及建筑物周围呈直线平行布置。 2.与其他管道及建筑物之间距离应符合要求 3.埋深、检查井设置、管道连接方式及接口 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6-3 庭院排水 一、排水体制 1 .分流制 (生活污水、生活废水、雨水) 2 .合流制 (生活污水+雨水) 二、排水管道布置原则 1 .沿道路及建筑物周围呈直线平行布置。 2 .与其他管道及建筑物之间距离应符合要求。 3 . 埋深、检查井设置、管道连接方式及接口 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设计计算 最小管径(可由下表确定) 最小管径服务人口最小坡度最大充满度检查井间距 (mm) (m) 150 250 0.004 30
三、设计计算 最小管径 (可由下表确定) 最小管径 (mm) 服务人口 (户) 最小坡度 最大充满度 检查井间距 (m) 150 250 0.004 30

3.三立管排水系统和多立管排水系统 应按最大一根排水立管管径査附表5确定 共用通气立管管径。 4.共用横向通气管管径按照下式计算: DN≥、d2+0.25>d2 式中:DN—通气横干管或总气横干气管管径,mm; drx—最大的一根通气管立管管径,mm; 其余通气立管管径, mm
3.三立管排水系统和多立管排水系统 应按最大一根排水立管管径查附表5确定 共用通气立管管径。 4 .共用横向通气管管径按照下式计算:

附表1排水管道最大充满度 排水管道的最大计算充满度 表 3 排水管道名称 排水管道管径(m) 最大计算充满度(以管径计) 生活污水排水管 156以下 生活污水排水管 153~20 .6 工业废水排水管 50~75 0.6 T业废水排水管 100~150 0.7 生产废水排水管 20及20以上 生产污水排水管 200及20以上 0.8 注:排水沟最大计算充满度为计算断面深度的0.8
附表1 排水管道最大充满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6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5章 建筑排水系统.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4章 建筑消防给水.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建筑消防给水.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计算.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计算.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doc
-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第二章 投影基础.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建筑保温.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稳定传热.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建筑日照.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建筑防热(房间的自然通风、窗口遮阳).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建筑防热(室外热环境与防热途径、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原则和措施).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ppt
- 《建筑热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建筑日照(作业).ppt
-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参考书(第二版)PDF电子书(共十章).pdf
- 钢结构技术培训:《钢结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资源(讲义)金属压型钢板的发展和应用.doc
- 钢结构技术培训:《钢结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资源(讲义)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安装手册.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9章 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所需水压、水量和增压贮水设备.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所需水压、水量和增压贮水设备.doc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建筑排水系统.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绪论.doc
- 《暖通空调》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中文版 AutoCad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十一课 为建筑图形标注尺寸.ppt
- 《中文版 AutoCad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十二课 建筑图形的输出.ppt
- 《中文版 AutoCad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十三课 建筑识图与样图设置.ppt
- 《中文版 AutoCad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第十四课 创建建筑平面图形.ppt
- 《中外古建筑》绪论.ppt
- 《中外古建筑》巴洛克时期二.ppt
- 《中外古建筑》巴洛克时期三.ppt
- 《中外古建筑》巴洛克时期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