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荷载》讲义

李广信 量里翟醑所
李广信

目录 1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荷载 2关于地基承载力 ■3·桩的承载特性与群桩效应 4复合地基设计的三个原则 5·基坑及其事故分析 6·基坑的设计 7土中水及其渗流问题 8士工合成材料
目录 ▪ 1·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荷载 ▪ 2·关于地基承载力 ▪ 3·桩的承载特性与群桩效应 ▪ 4·复合地基设计的三个原则 ▪ 5·基坑及其事故分析 ▪ 6·基坑的设计 ▪ 7·土中水及其渗流问题 ▪ 8·土工合成材料

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 荷载
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 荷载

设计基本原则 满足如下要求: 1、承载力 p≤f S≤[s] 2、变形 了3、稳定 4、基础本身(强度、 刚度、耐久性、抗 裂…)
满足如下要求: 1、承载力 2、变形 3、稳定 4、基础本身(强度、 刚度、耐久性、抗 裂······) p f s [s] 设计基本原则

两种极限状态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结构内力 (地基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为依据一各 种失稳、结构破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结构(地 基)的变形、裂缝、振动参数(老化蠕变) 的限值为依据。有时间接通过应力控制 (例如最大塑性深度的限制一容许承载力)
两种极限状态设计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结构内力 (地基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为依据—各 种失稳、结构破坏。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结构(地 基)的变形、裂缝、振动参数(老化蠕变) 的限值为依据。有时间接通过应力控制 (例如最大塑性深度的限制—容许承载力)

地基基础的设计思想 可靠度理论:以概率理论未基础的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不确定性理 论方法一一因果关系的破缺;结果 是破坏的概率或者工程的可靠度 n定值设计法:所有参数和条件是定 值,所有不确定性由一个安全系数K 包括
地基基础的设计思想 ▪ 可靠度理论:以概率理论未基础的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不确定性理 论方法——因果关系的破缺;结果 是破坏的概率或者工程的可靠度。 ▪ 定值设计法:所有参数和条件是定 值,所有不确定性由一个安全系数K 包括

地基基础承载力设计理论 1、容许承载力理 论 pxf.o 2、极限承载力理 论-安全系数法 p≤fn/K 3、极限承载力理 论-分项系数法 分项系数 重要性系数 分项系数 s=rs R=R/R、%0S≤R
一、地基基础承载力设计理论 ▪ 1、容许承载力理 论 ▪ 2、极限承载力理 论-安全系数法 ▪ 3、极限承载力理 论-分项系数法 a p f p f u / K R = Rk / R 0 S R 分项系数 重要性系数 S Sk = 分项系数

1、容许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塑性区开展范围:P P1/4,S/b=0.01-0.02(载荷试验) 计算公式 荷载:标准值(组合) F 塑性区
1、容许承载力理论 ▪ 承载力:塑性区开展范围:Pcr, P1/4,,s/b=0.01-0.02(载荷试验)、 计算公式 ▪ 荷载:标准值(组合) F 塑性区

1、容许承载力理论 在载荷试验中可以由其比例界限确定; 按一定沉降比人为规定,例如s/b=002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由塑性区发展理论中的临塑荷 载pcr=p1/A、p1/3确定 按容许承载力理论确定的承载力,其沉降一般也 会满足要求,常常不需进行沉降验算。 在这种设计中,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无定量 的概念的。因而是一种经验的设计方法。 其设计荷载可取为标准值或标准组合
1、容许承载力理论 ▪ 在载荷试验中可以由其比例界限确定; ▪ 按一定沉降比人为规定,例如s/b0.002 ▪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由塑性区发展理论中的临塑荷 载pcr =p1/4、 p1/3确定。 ▪ 按容许承载力理论确定的承载力,其沉降一般也 会满足要求,常常不需进行沉降验算。 ▪ 在这种设计中,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无定量 的概念的。因而是一种经验的设计方法。 ▪ 其设计荷载可取为标准值或标准组合

2、极限承载力理论一安全系数法 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公式、平板载荷试验丶 的极限值/安全系数(2-3) 荷载采用标ⅶ准值(组合)
2、极限承载力理论—安全系数法 ▪ 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公式、平板载荷试验 的极限值/安全系数(2-3) ▪ 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聚落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语言地理.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种族民族民俗.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ppt
-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共十四章).doc
-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讲义.ppt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劈理.ppt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产状及其原生构造.ppt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一章 遥感概述.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七章 遥感影像计算机解释.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三章 遥感成像和影像特征.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二章 电磁波谱与地球波谱特征.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五章 遥感影像目视解释.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八章 定量遥感基础.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六章 遥感影像地学分析与运用.pdf
- 北京大学:《遥感概论》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pdf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水圈(6.1-6.2)水圈的构成及水的特点.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水圈(6.3)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1/2).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水圈(6.3)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2/2)河流(中)下游地质作用的特点.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水圈(6.4)地下水.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水圈(6.5)冰川.ppt
-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ppt
-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与轮廓.ppt
-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五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ppt
-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4.ppt
-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七章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ppt
- 《构造地质学》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一).doc
- 《构造地质学》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