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水平测试复习ppt课件

普通话水平测试 第三项短文朗读
普通话水平测试 第三项 短文朗读

普通话短文朗读的要求 什么是短文朗读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的 过程,朗读对声音的要求是接近自然化、本 色化、生活化,它注重于声音的洪亮且音量 均匀,吐字节奏、停顿及声音高低对比可以 根据表述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不宜有太大的 变化。朗读水平的高低,对应试者的普通话 等级判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普通话短文朗读的要求 什么是短文朗读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的 过程,朗读对声音的要求是接近自然化、本 色化、生活化,它注重于声音的洪亮且音量 均匀,吐字节奏、停顿及声音高低对比可以 根据表述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不宜有太大的 变化。朗读水平的高低,对应试者的普通话 等级判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短文朗读的测查目的 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 要》对朗读的定位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 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 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 音变(上声、轻声、儿化、“一、不”的音 变、“啊”的音变、叠声形容词的音变) 停顿、语调、以及流畅程度等,是一项综合 性测试
短文朗读的测查目的 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 要》对朗读的定位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 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 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 音变(上声、轻声、儿化、“一、不”的音 变、“啊”的音变、叠声形容词的音变)、 停顿、语调、以及流畅程度等,是一项综合 性测试

短文朗读的评分 (1)错字、漏字、增字:1个音节,扣0.1分。 声韵缺陷:声母或韵母系统性语音缺陷,出现 个以内扣0.5,超过10个扣1分 (3)语调偏误:语调偏误,略有反映扣0.5分,较明 显扣1分,十分突出扣2分。 (4)停连不当:出现一次扣0.5分,出现2次扣1分, 出现3次或3次以上扣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出现1-2处扣0.5分,3 5处扣1分,6处或以上扣2分。 (6)超时:超时扣1分
短文朗读的评分 (1)错字、漏字、增字:1个音节,扣0.1分。 (2)声韵缺陷:声母或韵母系统性语音缺陷,出现 10个以内 扣0.5,超过10个扣1分。 (3)语调偏误:语调偏误,略有反映扣0.5分,较明 显扣1分,十分突出扣2分。 (4)停连不当:出现一次扣0.5分,出现2次扣1分, 出现3次或3次以上扣2分。 (5)朗读不流畅 (包括回读):出现1-2处扣0.5分,3- 5处扣1分,6处或以上扣2分。 (6)超时:超时扣1分

短文朗读的基本要求 (一)念准声、韵、调,避免出现语调偏误 (二)异读词应根据审定的读音来读 (三)多音字要根据语言环境中决定读音 (四)避免因盲目类推引起的失误 (五)按规则准确读出各种音变 (六)读好外来音译人名 (七)避免出现增、漏、改字,颠倒词序 句序的现象
短文朗读的基本要求 (一)念准声、韵、调,避免出现语调偏误 (二)异读词应根据审定的读音来读 (三)多音字要根据语言环境中决定读音 (四)避免因盲目类推引起的失误 (五)按规则准确读出各种音变 (六)读好外来音译人名 (七)避免出现增、漏、改字,颠倒词序、 句序的现象

“-”、“不”的变调 普通话中“一”是阴平,调值55;“不” 是去声,调值51。当它们独立使用或处在词、 短语和句子的末尾时,它们的调值不会发生 变化。另外,“一”在作数序时,调值也不 改变。但当“ “不”处在另一个音节 前并和这个音节连续发音时,它们就会变调
“一”、“不”的变调 普通话中 “一”是阴平,调值55;“不” 是去声,调值51。当它们独立使用或处在词、 短语和句子的末尾时,它们的调值不会发生 变化。另外,“一”在作数序时,调值也不 改变。但当“一”、“不”处在另一个音节 前并和这个音节连续发音时,它们就会变调

“一”的变调规律 1.当“一“后面是一个去声(51音节时,“一”的调值由55 (阴平)变为35(阳平)。 次(55/51)→一次(35/51一会儿(55/51)→一会儿(35/51) 向(55/51)→一向(35/51)一块(55/51)→一块(35/51) 律(55/51)→一律(35/51)一定(55/51)→一定(35/51) 2当“一”后面是一个非去声音节时,“一”的调值由55 (阴平)变为51(去声)。 一天(55/55)→一天(51/55)一杯(55/55)→一杯(51/55) 年(5535)→一年(51/35一瓶(55/35)→一瓶(51/35) 一晚(55/214)→一晚(51/214)一桶(55/214)→一桶(51/214) 3.当“一”处在重叠的动词之间时,“一”读轻声。 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唱一唱
“一”的变调规律 ⒈ 当“一“后面是一个去声(51)音节时,“一”的调值由55 (阴平)变为35(阳平)。 一次(55/51)→一次(35/51 一会儿(55/51)→一会儿(35/51) 一向(55/51)→一向(35/51) 一块(55/51)→一块(35/51) 一律(55/51)→一律(35/51) 一定(55/51)→一定(35/51) ⒉ 当“一”后面是一个非去声音节时,“一”的调值由55 (阴平)变为51(去声)。 一天(55/55)→一天(51/55) 一杯(55/55)→一杯(51/55) 一年(55/35)→一年(51/35 一瓶(55/35)→一瓶(51/35) 一晚(55/214)→一晚(51/214)一桶(55/214)→一桶 (51/214) ⒊ 当“一”处在重叠的动词之间时,“一”读轻声。 看一看 想一想 听一听 说一说 唱一唱

“不”的变调规律 1.当“不”后面是一个去声(51)音节时,“不”的调值由51(去声)变为35 (阳平)。 不怕(51/51)→不怕(35/51) 不是(51/51)→不是(35/51) 不去(51/51)→不去(35/51)不会(51/51)→不会(35/51) 不快(51/51)→不快(35/51) 不愿(51/51)→不愿(35/51) 2当“不”后面是一个非去声音节时,调值51(去声)不变,读原调。 不听(51/55)→不听(51/55) 不多(51/55)→不多(51/55) 不成(51/35)→不成(51/35) 不同(51/35)→不同(51/35) 不好(51/214)→不好(51/214)不懂(51/214)→不懂(51/214) 3当“不”处在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或“右成词”之间时,读轻声。 (1)处在重叠动词之间 吃不吃看不看动不动唱不唱走不走 (2)处在重叠形容词之间 美不美亮不亮红不红甜不甜香不香 (3)处在右成词之间 差不多用不着唱不够管不着吃不了
“不”的变调规律 ⒈ 当“不”后面是一个去声(51)音节时,“不”的调值由51(去声)变为35 (阳平)。 不怕(51/51)→不怕(35/51) 不是(51/51)→不是(35/51) 不去(51/51)→不去(35/51) 不会(51/51)→不会(35/51) 不快(51/51)→不快(35/51) 不愿(51/51)→不愿(35/51) ⒉ 当“不”后面是一个非去声音节时,调值51(去声)不变,读原调。 不听(51/55)→不听(51/55) 不多(51/55)→不多(51/55) 不成(51/35)→不成(51/35) 不同(51/35)→不同(51/35) 不好(51/214)→不好(51/214) 不懂(51/214)→不懂(51/214) ⒊ 当“不”处在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或“右成词”之间时,读轻声。 ⑴ 处在重叠动词之间 吃不吃 看不看 动不动 唱不唱 走不走 ⑵ 处在重叠形容词之间 美不美 亮不亮 红不红 甜不甜 香不香 ⑶ 处在右成词之间 差不多 用不着 唱不够 管不着 吃不了

叠声形容词的变调 普通话叠声形容词大体有三 种构成形式: AA式、ABB式、AABB式。 这些形容词在实际应用时,调值 也会发生变化
叠声形容词的变调 普通话叠声形容词大体有三 种构成形式: AA式、ABB式、AABB式。 这些形容词在实际应用时,调值 也会发生变化

(一)AA式叠声形容词的变调规律 AA式叠声词的变调发生在第二个音节(A)上,它的变调规律 是:不论其第二个音节的原声调是什么,一律变为阴平 (55) 1.AA+儿。如:好好儿 这种形式的叠声形容词,其第二个音节(A)的声调必须变 调 好好儿( haohaor)→好好儿( haohaor) 慢慢儿( madman)→慢慢儿( madman) 2AA+儿+的(地)。如:饱饱儿的 这种形式的叠声形容词,其第二个音节(A)的声调也必须变 调 饱饱儿的( baobaorde)→( baobaorde) 快快儿的( kuaikuairde)→( kuaikuairde)
(一) AA式叠声形容词的变调规律 AA式叠声词的变调发生在第二个音节(A)上,它的变调规律 是:不论其第二个音节的原声调是什么,一律变为阴平 (55)。 ⒈ AA+儿。 如: 好好儿 这种形式的叠声形容词,其第二个音节(A)的声调必须变 调。 好好儿(hǎohǎor)→好好儿(hǎohāor) 慢慢儿(màomàor)→慢慢儿(màomāor) ⒉ AA+儿+的(地)。 如: 饱饱儿的 这种形式的叠声形容词,其第二个音节(A)的声调也必须变 调。 饱饱儿的(bǎobǎorde)→(bǎobāorde) 快快儿的(kuàikuàirde)→(kuàikuāirde)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普通话考试水平测试复习ppt课件.ppt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篇目(60篇)(5-6)_作品41号.doc
- 普通教育学考试模拟试卷(11套).doc
- 晏殊《蝶恋花》ppt课件5.ppt
- 晏殊《蝶恋花》ppt课件4.ppt
- 昆一中初中会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模拟题_昆一中会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模拟题.doc
- 新闻阅读与实践《新闻是什么?》ppt课件_“新闻阅读与实践”《新闻是什么?》.ppt
-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_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 紫藤萝瀑布.doc
- 新材料作文教学ppt课件_新材料作文教学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_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doc
- 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ppt课件_文言文翻译.ppt
- 散文化议论ppt课件.ppt
- 教育学理论单元练习:第二章教育本质和基本规律.doc
- 教育学理论单元练习(第一章绪论)_一.doc
- 教育学教程ppt课件.ppt
- 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理论试题_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理论试题.doc
-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二)_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doc
-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一)_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doc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前预测试题.doc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doc
- 普通话考试水平测试复习ppt课件.ppt
- 智慧应对中考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
- 暑假专题(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正确使用成语).doc
- 暑假专题(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正确使用成语).doc
- 暑假专题初二语文练习_文言文阅读.doc
- 暑假专题初二语文练习_议论文阅读.doc
- 暑假专题初二语文练习_记叙文阅读练习.doc
- 暑假专题初二语文练习_说明文阅读.doc
- 李清照词二首之《永遇乐》ppt课件_永遇乐.ppt
-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ppt课件.ppt
-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课件1_浣溪沙.ppt
- 材料作文升级训练ppt课件.ppt
- 条条道路通罗马---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ppt课件.ppt
- 来宾市2008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调研.doc
- 杭州市2008年中考模拟试卷(二).doc
- 杭州市萧山区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卷_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卷.doc
- 松江七中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预初语文期终考试卷.doc
- 松江七中预初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期终复习卷之默写.doc
- 板桥中学2008年人教版中考模拟试题.doc
- 林嗣环《口技》复习试题_口技复习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