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任秀娟)

十一章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
十一 章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

口第一节: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口第二节: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口第三节: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控制 口重点:农用化学物质的控制
第一节: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控制 重点:农用化学物质的控制

口农用化学物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 用的、经化学合成或加工等工艺制造的化学 物质,包括化学废料、农用化学药剂和农用 塑料制品,一般不包括在农业中使用的其它 天然物质,如有机肥料、石膏和石灰等
农用化学物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 用的、经化学合成或加工等工艺制造的化学 物质,包括化学废料、农用化学药剂和农用 塑料制品,一般不包括在农业中使用的其它 天然物质,如有机肥料、石膏和石灰等

种类农用化肥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年度 施用量 1985 177580 1204.90 310.90 80.40 17960 1994 33179 1882.0 600.7 234.8 600.6 1995 3593.7 2021.9 632.4 268.5 670.8 1996 3827.9 21453 658.4 2896 734.7 1997 3980.7 2171.7 689.1 322 798.1 1998 4085.43 2233.52 684.05 34589 1.97 1999 4124.58 2180.96 697.04 366.28 880.32 2000 414634 216159 690.50 376.57 91768 2001 4254.01 2164.11 70596 39978 984.16 2002 4339.50 2157.30 712.20 422.50 1046.20 2003 4411.80 2150.00 714.40 438.00 110990
种类 年度 农用化肥 施用量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1985 1775.80 1204.90 310.90 80.40 179.60 1994 3317.9 1882.0 600.7 234.8 600.6 1995 3593.7 2021.9 632.4 268.5 670.8 1996 3827.9 2145.3 658.4 289.6 734.7 1997 3980.7 2171.7 689.1 322.0 798.1 1998 4085.43 2233.52 684.05 345.89 821.97 1999 4124.58 2180.96 697.04 366.28 880.32 2000 4146.34 2161.59 690.50 376.57 917.68 2001 4254.01 2164.11 705.96 399.78 984.16 2002 4339.50 2157.30 712.20 422.50 1046.20 2003 4411.80 2150.00 714.40 438.00 1109.90

口过去一般认为点源污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 因,结果后来发现,农业的非点源污染的危 害性。(美国一个小镇的监测机构发现, 当地地下水硝酸盐含量高出国家标准,最后 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跟当地大量施用氮肥 有关)
过去一般认为点源污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 因,结果后来发现,农业的非点源污染的危 害性。 (美国一个小镇的监测机构发现, 当地地下水硝酸盐含量高出国家标准,最后 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跟当地大量施用氮肥 有关)

第一节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口1概述:19世纪中叶李比希提出的矿质营 养学说取代秦伊尔的腐殖质学说后,化学肥 料迅速得到发展,19世纪50~80年代的 30年的时间内世界化肥的消耗量每十年翻 一番。中国在1979~1980年间与 1949~1950年相比,氮磷钾化肥分别增 长165,62和68倍。2003年氮磷钾应 用量是1985年的18,29,5,4,复合肥 是1985年的62倍
第一节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 概述:19世纪中叶李比希提出的矿质营 养学说取代秦伊尔的腐殖质学说后,化学肥 料迅速得到发展,19世纪50~80年代的 30年的时间内世界化肥的消耗量每十年翻 一番。中国在1979~1980年间与 1949~1950年相比,氮磷钾化肥分别增 长16.5,6.2和6.8倍。2003年氮磷钾应 用量是1985年的1.8,2.9,5.4,复合肥 是1985年的6.2倍

日1.1常用化肥的品种、施用方法和利用率 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还 有一些复合肥:磷酸铵、硝酸磷肥等。其中以碳酸 氢铵和尿素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84%和 43.4%,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为主。 目前很多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为:氮30~35%,钾肥 35~40%,磷肥10~20%,以各种方式损失的 氮素肥料为平均施氮量的45%
1.1 常用化肥的品种、施用方法和利用率 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还 有一些复合肥:磷酸铵、硝酸磷肥等。其中以碳酸 氢铵和尿素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8.4%和 43.4%,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为主。 目前很多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为:氮30~35%,钾肥 35~40%,磷肥10~20%,以各种方式损失的 氮素肥料为平均施氮量的45%

日12化肥中的有害物质 口重金属:磷矿石中含有镉、铅、镍、铈等 口无机非金属:氟 口有机化合物:磺胺酸盐,缩二脲,三氯乙醛 氮肥利用率偏低造成的大气和水体污染
1.2 化肥中的有害物质 重金属:磷矿石中含有镉、铅、镍、铈等 无机非金属:氟 有机化合物:磺胺酸盐,缩二脲,三氯乙醛 氮肥利用率偏低造成的大气和水体污染

口2农田排水与径流对地表水的污染 口由于肥料利用率偏低,尤其是氮肥 (35~40%),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为 10~20%,磷肥的移动性偏低,而氮肥的 移动性较大。但经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土 壤侵蚀,和肥料挥发等,最终肥料进入水体
2 农田排水与径流对地表水的污染 由于肥料利用率偏低,尤其是氮肥 (35~40%),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为 10~20%,磷肥的移动性偏低,而氮肥的 移动性较大。但经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土 壤侵蚀,和肥料挥发等,最终肥料进入水体

口3淋溶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 口水体硝酸盐污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地下水硝 酸盐含量增高的趋势是每年3mg/l,我国 近几年也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进行研究,发 现在西部地区,硝酸盐含量普遍偏髙。平均 在200~500mg/l,最高达到1700mg/L 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偏高的原因是施肥和生活 污水的渗漏。 口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小于20mg/l
3 淋溶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 水体硝酸盐污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地下水硝 酸盐含量增高的趋势是每年3mg/l,我国 近几年也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进行研究,发 现在西部地区,硝酸盐含量普遍偏高。平均 在200~500mg/l,最高达到1700mg/l. 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偏高的原因是施肥和生活 污水的渗漏。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小于20mg/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农业与大气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资源科学总论(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任秀娟).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李明顺).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ppt
- 《给、排水泵站》第五章 排水泵站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ppt
- 《给、排水泵站》第五章 排水泵站 污水泵站的工艺特点.ppt
- TDK:《超纯水——专业技术分享会》讲座讲义.ppt
- 武汉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化学》讲义(PPT课件).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生物处理新技术.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自然生物处理.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厌氧生物处理.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生物膜法(主讲:娄金生).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活性污泥法.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环境管理与综合治理(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全球变化(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地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农业水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农业气候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养分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养分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业与土壤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农业与水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水资源与水污染防治(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环境监测.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西部与西部大开发(任秀娟).ppt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好氧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讲 固着生长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污泥回流系统的技术与设计.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进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