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养分资源(任秀娟)

第六章植物养分资源 李比希(1803-1873):1840年植物 矿质营养学说 矿质营养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主要)的养 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 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 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第六章植物养分资源 李比希(1803-1873):1840年 植物 矿质营养学说 矿质营养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主要)的养 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 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 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 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 学新旧时代的分解线和转折点,使维 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向施 用无机肥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李比希还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最 小养分律
意义: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 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 学新旧时代的分解线和转折点,使维 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向施 用无机肥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李比希还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最 小养分律

UCOO. COM

TUCOO. COM

C、H、O一一非矿质元素(天然营养元素)来自空气和水 大量元素(N、P、K一一植物营养三要素 (0.1%以上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一中量元素 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Fe、Mn、Zn、Cu、 来自土壤 (0.1%以下)B、Mo、Cl
C、H、O --非矿质元素(天然营养元素)来自空气和水 大量元素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0.1%以上)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矿质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 来自土壤 (0.1%以下) B、Mo、Cl

@1植物养分资源的特征 @来源: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只要是无机养分, 16种必需养分,9种大量,7种微量。C,H, o来自空气,其他的来自土壤。所以我们对土 地的利用强度越大,土地的产量越高,那么我 们从土壤中移走的养分也就越多 特征: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和矿产养分资源。 (石油,化肥,化工。) @养分资源共生性,地域性,多样性,有限性 可循环性
1 植物养分资源的特征 来源: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只要是无机养分, 16种必需养分,9种大量,7种微量。C,H, O来自空气,其他的来自土壤。所以我们对土 地的利用强度越大,土地的产量越高,那么我 们从土壤中移走的养分也就越多。 特征: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和矿产养分资源。 (石油,化肥,化工。) 养分资源共生性,地域性,多样性,有限性, 可循环性

@2土壤养分资源 @土壤养分的来源:母质,肥料,大气沉降,土 壤调理剂,生物固氮,灌溉水。 @土壤养分的储量:全量养分的含量主要受母质, 成土过程,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耕作管理 制度。 @土壤养分的特征:复杂,有效性低,高度分散, 变异性
2 土壤养分资源 土壤养分的来源:母质,肥料,大气沉降,土 壤调理剂,生物固氮,灌溉水。 土壤养分的储量:全量养分的含量主要受母质, 成土过程,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耕作管理 制度。 土壤养分的特征:复杂,有效性低,高度分散, 变异性

@3肥料资源养分 @肥料资源的构成: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有机 @中国的肥料资源: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结构 @我国肥料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我国肥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有机肥、绿 肥和化肥3大类,常用的有机肥有厩肥、堆肥、 人畜粪尿、禽粪及种种作物的秸秆等,其中主 要是厩肥、绿肥资源出比较丰富,共有4科20 属26种,由于受地矿资源的影响,我国氮素化 肥资源较为丰富,磷素化肥资源一般,钾化 肥资源十分贫乏,我国化肥产量呈逐用升 势
3 肥料资源养分 肥料资源的构成: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有机 肥。 中国的肥料资源: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结构 我国肥料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我国肥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有机肥、绿 肥和化肥3大类,常用的有机肥有厩肥、堆肥、 人畜粪尿、禽粪及种种作物的秸秆等,其中主 要是厩肥、绿肥资源出比较丰富,共有4科20 属26种,由于受地矿资源的影响,我国氮素化 肥资源较为丰富,磷素化肥资源一般,钾素化 肥资源十分贫乏,我国化肥产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

@1949年仅为06万吨,1990年达1840 万吨,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每年还进口大量 化肥,据统计,70年代每年进口100万吨 以上,80年代后期每年进口500万~800 万吨,进口量达到我国化肥总用量的1/3左 右
1949年仅为0.6万吨,1990年达1840 万吨,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每年还进口大量 化肥,据统计,70年代每年进口100万吨 以上,80年代后期每年进口500 万~800 万吨,进口量达到我国化肥总用量的1/3左 右

@我国肥料使用的基本情况是:50年代有机肥和氮素化肥 配合,60年代有机肥和氮、磷化肥配合,70年代以后是 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农 田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52年全国每亩耕地平 均化肥用量只有02公斤,1978年为293公斤,到 1990年达到735公斤,氮、磷化肥和复合肥占化肥施 用量的比例是氮肥比例下降,磷肥、复合肥比例上升, 肥变化不大,农田放用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例 如,1965年以前,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在50公斤以下到 1986年平均单产达到200以上,比1965年以前增产4 倍左右,但随着施肥化肥量的大幅度增加,各地曾出现 过“三偏“(即偏施氮肥,用量偏多,施肥偏迟)现象, 多施肥得不到增产,甚至造成减产,后期氮肥与磷肥配 合施用,既减少了氮肥损失,又提高了磷肥的有 收到了以磷保氮,以氮促磷的效果
我国肥料使用的基本情况是:50年代有机肥和氮素化肥 配合,60年代有机肥和氮、磷化肥配合,70年代以后是 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农 田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52年全国每亩耕地平 均化肥用量只有0.2公斤,1978年为29.3公斤,到 1990年达到73.5公斤,氮、磷化肥和复合肥占化肥施 用量的比例是氮肥比例下降,磷肥、复合肥比例上升, 肥变化不大,农田放用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例 如,1965年以前,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在50公斤以下到 1986年平均单产达到200以上,比1965年以前增产4 倍左右,但随着施肥化肥量的大幅度增加,各地曾出现 过“三偏“(即偏施氮肥,用量偏多,施肥偏迟)现象, 多施肥得不到增产,甚至造成减产,后期氮肥与磷肥配 合施用,既减少了氮肥损失,又提高了磷肥的有效性, 收到了以磷保氮,以氮促磷的效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农业气候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农业水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地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全球变化(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农业环境管理与综合治理(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农业与大气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资源科学总论(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任秀娟).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李明顺).ppt
-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ppt
- 《给、排水泵站》第五章 排水泵站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ppt
- 《给、排水泵站》第五章 排水泵站 污水泵站的工艺特点.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养分资源(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业与土壤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农业与水环境(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水资源与水污染防治(任秀娟).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环境监测.ppt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西部与西部大开发(任秀娟).ppt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好氧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讲 固着生长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污泥回流系统的技术与设计.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进展.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讲 生物转盘.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讲 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三相分离器的布置形式.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讲 厌氧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五讲 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四讲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