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

海淀区查漏补缺练习题 2011.5 诗歌鉴赏练习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 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 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2)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鞣,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檐[chan]:短衣。③夜娖[chu]:夜里握着。④胡鞣(l):装箭的箭筒。⑤金仆姑:箭名 (1)请分析词的上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3分) (2)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1 海淀区查漏补缺练习题 2011.5 一 诗歌鉴赏练习 1.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 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 ,疏雨过中条③ 。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4 分) 2.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的开篇两句写景,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情感相似,异曲同工。 B.“啼鸟两三声”句,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幽静。 C.下片前两句,借“霜华重迫驼裘冷”与“心共马蹄轻” 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D.下片后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令路上的青山流水也有了感情,融情于景,读来赏心悦目。 (2)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短衣。③夜娖[chuò]:夜里握着。④胡䩮(lù):装箭的箭筒。⑤金仆姑:箭名。 (1)请分析词的上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3分) (2)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3 分) (2)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 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 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 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4分,各2分) 2.(1)A(3分) (2)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 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3.(1)上阕忆旧,描绘了一个带领义军,骑着健壮的快马,穿着锦绣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线, 和金兵战斗的少年英雄形象。(3分) (2)对比手法,上片回忆当年领导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情形,下片感叹如今自己志不得伸的处 境。今昔对照,深刻的概括了词人的悲剧遭遇。上片雄壮,气盖万夫;下片悲凉,心伤透 骨。(4分)
2 参考答案 1.(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3 分) (2)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 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 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 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4 分,各 2 分) 2.(1) A(3分) (2)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 分) 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 分) 3.(1)上阕忆旧,描绘了一个带领义军,骑着健壮的快马,穿着锦绣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线, 和金兵战斗的少年英雄形象。(3分) (2)对比手法,上片回忆当年领导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情形,下片感叹如今自己志不得伸的处 境。今昔对照,深刻的概括了词人的悲剧遭遇。上片雄壮,气盖万夫;下片悲凉,心伤透 骨。(4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诗歌鉴赏部分分析.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考试--语言基础及文言文阅读.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语文高三二模作品阅读试卷分析.docx
- 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11年凉山州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完整有B卷).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精解精析.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重庆语文试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辽宁语文试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重庆卷)(word版).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无错版.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含答案).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试题(山东卷)word版(解析版):语文.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安徽省语文试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四川语文试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标杆范文(九篇)_2011年高考北京卷标杆作文之一类文九篇.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诗歌鉴赏.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言基础部分.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说明背诵篇目(完全核对).doc
-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分析.doc
-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文言文部分.doc
-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部分.doc
- 2011年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福建省厦门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各地高三试卷:语用题选编_2011最新语用题选编.doc
- 2011年吉林省高考语文预测试卷_2011年高考吉林省语文.doc
-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_(2011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doc
- 2011年四川省高考语文大阅读复习ppt课件_2011高考语文大阅读复习(四川).ppt
- 2011年四月上海各区县高三二模考试作文题汇总.doc
- 201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doc
- 2011年宁夏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试题_2011年宁夏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2011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