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文言文部分

2011年北京市语文高考试题分析 阅读板块之文言文阅漠 邢举相语文工作室 邮箱:juxiang882003@yahoo.com.cn QQ:83183783 [前言] 该部分内容主要应用语法定位法予以解决。题型分别包括 实词推断 5、文言文翻译 2、文言虚词推断 文言文考 范围 6、文言断 式把据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 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諷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 公有争国之名,然而周人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 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 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 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垩。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 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 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 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 不可谓勇;東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 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1 2011 年北京市语文高考试题分析 阅读板块之文言文阅读 邢举相语文工作室 邮箱:juxiang882003@yahoo.com.cn QQ: 83183783 [前言] 该部分内容主要应用语法定位法予以解决。题型分别包括: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 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 公有争国之名,然而周人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 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 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 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 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 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 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 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 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 有厚德,无间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鳢鲔;而 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取材于《淮准南子·汜论训》) 注:①諷: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解析】正确答案选D。 2、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推 3、语法推断法 断四法 D项中,“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很明显“而”表转折,那么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是两个相同的句式,意思也相近。我们有语法来分 析一下:(君主)‖【不】总(其)(略)行,“略”就是定语,修饰“行(行 为)”的,与上一句“不计其大功”一对照,就明白“略”和“大(大体上 总体上)”的意思一样,就可以推断出“略”是“大体上”、“总体上”意思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解析】正确答案选C 文言虚词的分类
2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 有厚德,无间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鳣鲔;而 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解析】正确答案选 D。 D 项中,“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很明显“而”表转折,那么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是两个相同的句式,意思也相近。我们有语法来分 析一下:(君主)||【不】总.(.其)(略)行., “略”就是定语,修饰“行(行 为)”的,与上一句“不计其大功”一对照 ,就明白“略”和“大(大体上, 总体上)”的意思一样,就可以推断出“略”是“大体上”、“总体上”意思。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解析】正确答案选 C。 文言虚词的分类:

外连词 分 2、助词 结构助词 A项考察“而”字的用法。 表并列 表递进 “而”字的 表承接 用法 表转折 表假设 表修饰 事有可行而不可宣者”“可行”却“不可宣”,明白得很,表转折。“圣 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中“独见”与“留意”是并列或递进关系,唯独没有 转折的意思。排除掉该项 B项考察“为”的用法 d词 原因 表对象 专时间 的J 2、處训 末语气词 用法 助词 曹子为鲁将兵”中“为”是介词,给,表对象;“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是介词,表被动。 D项考察实词“臣”(“臣”没有虚词的用法)。“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臣”是谓语中心词,是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今人君论其臣也”中则是宾 语中心词,是名词。该项排除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A 项考察“而”字的用法。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可行”却“不可言”,明白得很,表转折。“圣 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中“独见”与“留意”是并列或递进关系,唯独没有 转折的意思。排除掉该项。 B 项考察“为”的用法。 “曹子为.鲁将兵”中“为”是介词,给,表对象;“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是介词,表被动。 D 项考察实词“臣”(“臣”没有虚词的用法)。“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中 “臣”是谓语中心词,是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今人君论其臣.也”中则是宾 语中心词,是名词。该项排除。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 【解析】正确答案选D。 该题考核文宣句式中的省略句的用法,补足成分即可。 根据文意,D项中“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中,“不可谓勇” 是结果,“不死(于)其难”和“遁逃奔走”之间是顺承关系,不是转折关系, 不能用表转折的连词“然” d之宾 省略句 首释请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远处,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解析】正确答案选B。该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找准信息区域再整合即 可。该题属于以偏概全的类型
4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 【解析】正确答案选 D。 该题考核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的用法,补足成分即可。 根据文意,D 项中“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中,“不可谓勇” 是结果,“不死(于)其难”和“遁逃奔走”之间是顺承关系,不是转折关系, 不能用表转折的连词“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远处,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解析】正确答案选 B。该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找准信息区域再整合即 可。该题属于以偏概全的类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分析.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说明背诵篇目(完全核对).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言基础部分.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诗歌鉴赏.doc
- 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标杆范文(九篇)_2011年高考北京卷标杆作文之一类文九篇.doc
- 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查漏补缺练习题.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诗歌鉴赏部分分析.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考试--语言基础及文言文阅读.doc
-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语文高三二模作品阅读试卷分析.docx
- 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1年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11年凉山州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完整有B卷).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精解精析.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doc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合集_2011年高考重庆语文试卷详解.doc
- 201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部分.doc
- 2011年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福建省厦门市2011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各地高三试卷:语用题选编_2011最新语用题选编.doc
- 2011年吉林省高考语文预测试卷_2011年高考吉林省语文.doc
-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_(2011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doc
- 2011年四川省高考语文大阅读复习ppt课件_2011高考语文大阅读复习(四川).ppt
- 2011年四月上海各区县高三二模考试作文题汇总.doc
- 201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doc
- 2011年宁夏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试题_2011年宁夏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2011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_2010-2011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安徽省知名省级示范高中第一次联合统考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安徽省蚌埠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下水范文(11篇)_真题再现.doc
- 201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详解.doc
- 2011年安顺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11年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1年宝鸡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三模).doc
- 2011年山东省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