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及归属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及归属 8 765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及归属

第一节著作权的主体 12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9 3 著作权主体,也成为著作权 765 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 学作品享有著作权,并在著作权 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的人。其与作者是两个相互联系 但存在区别的概念
第一节 著作权的主体 ◼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成为著作权 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 学作品享有著作权,并在著作权 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的人。其与作者是两个相互联系 但存在区别的概念

、作者(原始主体) (一)自然人(公民)一事实主体 12 创作,是设计并完成文学艺术形 9 3 式的行为,是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 765 程。构思主要是一种内心活动,通常 是作者从感受到思索,直至完成关于 未来作品的全面设计的过程。作者在 构思成熟的基础上,再运用文学艺术 语言,将头脑中的构思对象形式化的 传达出来,形成作品
二、作者(原始主体) (一)自然人(公民)——事实主体 创作,是设计并完成文学艺术形 式的行为,是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 程。构思主要是一种内心活动,通常 是作者从感受到思索,直至完成关于 未来作品的全面设计的过程。作者在 构思成熟的基础上,再运用文学艺术 语言,将头脑中的构思对象形式化的 传达出来,形成作品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作者必 须借助于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媒介,如 语言、文字、色彩、线条、声音等以 12 便把头脑中的主观的东西客观化、形 9 3 式化,构成作品。历史表明,迄今为 765 止,只有人类是可以从事智力创作活 动的主体。其他任何生命体、无生命 体和社会组织,都不能从事创作活动。 所以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惟一的文 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事实作者。这 客观事实,不依人们的主观认识或利 益需求而改变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作者必 须借助于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媒介,如 语言、文字、色彩、线条、声音等以 便把头脑中的主观的东西客观化、形 式化,构成作品。历史表明,迄今为 止,只有人类是可以从事智力创作活 动的主体。其他任何生命体、无生命 体和社会组织,都不能从事创作活动。 所以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惟一的文 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事实作者。这一 客观事实,不依人们的主观认识或利 益需求而改变

■法律规定自然人为作者,是对客 观事实的尊重与肯定。因此,作 12 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 9 3 主体,享有最为完整和原始的著 765 作权。 ■依据:《著作权法》第11条第2 款:“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第4款:“如无相反证明,在作 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他组 织为作者
◼ 法律规定自然人为作者,是对客 观事实的尊重与肯定。 因此,作 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 主体,享有最为完整和原始的著 作权。 ◼ 依据:《著作权法》第11条第2 款:“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第4款:“如无相反证明,在作 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他组 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条: “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 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 12 力活动”。 9 3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 765 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有 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 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 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讨论:作者的“死后人格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条: “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 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 力活动”。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 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有 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 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 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 讨论:作者的“死后人格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定作者)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满足某种利益 12 需求,在法律上也可以把自然人以外的 9 3 其他民事主体视为作者,给他们以作者 765 的法律资格。这也就是说,本来是自然 人创作的作品,通过法律规定,把作者 的身份赋予自然人以外的其他主体。我 们可以把这种作者称做“法定作者”。 至于是否规定法定作者,还是通过其他 方式解决特定的利益需求,则属于各国 的立法技术选择问题了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定作者)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满足某种利益 需求,在法律上也可以把自然人以外的 其他民事主体视为作者,给他们以作者 的法律资格。这也就是说,本来是自然 人创作的作品,通过法律规定,把作者 的身份赋予自然人以外的其他主体。我 们可以把这种作者称做“法定作者”。 至于是否规定法定作者,还是通过其他 方式解决特定的利益需求,则属于各国 的立法技术选择问题了

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创作是自然 人智力活动的过程,必须以人脑为物 质基础。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创作 12 能力,而实际创作的自然人才是作者 9 3 765 英美法系的国家以及日本则不排除法 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 作者。如日本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 法人团体的受雇人按照法人的建议, 以法人名义发表的作品,只要在其做 成时无合同或工作规章的另行规定, 各该法人视为作者
◼ 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创作是自然 人智力活动的过程,必须以人脑为物 质基础。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创作 能力,而实际创作的自然人才是作者 ◼ 英美法系的国家以及日本则不排除法 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 作者。如日本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 法人团体的受雇人按照法人的建议, 以法人名义发表的作品,只要在其做 成时无合同或工作规章的另行规定, 各该法人视为作者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了后一种主张, 《著作权法》第11条:由法人或 者其他社会组织主持,代表法人 12 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意志创作,并 9 3 由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承担责任 765 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视为作者。理由有二: ■第一,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一个 整体,尤其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第二,将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 者,与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客观 要求相适应
◼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了后一种主张, 《著作权法》第11条:由法人或 者其他社会组织主持,代表法人 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意志创作,并 由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承担责任 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视为作者。 理由有二: ◼ 第一,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一个 整体,尤其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 第二,将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 者,与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客观 要求相适应

其他著作权人(继受主体) 作者之外的其他著作权人是基于 12 作品原著作权的移转而取得著作 9 3 权的人。包括以下形式: 765 ()继承人、承受人和受遗赠人 1公民著作权的继承。公民享有的 著作权,在公民死亡之后,其著 作财产权在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 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法》第19条第一款)
三、其他著作权人(继受主体) ◼ 作者之外的其他著作权人是基于 作品原著作权的移转而取得著作 权的人。包括以下形式: (一)继承人、承受人和受遗赠人 1.公民著作权的继承。公民享有的 著作权,在公民死亡之后,其著 作财产权在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 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法》第19条第一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限.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学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周方).ppt
- 《经济合同法规教程》PDF电子书(共三篇十八章,主编:彭虹).pdf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doc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集).doc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四讲).doc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四编).ppt
- 浙江警官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市场规制法(主讲:肖春竹).ppt
- 浙江大学:《动物生产法规》课程教学讲义(共七章).doc
- 吉林大学法学院:《商法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商法总论(主讲:徐卫东).ppt
- 吉林大学:《商法学》课程教学资源(保险法学)本科教学大纲.doc
- 吉林大学:《商法学》课程教学资源(保险法学)PPT课件讲稿(徐卫东,共四编十六章,附习题).ppt
- 吉林大学法学院:《商法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商法总论(主讲:徐卫东).ppt
- 《律师与公证讲义》课程教学讲义(共九章).doc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八章,主讲:熊佳).ppt
- 《法学资料集》(英文版) Dimensions of Negligence in Criminal and Tort.pdf
- 《法学资料集》(英文版) A Theory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pdf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邻接权.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专利法概述.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著作权的保护.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主体.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获得专利权的实质要件.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获得专利权的程序.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内容.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保护.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商标法概述.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商标权的取得.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注册商标争议.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商标权的保护.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三章 商业秘密的保护.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商标权.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四章 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ppt
- 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五章 与知识产权有的国际公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