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1概述 4.2 位置检测装置 4.3进给电机及驱动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1 4.1 概述 4.2 位置检测装置 4.3 进给电机及驱动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A 4.4.1步进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略)
2 (略) 4.4.1 步进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2交流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交流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组成: 控制器、功率驱动器、检测装置和伺服电机; 控制器 速度给定, 同服电机。 位置调节器 速度调节器 电流调节器 功率驱动装置 工作台 电流变换 检 速度变换 装 位置变换 置 检测反馈装 系统根据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和检测装置检测的实际 信号之差来调节控制量。 3
3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2 交流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方法 交流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组成: 控制器、功率驱动器、检测装置和伺服电机; 系统根据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和检测装置检测的实际 信号之差来调节控制量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1.交流伺服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为什么矢量控制? 直流电机调速方法: 直流电机组成:磁极(定子)、电枢(转子)、电刷与换向片 If Ia UF M Ua
4 1. 交流伺服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为什么矢量控制? 直流电机调速方法: 直流电机组成:磁极(定子)、电枢(转子)、电刷与换向片 M If I a U f U a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直流电机的两个重要参数: R。 n= U CD R。 Tm=C,ΦmI。 =CCnΦ T m 直流调速度中:与电磁转矩Tm相关的励磁磁通Φm和电 枢电流L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变量。励磁磁通Φm仅正比于励 磁电流L,而与L无关,分别控制励磁电流L和电枢电流La, 即可方便地实现转矩Tm与转速n的线性控制。 5
5 m E T a m E T a E a T C C R n T C C R C U n 0 2 2 m T a T C mI 直流调速度中:与电磁转矩Tm 相关的励磁磁通Фm 和电 枢电流Ia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变量。励磁磁通Фm仅正比于励 磁电流If ,而与Ia无关,分别控制励磁电流If 和电枢电流Ia, 即可方便地实现转矩Tm与转速n的线性控制。 直流电机的两个重要参数: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交流电机 交流电机电磁转矩公式 Tm=CMΦmcos2 电磁转矩Tm与气隙磁通Φm、转子电流Ia成正比,但Φm与 Ia不正交,不是独立的变量,不能单独控制,因此,不能分 别调节。同时,交流电机定子产生的是随时间和空间都在变 化的旋转磁场,气隙磁通Φm是一个空间交变矢量,这样, 在定子侧的各物理量(电压、电流、磁动势)也都在空间上 同步旋转且交变,调节、控制和计算很不方便。 6
6 交流电机 交流电机电磁转矩公式 电磁转矩Tm与气隙磁通Фm、转子电流Ia成正比,但Фm与 Ia不正交,不是独立的变量,不能单独控制,因此,不能分 别调节。同时,交流电机定子产生的是随时间和空间都在变 化的旋转磁场,气隙磁通Фm是一个空间交变矢量,这样, 在定子侧的各物理量(电压、电流、磁动势)也都在空间上 同步旋转且交变,调节、控制和计算很不方便。 2 Tm CM m I a cos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1)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将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的电流等效变换为类似直流电机彼此 独立的励磁电流和力矩电流,建立起与之等效的直流电机数 学模型,通过对这两个电流量的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电磁转 矩和速度的控制。然后,再通过相反的变换,将被控制的等 效直流电机电流还原为三相交流电机电流,那么就可以采用 类似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对三相交流电机进行调速了。 等效变换的准则:变换前后必须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场 即等效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及强度都等效。 7
7 1)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将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的电流等效变换为类似直流电机彼此 独立的励磁电流和力矩电流,建立起与之等效的直流电机数 学模型,通过对这两个电流量的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电磁转 矩和速度的控制。然后,再通过相反的变换,将被控制的等 效直流电机电流还原为三相交流电机电流,那么就可以采用 类似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对三相交流电机进行调速了。 等效变换的准则:变换前后必须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场 即等效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及强度都等效。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2)矢量变换的实现: (1)三相/二相变换 i Fm 将三相静止绕组A、B、 C的交流变换为两相静止 绕组α、的交流。从而实 a 现三相交流电机变换为等 效的二相交流电机以及与 其相反的变换。 8
8 (1)三相/二相变换 将三相静止绕组A、B、 C的交流变换为两相静止 绕组α、β的交流。从而实 现三相交流电机变换为等 效的二相交流电机以及与 其相反的变换。 2)矢量变换的实现: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方法: 三相交流{4、ic所产生的旋转磁动势Fm与两相交 流{.、g}所产生的旋转磁动势Fm等效。 >建立三相交流{、p、ic转换为两相交流{ia、iB)的电 流变换矩阵: 2 cos0 1 4 4 sin0 sin sinπ 周 3 3 fe] 3 9
9 方法: 三相交流 {iA、iB、iC}所产生的旋转磁动势Fm与两相交 流 {iα、iβ}所产生的旋转磁动势Fm 等效。 C B A C B A i i i i i i i i 2 3 2 3 0 2 1 2 1 1 3 2 3 4 sin 3 2 sin 0 sin 4 4 cos 3 2 cos 0 cos 3 2 建立三相交流 {iA、iB、iC}转换为两相交流 {iα、iβ}的电 流变换矩阵: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4.4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建立两相交流{.、B}转换为三相交流{、ip、c的电流 > 变换矩阵: 1 1-21 3 ia -2 10
10 建立两相交流{iα、iβ} 转换为三相交流 {iA、iB、iC}的电流 变换矩阵: i i i i i C B A 2 3 2 1 2 3 2 1 1 0 3 2 4.4 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4.3 进给电机及驱动.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4.2 位置检测装置.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系统(完整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4.1 概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CNC(完整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3.5 国内外典型CNC系统简介.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3.4 典型数控功能原理及实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3.3 CNC装置的软件结构.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3.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3.1 概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2.4 自动编程.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2.3 编程应用举例.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2.2 指令及程序结构.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2.1 概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概论(授课教师:李斌、王平江).pdf
-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控技术及应用期未试题A(含参考答案).doc
-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控技术及应用期未试题B(含参考答案).doc
-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数控技术及应用期未试题A(含参考答案).doc
-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六(含答案).doc
-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七(含答案).doc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4.5 进给系统性能分析.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 5.1 概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 5.2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 5.3 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完整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运动系统与典型机构 5.4 数控机床的换刀运动.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数控机床 6.1 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数控机床 6.2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数控机床 6.3 数控磨床.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数控机床 6.4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pdf
- 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数控加工技术的展望.pdf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数控技术概述(授课教师:张立新).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数控程序编制.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数控加工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插补原理及控制方法.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自动编程及应用.ppt
- 石河子大学:《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位置检测装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