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0-31课 平面弯曲及内力内力图

课时授倮计划 第三十~三十一次保 【微喾银题】:§7-1单面言曲及力 【微学目的】: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教学會点及处理方法】: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喾卓点及处理方法】:内力图的概念 处理方法: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学方】:讲授法 【敬具】:三角板 【时间台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三十~三十一次课 【教学课题】: §7-1 平面弯曲及内力图 【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处理方法: 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内力图的概念 处理方法: 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三角板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三十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的受弯曲杆件,如火车轮轴,桥式起重机大 梁(图)。所谓的弯曲变形是指杆的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以弯曲变形 为主的杆件称为梁。梁的受力特点是在轴线平面内受到力偶矩或垂直于 轴线方向的外力的作用。 【新课内容】 第七章直梁的弯曲 1梁的类型及计算简图 711直梁平面弯曲的概念 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 曲线的变形 梁一—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直杆称为直梁,简称梁 71.2梁的计算简图
第三十次课 【提示启发 引出新课】 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的受弯曲杆件,如火车轮轴,桥式起重机大 梁(图)。所谓的弯曲变形是指杆的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以弯曲变形 为主的杆件称为梁。梁的受力特点是在轴线平面内受到力偶矩或垂直于 轴线方向的外力的作用。 【新课内容】 第七章 直梁的弯曲 7.1 梁的类型及计算简图 7.1.1 直梁平面弯曲的概念 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 曲线的变形。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直杆称为直梁,简称梁。 7.1.2 梁的计算简图

载荷:(1)集中力(2)集中力偶(3)分布载荷 713梁的类型 (1)简支梁 F (2)外伸梁 B FE (3)悬臂梁 B 7.2梁弯曲时的内力 7.2.1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载荷:(1)集中力 (2)集中力偶 (3)分布载荷 7.1.3 梁的类型 (1)简支梁 (2)外伸梁 (3)悬臂梁 7.2 梁弯曲时的内力 7.2.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问题:任截面处有何内力? 该内力正负如何规定? 例7-1图示的悬臂梁AB,长为l,受均布载荷q的作用,求梁各横 截面上的内力 11111111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截面法的核心——截开、代替、平衡内力与外力平衡 解:为了显示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在距梁的左端为x处沿m皿截 IHITTITHIITE F M B dgl? 面将梁切开
问题:任截面处有何内力? • 该内力正负如何规定? 例 7-1 图示的悬臂梁 AB,长为 l ,受均布载荷 q 的作用,求梁各横 截面上的内力。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截面法的核心——截开、代替、平衡 内力与外力平衡 解:为了显示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在距梁的左端为 x 处沿 m-m 截 面将梁切开

∑F=0 F=O F=-qx0≤x≤(此式称为剪力方程) ∑ 0≤x≤l(此式称为弯矩方程) 由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代入相应数据可以求得梁各橫截面上的内力 一剪力和弯矩。 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内力。 剪力—一作用线切于截面、通过截面形心并在纵向对称面内。 弯矩一一位于纵向对称面内。 剪切弯曲一一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的弯曲。 纯弯曲一一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没有剪力。 工程上一般梁(跨度L与横截面髙度h之比L>5),其剪力 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只需考虑弯矩的影响而近似 地作为纯弯曲处理。 规定:使梁弯曲成上凹下凸的形状时,则弯矩为正;反之使梁弯曲成下 凹上凸形状时,弯矩为负
由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代入相应数据可以求得梁各横截面上的内力 ——剪力和弯矩。 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内力。 剪力——作用线切于截面、通过截面形心并在纵向对称面内。 弯矩——位于纵向对称面内。 剪切弯曲——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的弯曲。 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没有剪力。 工程上一般梁(跨度 L 与横截面高度 h 之比 L/h>5),其剪力 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只需考虑弯矩的影响而近似 地作为纯弯曲处理。 规定:使梁弯曲成上凹下凸的形状时,则弯矩为正;反之使梁弯曲成下 凹上凸形状时,弯矩为负

7.2.2弯矩图 弯矩图:以与梁轴线平行的坐标x表示横截面位置,纵坐标y按一 定比例表示各截面上相应弯矩的大小。 例7-2试作出例7-1中悬臂梁的弯矩图。 解(1)建立弯矩方程由例7-1知弯矩方程为 (2)画弯矩图 弯矩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其图象为抛物线。求出其极值点相 连便可近似作出其弯矩图。 0≤x≤l x=0M=0x=112x-2
7.2.2 弯矩图 弯矩图:以与梁轴线平行的坐标 x 表示横截面位置,纵坐标 y 按一 定比例表示各截面上相应弯矩的大小。 例 7-2 试作出例 7-1 中悬臂梁的弯矩图。 解 (1)建立弯矩方程 由例 7-1 知弯矩方程为 (2)画弯矩图 弯矩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其图象为抛物线。求出其极值点相 连便可近似作出其弯矩图

例7-3图示的简支梁AB,在C点处受到集中力F作用,尺寸a b和l均为已知,试作出梁的弯矩图 B F 解(1)求约束反力 ∑MA=0,F-Fa=0FB=F EMB=0 Fb-F/=0 FA=,F (2)建立弯矩方程上例中梁受连续均布载荷作用,各横截面上的弯矩为x的 个连续函数,故弯矩可用一个方程来表达,而本例在梁的C点处有集中力F作用,所 以梁应分成AC和BC两段分别建立弯矩方程。 AC要:M-两=0,M==05万≤a M-FAM+F(x2-a)=0 M=F-F(m-a)=-Fx2-Fx2 (3)画弯短图 当石=0时,M=0:当=a时,M=F,当2=4时,M=F当=时,M=0
例 7-3 图示的简支梁 AB,在 C 点处受到集中力 F 作用,尺寸 a 、 b 和 l 均为已知,试作出梁的弯矩图。 解 (1)求约束反力 (2)建立弯矩方程 上例中梁受连续均布载荷作用,各横截面上的弯矩为 x 的一 个连续函数,故弯矩可用一个方程来表达,而本例在梁的 C 点处有集中力 F 作用,所 以梁应分成 AC 和 BC 两段分别建立弯矩方程

例7-4图示的简支梁AB,在C点处受到集中力偶M作用,尺 寸a、b和l均为已知,试作出梁的弯矩图 M F B 解(1)求约束反力 (2)建立弯矩方程由于梁在C点处有集中偶M作用,所以梁应分AC和BC两段分别建立矩方程 段:M+FA A2 (3)画弯矩图 两个穹矩方程均为直线方程。 xa=a M==Mo X M
例 7-4 图示的简支梁 AB,在 C 点处受到集中力偶 M0 作用,尺 寸 a 、b 和 l 均为已知,试作出梁的弯矩图

总结上面例题,可以得到作弯矩图的几点规律 (1)梁受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时,弯矩图为直线,并且在集中力作 用处,弯矩发生转折;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突变量为集 中力偶的大小。 (2)梁受到均布载荷作用时,弯矩图为抛物线,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与均布载荷的方向一致 (3)梁的两端点若无集中力偶作用,则端点处的弯矩为0:若有集中 力偶作用时,则弯矩为集中力偶的大小。 【小结】: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作业】:预习
总结上面例题,可以得到作弯矩图的几点规律: (1)梁受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时,弯矩图为直线,并且在集中力作 用处,弯矩发生转折;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突变量为集 中力偶的大小 。 (2)梁受到均布载荷作用时,弯矩图为抛物线,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与均布载荷的方向一致 。 (3)梁的两端点若无集中力偶作用,则端点处的弯矩为 0;若有集中 力偶作用时,则弯矩为集中力偶的大小。 【小结】: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内力图的概念 【作业】:预习

【后记】:
【后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8次课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7次课 圆轴扭转及内力图.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6次课 拉压的强度计算.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5次课 轴向拉压的变形及力学性能.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4次课 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3次课 空间力系.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0-22次课 平面力系.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8-19次课 静力学基本概念.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1次课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切齿原理、根切.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7次 课混合轮系及传动比.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6次课 周转轮系及传动比.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5次课 定轴轮系及传动比.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10次课 齿轮机构及分类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9次课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8次课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7次课 凸轮机构的类型、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6次课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5次课 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4次课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2次课 平面机构自由度.doc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8课 软包装复合材料.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9课 颜色.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0课 包装中的平面设计.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1课 包装印刷.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2课 冲击、振动和受压.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3课 机械冲击理论.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4课 产品脆值试验方法.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5课 缓冲包装设计七步法.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6课 运输包装.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 第17课 计算辅助包装设计系统.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第18课 概述.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第19课 包装线.ppt
- 《包装技术基础》(英文版)第20课 充填灌装系统.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辅助装置(流量控制阀).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1.1-1.2).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1.3)液压传动的控制方式.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方桂花).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液压油液.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液压传动——液压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