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 A型题 1.B类神经纤维来源于 A.有髓躯体传入纤维 B.有髓躯体传出纤维 C.皮肤触觉传入纤维 D.自主性神经节前纤维 E.自主性神经节后纤维 2,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纤维直径平方呈正比B.与纤维直径呈正比 C.与纤维髓鞘厚度无关 D.与刺激强度有关 E.不受温度的影响 3,神经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胞体B.树突C.轴突始段D.轴突末梢E.树突始段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除极 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出超极化 C.突触后膜除极D.突触后膜出现复极 E.突触后膜对钙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6.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超极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 D.突触后膜兴奋性发生变化 E.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神经系统的功能 A 型题 1. B 类神经纤维来源于 A.有髓躯体传入纤维 B.有髓躯体传出纤维 C.皮肤触觉传入纤维 D.自主性神经节前纤维 E.自主性神经节后纤维 2.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纤维直径平方呈正比 B.与纤维直径呈正比 C.与纤维髓鞘厚度无关 D.与刺激强度有关 E.不受温度的影响 3. 神经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胞体 B.树突 C.轴突始段 D.轴突末梢 E.树突始段 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后电位 D.复极化 E.除极 5.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后膜出超极化 C.突触后膜除极 D.突触后膜出现复极 E.突触后膜对钙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6.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超极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 D.突触后膜兴奋性发生变化 E.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7.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兴奋节律可改变 B.可总和性 C.可能有后放 D.双向性传递 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8.交互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突触前抑制 9.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属于 A.去极化抑制 B.回返性抑制 C.侧支性抑制 D.交互性抑制 E.突触前抑制 10.下列各组中,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a B.M、B C.M、a1、B1 D.N、a1、B2 E.M、N1、N2 11,事先应用阿托品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后,电刺激肠壁引起 肠平滑肌舒张,其递质可能是 A.ACh B.NA C.ATP D.5-HT E.cAMP 12,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胞体树突型突触 D.轴突轴突型突触
7.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兴奋节律可改变 B.可总和性 C.可能有后放 D.双向性传递 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8. 交互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突触前抑制 9. 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属于 A.去极化抑制 B.回返性抑制 C.侧支性抑制 D.交互性抑制 E.突触前抑制 10.下列各组中,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α B.M、β C.M、α1、β1 D.N、α1、β2 E.M、N1、N2 11.事先应用阿托品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后,电刺激肠壁引起 肠平滑肌舒张,其递质可能是 A.ACh B.NA C.ATP D.5-HT E.cAMP 12.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胞体-树突型突触 D.轴突-轴突型突触
E.胞体胞体型突触 13.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脊休克的表现 A.外周血管扩张 B.大小便失禁 C.发汗反射消失 D.血压下降 E.尿、粪潴留 14.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A.传入神经元 B.感受器 C.效应器 D.传出神经元 E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15,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 A.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层投射 B.由丘脑髓板核群投射到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C.由丘脑接替核投射到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D.受刺激是,动物将出现昏睡 E.受到破坏后,动物将出现昏睡 16.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投射到皮质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B.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 C.受到刺激时,动物将进入持久昏睡状态 D.受到破坏时,动物将进入持久昏睡状态 E.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17.内脏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E.胞体-胞体型突触 13.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脊休克的表现 A.外周血管扩张 B.大小便失禁 C.发汗反射消失 D.血压下降 E.尿、粪潴留 14.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A.传入神经元 B.感受器 C.效应器 D.传出神经元 E 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15.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 A. 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层投射 B. 由丘脑髓板核群投射到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C. 由丘脑接替核投射到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D. 受刺激是,动物将出现昏睡 E. 受到破坏后,动物将出现昏睡 16.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 投射到皮质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 B. 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 C. 受到刺激时,动物将进入持久昏睡状态 D. 受到破坏时,动物将进入持久昏睡状态 E. 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17.内脏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快速刺激 B.缓慢刺激 C.定位不精确 D.没有牵涉痛 E.对牵拉、缺血不敏感 18.脊髓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暂时减弱或消失的原因是 A.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B.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直接抑制作用 C.离断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 D.离断脊髓失去了网状结构易化区得易化作用 E.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19.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刺激的强弱B.感受器的性质和敏感性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性质和敏感性E传出纤维和传入纤维的传导速度 20.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屈肌反射B腱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E肌紧张反 射 21.肌牵张反射使 A.伸肌和屈肌都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C.受牵张的 肌肉收缩D.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E.同一关节的所有肌肉收 缩 22,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菱缩,其主要原因是 A.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丧失B.肌肉供血量减少C.失去了运 动神经的营养作用D.肌肉受到病毒损害E.失去了高位中枢对
A.快速刺激 B.缓慢刺激 C.定位不精确 D.没有牵涉痛 E.对牵拉、缺血不敏感 18.脊髓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暂时减弱或消失的原因是 A. 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B. 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直接抑制作用 C. 离断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 D. 离断脊髓失去了网状结构易化区得易化作用 E. 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19.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刺激的强弱 B.感受器的性质和敏感性 C.中枢突触的数目 D.效应器的性质和敏感性 E 传出纤维和传入纤维的传导速度 20.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 屈肌反射 B 腱反射 C 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 肌紧张反 射 21.肌牵张反射使 A.伸肌和屈肌都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 C.受牵张的 肌肉收缩 D.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 E.同一关节的所有肌肉收 缩 22.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丧失 B.肌肉供血量减少 C.失去了运 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D.肌肉受到病毒损害 E.失去了高位中枢对
脊髓的调节 23.当α运动神经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增加B.梭内肌收缩C.梭内肌和梭外肌同时 收缩D.梭外肌收缩E.Y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多 24.当Y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B.梭外肌收缩C.牵张反射减弱D.梭 内肌收缩E.ā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25,扣击跟腱时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收缩,是由于刺激了 A.皮肤感受器B.痛觉感受器C.肌梭D.触压觉感受器E.腱 器官 26.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 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肌紧张减弱D.去皮层僵直E.肢 体痉孪性麻痹 27.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先增强、后降低B.降低C.增强D.先降低、后增强E.基 本上不变 28,去大脑僵直是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的,其主要证据是 A.横断脊髓,断面以下僵直消失B.刺激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 引起僵直C.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D.切断背根传入 纤维,僵直消失E.切断腹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 29.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是 A.肌张力降低B.偏瘫C.意向性震颤D.静止性震颤E,位
脊髓的调节 23.当α运动神经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B.梭内肌收缩 C.梭内肌和梭外肌同时 收缩 D.梭外肌收缩 E.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多 24.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B.梭外肌收缩 C.牵张反射减弱 D.梭 内肌收缩 E.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25.扣击跟腱时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收缩,是由于刺激了 A.皮肤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肌梭 D.触压觉感受器 E.腱 器官 26.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 A.脊休克 B.去大脑僵直 C.肌紧张减弱 D.去皮层僵直 E.肢 体痉挛性麻痹 27.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先增强、后降低 B.降低 C.增强 D.先降低、后增强 E.基 本上不变 28.去大脑僵直是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的,其主要证据是 A.横断脊髓,断面以下僵直消失 B.刺激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 引起僵直 C.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 D.切断背根传入 纤维,僵直消失 E.切断腹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 29.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是 A.肌张力降低 B.偏瘫 C.意向性震颤 D.静止性震颤 E.位
置性眼震颤 30.人类小脑受损,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运动共济失调B.平衡失调C.肌张力减弱D.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 31,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黑质一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受损 B.黑质一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C.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路受损 D.纹状体一黑质Y氨基丁酸能易化通路受损 E.纹状体一黑质Y氨基丁酸能抑制通路受损 32.舞蹈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黑质一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受损 B.黑质一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C.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受损 D.黑质一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Y氨基丁酸能通路受损 33,震颤麻痹的一个典型症状是 A.感觉迟钝B.静止性震颤C.肌张力降低D.意向性震颤E.运 动共济失调 34.治疗震颤麻痹,易选用 A.乙酰胆碱B.依色林C.利血平D.左旋多巴E.5 一羟色胺
置性眼震颤 30.人类小脑受损,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运动共济失调 B.平衡失调 C.肌张力减弱 D.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 31.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受损 B.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C.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路受损 D.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能易化通路受损 E.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能抑制通路受损 32.舞蹈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受损 B.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C.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受损 D.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受损 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通路受损 33.震颤麻痹的一个典型症状是 A.感觉迟钝 B.静止性震颤 C.肌张力降低 D.意向性震颤E.运 动共济失调 34.治疗震颤麻痹,易选用 A.乙酰胆碱 B.依色林 C.利血平 D.左旋多巴 E.5 -羟色胺
35.临床上的"锥体束综合症"实际上是 A.锥体束受损B.锥体外系受损C.延髓锥体受损D.锥体系 与锥体外系都受损E.脊髓运动神经受损 36,下列传导通路中不属于锥体外系的是 A.网状脊髓束B.顶盖脊髓束C.红核脊髓束D.前庭脊髓束E,皮 质脊髓束 37.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肾上腺皮质B.甲状腺C.汗腺D.肾上腺髓质E.性腺 38,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 A.胃肠运动增强B.膀胱逼尿肌收缩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促 进胰岛素分泌E.瞳孔开大肌收缩 39.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胃肠运动减弱B.糖原分解增强C.心率加快D.支气管平滑 肌收缩E,瞳孔开大肌收缩 40,大脑皮层与内脏感觉有关的主要部位 A.颗叶B.枕叶C.额叶D.边缘叶E.中央前回 41.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较高级的 A.交感神经中枢B.副交感神经中枢C.内脏活动中枢D.感觉 神经中枢E,躯体运动中枢 4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非条件刺激B.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C.要有完整的大脑 皮层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后E.无关刺激与非条件
35.临床上的"锥体束综合症"实际上是 A.锥体束受损 B.锥体外系受损 C.延髓锥体受损 D.锥体系 与锥体外系都受损 E.脊髓运动神经受损 36.下列传导通路中不属于锥体外系的是 A.网状脊髓束 B.顶盖脊髓束 C.红核脊髓束 D.前庭脊髓束E.皮 质脊髓束 37.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肾上腺皮质 B.甲状腺 C.汗腺 D.肾上腺髓质E.性腺 38.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 A.胃肠运动增强 B.膀胱逼尿肌收缩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促 进胰岛素分泌E.瞳孔开大肌收缩 39.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胃肠运动减弱 B.糖原分解增强 C.心率加快 D.支气管平滑 肌收缩E.瞳孔开大肌收缩 40.大脑皮层与内脏感觉有关的主要部位 A.颞叶 B.枕叶 C.额叶 D.边缘叶E.中央前回 41.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较高级的 A.交感神经中枢 B.副交感神经中枢 C.内脏活动中枢 D.感觉 神经中枢 E.躯体运动中枢 4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非条件刺激 B.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C.要有完整的大脑 皮层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后E.无关刺激与非条件
刺激在时间上结合 43.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的B.非条件反射C.副交感神经兴奋所 致D.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E.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4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D.具有第一信号系统E.具有第 和第二两种信号系统 45.下列可能与二级记忆的机理有关的是 A.新的突触建立B.海马环路的活动C.隔区的活动D.神经元 的后作用E.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46.逆行性遗忘症的机理可能是 A.第一级记忆发生紊乱B.第二级记忆发生紊乱C.第三级记忆 发生紊乱D.海马环路受损伤E.第一级记忆至第二级记忆过程发 生紊乱 47.交通事故所致脑震荡最可能导致 A.顺行性遗忘症B.远期记忆障碍C.逆行性遗忘症D.近期记 忆障碍E.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48.脑电波产生的主要机制是 A.由大量皮质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而形成B.由大量 皮质神经元轴突的电位同步总和而形成C.由皮质电紧张放电而形 成D.主要由皮质颗粒细胞电活动总和而形成E.由皮层表面直流
刺激在时间上结合 43.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的 B.非条件反射 C.副交感神经兴奋所 致 D.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E.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4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D.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E.具有第一 和第二两种信号系统 45.下列可能与二级记忆的机理有关的是 A.新的突触建立 B.海马环路的活动 C.隔区的活动 D.神经元 的后作用 E.脑内蛋白质的合成 46.逆行性遗忘症的机理可能是 A.第一级记忆发生紊乱 B.第二级记忆发生紊乱 C.第三级记忆 发生紊乱 D.海马环路受损伤E.第一级记忆至第二级记忆过程发 生紊乱 47.交通事故所致脑震荡最可能导致 A.顺行性遗忘症 B.远期记忆障碍 C.逆行性遗忘症 D.近期记 忆障碍E.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48.脑电波产生的主要机制是 A.由大量皮质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而形成 B.由大量 皮质神经元轴突的电位同步总和而形成 C.由皮质电紧张放电而形 成 D.主要由皮质颗粒细胞电活动总和而形成E.由皮层表面直流
电变化而形成 49.与慢波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5一羟色胺D.去甲肾上腺素和 5一羟色胺E.5-羟色胺和多巴胺 X型题 1,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 A.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B.绝缘和屏障作用C.物质代谢和 营养性作用D.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E.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A.不衰减性传导B.生理完整性C.绝缘性D.可双向性传 导E.相对不疲劳性 3.影响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有 A.纤维直径B.纤维长度C.温度D.有无髓鞘E.动物进 化程度 4.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 A.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未梢B.钙离子进入末梢,促进递 质释放C.递质越过突触间隙,与后膜相应受体结合D.后膜 上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开放E.产生EPSP和PSP 5.化学性突触传递兴奋的特点有 A.单向传导B.总和现象C.兴奋节律易改变D.突触延搁 E.对内环境变化及药物敏感 6.突触后电位的性质为
电变化而形成 49.与慢波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5-羟色胺 D.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E.5-羟色胺和多巴胺 X 型题 1.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 A.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 B.绝缘和屏障作用 C.物质代谢和 营养性作用 D.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E.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A.不衰减性传导 B.生理完整性 C.绝缘性 D.可双向性传 导 E.相对不疲劳性 3.影响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有 A.纤维直径 B.纤维长度 C.温度 D.有无髓鞘 E.动物进 化程度 4.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 A.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末梢 B.钙离子进入末梢,促进递 质释放 C.递质越过突触间隙,与后膜相应受体结合 D.后膜 上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开放 E.产生 EPSP 和 IPSP 5.化学性突触传递兴奋的特点有 A.单向传导 B.总和现象 C.兴奋节律易改变 D.突触延搁 E.对内环境变化及药物敏感 6.突触后电位的性质为
A.非"全或无”B.可总和性C.衰减性扩布D.不应期短 或无E.电位变化幅度小 7·属于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的电活动有 A.EPSP B.终板电位C.感受器电位D.PSPE.单个阈下 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 8.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的形式有 A.强直后增强B.习惯化C.敏感化D.长时程增强E.长 时程抑制 9.电突触传导的特点有 A.前后膜对称B.双向性C.阻抗较低D.紧张性扩布E.无 突触延搁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有 A.不存在经典突触的特化结构B.一个曲张体支配多个效应器细 胞C.曲张体离效应器细胞较远D.递质扩散距离较远E.递 质释放后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有无受体 11.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 A.化学性突触B.电突触C.非突触性化学传递D.混合性 突触E.交互性突触及串联性突触 12.递质应具备的条件有 A.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递质的原料和酶系B.突触小泡中存在递 质并能被释放入突触间隙C.能与后膜受体结合并产生相应效应 D.有使递质失活或移除的机制E.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
A.非"全或无" B.可总和性 C.衰减性扩布 D.不应期短 或无 E.电位变化幅度小 7.属于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的电活动有 A.EPSP B.终板电位 C.感受器电位 D.IPSP E.单个阈下 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 8.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的形式有 A.强直后增强 B.习惯化 C.敏感化 D.长时程增强 E.长 时程抑制 9.电突触传导的特点有 A.前后膜对称 B.双向性 C.阻抗较低 D.紧张性扩布 E.无 突触延搁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有 A.不存在经典突触的特化结构 B.一个曲张体支配多个效应器细 胞 C.曲张体离效应器细胞较远 D.递质扩散距离较远 E.递 质释放后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有无受体 11.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 A.化学性突触 B.电突触 C.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D.混合性 突触 E.交互性突触及串联性突触 12.递质应具备的条件有 A.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递质的原料和酶系 B.突触小泡中存在递 质并能被释放入突触间隙 C.能与后膜受体结合并产生相应效应 D.有使递质失活或移除的机制 E.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尿.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呼吸.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内分泌消化感觉.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细胞.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无答案)循环.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9 病原生物学基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8 病原生物学基础(病原生物学绪论).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6 人体寄生虫学基础.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5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4 主要致病性真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2 常见病原菌(常见细菌及致病性).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1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10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细菌的分布、消毒与灭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7 超敏反应.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6 免疫应答.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5 免疫细胞.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4 免疫系统.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3 抗体(免疫球蛋白).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免疫学基础)02 抗原.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含答案)绪论.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含答案)能量.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含答案)生殖.doc
- 《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讲义(共十三章,无图版).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血液.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能量代谢.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呼吸.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血液循环.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康颂建).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血液(1/2).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细胞生理(细胞的电物电现象).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血液(2/2).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循环(4.1)心脏的泵血功能.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循环(4.2)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循环(4.3)血管生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