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2 秦汉 第四讲 元帝改制和王莽变法

第四讲西汉后期和新朝的改制 、元帝改革 、王莽篡汉 、王莽改制
第 四 讲 西汉后期和新朝的改制 一、元帝改革 二、王莽篡汉 三、王莽改制

元帝改革 高祖 惠帝 (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 文帝 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 景帝 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 武帝 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 王道杂之 昭帝 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 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 帝—帝 委任!” 元 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成帝 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 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哀帝 《汉书·元帝纪》 平帝 孺子婴
一、元帝改革

、元帝改革 ▲元帝初,萧望之、周堪、刘向等“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 制 ▲破旧:废除盐铁、均输、平准等制度,删减法律七十多条。 ▲立新: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 容,以风化天下。 ▲或曰:不能具礼。..其俎豆凳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绝 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惑莫甚焉! ▲时,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 自以为得上意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 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
▲ 元帝初,萧望之、周堪、刘向等 “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 制” 。 ▲ 破旧:废除盐铁、均输、平准等制度,删减法律七十多条。 ▲ 立新: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 容,以风化天下。 ▲ 或曰:不能具礼。……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绝 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惑莫甚焉! ▲ 时,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 自以为得上意……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 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 一、元帝改革

元帝改革 ▲元帝用宦官弘恭、石显为中书。 ▲恭、显“明习法令故事”,“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 等 ▲双方爆发激烈党争,萧望之自杀,周堪、刘向免官。 ▲成帝时,弘恭已死,石显免官,刘向要求继续改革。 ▲外戚王氏专权,阻碍改革,刘向上书弹劾,成帝“嘉其言, 嗟叹之,终不能用
▲ 元帝用宦官弘恭、石显为中书。 ▲ 恭、显 “明习法令故事” , “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 等” 。 ▲ 双方爆发激烈党争,萧望之自杀,周堪、刘向免官。 ▲ 成帝时,弘恭已死,石显免官,刘向要求继续改革。 ▲ 外戚王氏专权, 阻碍改革,刘向上书弹劾,成帝 “嘉其言, 嗟叹之,终不能用” 。 一、元帝改革

、王莽篡汉 ▲昭帝时,有大柳树“断枯卧地”,复“自立生”,“有虫 食树叶成文字,日“公孙病已立’。”備生眭弘解释说: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以承顺天命。” ▲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 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 ▲哀帝时,夏贺良宣称“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哀帝下诏: “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日陈圣刘太平皇帝
二、王莽篡汉 ▲ 昭帝时,有大柳树“断枯卧地” ,复“自立生” , “有虫 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 ”儒生眭弘解释说: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以承顺天命。 ” ▲ 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 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 。 ▲ 哀帝时,夏贺良宣称“汉历中衰,当更受命” 。哀帝下诏: “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王莽篡汉 及王莽之兴,(王政君)由孝元皇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 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 《汉书·元后传》 定陶共姬 傅昭仪 定陶共王 汉哀帝 汉元帝 王政君 汉成帝 冯昭仪 中山孝王 汉平帝 中山卫姬
二、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 王凤(阳平侯、大司马) 王曼王莽(新都侯、大司马) 王谭(平阿侯) 王崇(安成侯) 王商(成都侯、大司马) 王王禁(阳平侯)王立(红阳侯) 王根(曲阳侯、大司马) 翁孺 王逢时(高平侯) 王君侠淳于长(定陵侯) 王政君(元帝皇后) 王君力 王君弟 王弘 王音(安阳侯、大司马)
二、王莽篡汉 王 翁 孺 王禁(阳平侯) 王凤( 阳平侯、大司马) 王曼 王莽(新都侯、大司马) 王谭(平阿侯) 王崇(安成侯) 王商(成都侯、大司马) 王立(红阳侯) 王根(曲阳侯、大司马) 王逢时(高平侯) 王君侠 淳于长(定陵侯) 王政君(元帝皇后) 王君力 王君弟 王弘 王音(安阳侯、大司马)

、王莽篡汉 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 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被 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莽为新都侯.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 汉书王 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 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 其诸父矣。 莽擢为大司马……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 传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 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哀帝……遣就国。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 责获,令自杀
二、王莽篡汉 《 汉 书· 王 莽 传 》 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 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被 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莽为新都侯……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 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 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 其诸父矣。 擢为大司马……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 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 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哀帝……遣就国。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 责获,令自杀

、王莽篡汉 群臣盛陈:“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故周公及身在而托 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日安汉公,益户,畴爵邑, 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 太后诏曰:“大司马新都侯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 汉书·王 策,功德为忠臣宗……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 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 莽受太傅、安汉公号,让还益封畴爵邑事,云愿须百姓家给,然后 莽加赏。群公复争,太后诏日:“公自期百姓家给,是以听之 传姓家给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闻。” 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 卿皆慕效焉。 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
二、王莽篡汉 《 汉 书· 王 莽 传 》 群臣盛陈:“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故周公及身在而托 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 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 太后诏曰:“大司马新都侯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 策,功德为忠臣宗……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 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 莽受太傅、安汉公号,让还益封畴爵邑事,云愿须百姓家给,然后 加赏。群公复争,太后诏曰:“公自期百姓家给,是以听之……百 姓家给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闻。” 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 卿皆慕效焉。 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

、王莽篡汉 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 明堂平面图 西汉末长安礼制建筑 汉代辟雍模型 中部环形水沟直径368米 「玄堂 明堂 夫明堂、辟雍,堕废千载莫能兴……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 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唐虞发举、成周造业,诚亡以加!
二、王莽篡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1 秦汉 第三讲 武帝的功业与汉家制度.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 秦汉 第二讲 西汉的建立和巩固.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9 秦汉 第一讲 秦帝国的兴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8 先秦 第八讲 百家争鸣与变法运动.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7 先秦 第七讲 春秋战国的经济与社会.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6 先秦 第六讲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5 先秦 第五讲 三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4 先秦 第四讲 三代的国家和社会形态.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2 先秦 第二讲 龙山时代和传说时代.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1 先秦 第一讲 史前史和远古人类.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0 导言.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辛亥革命.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晚清统治集团.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言、第一章 鸦片战争(主讲:郭卫东).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通史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3 秦汉 第五讲 新朝的灭亡和东汉的建立.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4 秦汉 第六讲 外戚宦官与士大夫集团.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5 秦汉 第七讲 东汉的灭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6 秦汉 第八讲 秦汉的经济.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7 秦汉 第九讲 秦汉的学术.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8 魏晋 第一讲 曹魏的兴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9 魏晋 第二讲 蜀汉的兴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 魏晋 第三讲 孙吴的兴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1 魏晋 第四讲 司马氏改制和西晋的衰亡.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2 魏晋 第五讲 东晋门阀政治.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3 魏晋 第六讲 南朝的寒门当权和门阀制度.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4 魏晋 第七讲 十六国的民族冲突与融合.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5 魏晋 第八讲 北魏的汉化和改制.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6 魏晋 第九讲 北朝后期的反汉化运动.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7 魏晋 第十讲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8 魏晋 第十一讲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代现代史》教学专题(PPT课件讲稿)一、明治维新.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代现代史》教学专题(PPT课件讲稿)三、明治宪法体制.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代现代史》教学专题(PPT课件讲稿)二、近代国民国家.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代现代史》教学专题(PPT课件讲稿)七、转折的70年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