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六章:況淀滴定法 6-1概迷 6-2三种银量法 6-3银量法应用 题 上页[下一页[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 6-1 概述 6-2 三种银量法 6-3 银量法应用 习题

6.1:概迷 6.1.1.滴定原理: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 定分析方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s) 反应类型: Cl- AgClliAglIX=K。饱和 Br+Agt(标)→AgBr儿 Aglx>K沉淀 AglliAglx]K溶解 SCN AgSCN↓ 特点: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概述 6.1.1.滴定原理: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 定分析方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s) 反应类型: Cl- AgCl↓[Ag][X]=Ksp 饱和 Br -+Ag+ (标) →AgBr↓[Ag][X]>Ksp 沉淀 I - AgI↓[Ag][X]<Ksp 溶解 SCN- AgSCN↓ 特点:

6.1.2.滴定曲线 0.10mo/L的AgNO3滴20.00m0.10mo的 Nacl 1.sp前:(-0.1%) (Cvcr-(Cva ICI=ccu 总 0.02 =0.1 39.98 =5×105=10-43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 6-3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3 6.1.2.滴定曲线 0.10mol/L的AgNO3滴20.00mL0.10mol/L的 NaCl: 1.sp前:(- 0.1%) (cV)Cl- - (cV)Ag+ [Cl - ]= cCl = ———————V总 0.02 =0.1× ——39.98 =5 ×10-5 =10-4.3

K3.2×10-10 CH]5×105~1052 故[Ag= PC=4.3 PAg=5.2 2sp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0.1%) Ag+=0.1X0.02 10-4.3 40.02 pAg=43△pC=09 C=5,2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64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4 Ksp 3.2×10-10 故[Ag+ ]= —— = ———— =10-5.2 [ Cl- ] 5×10-5 PCl=4.3 PAg=5.2 2.sp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0.1%) 0.02 [Ag+ ]= 0.1× —— = 10 -4.3 40.02 p Ag=4.3 △p Cl=0.9 pCl=5.2

时 3.sp LAg crSP [Ag* ]s=Kw=1047=pX PS=PAg=4.7 突跃大小与cu和K。有关 Agcl c×10突跃增大2个单位Pg c×1/10突跃减小2个单位PAg K=1015.8<K p‘A pAgC-109.5 滴定百分数 0.1000mo/ LAgNO3滴定0.1000 mol/NAcL、Na的滴定曲线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 6-5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5 3.sp时: [Ag+ ][Cl- ]=Ksp 突跃大小与 cCl 和Ksp有关 c×10突跃增大2个单位P Ag c×1/10突跃减小2个单位P Ag Ksp·AgI=10-15.8< Ksp·AgCl=10-9.5 [Ag ] K 10 P P P 4.7 Cl Ag s p 4.7 X s p = w = = = = + − 0.1000mol/LAgNO3滴定0.1000mol/LNaCl、NaI的滴定曲线

6.1.3.银量法 1. The mohr method - Formation of a Colored Precipitate 2. The volhard method Formation of a Colored complex 3. Adsorption Indicators The Fajans Method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 6-6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6 6.1.3.银量法 1.The Mohr Method → Formation of a Colored Precipitats 2.The Volhard Method → Formation of a Colored Complex 3.Adsorption Indicators:The Fajans Method

6.2:三种银量法 6.2.1.莫尔法(Mohr): K2CrO指示剂;ANO3标准溶液; 被测组分:ChBr;酸度:pH-=65-10.5 原理:分步沉淀 Cl被测+Ag+=AgC!KP=18×1010 S=、K=13×103mol/L CrO42+2Ag+=Ag2CrO4(砖红)K=2.0×1012 S=3/K=1.3×10-4mol/L 上页下一页[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三种银量法 6.2.1.莫尔法(Mohr): K2CrO4指示剂;AgNO3 标准溶液; 被测组分:Cl- Br -;酸度:pH=6.5-10.5 原理:分步沉淀 Cl - 被测+Ag+ =AgCl↓ Ksp=1.8×10-10 S K 1.3 10 mol / L 5 s p − = = S Ks p 1.3 10 mol / L 4 3 − = = CrO4 2- +2Ag+ =Ag2CrO4 ↓(砖红) Ksp=2.0×10-12

测定条件: 1.K,CrO用量: 理论量:ICrO42112×102moML; 实际量:ICrO421=5×103mo/L 若:CrO21大,则 AgtlepAgl 偏高,终点拖后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 6-8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8 测定条件: 1. K2CrO4用量: 理论量:[CrO4 2- ]=1.2×10-2mol/L; 实际量:[CrO4 2- ]=5×10-3mol/L 若:[CrO4 2- ]大,则[Ag+ ] ep [Ag+ ] sp 偏高,终点拖后

当(CrO2=5×103,测定浓度为01mo时 E=0.06%0.1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 6-9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9 当[CrO4 2- ]=5×10-3 ,测定浓度为0.1mol/L时 Et= 0.06%0.1%

2溶液酸度 Ag,Cro+ht 2Agt+HCrO4 HCrO4Ka2=32×10 控制酸度为pH=6.5--10.5 防止副反应发生: 2Agt +Cro2-=Ag, CrO pHP105 Agt +OH-=AgoH-Ag,O+H,O pH<6.5 CrO4-+H+=HCrO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_610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0 2.溶液酸度 HCrO4 - Ka2=3.2 × 10-7 控制酸度为pH=6.5----10.5 防止副反应发生: 2Ag+ +CrO4 2- =Ag2CrO4 pH>10.5 Ag+ +OH- =AgOH→Ag2O +H2O pH<6.5 CrO4 2- +H+ =HCrO4 - Ag2CrO4+H+ 2Ag++HCrO4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还原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邓桂春).ppt
-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无机化学).doc
- 天津大学:2005年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计划.doc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六章 高分子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五章 有机硅和有机钛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七章 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九章 醛和酮.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八章 醇、酚、醚.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四章 脂环烃.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五章 芳烃.pdf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习题解).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分析化学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1 An Element Crossword.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绪论 Introduction.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Introduction 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教案目录.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 安全教育(认领化学实验仪器).doc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一讲 原子吸收课件.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讲 气相色色谱分析.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效液相色谱.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绪论.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