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量量分析法 7-1概迷 7-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3沉淀的形成 7-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7-5沉淀形成条件 7-6机沉淀剂 弓题 上页[下一页[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 7-1 概述 7-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3 沉淀的形成 7-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7-5 沉淀形成条件 7-6 有机沉淀剂 习题

7.1:概述( Gravimetric Methods) 7.1.1.分类与特点 1汽化法:利用待测组分的挥发性,将待测组 分从试样中挥发出去(热作挥发剂 H2O,CO2:m烘前一m烘后=m水 CO2→吸收剂前与吸收剂后之差 CO2%=mco,/ms)×100 2.电解法:使待测组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 出,阴极析出沉淀量,电极增加量(电子作沉淀剂) mCu=m电解阴极后-m空阴极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概述(Gravimetric Methods) 7.1.1.分类与特点 1.汽化法:利用待测组分的挥发性,将待测组 分从试样中挥发出去 ( 热作挥发剂 ) H2O,CO2:m烘前 -- m烘后 =m水 CO2→吸收剂前与吸收剂后之差 CO2%=(mCO2 /mS ) ×100 2.电解法:使待测组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 出,阴极析出沉淀量,电极增加量 (电子作沉淀剂) mCu=m电解阴极后 -- m空阴极

3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物形成微溶 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称重(分离分析) 优点:直接,准确。 缺点:操作冗长,S大,共沉淀等。 沉淀的溶解度,沉淀的不纯净造成 准确度差。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73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3 3.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物形成微溶 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称重(分离分析) 优点:直接,准确。 缺点:操作冗长,S大,共沉淀等。 沉淀的溶解度,沉淀的不纯净造成 准确度差

7.1.2.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和称量形的要求 1.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 试样→溶液→沉淀形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一称量形式 待测沉淀剂 沉淀形称量形 SO42+ BaCl, Baso4 BaSO4 过滤洗涤800℃灼烧) Mg2+(NH小)2HPO4→MgNH4PO46H2O→Mg2P2O7 (1100℃) Cl+AgNO3→AgCl→AgC (110℃,烘干) 2021/2/22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丁24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4 7.1.2.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和称量形的要求 1.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 试样→溶液→沉淀形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称量形式 待测 沉淀剂 沉淀形 称量形 SO4 2- + BaCl2 → BaSO4↓ BaSO4 (过滤 洗涤 800℃ 灼烧) Mg2+ +(NH4 )2HPO4→MgNH4PO4·6H2O→Mg2P2O7 (1100℃) Cl- + AgNO3 → AgCl↓ → AgCl (110℃,烘干)

2对沉淀形的要求: (1)溶解度小,沉淀完全 (2)纯度高、纯净无玷污 (3)便于过滤和洗涤; (4)沉淀形易转化为称量形。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23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5 2.对沉淀形的要求: (1)溶解度小,沉淀完全 ; (2)纯度高、纯净无玷污; (3)便于过滤和洗涤 ; (4)沉淀形易转化为称量形

3对称量形的要求: (1)有确定的化学组成,组成固定与化学式 相符 2)必须稳定,不受O2CO2H2QO光影响 (3)摩尔质量要大些: AF+AOH)3→AL2O、VA26.9605mg Al 10196 Al 26.96 AI(CgH6NO)3 AI(C9H6NO)3 4594=0.06mg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76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6 3.对称量形的要求: (1)有确定的化学组成,组成固定与化学式 相符 (2)必须稳定,不受O2 CO2 H2O 光影响 (3)摩尔质量要大些: Al 26.96 Al3+→Al(OH)3↓→Al2O3 2——=2 ———=0.5mg Al2O2 101.96 Al 26.96 Al(C9H6NO)3↓ ————— = ——— =0.06mg Al(C9H6NO)3↓ 459.4

7.1.3.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例如] 欲测组分称量形 F(换算因数) Baso 4 S/BaSO4=0.1374 MgO Mg2 P2O 2MgO/Mg2P2O, 0.3622 Na,, 10H, o KBF4 Na2 B4O, 10H20/ 4KBF 0.7579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77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7 7.1.3.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例如] S BaSO4 S/BaSO4 =0.1374 MgO Mg2P2O7 2MgO/Mg2P2O7 =0.3622 Na2B4O7·10H2O KBF4 Na2B4O7·10H2O/ 4KBF4 =0.7579 (换算因数)

如果分子与分母中待测组分的原子个数不 等时,配相应系数使之相等 m待测质量=上m称量形质量 m F XO 100 F=被测摩尔质量系数 称量形摩尔质量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78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8 如果分子与分母中待测组分的原子个数不 等时,配相应系数使之相等 m待测质量 =Fm' 称量形质量 m'F X%= ————— × 100 mS M被测摩尔质量 F= 系数 M称量形摩尔质量

例1计算0.1000g的Fe2O3相当于FeO的质量 2Feo 2×7185 f= =08998 Fe2O3 1597 所以:mo=Fm’=0.8998×0.1000 0.08998 g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39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9 [例1]计算0.1000g的Fe2O3相当于FeO的质量 2FeO 2×71.85 F = ———— = ————— =0.8998 Fe2O3 159.7 所以:mFeO= Fm' = 0.8998×0.1000 =0.08998g

「例2称A样0.5000,溶解后用8-羟基喹啉 沉淀,烘干得称量质量A(C,HNO)3为0.3280g, 计算A%=?若沉淀灼烧为Al2O3,可得称量形 多少克? 「解 m A%o= 100 m Al 0.3280 AI(COHNO)3 100=3.853 0.5000 2021/2/22 上页[下一页[返回70
2021/2/2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0 [例2]称Al样0.5000g,溶解后用8--羟基喹啉 沉淀,烘干得称量质量Al(C9H6NO)3为0.3280g, 计算Al%=?若沉淀灼烧为Al2O3,可得称量形 多少克? [解] m'F (1) Al%= ———×100 mS Al 0.3280 ×—————— Al(C9H6NO)3 = ————————————×100 =3.853 0.500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还原滴定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邓桂春).ppt
-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无机化学).doc
- 天津大学:2005年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计划.doc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六章 高分子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五章 有机硅和有机钛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七章 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九章 醛和酮.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pdf
- 武汉理工大学:《基础化学习题库》第八章 醇、酚、醚.pdf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习题解).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分析化学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ppt
- 辽宁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1 An Element Crossword.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绪论 Introduction.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Introduction 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教案目录.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一 安全教育(认领化学实验仪器).doc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一讲 原子吸收课件.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二讲 气相色色谱分析.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三讲 高效液相色谱.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绪论.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