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7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

7.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 7.1环境噪声基础 7.1.1声音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7.1.2环境噪声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7.2噪声的测量 7.2.1噪声测量仪器 7.2.2监测规范与布点原则 7.3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7.3.1声源声级A的确定 7.3.2噪声传播衰减计算 7.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4.1噪声评价工作程序和等级 7.4.2噪声环境影响报告内容
7.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 7.1 环境噪声基础 7.1.1声音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7.1.2环境噪声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7.2 噪声的测量 7.2.1噪声测量仪器 7.2.2监测规范与布点原则 7.3 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7.3.1声源声级A的确定 7.3.2噪声传播衰减计算 7.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4.1噪声评价工作程序和等级 7.4.2噪声环境影响报告内容

7.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 7.1环境噪声基础 7.1.1声音的产生和基本概 ■1.振动和声源 ■2.振动的传播 ■3,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与概念 波长A(m),、频率f(Hz)和声速v(m/s)是描述声波的三个基 本物理量,其相互关系为=W 声场 介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做声场 波前(波阵面) 某一时刻声波波动所到达的各点所连成的曲面,称为波前或波阵面。 般按波前的形状将声波划分为平面波、柱面波与球面波。 7.1.2环境噪声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7.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 7.1 环境噪声基础 7.1.1声音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 1. 振动和声源 ◼ 2.振动的传播 ◼ 3.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与概念 7.1.2环境噪声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波长λ(m), 、频率f (Hz)和声速v (m/s)是描述声波的三个基 本物理量,其相互关系为 声场 介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做声场。 波前(波阵面) 某一时刻声波波动所到达的各点所连成的曲面,称为波前或波阵面。 一般按波前的形状将声波划分为平面波、柱面波与球面波。 λ = v/f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1.讦量声音的牣理量 ■声功率 口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量称为 声功率。常用W表示,单位为瓦(W)。 ■声强 日声场中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上,单位时 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做声强。声 4Z 强常以Ⅰ表示,单位为(W/m2)。 ■有效声压取瞬时声压均方根值。 口某一瞬间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 压强的改变量称为声压,记为p(t),单 位是Pa
7.1.3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1.计量声音的物理量 ◼ 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量称为 声功率。常用 W 表示,单位为瓦(w)。 ◼ 声强 声场中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上,单位时 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做声强。声 强常以 I 表示,单位为 (w/m2)。 ◼ 有效声压取瞬时声压均方根值。 某一瞬间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 压强的改变量称为声压,记为p(t),单 位是 Pa。 2 4 r W I = p t dt T p T T = 0 2 ( ) 1 (7-4)

2.声压级,声强级与声功率级 口正常人耳从听阈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之比为1:106,声 烛的变化为I:1Ux,相左一刀亿倍。因此用声压或声强的 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强弱很不方便。 口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地与声压、声强呈对数关系, 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音,分别称为声压级与声强级 声强级L1=20k(9 声压级 Ln =20 1g 8,(dB) 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单位都是分贝。分贝是“级”的单位, 是无量纲的量。由声压与声强的关系可以得出,以空气为介质的自由 声场中,常温常压下某一点的声压级与声强级近似相等
2.声压级,声强级与声功率级 正常人耳从听阈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之比为1:106,声 强的变化为1:1012,相差一万亿倍。因此用声压或声强的 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强弱很不方便。 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地与声压、声强呈对数关系, 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音,分别称为声压级与声强级。 0 20lg p p Lp = 0 20lg I I LI = (7-7) 声压级 (dB) 声强级 (dB) 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单位都是分贝。分贝是“级”的单位, 是无量纲的量。由声压与声强的关系可以得出,以空气为介质的自由 声场中,常温常压下某一点的声压级与声强级近似相等

3.分贝的运算 由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的定义式可知,级的分贝数的运算不能按算 术云姆进,壓按对异的则门 几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在声场中同一点上,这点的总声压级如何计算 呢?从声压级的定义出发,则有 Ln=20g=10g/之 )p2 10 lg 10g∑ po 0 =10g∑|10(dB) 当两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在声场中同一点上,如果两个声源单 独作用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且Lp1≥Lp2;为计算方便 列出(表7-1)Lp1-Lp2差值相对应的增值L,这点的总声压级 LpT为
3.分贝的运算 = = = = n i n i T T p T p p p p p p p p L 1 2 0 2 0 1 2 2 0 0 20lg 10lg 10lg 10lg = n L pT p i L 1 10 10lg 10 由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的定义式可知,级的分贝数的运算不能按算 术法则进行,而应按对数运算的法则进行。 几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在声场中同一点上,这点的总声压级如何计算 呢?从声压级的定义出发,则有 (dB) 当两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在声场中同一点上,如果两个声源单 独作用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Lp1 和Lp2,且Lp1≥Lp2;为计算方便, 列出(表7-1)Lp1-Lp2差值相对应的增值ΔL,这点的总声压级 LpT为

两个声源Lp1-p2差值与增值ΔL的对应关系 △L △L 02 2.5 L6789 0.8 0.6 2345 1.8 0.5 1.5 10 0.4 1.2 0.3 Lnr=Ln+△L ( dB
两个声源Lp1 -Lp2差值与增值ΔL的对应关系 LpT = Lp1 + L Lp1 -Lp2 ΔL Lp1 -Lp2 ΔL 0 1 2 3 4 5 3 2.5 2.1 1.8 1.5 1.2 6 7 8 9 10 11 1.0 0.8 0.6 0.5 0.4 0.3 (dB)

4频谱图及倍频程 110 ,四 口声源发出的声音大多是0 由许多不同强度,不嘟90 频率的声音复合而成,出 不同频率(或频段)的80 分的声波具有不同的自毫70 量,这种频率成分与 量分布的关系称为声白60 频谱。 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频率(Hz) (2)倍频程 在实际的频谱分析中,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具有一定频牽范围的段落称做频带 或频程。 频程的划分方法有恒定带宽,恒定相对带宽的划分方法,即保持频带的上、下限之 比为一常数。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倍(音乐上 称提高八度音程);为此,将声频范围划分为这样的频带:使每一频带的上限频率比下 限频率高一倍,即频率之比为2,这样划分的每一个频程称1倍频程,简称倍频程
4.频谱图及倍频程 (1)频谱图 声源发出的声音大多是 由许多不同强度,不同 频率的声音复合而成, 不同频率(或频段)的成 分的声波具有不同的能 量,这种频率成分与能 量分布的关系称为声的 频谱。 6 0 7 0 8 0 9 0 100 110 6 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频率 ( H z ) 倍频程声压级( d B ) (2)倍频程 在实际的频谱分析中,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具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段落称做频带 或频程。 频程的划分方法有恒定带宽,恒定相对带宽的划分方法,即保持频带的上、下限之 比为一常数。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倍(音乐上 称提高八度音程);为此,将声频范围划分为这样的频带:使每一频带的上限频率比下 限频率高一倍,即频率之比为2,这样划分的每一个频程称1倍频程,简称倍频程

5噪声的主观评价等响曲线与响度级 140 LEVEL (PHONS) 130 120 出 扭 oo 8O 80 60 6 5 40 4 20 2 口 听声场 203.563125250500ooo200o4000800063ooo
5.噪声的主观评价 等响曲线与响度级 所谓响度级,就是以1000Hz 的纯音作标准,使其和某 个声音听起来一样响,那么此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 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记作LN,单位为方(Phone)

噪声评价量 噪声源评价量可用声压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声功率级、A声级、A计杈声功 噪声的影响还同其持续的时闰有关,即和人们接收的噪声能量有关。在更 多情况下,环境噪声往往是起伏的,因此文提了等效A声级的评亻 量,以弥补A声级的不足。 声场中某点在一段时间内A计权能量的平均值即该点在这段时间的等效A声 级。表达式为 Lr=l0 lg egr 1010dt (aB) 式中,丁一规定的测量时间; LA()一某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A); LeqT一规定测量时间T内的等效A声级。 某测点在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声级值LA时 这个声级值LA称做累积百分声级LN单位为dB(A)。例如110为 70dB(A), 即表示在整个测量时间内,有10%时间的噪声都超过 70dB(A 常用的累积百分声级有L10、L50、L90。L10表示监测时 间内的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监测时间内噪声的中值、L90表示监测 时间内的噪声噪声的背景值
噪声评价量 噪声源评价量可用声压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声功率级、A声级、A计权声功 率级。 噪声的影响还同其持续的时间有关,即和人们接收的噪声能量有关。在更 多情况下,环境噪声往往是起伏的,因此又提出了等效A 声级的评价 量,以弥补A声级的不足。 声场中某点在一段时间内A计权能量的平均值即该点在这段时间的等效A声 级。表达式为 (dB) 式中,T —规定的测量时间; LA(t) —某时刻t的瞬时A 声级,dB(A); LeqT —规定测量时间 T 内的等效 A声级。 某测点在规定的测量时间 T 内,有 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声级值 LA时, 这个声级值LA 称做累积百分声级LN 单位为dB (A)。 例如 L10为 70dB(A),即表示在整个测量时间内,有10%时间的噪声都超过 70dB(A) 。常用的累积百分声级有L10、L50、L90。L10表示监测时 间内的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监测时间内噪声的中值、L90表示监测 时间内的噪声噪声的背景值。 = dt T L T L eqT A t 0 1 0 ( ) 10 1 10lg

7.2噪声的测量 7.2.1噪声测量仪器 7.2.2监测规范与布点原则 7.3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7.3.1声源声级A的确定 7.3.2噪声传播衰减计算 11.距离衰减 1(1)点声源的距离衰减 1(2)线声源的距离衰减
7.2 噪声的测量 7.2.1噪声测量仪器 7.2.2监测规范与布点原则 7.3 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7.3.1声源声级A的确定 7.3.2噪声传播衰减计算 ◼ 1.距离衰减 ◼ (1)点声源的距离衰减 ◼ (2)线声源的距离衰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6 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预测.ppt
- 园林项目经理培训PPT:建设工程施工监理.ppt
-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PPT讲稿).ppt
- 河北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景观生态学概述 Landscape Ecology(主讲:贾渝彬).ppt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PPT讲稿).ppt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第四章 噪声测试和监测.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电子书,WORD版,共十三章).doc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实习指导书(共四章).doc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区域产业规划.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区域发展分析.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区域环境规划.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ppt
- 西北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8 环境系统最优化.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1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2 数学模型概述.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3 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ppt
-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04 污染源评价与总量控制.ppt
- 城市规划理论及实例浅析(讲稿).ppt
- 《物理性环境污染》PPT教学课件讲稿(共六节).ppt
- 环境工程词典:Environmental Enginering Dictionary and Directory(Thomas M.Pankratz).pdf
- 《空气污染与控制》课堂PPT教学课件(共九部分).ppt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资源 第二节 自然资源.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资源 第三节 资源利用.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理念 第一节 环境意识.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理念 第二节 环境伦理观与环境伦理学.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理念 第三节 全球与中国的环境问题.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pps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第四节 固体废物管理.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