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第四章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四章 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1200c0 合灣活斷分布国 Feno 比是 延确新号 已翻难山即导 九竽城受各和垂 儿地 仁新皆 园立中央大學周地質研究 冒科害发法完宝垫 (台滤省盘盲忘捏费助)

41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活断层( active fault)-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 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 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 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potential active fau|t)
4.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 活断层(active fault)一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 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 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 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potentially active fault)

断层在目前持续活动的标志,当然是判定活断 层的无可争议的证据。如何判定潜在活断层则有 各种不同的标准。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记录的 当然是潜在活断层。对近期地质历史时期却有不 同的理解与限定。 有人将之限于全新世即最近11000a以内),有 人则限于最近35000a(以14C确定绝对年龄的可靠 上限)之内,更有人限于晚更新世(最近100.000a 或500,000a之内,或者根据近期地质历史时期 (例如第四纪期间)有重复活动来判定
◼ 断层在目前持续活动的标志,当然是判定活断 层的无可争议的证据。如何判定潜在活断层则有 各种不同的标准。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记录的 当然是潜在活断层。对近期地质历史时期却有不 同的理解与限定。 ◼ 有人将之限于全新世(即最近11000a以内),有 人则限于最近35000a (以14C确定绝对年龄的可靠 上限)之内,更有人限于晚更新世(最近100,000 a 或500,000a)之内,或者根据近期地质历史时期 (例如第四纪期间)有重复活动来判定

从工程使用时间尺度和断层活动时间测年 的准确性来考虑,活动时间上限不宜太长, 应以前两者为适当。可能有重新活动的不远 的将来,一般理解为重要建筑物如大坝、原 子能电站等的使用年限之内,约为100a- 200a。 活动断层有不同的活动特性: ■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creeρsip) 或稳滑,( stable slip)间断地、周期性突然 错断的为粘( stick slip),粘滑常伴有地震, 是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一条长大活断 的不同区段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活断层 的活动强度主要以其错动速率来判定
◼ 从工程使用时间尺度和断层活动时间测年 的准确性来考虑,活动时间上限不宜太长, 应以前两者为适当。可能有重新活动的不远 的将来,一般理解为重要建筑物如大坝、原 子能电站等的使用年限之内,约为100a一 200a。 ◼ 活动断层有不同的活动特性: ◼ 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creep slip) 或稳滑,(stable slip);间断地、周期性突然 错断的为粘滑(stick slip),粘滑常伴有地震, 是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一条长大活断层 的不同区段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活断层 的活动强度主要以其错动速率来判定

但活断层错动速率是相当缓慢的,两盘相对 位移平均达到mm/a,已属相当强的活断层。 世界上最著名的活断层,为美国的圣安德烈斯 断层,两盘间年平均最大相对位移也只有5cm。 所以,即使是现今还在蠕动的断层,也不能用 般的观测方法取得它活动的标志,而需采用 重复精密水准测量(水准环测或三角、三边测量)。 近年还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 Positioning System)或超长基线VB测量
◼ 但活断层错动速率是相当缓慢的,两盘相对 位移平均达到lmm/a,已属相当强的活断层。 世界上最著名的活断层,为美国的圣安德烈斯 断层,两盘间年平均最大相对位移也只有5cm。 所以,即使是现今还在蠕动的断层,也不能用 一般的观测方法取得它活动的标志,而需采用 重复精密水准测量(水准环测或三角、三边测量)。 近年还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超长基线(VIBI)测量

法测得两盘相对位移。近年硏究证明,断层位 移往往伴有小地震,所以用密集地震台网精确 测定小震震中沿断层线分布(参见图6—23),也 是判定断层活动的可靠标志。有些间断活动的 断层,在其非活动期,断层线两侧既无相对位 移,沿断层也无小地震产生。但经过一定时期 之后,在断层线上的某一点会发生较强地震 有时还伴以位移达几米的地表错断。这类断层 可从历史上地震和断层错动记录或从过去的强 震震中沿断层分布取得其活动标志
◼ 法测得两盘相对位移。近年研究证明,断层位 移往往伴有小地震,所以用密集地震台网精确 测定小震震中沿断层线分布(参见图6—23),也 是判定断层活动的可靠标志。有些间断活动的 断层,在其非活动期,断层线两侧既无相对位 移,沿断层也无小地震产生。但经过一定时期 之后,在断层线上的某一点会发生较强地震, 有时还伴以位移达几米的地表错断。这类断层 可从历史上地震和断层错动记录或从过去的强 震震中沿断层分布取得其活动标志

但即使在我国这样—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震 历史记录也不过只有3000a左右,仪器确切测 定震中更是最近几十年来才实现的。所以判定 断层活动性主要还是要依靠地质标志,即断层 近期活动在最新沉积层中、在断层物质中或在 地形地貌上留下来的证据。通过这些证据的详 细研究,可以判定断层是否活动,其活动方式 和规模及是否伴有地震。通过多种绝对年龄测 定,还可判定断层的活动时间、速率及重复活 动的时间间隔或重复活动周期
◼ 但即使在我国这样—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震 历史记录也不过只有3000a左右,仪器确切测 定震中更是最近几十年来才实现的。所以判定 断层活动性主要还是要依靠地质标志,即断层 近期活动在最新沉积层中、在断层物质中或在 地形地貌上留下来的证据。通过这些证据的详 细研究,可以判定断层是否活动,其活动方式 和规模及是否伴有地震。通过多种绝对年龄测 定,还可判定断层的活动时间、速率及重复活 动的时间间隔或重复活动周期

对活断层进行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意义有以下两 个方面 其一是断层的地面错动及其附近的伴生的地 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令 近的建筑物。 其次是活断层多件有地震,而强烈地震又会 使建于活断层附近的较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损
◼ 对活断层进行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意义有以下两 个方面。 ◼ 其一是断层的地面错动及其附近的伴生的地 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邻 近的建筑物。 ◼ 其次是活断层多伴有地震,而强烈地震又会 使建于活断层附近的较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损 害

活断层错动直接损害建筑物的例子迄今为 止为数不多。在我国则有1976年唐山地震时的 长达8km的地表错断。它呈北30°东方向由市 区通过,最大水平错距3m,垂直断距07—1m 错开了道路、围墙、房屋、水泥地面等一切地 面建筑物
◼ 活断层错动直接损害建筑物的例子迄今为 止为数不多。在我国则有1976年唐山地震时的 长达8km的地表错断。它呈北30°东方向由市 区通过,最大水平错距3m,垂直断距0.7一lm, 错开了道路、围墙、房屋、水泥地面等一切地 面建筑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地壳岩体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ppt
- 《气象原理与气候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讲义,共六章).doc
- 《中国岩溶生态地质研究》PPT教学课件讲解.ppt
- 分析油气运移PPT教学课件概论.ppt
- 《造岩矿物》ppt课件: 概念.ppt
- 《三大岩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岩石的概念和分类、岩浆岩(magmatic rock)、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七章 地球的结构.ppt
- 中国科技大学 :人类进步与环境代价 绿色化学关注的问题.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八章地 球的内部动力作用.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六章 地球的整体概念.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五章 地球历史的时间坐标.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十章 地球内外动力作用及其它问题.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四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三章 太阳系.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宇宙演化.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 第一章 学习地球科学的目标.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工程地质分析.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斜坡岩(土)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地基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ppt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ppt
- 《水文地质学》电子课件(共五章).pps
- 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学》 1993研究生入学考试.doc
- 中国地质大学:《地下水动力学》 1995研究生入学考试.doc
- 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学》 1997研究生入学考试.doc
- 《地震勘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ppt
- 《地震勘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浅震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第四章 声波探测.ppt
- 《地震勘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2/2,资料处理及解释).ppt
- 《地震勘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1/2).ppt
- 武汉大学:《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地图学复习.ppt
- 武汉大学:《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韩雪培).ppt
- 武汉大学:《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1/5).ppt
- 武汉大学:《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4/5).ppt
- 武汉大学:《地图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2/5).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