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ppt课件 第六章 柴油机供给系

第六章柴油机供给系 本章主要内容: 1、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燃料 2、燃烧室和喷油器 3、喷油泵及调速器
第六章 柴油机供给系 本章主要内容: 1、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燃料 2、燃烧室和喷油器 3、喷油泵及调速器

第一节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 组成 1、空气的供给:空滤器、进气管道、消声器(小轿车) 等 2、燃油的供给: 1)柱塞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2)分配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5-4 3、废气的排出:排气道、排气管、消声器等
第一节 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 一、组成 1、空气的供给:空滤器、进气管道、消声器(小轿车) 等。 2、燃油的供给: 1)柱塞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5-3) 2)分配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5-4) 3、废气的排出:排气道、排气管、消声器等

燃料一柴油 1、主要成分:C:87%;H:12.6%;O:0.4% 主要性能指标 1)发火性:衡量燃油的自燃能力,又叫自燃性。用 “十六烷值”大小来表示。 般车用柴油机的十六烷值常为40~50左右 2)蒸发性:蒸发性的好坏通过燃油的蒸馏温度高低来 衡量。 3)粘度:衡量柴油的流动性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二、燃料-柴油 1、主要成分:C:87%;H:12.6%;O:0.4% 2、主要性能指标 1)发火性:衡量燃油的自燃能力,又叫自燃性。用 “十六烷值” 大小来表示。 一般车用柴油机的十六烷值常为40~50左右。 2)蒸发性:蒸发性的好坏通过燃油的蒸馏温度高低来 衡量。 3)粘度:衡量柴油的流动性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粘度大:润滑条件好,零件之间磨损小,但流动 阻力大、雾化效果差 粘度小:磨损、润滑性变差,但流动蒸发性好。 4)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我国柴油牌号是用凝点来规定的。如:柴油凝点为0 ℃,则此柴油牌号为0#。 3、选用柴油的依据 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在选择时,所选柴油牌号应比 最低环境温度低约5℃。 车用柴油机所用柴油应选用十六烷值较高、蒸发性较 好、粘度和凝点合适、不含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柴油
粘度大:润滑条件好,零件之间磨损小,但流动 阻力大、雾化效果差。 粘度小:磨损、润滑性变差,但流动蒸发性好。 4)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我国柴油牌号是用凝点来规定的。如:柴油凝点为0 ℃,则此柴油牌号为0# 。 3、选用柴油的依据 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在选择时,所选柴油牌号应比 最低环境温度低约5℃。 车用柴油机所用柴油应选用十六烷值较高、蒸发性较 好、粘度和凝点合适、不含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柴油

第二节燃烧室和喷油器 基本术语 1、过量空气系数oa 般柴油机的φa>1,这样才能保证柴油更好的燃 烧。通常: 低速机n100min,a=11~1.5(车用 增压机 qa=1.7~22 2、供油提前角0 喷油泵开始向喷油器供油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 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
第二节 燃烧室和喷油器 一、基本术语 1、过量空气系数φa 一般柴油机的φa>1,这样才能保证柴油更好的燃 烧。通常: 低速机 n1000r/min,φa=1.1~1.5(车用) 增压机 φa=1.7~2.2 2、供油提前角θ 喷油泵开始向喷油器供油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 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

3、喷油提前角0 喷油器开始向燃烧室喷油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活 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 4、节流 流体流经一突变截面的现象,会产生能量损失 燃烧室 作用:合理组织气体运动,促进气与油更好地混合, 以保证燃烧过程更加完善。 1、直喷式燃烧室(5-1) 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3、喷油提前角θfj 喷油器开始向燃烧室喷油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活 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 4、节流 流体流经一突变截面的现象,会产生能量损失。 二、燃烧室 作用:合理组织气体运动,促进气与油更好地混合, 以保证燃烧过程更加完善。 1、直喷式燃烧室(5-1) 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燃烧室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动力性、经济性好, 热效率高,冷启动性能好;但是由于油与气的混合要求 速度快,所以对喷油系统产生的喷油压力要求高,工作 比较粗暴,排放较差 2、分开式燃烧室(5-2) 由主、副燃烧室构成: 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副燃烧室:在缸盖中加工而成。有通道与主燃 烧室相通。喷油器设置在副燃烧室。 由于在压缩过程能形成较强的压缩涡流,有利于油 气的混合,所以燃烧室对喷油系统的喷压要求较低;发 动机工作柔和,燃烧噪音小,排放较好;但是启动性较 差,有节流损失存在
燃烧室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动力性、经济性好, 热效率高,冷启动性能好;但是由于油与气的混合要求 速度快,所以对喷油系统产生的喷油压力要求高,工作 比较粗暴,排放较差。 2、分开式燃烧室(5-2) 由主、副燃烧室构成: 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副燃烧室:在缸盖中加工而成。有通道与主燃 烧室相通。喷油器设置在副燃烧室。 由于在压缩过程能形成较强的压缩涡流,有利于油 气的混合,所以燃烧室对喷油系统的喷压要求较低;发 动机工作柔和,燃烧噪音小,排放较好;但是启动性较 差,有节流损失存在

喷油器 安装在气缸盖上,头部伸在燃烧室内。 1、作用 将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柴油喷射雾化,并分布在燃烧 室中 2、要求 要有一定的喷射压力,一定的射程,有合适的喷柱 锥角,停油干脆,不产生滴油、漏油现象
三、喷油器 安装在气缸盖上,头部伸在燃烧室内。 1、作用 将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柴油喷射雾化,并分布在燃烧 室中。 2、要求 要有一定的喷射压力,一定的射程,有合适的喷柱 锥角,停油干脆,不产生滴油、漏油现象

3、车用喷油器类型 1)孔式喷油器(5-5) 孔径:0.2~0.8mm喷油压力:17~22MPa 喷射压力较高,燃油的雾化质量很好,主要用于对喷 油压力要求较高的燃烧室,如直喷式燃烧室 2)轴针式喷油器(511) 孔径:1~3mm喷油压力:12~14MPa 主要用于对喷油压力要求较低的燃烧室,如分隔式燃 烧室;由于孔径较大,并且喷油器工作时轴针在孔内作 上下移动,有利于清除喷孔内形成的积碳和其它杂质等
3、车用喷油器类型 1)孔式喷油器(5-5) 孔径:0.2~0.8mm 喷油压力:17~22MPa 喷射压力较高,燃油的雾化质量很好,主要用于对喷 油压力要求较高的燃烧室,如直喷式燃烧室。 2)轴针式喷油器(5-11) 孔径:1~3mm 喷油压力:12~14MPa 主要用于对喷油压力要求较低的燃烧室,如分隔式燃 烧室;由于孔径较大,并且喷油器工作时轴针在孔内作 上下移动,有利于清除喷孔内形成的积碳和其它杂质等

注意: 1、对于多缸柴油机,为使各缸喷油器工作 致,各缸应采用长度相同的高压油管。 2、在拆掉喷油器后,为防止污物进入喷油器, 应在油管接头处和针阀体端部用防污套罩上。 3、喷油器用两个固定螺钉固定在气缸盖上的 喷油器孔座内,用铜制的锥体密封,以防止漏气
注意: 1、对于多缸柴油机,为使各缸喷油器工作一 致,各缸应采用长度相同的高压油管。 2、在拆掉喷油器后,为防止污物进入喷油器, 应在油管接头处和针阀体端部用防污套罩上。 3、喷油器用两个固定螺钉固定在气缸盖上的 喷油器孔座内,用铜制的锥体密封,以防止漏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烟台南山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齿轮传动.ppt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10章 装配设计(10-4)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9章 工程图.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8章 钣金设计(8-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7章 曲面设计(7-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6章 配置与系列零件设计(6-4)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5章 放样特征(5-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4章 扫描(4-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3章 拉伸和旋转特征(3-3)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2章 绘制草图(32-3)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1章 基本操作(1-4) 上机指导.doc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车削加工技术(1/3).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焊接 第一章 电弧焊、第三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铸造 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第三章 砂型铸造、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第二章 锻造、第三章 板料冲压.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篇 金属材料导论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二章 铁碳合金、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ppt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_习题集(含答案).doc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二章 机电系统总体设计.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三章 机电系统机械设计技术.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五章 伺服系统技术.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六章 检测系统技术.ppt
- 汽车构造:《配气机构》挺柱动画.ppt
-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配气机构.ppt
-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从式遥控机械手》项目结题报告(李方栋).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铆接、胶接与焊接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轴的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滑动轴承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滚动轴承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弹簧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机械系统设计综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