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这门课程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多,讲授的要角容包括 >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知识; 机电系统总体设计; >机电系统机械设计技术; 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伺服系统设计技术。 检测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这门课程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多,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 ➢ 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知识; ➢ 机电系统总体设计; ➢ 机电系统机械设计技术; ➢ 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 伺服系统设计技术。 ➢ 检测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1.1机电一体化攏念 机电一体化是在新技术浪潮中,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向机械 工业渗透并与机械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机电一体化的外文名词是 Mechatronics,来源于日本(70 年代)。取英语 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和 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我国通常称为机 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 机电一体化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科 机械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 电子学:电工学、电机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控制论:经典控制(控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多变量) 计算机科学:微处理系统及接口技术,应用软件技术(CAD、 cAM、FMS、CAT、CNc
1.1 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在新技术浪潮中,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向机械 工业渗透并与机械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机电一体化的外文名词是 Mechatronics ,来源于日本(70 年代)。取英语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和 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我国通常称为机 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 机电一体化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科 机械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 电子学:电工学、电机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控制论:经典控制(控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多变量) 计算机科学:微处理系统及接口技术,应用软件技术(CAD、 CAM、FMS、CAT、CNC)

12机电一体化系的组成 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很多,其中五大要素是必须的,可 以从构成人体的五大要素得到启发。 如图11所示为人体的五大要素 图12所示为机电一体化的五大要素 心脏 动力装置 五官四肢)检测装置系)一执行机构 机械本体 图1.1 图1.2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很多,其中五大要素是必须的,可 以从构成人体的五大要素得到启发。 如图1.1所示为人体的五大要素 图1.2所示为机电一体化的五大要素 脑 心脏 骨 骼 五官 四肢 控制 系 统 动力装置 检测装置 执行机构 机械本体 图 1.1 图 1.2

13机电一体化系辘的相吴故术 机械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对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 刚性、耐用性等有重要影响。 强调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的运用,即利用高、新技术手 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 减轻重量,减小体积 提高刚度 8实现标准化、通用花、系列化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一、机械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对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 刚性、耐用性等有重要影响。 强调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的运用,即利用高、新技术手 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 ❖ 减轻重量,减小体积 ❖ 提高刚度 ❖ 实现标准化、通用花、系列化

二、信息处理技术 包括信息的输入、变换、运算、存储及输出。 信息处理的工具是计算机,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是和计算 机技术紧密相关,包括硬件、软件、网络与通讯、数据库技 术等; 机电系统中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其硬件 包括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外部存储器、主机、可编程 控制器、数控装置等
二、信息处理技术 包括信息的输入、变换、运算、存储及输出。 信息处理的工具是计算机,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是和计算 机技术紧密相关,包括硬件、软件、网络与通讯、数据库技 术等; 机电系统中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其硬件 包括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外部存储器、主机、可编程 控制器、数控装置等

自动控制技术 机电系统自动控制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或力矩 控制、自校正补偿等,自动控制的基础是自动控制原理,分 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研究单输入-单输出 研究多输入一多输出 线性定常系统(以传 非线性、高精度多变 传递函数为基础) 量系统(以状态方程 为基础)
三、自动控制技术 机电系统自动控制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或力矩 控制、自校正补偿等,自动控制的基础是自动控制原理,分 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研究单输入-单输出 线性定常系统(以传 传递函数为基础)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 非线性、高精度多变 量系统(以状态方程 为基础)

四、伺服传动技术 所谓“伺服”( Servo)即“伺候服侍”的意思。 电信号 机械动作 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运动部件 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运动,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伺服传动系统采用的驱动技术与使用的执行元件有关。 按照执行元件的不同分为电气伺服、液压伺服、气压伺服 速度快、控制灵活、 低速输出力矩大,功率 可靠性高、应用较 密度大,在大型机床、 广,但低速输出力 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航 矩较小 海具有优势,但结构复杂
四、伺服传动技术 所谓“伺服”(Servo)即“伺候服侍”的意思。 电信号 机械动作 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运动部件 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运动,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伺服传动系统采用的驱动技术与使用的执行元件有关。 按照执行元件的不同分为电气伺服、液压伺服、气压伺服 速度快、控制灵活、 可靠性高、应用较 广,但低速输出力 矩较小 低速输出力矩大,功率 密度大,在大型机床、 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航 海具有优势,但结构复杂

五、检测传感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即从待测对象获取信号 并送到信息处理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力、力矩、温度等)转换成一定的与其成比例的电量;二是 对转换的电信号的加工处理如放大、补偿、标定。 检测传感装置是实现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要求传感器 及其放大处理电路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够抗干扰、 可靠性高 六、系统总体技术 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即从全局 和系统目标角度,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功能子系统,对于每个 子系统的技术方案要从整个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考虑,最终 使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
五、检测传感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即从待测对象获取信号 并送到信息处理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力、力矩、温度等)转换成一定的与其成比例的电量;二是 对转换的电信号的加工处理如放大、补偿、标定。 检测传感装置是实现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要求传感器 及其放大处理电路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够抗干扰、 可靠性高 六、系统总体技术 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即从全局 和系统目标角度,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功能子系统,对于每个 子系统的技术方案要从整个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考虑,最终 使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

14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从用途和功能两个方面分类 按照用途分 产业机械: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子控制机械,如数控设备 信息机械:用于信息处理、存储的机械如自动化办公设备 民生机械:用于人民生活的电子机械产品家用电器 按照功能分 数控机械类:数控机床、机器人 电子设备类:如自动洗衣机 电液伺服类:如电液振动台 信息控制类:如传真机 机电结合类:如自动售货机
1.4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从用途和功能两个方面分类 按照用途分 按照功能分 产业机械: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子控制机械,如数控设备 信息机械:用于信息处理、存储的机械如自动化办公设备 民生机械:用于人民生活的电子机械产品家用电器 数控机械类:数控机床、机器人 电子设备类:如自动洗衣机 电液伺服类:如电液振动台 信息控制类:如传真机 机电结合类:如自动售货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ppt课件 第六章 柴油机供给系.ppt
- 烟台南山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齿轮传动.ppt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10章 装配设计(10-4)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9章 工程图.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8章 钣金设计(8-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7章 曲面设计(7-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6章 配置与系列零件设计(6-4)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5章 放样特征(5-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4章 扫描(4-2)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3章 拉伸和旋转特征(3-3)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2章 绘制草图(32-3) 上机指导.doc
- 《solidworks2007上机指导》第1章 基本操作(1-4) 上机指导.doc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控车削加工技术(1/3).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篇 焊接 第一章 电弧焊、第三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篇 铸造 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第三章 砂型铸造、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第二章 锻造、第三章 板料冲压.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篇 金属材料导论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二章 铁碳合金、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二章 机电系统总体设计.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三章 机电系统机械设计技术.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五章 伺服系统技术.ppt
-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系统设计_第六章 检测系统技术.ppt
- 汽车构造:《配气机构》挺柱动画.ppt
-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配气机构.ppt
-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从式遥控机械手》项目结题报告(李方栋).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doc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铆接、胶接与焊接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轴的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滑动轴承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滚动轴承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弹簧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机械系统设计综述.ppt
- 机器人学——机械工程专业科学技术的发展(PDF电子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