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阳信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语文】山东省滨州阳信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2009-2010学年度高三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 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2009年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目zh 人才荟萃kuai B.松弛 宁静致远 莅临wei 鸢飞鱼跃yuan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密zhen 鹬蚌相争 老奸巨滑 揣度duo 身陷囹圄w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 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 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 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 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09年4月23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 大规模的海上阅兵的消息 ②新中国60华诞日益 举国上下翘首企盼。中央提出坚持“隆重、喜庆、节俭 祥和”的总要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 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 中国内政 A.显耀临近干预 B.显要邻近干预 C.显耀邻近干涉 D.显要临近干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第1页共12页
第 1 页 共 12 页 2009-2010 学年度高三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 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 2009 年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目 zhǔ 人才荟.萃 kuài B.松弛 宁静致远 莅.临 wèi 鸢.飞鱼跃 yuān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密 zhěn 鹬.蚌相争 yù D.杀戳 老奸巨滑 揣度.duó 身陷囹圄.wú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 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 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 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 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09 年 4 月 23 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______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 大规模的海上阅兵的消息。 ②新中国 60 华诞日益______,举国上下翘首企盼。中央提出坚持“隆重、喜庆、节俭、 祥和”的总要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 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______中国内政。 A.显耀 临近 干预 B.显要 邻近 干预 C.显耀 邻近 干涉 D.显要 临近 干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 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 却独爱此两句 C.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D.模拟辩论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比赛项目,这是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 力的比赛,被称为剑拔弩张的竞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 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国庆受阅部队涵盖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所有军 兵种部队,浓缩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精华 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医改 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 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理念。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 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 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 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 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 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 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 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 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 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 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 第2页共12页
第 2 页 共 12 页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 ....,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 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 ....,我 却独爱此两句。 C.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D.模拟辩论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比赛项目,这是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 力的比赛,被称为剑拔弩 ...张的竞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 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国庆受阅部队涵盖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所有军 兵种部队,浓缩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精华。 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医改 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为了办好 2010 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 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理念。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 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 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 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 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 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 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 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 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 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 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

禹锡说:“情到深处,毎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 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 诗篇之未言, 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 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 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 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 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 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 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 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 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 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 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 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 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第3页共12页
第 3 页 共 12 页 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 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 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 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 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 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 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 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 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 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 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 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 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 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 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 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 “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选自2009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 7.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 诗 D.《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 高的技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 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日:“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 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 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日 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第4页共12页
第 4 页 共 12 页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 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 “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选自 2009 年 8 月 28 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 言”。 7.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 示。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 诗。 D.《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 性。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 窘。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 高的技巧。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 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日:“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 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 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日:” 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椋 北单于谓汉欺之,谟欲犯边。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 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日:“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 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甘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 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日:“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 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日:“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 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太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 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 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 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生口:指俘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考:刑讯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按:查办 C.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谢:拒绝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遮:拦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 B.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C.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 D.楚王英谋为逆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11.以下各项全都直接表现袁安正直、不畏权贵的一项是() ①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②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③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④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⑤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⑥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⑤ 第5页共12页
第 5 页 共 12 页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椋, 北单于谓汉欺之,谟欲犯边。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 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日:“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 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甘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 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日:“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 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日:“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 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太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 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 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 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生口:指俘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 考:刑讯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按:查办 C.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 谢:拒绝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遮:拦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 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 B.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 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C.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 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 D.楚王英谋为.逆 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11.以下各项全都直接表现袁安正直、不畏权贵的一项是( ) ①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 ②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③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④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⑤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 ⑥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后来弹劾窦景,尽管 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公卿最初 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患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 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置,但他亳不动摇 D.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査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 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3分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4分) (3)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 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故不积步, 不积小流, (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五、(12分) 16.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4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 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 我明白了 读 我懂得 了 17.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诸城市联合组建的科考队,在山东省 诸城市库沟村恐龙涧发掘出一条长500米,深26米的恐龙化石长廊,发现恐龙化石7000 多块,包括大型鸭嘴龙、角龙、暴龙、甲龙、虚骨龙等至少10个恐龙属种。 据介绍,在自2008年1月开始至今的第三次大规模挖掘中,山东诸城恐龙化石群重 大发现接连不断,截至目前已发现恐龙化石15000多块,不但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 第6页共12页
第 6 页 共 12 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后来弹劾窦景,尽管 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公卿最初 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患之人。 、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 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置,但他毫不动摇。 D.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 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第Ⅱ卷(114 分) 注意事项: 1.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 11 个小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3 分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4 分) (3)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 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 分)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5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3)______________, ,实 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五、(12 分) 16.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4 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 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 ,我明白了 ;读 ,我懂得 了 。 17. 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4 分)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诸城市联合组建的科考队,在山东省 诸城市库沟村恐龙涧发掘出一条长 500 米,深 26 米的恐龙化石长廊,发现恐龙化石 7000 多块,包括大型鸭嘴龙、角龙、暴龙、甲龙、虚骨龙等至少 10 个恐龙属种。 据介绍,在自 2008 年 1 月开始至今的第三次大规模挖掘中,山东诸城恐龙化石群重 大发现接连不断,截至目前已发现恐龙化石 15000 多块,不但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

恐龙化石,还首次发现了大型角龙类化石。近日,经国内外数十位知名恐龙专家考察证实, 诸城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化石储量最丰富的恐龙化石群。 18.某班学生在讨论“说不尽的贾宝玉”时,从不同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对贾宝玉的 认识。请你将其整合为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①贾宝玉是个贵族公子 ②贾宝玉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 ③叛逆精神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④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 ⑤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孤独的反抗者 整合的长句: (4分) 六、选考题(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荷园织梦 维熙 几次去北戴河,竟然不知与其一桥相隔的南戴河,有个方圆600多亩的水上中华荷园。 直到今年7月,我才在南戴河畔,见到了如诗、如梦、如痴、如醉的荷园 所以用诗、梦、痴、醉的字眼,来诠释我在荷园时的心怀,全然因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 大的水上荷园和这么多品种的荷花。当小舟在荷花丛中荡过时,朵朵白荷犹如千百名京剧中 的青衣,在微风中舞动着水袖;那一望无边的朵朵粉荷,时而在清风中低垂下粉腮,时而又 高仰起醉红的脸,真像一代艳后在水上重现《贵妃醉酒》时的狂癫。此情此景,引人遐想万 千,流连忘返。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在红荷、白荷的绿裙之下,间或还看见一丛丛睡莲, 它们的稚嫩的叶片像是娃儿的手,托起了一个个美丽的花冠,似在窥视着中国“青衣姐”和 “花旦姐”的表演。睡莲的家园是欧洲,我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珍藏馆里,曾见过法国大画 家莫奈笔下的长卷《睡莲》。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 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月下,我再次走到荷园水边,品味荷塘月色之雅。面对几百种美荷,我突然想起了纷繁 文坛里,独具雅荷品格的作家孙犁。他辞世于2002年7月,而此时此刻是200年的7月, 是不是他不死的灵魂光环,把我吸引到中华荷园来的?散文学会的作家红孩,电话中请我来 南戴河时,我内心有点犹豫;当他说到我们下榻在中华荷园时,我就勃然为之心动了。荷园 之所以对我产生磁场般的强大引力,全然在于莲荷的美,正是孙犁形影的化身。他被文学界 誉为文学大师,但他多次自我瘦身拒戴这顶帽子:他被评论界定性为“荷花淀派”一代文学 宗师,他又多次否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并为此发表过严正声明。他说:“影响刘绍棠、 从维熙他们小说创作的是他们的生活占有和他们自身的文学天赋,不能归结到我孙犁头上 因而,没有‘荷花淀派’的存在。”如此淡定的人生恪守,不但让评论界仰目,连我们深受 其影响的一代作家,都感到孙犁行文和做人,都是我们高巍的生活坐标。以此,对比文坛中 那些自肥其身、自封大师的人来说,不是楚河汉界、清浊分明了吗? 回到宾馆,虽然极度疲劳,却难以成眠。我记起当年的7月15日,去天津参加他的告 别仪式时,难以忘怀的一瞬:他平静地卧在灵堂上,周围摆满了荷花。那是荷乡人民,特意 在当天黎明从白洋淀采摘下来,马不停蹄地运到灵堂与孙犁告别的。所以,当天津报刊对我 采访时,我举起灵堂前的一束红荷,回答记者说:“她就是孙犁的精灵。荷花已然雅致无瑕, 花儿凋谢了头上结岀莲蓬,根下还盘结出甜藕。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第7页共12页
第 7 页 共 12 页 恐龙化石,还首次发现了大型角龙类化石。近日,经国内外数十位知名恐龙专家考察证实, 诸城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化石储量最丰富的恐龙化石群。 18.某班学生在讨论“说不尽的贾宝玉”时,从不同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对贾宝玉的 认识。请你将其整合为—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①贾宝玉是个贵族公子。 ②贾宝玉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 ③叛逆精神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④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 ⑤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孤独的反抗者。 整合的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六、选考题(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荷园织梦 从维熙 几次去北戴河,竟然不知与其一桥相隔的南戴河,有个方圆 600 多亩的水上中华荷园。 直到今年 7 月,我才在南戴河畔,见到了如诗、如梦、如痴、如醉的荷园。 所以用诗、梦、痴、醉的字眼,来诠释我在荷园时的心怀,全然因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 大的水上荷园和这么多品种的荷花。当小舟在荷花丛中荡过时,朵朵白荷犹如千百名京剧中 的青衣,在微风中舞动着水袖;那一望无边的朵朵粉荷,时而在清风中低垂下粉腮,时而又 高仰起醉红的脸,真像一代艳后在水上重现《贵妃醉酒》时的狂癫。此情此景,引人遐想万 千,流连忘返。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在红荷、白荷的绿裙之下,间或还看见一丛丛睡莲, 它们的稚嫩的叶片像是娃儿的手,托起了一个个美丽的花冠,似在窥视着中国“青衣姐”和 “花旦姐”的表演。睡莲的家园是欧洲,我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珍藏馆里,曾见过法国大画 家莫奈笔下的长卷《睡莲》。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 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月下,我再次走到荷园水边,品味荷塘月色之雅。面对几百种美荷,我突然想起了纷繁 文坛里,独具雅荷品格的作家孙犁。他辞世于 2002 年 7 月,而此时此刻是 2009 年的 7 月, 是不是他不死的灵魂光环,把我吸引到中华荷园来的?散文学会的作家红孩,电话中请我来 南戴河时,我内心有点犹豫;当他说到我们下榻在中华荷园时,我就勃然为之心动了。荷园 之所以对我产生磁场般的强大引力,全然在于莲荷的美,正是孙犁形影的化身。他被文学界 誉为文学大师,但他多次自我瘦身拒戴这顶帽子;他被评论界定性为“荷花淀派”一代文学 宗师,他又多次否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并为此发表过严正声明。他说:“影响刘绍棠、 从维熙他们小说创作的是他们的生活占有和他们自身的文学天赋,不能归结到我孙犁头上。 因而,没有‘荷花淀派’的存在。”如此淡定的人生恪守,不但让评论界仰目,连我们深受 其影响的一代作家,都感到孙犁行文和做人,都是我们高巍的生活坐标。以此,对比文坛中 那些自肥其身、自封大师的人来说,不是楚河汉界、清浊分明了吗? 回到宾馆,虽然极度疲劳,却难以成眠。我记起当年的 7 月 15 日,去天津参加他的告 别仪式时,难以忘怀的一瞬:他平静地卧在灵堂上,周围摆满了荷花。那是荷乡人民,特意 在当天黎明从白洋淀采摘下来,马不停蹄地运到灵堂与孙犁告别的。所以,当天津报刊对我 采访时,我举起灵堂前的一束红荷,回答记者说:“她就是孙犁的精灵。荷花已然雅致无瑕, 花儿凋谢了头上结出莲蓬,根下还盘结出甜藕。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过了午夜,我才模模糊糊地睡去,但荷花织成的夜梦,却又闯进我的心扉:我看见一身 素衣足穿布鞋的孙犁,含笑地向我走来,我急忙地迎了上去,想握住他的手;但是我的手抓 到的只是一朵荷花 我惊奇地喊道:“您在哪里?您在…” 没有任何回声。但我手里的那朵荷花,却魔术般地变了形体—它变成了一盏荷灯。我 再远望面前的荷园,成了荷灯的大河;荷灯顺着水波缓缓流动,灯心一束束红烛的火焰,照 亮了河水,照亮了荷塘。我正陷入茫然之中时,素衣布鞋的孙犁,突然又出现了,他站立于 荷灯光环的中心,向远方凝思远望… 我再一次呼喊他的名字,却把我自己叫醒了。我马上明白过来,刚才是一个午夜之梦; 而做梦的缘由,是美丽荷园勾起了我的思绪万千。至于那身着素衣的孙犁,我也找到切入心 扉的依据:白洋淀的荷花丛中,水乡人给他立起一座银色的雕像——全身是用汉白玉石雕塑 而成,他是从白洋淀的荷花丛中走来,到这个名冠全国的荷园赏荷来了。于是引发了这儿荷 花仙子们的祭悼,万朵美荷摇身变成了万盏荷灯 19.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荷园中的什么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 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2)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荷园织梦”的理解。(4分) 22.文学评论界将以孙犁、刘绍棠为首的一群作家称为“荷花淀派”,而孙犁却多次否 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对此你有何评论?(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感恩老兵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 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 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 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一老 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一一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 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 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 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 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 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 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 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 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 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 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 爱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 第8页共12页
第 8 页 共 12 页 过了午夜,我才模模糊糊地睡去,但荷花织成的夜梦,却又闯进我的心扉:我看见一身 素衣足穿布鞋的孙犁,含笑地向我走来,我急忙地迎了上去,想握住他的手;但是我的手抓 到的只是一朵荷花。 我惊奇地喊道:“您在哪里?您在……” 没有任何回声。但我手里的那朵荷花,却魔术般地变了形体——它变成了一盏荷灯。我 再远望面前的荷园,成了荷灯的大河;荷灯顺着水波缓缓流动,灯心一束束红烛的火焰,照 亮了河水,照亮了荷塘。我正陷入茫然之中时,素衣布鞋的孙犁,突然又出现了,他站立于 荷灯光环的中心,向远方凝思远望…… 我再一次呼喊他的名字,却把我自己叫醒了。我马上明白过来,刚才是一个午夜之梦; 而做梦的缘由,是美丽荷园勾起了我的思绪万千。至于那身着素衣的孙犁,我也找到切入心 扉的依据:白洋淀的荷花丛中,水乡人给他立起一座银色的雕像——全身是用汉白玉石雕塑 而成,他是从白洋淀的荷花丛中走来,到这个名冠全国的荷园赏荷来了。于是引发了这儿荷 花仙子们的祭悼,万朵美荷摇身变成了万盏荷灯。 19.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荷园中的什么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 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2)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荷园织梦”的理解。(4 分) 22.文学评论界将以孙犁、刘绍棠为首的一群作家称为“荷花淀派”,而孙犁却多次否 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对此你有何评论?(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感恩老兵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 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 老人们知道 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 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 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一一这些耄耋老人都是 60 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 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 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 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 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 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 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 年前的“D—day”, 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 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 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 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 爱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 日子,比如“7·7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抗战胜利 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 洲时他们永远感激! 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 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 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 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 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也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 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一一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9.就整篇文章而言,开头两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第5自然段作者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这 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1.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 的含意?4分) 22.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 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6分) 七、(60分) 23.请以“生命中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A项“出其制胜”应为“出奇制胜”,“人才荟萃”的“荟”应读hui;B项“莅 临”中的“莅”应读li;D项的“杀戳”应为“杀戮”,“身陷囹圄”的“圄”应读y 2.B(A项“探索”后的逗号改为顿号;C项在两个“吗”后加问号:D项句号应在引 号外。) 3.D(“显耀”指声誉、权势等显赫:“显要”指显眼重要。“临近”指时间、地区 靠近、接近:“邻近”指位置接近。“干涉”着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 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干预”着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 加以影响,语意较轻。) 4.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D项“剑拔弩张”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可用“唇枪舌剑”。A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B项“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 (答题建模:一是弄清成语含义,如,蔚然成风,剑拔弩张,江河日下等:二是感情色 彩,如江河日下、罄竹难书,都是贬义词,这里误作褒义词。) B(A项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才 是最佳途径”多余;D项成分残缺,可在“先进理念”后加上“的途径”。) (答题建模:看动词,一是看搭配,二是看成分多余。具体看,A项“过程是过程” 很明显“过程”和“时代”搭配不当。B项动词“是”的宾语是“有益尝试”,而“才是最 佳途径”多余,故结构混乱,句式杂糅。D项动词“是”的宾语不完整,宾语残缺。) (9分,每小题3分) 第9页共12页
第 9 页 共 12 页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 日子,比如“7·7 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 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 抗战胜利 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 洲时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 爆发时 20 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 87 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 20 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 79 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 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 60 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 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也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 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一一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 2004 年 7 月 8 日) 19.就整篇文章而言,开头两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20.第 5 自然段作者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这 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21.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 的含意?(4 分) 22.在第 15 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 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6 分) 七、(60 分) 23.请以“生命中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A 项“出其制胜”应为“出奇制胜”,“人才荟萃”的“荟”应读 huì;B 项 “莅 临”中的“莅”应读 lì;D 项的“杀戳”应为“杀戮”,“身陷囹圄”的“圄”应读 yǔ。 2.B(A 项“探索”后的逗号改为顿号;C 项在两个“吗”后加问号;D 项句号应在引 号外。) 3.D(“显耀”指声誉、权势等显赫;“显要”指显眼重要。“临近”指时间、地区 靠近、接近;“邻近”指位置接近。“干涉”着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 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干预”着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 加以影响,语意较轻。) 4. 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D 项“剑拔弩张”: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可用“唇枪舌剑”。A 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B 项“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 (答题建模:一是弄清成语含义,如,蔚然成风,剑拔弩张,江河日下等;二是感情色 彩,如江河日下、罄竹难书,都是贬义词,这里误作褒义词。) 5.B(A 项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C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才 是最佳途径”多余;D 项成分残缺,可在“先进理念”后加上“的途径”。) (答题建模:看动词,一是看搭配,二是看成分多余。具体看,A 项“过程是过程”, 很明显“过程”和“时代”搭配不当。B 项动词“是”的宾语是“有益尝试”,而“才是最 佳途径”多余,故结构混乱,句式杂糅。D 项动词“是”的宾语不完整,宾语残缺。)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D(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 7C(“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 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 8.A(“文理能通、修饰能工”不是写诗的最高境界。) (答题建模:1、阅读第一遍,必须边读边画,画出重要的词语、句子,特别是中心句、 段首句、理性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句子。2、阅读题干,确定阅读材料区间。3、分条与原文对 照,辨别句子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不同点要特意关注。4、命题人特意在中心句、理 性句设题,“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大部分出于此。) 、(12分,每小题3分) 9.C(谢:谢罪) 10.A(连词,表示转折。B.代词 的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c.连词, 来,表示目的;介词,把。D.动词,做;介词,替) 11.B(①说明袁安刚到任④只能说是间接⑤谢罪之举,看不出题干所要求的意思) 12.D(“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不正确,应是袁安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 证据的犯人释放) 四、(24分) 13.(1)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注:每句1分 得分点为“合”“坐”“相及”(2)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 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注:每句1分,得分点为“负 信”“还”“贷”“诚便(3)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注: 3分,得分点为“定”“尤”“谢”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 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 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 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词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 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 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 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 担罪贵,不会因此连累被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 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成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而我们又 前往掠夺他们(的土地),北方的单于认为我们欺负他们,谋划着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应该 将俘虏归还他们,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 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唯独袁安说:“北虏遣使 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 首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 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 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肃宗 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已见。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 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 第10页共12页
第 10 页 共 12 页 6.D(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 7.C(“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 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 8.A(“文理能通、修饰能工”不是写诗的最高境界。) (答题建模:1、阅读第一遍,必须边读边画,画出重要的词语、句子,特别是中心句、 段首句、理性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句子。2、阅读题干,确定阅读材料区间。3、分条与原文对 照,辨别句子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不同点要特意关注。4、命题人特意在中心句、理 性句设题,“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大部分出于此。)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9.C(谢:谢罪) 10.A(连词,表示转折。 B.代词,……的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 c.连词, 来,表示目的;介词,把。 D.动词,做;介词,替) 11.B(①说明袁安刚到任 ④只能说是间接 ⑤谢罪之举,看不出题干所要求的意思) 12.D(“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不正确,应是袁安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 证据的犯人释放) 四、(24 分) 13.(1)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 注:每句 1 分, 得分点为“合”“坐”“相及”(2)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 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 注:每句 1 分,得分点为“负 信”“还”“贷”“诚便 (3)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注: 3 分,得分点为“定”“尤”“谢”。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 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 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 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词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 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 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 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 担罪贵,不会因此连累被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 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成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而我们又 前往掠夺他们(的土地),北方的单于认为我们欺负他们,谋划着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应该 将俘虏归还他们,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 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唯独袁安说:“北虏遣使 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 首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 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 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肃宗 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已见。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 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 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滨州市2018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6届3月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省滨州市2016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4届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_山东省滨州市2014届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4届高三3月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省滨州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doc
- 山东省滨州2014届高三语文检测试卷_山东滨州2014届高三语文检测.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山东省滕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二)_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高三01月月考语文试卷_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高三01月月考.doc
- 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4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_山东省滕州市2015届高三4月模拟.doc
-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摸底考试试题_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摸底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潍坊2014届高三1月高考前模拟语文试卷_山东省潍坊2014届高三1月期末考前模拟语文试.doc
- 山东省潍坊2015年高二4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山东省潍坊.doc
- 山东省潍坊三县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_山东省潍坊三县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08-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_0901高三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08-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_答题纸.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08-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_高三语文参考答案.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_【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a.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_【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b.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_山东省潍坊市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1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山东潍坊市2011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山东潍坊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_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5月份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_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语文试题(3-5)_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语文试题(3-5)_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五)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语文试题(3-5)_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四)语文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