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薄 层 色 谱 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目录 前 二基本参数 三薄层层析的操作 四特殊的薄层 五应用举例 WindowsXP
目 录 一 前言 二 基本参数 三 薄层层析的操作 四 特殊的薄层 五 应用举例

一前言 定义: 薄层色谱法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 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 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 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 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常用的薄层色谱法以吸附剂为固定相,属于吸附色谱的范畴
3 薄层色谱法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 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 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 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 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一.前言 定义: 常用的薄层色谱法以吸附剂为固定相,属于吸附色谱的范畴

特点 薄层色谱与液相色谱法比较 HPLC TLC 每次只能分析一个样品在一块板上点上多个样品 同时进行分离 对样品制备要求高,必须不用毕一次弃去,可直接用 含可吸留在柱上的杂质,否样品的粗提物点样 则柱性能受损 可用功检测器种类较少展开后可用多种手段检测
4 薄层色谱与液相色谱法比较 HPLC TLC 每次只能分析一个样品 在一块板上点上多个样品 同时进行分离 对样品制备要求高,必须不 含可吸留在柱上的杂质,否 则柱性能受损 用毕一次弃去,可直接用 样品的粗提物点样 可用功检测器种类较少 展开后可用多种手段检测 特点

薄层色谱与柱层析和纸层析比较 (1)快速(数十秒~数十分钟) (2)分离效率高(多柱路) (3)灵敏度高 (斑点扩散小,比纸色谱高10-100倍) (4)显色方法多样(腐蚀性显色剂) (5)图象易保存
5 薄层色谱与柱层析和纸层析比较 (1)快速(数十秒~数十分钟) (2)分离效率高(多柱路) (3)灵敏度高 (斑点扩散小,比纸色谱高10-100倍) (4)显色方法多样(腐蚀性显色剂) (5)图象易保存

基本参数 口比移值(R) R+=原点至组分点中心的距离/原 点至流动前沿的距离 组分A的R=a/c A自 组分B的R=b/c 口相对比移值,即相对于某一物质κ的R值,用Rx 表示。 其定义为:Rx=组分的R值/物质x的R值 组分A相对于物质B的“相对比移值”RB =a/b
6 比移值(Rf) Rf =原点至组分点中心的距离/原 点至流动前沿的距离 组分A的Rf =a/c 组分B的Rf =b/c 相对比移值,即相对于某一物质x的Rf值,用Rx 表示。 其定义为:Rx=组分的Rf值/物质x的Rf值 组分A相对于物质B的“相对比移值” RB =a/b 二. 基本参数

薄层色谱的操作 口吸附剂的选择 口薄层板的制作 口展开剂的选择 口点样 口展开 口定位与显色 口薄层层析的定量测定
7 三.薄层色谱的操作 吸附剂的选择 薄层板的制作 展开剂的选择 点样 展开 定位与显色 薄层层析的定量测定

(一)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 口常用的薄层层析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纤 维素,聚酰废等 口吸附剂的选择:首先决定于样品成分的性质, 即它们的溶解性,酸碱性、极性以及是否与 吸附剂起化学反应等; 口其次要考虑吸附剂、载体是否容易得到及其 价格等
8 (一) 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 常用的薄层层析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纤 维素、聚酰胺等。 吸附剂的选择:首先决定于样品成分的性质, 即它们的溶解性、酸碱性、极性以及是否与 吸附剂起化学反应等; 其次要考虑吸附剂、载体是否容易得到及其 价格等

表5-1薄层色谱用硅胶的技术参数 项目 范围值 典型值 项目 范围值 典型值 密度/(g/cm2) 0.3~0.5 约0.4 孔体积/(mL/g) 0.8 比表面积/(m2/g) 400~600 约500 pH值 5~7 7.0 孔径/nm ~15 6.0 粒度/m 10~50 40 表5-2常用薄层用硅胶的特征 硅胶商品名称薪合剂 荧光添加剂 应用 硅胶H 无 薄层色谱,干柱色谱 硅胶G(TyPe60) 煅石膏 薄层色谱,干柱色谱 在波长为254mm紫外灯照 硅胶GF254 煅石膏锰激活的硅酸锌(ZmSO:Mn)波 长254mm 射下荧光检出 银激活的硫化锌、硫化锅 在波长为365m紫外灯照 硅胶GF365 煅石膏 (ZnS·Cds:Ag)波长365nm 射下荧光检出 薄层色谱,干柱色谱不易显 锰激活的硅酸锌(Zn2SiO4:Mn) 硅胶HF254 色或易与显色剂起化学反应 波长254mm 的化合物
9

(二)薄层板的制作 层析板是用专门的涂布器把浆状的吸附剂(纸浆、纤维素、硅胶 中性氧化物、聚酰胺、多孔性玻璃粉,硅烷化健合硅胶等)均匀 地涂在在薄层板(玻璃板、金属板或弹性塑料板)上,干燥 (110C活化)后即可使用。 层析硅段
10 层析板是用专门的涂布器把浆状的吸附剂(纸浆、纤维素、硅胶、 中性氧化物、聚酰胺、多孔性玻璃粉,硅烷化健合硅胶等)均匀 地涂在在薄层板(玻璃板、金属板或弹性塑料板)上,干燥 (110℃活化)后即可使用。 (二) 薄层板的制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纸色谱(纸上层析 Paper Chromatography).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柱色谱.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溶剂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沉淀分离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固相萃取技术.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加速溶剂萃取法(ASE)的应用.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加速溶剂萃取(ASE)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微波萃取技术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微波化学 Microwave Chemistry.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杨屹).ppt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doc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9.3)气相色谱检测器.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9.2)气相色谱固定相.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9.1)气相色谱仪.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色谱分析基础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8.2)色谱理论基础.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色谱分析基础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8.1)色谱法概述.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electrolytic and coulometric analysis(5.3)库仑滴定.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讲课人:崔艳).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离子交换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IEC & IC).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柱色谱、纸上层析 Paper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近代红外光谱进展.ppt
- 《计算机绘图软件》第四章 科学计算绘图软件Origin.pdf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笔记,共八章).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1章 绪论(主讲:任树林).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3章 络合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4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5章 重量沉淀法和沉淀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6章 吸光光度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7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8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9章 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doc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6.1-6.2).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6.3-6.4).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前言与绪论(主讲:龚孟濂).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