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469.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商疹病毒(Herpe 1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毅DNA病毒,有1O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a、B、y三个亚科.a商疹病毒(如 单纯随疹病毒、水一带状夜毒】增殖速快引起细病变、液毒《如百细 ,生长朋长,感垫细 形成百细。商求 样细,可引起淋巴增生.夜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写引起人类 生的有7种疹病击(见表291),瓶疹病声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 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表291引起人类产生的疹病毒 潜伏部位 直袋,唇、眼、染 水痘带状病毒( 型 ,带状 ,眼。、脑和先天感染 病毒(类 疹病毒5型 增多症、Burkiu淋巴、鼻咽 人使 第一节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单纯葱疹病声(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秘病吉由核心、衣壳、被腰(Tegument)及囊腰组成,核心含双股DNA,缠绕成纤型 卷轴。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直径为100m·衣壳外一层被模复盖,厚薄不匀,最外层为典型的脂质双层赛膜,上有突 起.有囊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囊膜表面含gb、gC、gD、E、G、gH驰蛋白,与病毒对细跑吸附/穿入(B RC D8e)、控制 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gH)及诱导细跑融合(eb gC gd gh)有关,并有诱生中和抗体(gd最强)和细跑毒作用(已知的HSV糖蛋白均 可) (二)基因结格 HSV基因组为 线性DNA分子,由共价连接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每片段均含有单一序列和反转复序列。基因组中有72个 基因,共编码70多种各异的蛋白质,其中除24种蛋白的特性还不清楚外,有18种编码蛋白组成病毒DNA结合蛋白及各种类,参予病毒DNA 合成,包装及核酸的代等,30多种不同蛋白组成病毒结构蛋白如衣壳白囊膜蛋白),在保护HSV的D、人,以及HSV的致病作用和诱 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三特性 日SV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常用的细胞影 细H.)细 ,原代乳晋细。人环细跑较 感.HSV感染动物范国广泛】 中枢神经系统致死性感染,家兔角接种引起 疹性角膜炎,鼠阴道内接种可 种鸡环绒手 膜上,形成塔殖性白色斑快」 四)分 有二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 与 %同源性,型间有共同抗原,也有特异性抗原,可用型特异性单克降 抗体作ELISA,DNA限制 切图合析及DNA 二、致病性 病人和健康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人感染 非常遍,感染 达80~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德疹,偶而也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内脏。 (一)原发感染 6个月以内婴儿多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抗体,初次感染约90%无临床症状,多为隐性感染。HSV一1原发感染常发生于1~15岁,常见的有 银口炎,系在口频粘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破裂后,多盖一层坏死组织。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瓶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脑炎 等。生殖器疱疹多见于14岁以后由HSV一2引起,比较严重,局部到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淋巴结炎. (仁)潜伏感染和复发 HSV原发感染产生免疫力后,将大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经箭鞘到达三叉神经节(HSV一1)和脊神经节(HSV一2)细孢中或后 围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内,以潜伏状态持续存在,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当机体发热、受寒、日晒、月经、情绪紧张,使用垂 体或胃上腺皮质激素,遭受某些细茵病毒感染等,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未梢,至附近表皮细胞内继续增殖,引 起复发性局部疱疫。其特点是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 性宫颈炎等亦可反复发作。 (三)先天性感染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股DNA病毒,有10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α疱疹病毒(如 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γ疱疹 病毒(如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引起人类产 生的有7种疱疹病毒(见表29-1)。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 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表29-1 引起人类产生的疱疹病毒 病毒 潜伏部位 所致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1型) 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2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3型) 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 神经节 腺体、肾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 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 生殖器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 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先天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婴儿急疹 未知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壳、被膜(Tegument)及囊膜组成。核心含双股DNA,缠绕成纤丝 卷轴。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直径为100nm 。衣壳外一层被膜复盖,厚薄不匀,最外层为典型的脂质双层囊膜,上有突 起。有囊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囊膜表面含gb 、 gC、 gD、 gE、 gG、 gH糖蛋白,与病毒对细胞吸附/穿入( gB gC gD ge )、控制 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gH)及诱导细胞融合(gb gC gD gH)有关。并有诱生中和抗体(gd 最强)和细胞毒作用(已知的HSV糖蛋白均 可)。 (二)基因结构 HSV基因组为一线性DNA分子,由共价连接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每片段均含有单一序列和反转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72个 基因,共编码70多种各异的蛋白质,其中除24种蛋白的特性还不清楚外,有18种编码蛋白组成病毒DNA结合蛋白及各种酶类,参予病毒DNA 合成,包装及核苷酸的代谢等。30多种不同蛋白组成病毒结构蛋白(如衣壳蛋白、囊膜蛋白),在保护HSV的DNA,以及HSV的致病作用和诱 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三)培养特性 HSV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常用的细胞系有BHK细胞,Vero细胞、 Hep-2细胞等。病毒初次分离时,原代乳兔肾细胞、人胚肺细胞较敏 感。HSV感染动物范围广泛,多种动物脑内接种可引起疱疹性脑炎,小白鼠是足垫接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致死性感染,家兔角膜接种引起疱 疹性角膜炎,豚鼠阴道内接种可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癌。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增殖性白色斑块。 (四)分型 HSV有二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两型病毒核苷酸序列有5%同源性,型间有共同抗原,也有特异性抗原,可用型特异性单克隆 抗体作ELISA,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及DNA杂交试验等方法区分型别。 二、致病性 病人和健康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人感染 非常普遍,感染率达80~9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疱疹,偶而也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内脏。 (一)原发感染 6个月以内婴儿多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抗体,初次感染约90%无临床症状,多为隐性感染。HSV—1原发感染常发生于1~15岁,常见的有 龈口炎,系在口颊粘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破裂后,多盖一层坏死组织。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脑炎 等。生殖器疱疹多见于14岁以后由HSV—2引起,比较严重,局部剧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淋巴结炎。 (二)潜伏感染和复发 HSV原发感染产生免疫力后,将大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经髓鞘到达三叉神经节(HSV—1)和脊神经节(HSV—2)细胞中或周 围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内,以潜伏状态持续存在,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当机体发热、受寒、日晒、月经、情绪紧张,使用垂 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遭受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等,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至附近表皮细胞内继续增殖,引 起复发性局部疱疹。其特点是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 性宫颈炎等亦可反复发作。 (三)先天性感染

HSV通过胎盘感染,影响胚胎细胞有丝分裂,易发生流产、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约40一60%的新生儿在通过HSV一2 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中60~70%受染新生儿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遇症可达95%。 (四)致癌关暴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HSV一1和HSV一2可能分别与唇痘、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关,特别HSV一1作为宣颈的病因,曾受到人们重视,但近 年研究表明人乳头商病毒与该癌有直接关系,因此官颈德成因也许是复杂的, 三、免疫性 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绩多年。中和抗体在细胞外灭活病毒,对阻止病毒经血流描散和限制标 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灭潜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复发。机体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细孢免疫起更重要作用,NK细胞可特异性杀死HSV感染 细跑:在抗体参予下,介导ADCC效应亦可将HSV感染细胞裂解;细胞毒性T细胞和各种淋巴分子(如干扰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 意义. 四、微生物学诊断 须。阴道分论液,或角膜结膜刮取物等接种易感细孢中培养1~2天 ,出现细孢肿用,变园,相互酸合 等病变 免疫荧光法(IFA),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鉴定,确诊HSV,必要时进行分型 检测 ELSA等方法直接检测细内或分泌液中抗原,快速诊断HSV感染 )抗体检测 用补体结合 ELIS 检测病人血清 中的抗 可用于原 诊断,但不能 与复发 感 区,因人群H5V感染 ,广泛存在湛伏感 染,血清中普 含较高抗体水平,则复发感染时很难观察到抗体效价上升。而检测酒 液机 对神经系统H$V感染有重要意义, 此外用DNA分子杂交法和PCR法检测HSV DNA,已显示较大优越性现多用于实验研究,将在临床推广应用。 五、防治原则 (一)预防 由于HSV有致璃可能性,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不宜用于人体,现研究中的各种疫苗如囊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gB、gD基 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多肽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良好效果,有应用前景。 孕妇产道HSV一2感染,分娩后可给新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 (二)治疗 疱疹净(IDU)、可糖胞苷(Ara一C)、阿糖腺苷(Aa一A)、澳乙烯尿苷(BVDU)】等治疗疱袋性角膜炎有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提高效 力,国内用HSv gC gD单克隆抗体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瓷疹性角膜炎,取得显著疗效。 无环鸟首(ACV)对疱疹病毒选择性很强的药物。ACV必须经HSV的胸腺核首教酶(TK)激活后磷酸化为一磷化ACV,再经细跑激酶磷 酸化为二三磷酸化ACV,ACV一ATP对dGTP有极强的竞争性,故可终止病毒DNA合成。ACV主要用于治疗生殖器有疹感染,使同部排毒时间 缩短,提早局部家合,此外ACV还常用于治疗唇疮疮、疱疹性脑炎、新生儿瓶疹,疱疹性角膜炎等,均有疗效。 阿糖腺苷(Ara一A)系通过宿主激南作用就可磺酸化成有活性的Aa一ATP,选择性地抑制HSV多聚南,终止病毒DNA合成。由于Am一A 不需HSv TKE离的作用,故可用于耐ACV毒株(TK株)感染的治疗,能防止疱疹性角膜炎病变严重恶化,减低疱疹必性脑炎和HSV全身感染的 死亡李, 第二节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一带状疹病毒(Varicella一Zo1 ter virus,VZV)可由同一种病毒写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在儿童初次感染写引起水痘,而潜伏休内的 毒受到某些利激后复发引起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生物学性状 本病基本性状与HSV相似,只有一个血清型, 一般动物和鸡胚对VZV不敏感,在人或狠纤椎母细胞中增殖,并缓慢产生细胞病变,形成 多核巨细胞,受感染细胞核内,可 酸性包汤体 水痘:忠者是主 毒先在局郎淋巴结增殖 讲入血液散 到务个内继大量 增殖。经2-3周潜伏期后 皮 内生成 核内包通体和多核巨细能 立消生后 东成使用皮质激素 儿室 带状疹:是潜伏在体 ,由于儿 E 根神经节或脑感染神经节中,当机体受到某些 刺激,如发热 神经结索下行达 ,在皮肤上沿着 觉神经的通 4周内局部痛觉 常敏感, 联的水 ,形似带状,故名。 有破

HSV通过胎盘感染,影响胚胎细胞有丝分裂,易发生流产、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约40~60%的新生儿在通过HSV—2 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中60~70%受染新生儿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遗症可达95%。 (四)致癌关系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HSV—1和HSV—2可能分别与唇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关,特别HSV—1作为宫颈癌的病因,曾受到人们重视,但近 年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与该癌有直接关系,因此宫颈癌成因也许是复杂的。 三、免疫性 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续多年。中和抗体在细胞外灭活病毒,对阻止病毒经血流播散和限制病 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灭潜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复发。机体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细胞免疫起更重要作用,NK细胞可特异性杀死HSV感染 细胞;在抗体参予下,介导ADCC效应亦可将HSV感染细胞裂解;细胞毒性T细胞和各种淋巴分子(如干扰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 意义。 四、微生物学诊断 (一)病毒分离 采取病人唾液,脊髓液及口腔、宫颈、阴道分泌液,或角膜结膜刮取物等接种易感细胞中培养1~2天,出现细胞肿用胀,变圆,相互融合 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然后用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鉴定,确诊HSV。必要时进行分型。 (二)抗原检测 同上标本,用IFA、ELISA等方法直接检测细胞内或分泌液中抗原,快速诊断HSV感染。 (三)抗体检测 用补体结合试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可用于原发感染诊断,但不能与复发感染区别,因人群HSV感染率高,广泛存在潜伏感 染,血清中普遍含较高抗体水平,则复发感染时很难观察到抗体效价上升。而检测脊髓液抗体,对神经系统HSV感染有重要意义。 此外用DNA分子杂交法和PCR法检测HSV DNA,已显示较大优越性。现多用于实验研究,将在临床推广应用。 五、防治原则 (一)预防 由于HSV有致癌可能性,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不宜用于人体。现研究中的各种疫苗如囊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gB、gD基 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多肽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良好效果,有应用前景。 孕妇产道HSV—2感染,分娩后可给新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 (二)治疗 疱疹净(IDU)、阿糖胞苷(Ara—C)、阿糖腺苷(Ara—A)、溴乙烯尿苷(BVDU)等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提高效 力。国内用HSv gC gD单克隆抗体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取得显著疗效。 无环鸟苷(ACV)对疱疹病毒选择性很强的药物。ACV必须经HSV的胸腺核苷激酶(TK)激活后磷酸化为一磷化ACV,再经细胞激酶磷 酸化为二三磷酸化ACV。ACV—ATP对dGTP有极强的竞争性,故可终止病毒DNA合成。ACV主要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感染,使局部排毒时间 缩短,提早局部愈合。此外ACV还常用于治疗唇疱疹、疱疹性脑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等,均有疗效。 阿糖腺苷(Ara—A)系通过宿主激酶作用就可磷酸化成有活性的Ara—ATP,选择性地抑制HSV多聚酶,终止病毒DNA合成。由于Ara—A 不需HSv TK酶的作用,故可用于耐ACV毒株(TK-株)感染的治疗。能防止疱疹性角膜炎病变严重恶化,减低疱疹必性脑炎和HSV全身感染的 死亡率。 第二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而潜伏体内的病 毒受到某些刺激后复发引起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一、生物学性状 本病毒基本性状与HSV相似。只有一个血清型,一般动物和鸡胚对VZV不敏感,在人或猴纤椎母细胞中增殖,并缓慢产生细胞病变,形成 多核巨细胞,受感染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水痘: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口、咽、结膜、皮肤等处侵入人体。病毒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进入血液散布到各个内脏继续大量 增殖。经2~3周潜伏期后,全身皮肤广泛发生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皮疹分布主要是向心性,以躯干较多。皮疹内含大量病毒,感染的棘细 胞(Prickle cell )内生成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立痘消失后不遗留疤痕,病情一般较轻,但偶有并发间质性肺炎和感染后脑炎 (0.1%)。细胞免疫缺陷、白血病、肾脏病或使用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的儿童,病情较严重。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体内的VZV复发感染。由于儿童时期患过水痘愈合,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感染神经节中,当机体受到某些 刺激,如发热、受冷、机械压迫,使用免疫抑制剂、X光照射,白血病及肿瘤等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低下时,导致潜伏病毒激活,病毒沿感觉 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在皮肤上沿着感觉神经的通路发生串联的水疱疹,形似带状,故名。多发生于腰腹和面 部。1~4周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有剧痛

患水痘后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终身不再感染。但对长期潜伏于神经节中病毒不能被清除,故不能阻止病毒激活而发生带 状疹 三。微生物学诊断 水痘一带状疱袋的临床症状典型,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诊断。必要时可刮取疱疹基底部细胞涂片染色检查酸性核内包酒体和多核巨细 胞,亦可用膜抗原单克降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裤染色检查细胞内抗原· 四。防治原则 水痘一带状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感染和传播有良好效果,经免疫的幼儿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维持几年。应用含特异抗体的 人免疫球蛋白,也有预防效果。 无环鸟苷、阿糖豫苷和高剂量干扰素可限制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情发展及缓解局部症状。 第三节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亦称细胞包通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孢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酒体,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CMV具有典型的在疹病毒形态,其DNA结构也与HSV相似,但比HSV大5%,本病毒对宿主或培养细胞有高度的种特异性,人巨细胞病毒 (HCMV)只能感染人,及在人纤维细抱中增殖.。病毒在细抱培养中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初次分离培养需30~40天才出现细胞病变,其特 点是细跑钟大变园,核变大,核内出现周田饶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通体 一致病性 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回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 统可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其他腺体,以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垂液、乳汗血液、尿 液、精液、子宫分泌物多处排出病声。通常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言移植等多途径传播。 【一】先天性感染 妊振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痘,肝脾肿大,血小板减 少性紫斑及溶血性拉血。丰活儿童常遗留永久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内运动障得,耳登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二)围产期感染 产妇泌尿道和宫颈排出CMV,则分焕时婴儿,经产道可被感染,多数和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床感染,有的有轻微呼吸道障得或肝 功能损伤 (三)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吸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微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储异性抗体明性单核细跑蜡多症,由于妊振接受免夜抑制 疗,器宜移植,钟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狗、淋巴细中病毒,引起单核细泡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四)细胞转化和可能致作用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咕齿类动物胚胎纤椎母细孢。在某些肿如宫颈、结肠癌、前列腺、Kaposisf肉密中CMv DNA检出率高 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粒,提示 CMW与其 疹病毒 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CMV感染的发 作用,细跑免疫缺 一受军如制,如杀伤性T细 ,可 重的和长期的CMV感染,并使机体的细免疫进 机体原发CV后能 性抗体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激活NM细胞, V复能力,对时相同声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但不能征抗内源性潜伏病毒的活化。 MN其他不同毒株的外源性感染, 异性杀性T 巴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细胞能发挥最大的 四生物学诊断 垂液。尿液。子宜颈分泌液等标本离心沉淀,将脱落细孢用姬姆 色 检查 细能及核内和浆内酸性包透体,可作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 本接种于人胚 纤维母细中,由于CMV生长周期长 为了快速诊断 小时的感染细胞氏 或复发 染和流行病 毒血症时,可用葡聚糖液提 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酶或荧光 色 印迹法和分子杂交技术直接从尿液,各种分泌物中检 ,准确的方法 丙氧鸟苷(anciclovir DHPG) 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 可降低骨酷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死亡 如果耐丙氧鸡苷的 MV感染可迭用磷甲酸钠 ,虽能持久地减少CMV扩散。 但效果比前者差 V病击活疫苗,能诱导产生抗体, 排除疫苗的致潜能,有待解决 第四节EB病毒

患水痘后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终身不再感染。但对长期潜伏于神经节中病毒不能被清除,故不能阻止病毒激活而发生带 状疱疹。 三、微生物学诊断 水痘一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典型,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诊断。必要时可刮取疱疹基底部细胞涂片染色检查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 胞,亦可用膜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查细胞内抗原。 四、防治原则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感染和传播有良好效果,经免疫的幼儿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维持几年。应用含特异抗体的 人免疫球蛋白,也有预防效果。 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和高剂量干扰素可限制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情发展及缓解局部症状。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其DNA结构也与HSV相似,但比HSV大5%。本病毒对宿主或培养细胞有高度的种特异性,人巨细胞病毒 (HCMV)只能感染人,及在人纤维细胞中增殖。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初次分离培养需30~40天才出现细胞病变,其特 点是细胞肿大变园,核变大,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二、致病性 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 统可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其他腺体,以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 液、精液、子宫分泌物多处排出病毒。通常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径传播。 (一)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 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贫血。丰活儿童常遗留永久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内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二)围产期感染 产妇泌尿道和宫颈排出CMV,则分娩时婴儿经产道可被感染,多数和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床感染,有的有轻微呼吸道障碍或肝 功能损伤。 (三)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吸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常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嗜异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 疗,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病毒,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四)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纤椎母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 DNA检出率高, 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CMV与其疱疹病毒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三、免疫性 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CMV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缺陷者,可导致严重的和长期的CMV感染,并使机体的细胞免疫进 一步受到抑制,如杀伤性T细胞活力下降,NK细胞功能减低等。 机体原发感染CMV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激活NM细胞。抗体有限CMV复制能力,对相同毒株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但不能抵抗内源性潜伏病毒的活化,及CMV其他不同毒株的外源性感染。而通过特异性杀性T淋巴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细胞能发挥最大的 抗病毒作用。 四、微生物学诊断 唾液、尿液、子宫颈分泌液等标本离心沉淀,将脱落细胞用姬姆萨染色镜检,检查巨大细胞及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可作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人胚肺纤维母细胞中,由于CMV生长周期长,细胞病变出现慢,为了快速诊断,可将培养24小时的感染细胞固 定,用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Mv DNA。 用ELISA检测lgM抗体和lgG抗体,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LgG抗体可终身持续存在,lgM抗体与急性感染有关。 不论是初次感染或复发感染,当病毒血症时,可用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成涂片,加CM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 色,检测细胞内抗原。 近年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分子杂交技术直接从尿液,各种分泌物中检测CMV抗原和DNA是既迅速又敏感,准确的方法。 五、防治原则 丙氧鸟苷(ganciclovir DHPG)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死亡率, 如果耐丙氧鸟苷的CMV感染可选用磷甲酸钠,虽能持久地减少CMV扩散,但效果比前者差。国外研制CMV病毒活疫苗,能诱导产生抗体,但 排除疫苗的致癌潜能,有待解决。 第四节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 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E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疙疹病毒相似,园形、直径180m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x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 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购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 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 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跑识别膜抗原(LYDMA).除LYDMA2外,奥咽癌击 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闸明EBV与鼻园箱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EB病 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染色体内 二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四}~S岁儿童EB病毒VCA-I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 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S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抱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 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 功能低下时,君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复发感染。 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三种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钟大. 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结。肝牌脏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偶而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如脑炎)。此外,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中可呈现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 (二)非洲儿童淋巴痘(即Burk淋巴瘤) 多见于5一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新几内亚和关洲温热带地区显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而、褥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体。甘中 8O%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在肿瘤组织中发现EBV基因组,故认为EBV与此病关系密切, (三)廊咽瘤我国南方(广东广西)及东南亚是鼻咽痘高发区,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HBV与鼻咽德关系密切,表现()在所 有病例列的癌组织中有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2)病人血清中有高效价EBV抗原(生要HCV和E)的1gG和gA抗体。(3) 一病例中仅有单 病毒株,提示病毒在肿起始阶设已进入癌细跑. 三色商性 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 阳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 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年 胸起关能作用 四、微生物学诊唐 EBV合培用 一船用血洁学方法铺助诊断。在有条件实验宝 法检细胞内EBV基因组及甘去在物 (一)EBY特异性抗体的检别用免疫染色法或免荧光技 出血清中EBV V近 感染,在鼻圆血洁中可测 VCA-IaG抗体达90%左右,病情好转;抗体效价不降,因此对明诊新及我 有价值光其我学者大现装人群言,发现抗E人e 价上升极大地增加了得喜的危险性, 该癌肿的早期诊新,提供了重要手段 清可出现y测片 抗体,不过正常人和血清病人的抗体经 良肾组织细吸收试验,可变为羽性】 五防治原测 二种 苗问世,其中之一为我国用基因工程方衫 构建的同时表达Bv即320和 八的痘苗陵苗,重点使用在鼻园高发区。另 风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 第五节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 一、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3 virus type6,HHV.6)是1986年从淋巴增殖异常表者及爱滋病病人外周血单细胞首先分离到一种具有 疹病毒形态和淋巴细胞的新病毒,它志疹病毒科其他5个型病毒的抗原性和薄切图谱不同,故名HV6 人类感染HHV6十分普,但多为隐性感染,免疫荧光试验可在60~80%儿童及成人血清中宣到HHV6抗体,HHV6是婴儿急疹(玫瑰 疹)的病原,并证实与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人感染等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爱滋病病人的增多,HHV6感染变得 日益重要。 微生物学检查,可采取早明病人外阔血单核细泡与经活化(用PHΛ,L2)的脐带血淋巴细胞共培养,或用活化的T细胞系(为HSB2)感 染病人体液(嚼液、尿液,血液等)进行病毒分离。亦可用原性杂交和PCR技术检测感染细胞或组织中病毒DNA,及血清学试验(IFA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 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园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 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 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 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 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EB病 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染色体内。 二、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 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 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 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复发感染。 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三种: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 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结。肝脾脏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偶而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如脑炎)。此外,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中可呈现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 (二)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 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新几内亚和美洲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体,其中 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在肿瘤组织中发现EBV基因组,故认为EBV与此病关系密切。 (三)鼻咽癌 我国南方(广东广西) 及东南亚是鼻咽癌高发区,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H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表现(1)在所 有病例的癌组织中有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2)病人血清中有高效价EBV抗原(主要HCV和EA)的lgG和lgA 抗体。(3)一病例中仅有单一 病毒株,提示病毒在肿瘤起始阶段已进入癌细胞。 三、免疫性 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 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 胞起关键作用。 四、微生物学诊断 EBV分离培养困难,一般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在有条件实验室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V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 (一)EB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检出血清中EBVlgG抗体,可诊断为EBV近期感染。在鼻咽癌血清中可测出 VCA-lgG抗体达90%左右,病情好转;抗体效价不降,因此对鼻咽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尤其我国学者大规模人群调查,发现抗EA-lgA效 价上升,极大地增加了得鼻咽癌的危险性,为该癌肿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 (二)嗜异性抗体凝集试验 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患者于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lgM型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 抗体效价超过1:100有诊断意义,但只有60~80%病例呈阳性,且少数正常人和血清病病人也含有此抗体,不过正常人和血清病人的抗体经豚 鼠肾组织细胞吸收试验,可变为阴性。 五、防治原则 目前有二种疫苗问世,其中之一为我国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同时表达EBv gp320和HBsAg的痘苗疫苗,重点使用在鼻咽癌高发区。另一 为提纯病毒gp32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患者中作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 无环鸟苷(AC)和丙氧鸟苷(DHPG)可抑EBV复制,均有一定疗效。 第五节 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 一、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HHV-6)是1986年从淋巴增殖异常患者及爱滋病病人外周血单细胞首先分离到一种具有疱 疹病毒形态和嗜淋巴细胞的新病毒,它志疱疹病毒科其他5个型病毒的抗原性和酶切图谱不同,故名HHV-6。 人类感染HHV-6十分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免疫荧光试验可在60~80%儿童及成人血清中查到HHV-6抗体。HHV-6是婴儿急疹(玫瑰 疹)的病原,并证实与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人感染等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爱滋病病人的增多,HHV-6感染变得 日益重要。 微生物学检查,可采取早期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经活化(用PHA、IL2)的脐带血淋巴细胞共培养,或用活化的T细胞系(为HSB2)感 染病人体液(唾液、尿液、血液等)进行病毒分离。亦可用原性杂交和PCR技术检测感染细胞或组织中病毒DNA。及血清学试验(IFA

ELISA)检测抗病毒IgM和IgG,以确定近期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 常用治疗药物是磷乙酸和磷甲酸,两者均可抑制病毒聚合酶的活性,阻断DNA复制。 二、人类疱疹病毒7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s7,HHV-7)是断HHV.6之后于1970年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的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在 体外对CD4+淋巴细胞具有亲和性,可以在PNA刺激的人脐带血淋巴细跑中增殖。HHV-7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在75%健康人唾液 中检出。从婴儿急性,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肾移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都分离出HHV-7。其细胞病变特点,分离培养条件与HHV6相似,可 通过对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特异性PCR、DNA分析等试验来区别。又确证CD4分子是HHV7的受体,抗CD4单克隆抗体可抑HHV-7在CD4+T细 胞中增殖。由于HHV7与HIV的受体皆为CD4分子,两者之间的互相拮抗作用,将为HIV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ELISA)检测抗病毒lgM和lgG,以确定近期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 常用治疗药物是磷乙酸和磷甲酸,两者均可抑制病毒聚合酶的活性,阻断DNA复制。 二、人类疱疹病毒7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s 7,HHV-7)是断HHV-6之后于1970年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的新型人类疱疹病毒,在 体外对CD4+淋巴细胞具有亲和性,可以在PNA刺激的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中增殖。HHV-7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在75%健康人唾液 中检出。从婴儿急性,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肾移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都分离出HHV-7。其细胞病变特点,分离培养条件与HHV-6相似,可 通过对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特异性PCR、DNA分析等试验来区别。又确证CD4分子是HHV-7的受体,抗CD4单克隆抗体可抑HHV-7在CD4+T细 胞中增殖。由于HHV-7与HIV的受体皆为CD4分子,两者之间的互相拮抗作用,将为HIV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