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0章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含参考答案)

第二十章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首页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2.实验室自动化的合并 3.实验室自动化的任务整合 4.实验室自动化的整合 5.标本管理器 6.工作单元 7.模块工作单元 8标本前处理系统 9.全实验室自动化 10.智能自动机械臂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将众多模块分析系统整合成一个实现对标本处理、传送、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的全自动化称 为() A.实验室模块自动化 B.全实验室自动化 C.模块工作单元 D.模块群 E.整合的工作单元 2。下述有关智能化传输技术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技术稳定 B.价格低 C.速度快
1 第二十章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首 页 习 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名词解释 选择题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2.实验室自动化的合并 3.实验室自动化的任务整合 4.实验室自动化的整合 5.标本管理器 6.工作单元 7.模块工作单元 8.标本前处理系统 9.全实验室自动化 10.智能自动机械臂 二、选择题 【A 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将众多模块分析系统整合成一个实现对标本处理、传送、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的全自动化称 为( ) A.实验室模块自动化 B.全实验室自动化 C.模块工作单元 D.模块群 E.整合的工作单元 2. 下述有关智能化传输技术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技术稳定 B.价格低 C.速度快

D.能适应实验室布局的改变 E.不能处理多种规格的样品容器 3.在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中通常作为独立可选单元存在的是() A.样品投入 B.自动装载 C,离心单元 D.样品分注 E.样品标记 4.样品在机械轨道上转运,通常一组的试管数是() A.1-2个 B.14个 C.45个 D.410个 E.420个 5.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基础是() A.自动装载 B.抓放式机械手 C.轨道运输 D.自动离心 E.IS中的条形码技术 6.下述分注模块功能,最佳的是() A.检测血清有否溶血 B.检测液面检测 C.检测血清有无纤维蛋白凝块 D.检测血清容量多少 E.不合格标本直接输送到出口模块中预先设定区域 7.下述关于条形码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化了实验室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效率 B.需要区分标本的先后次序 C.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D.不用在分析仪中输入检验项目 E.损坏、缺失或条形码标签长度或类型错误读取器将无法读取 8.下述的不包括在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中的是() A.提升快速回报结果的能力
2 D.能适应实验室布局的改变 E.不能处理多种规格的样品容器 3. 在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中通常作为独立可选单元存在的是( ) A.样品投入 B.自动装载 C.离心单元 D.样品分注 E.样品标记 4. 样品在机械轨道上转运,通常一组的试管数是( ) A.1~2 个 B.1~4 个 C.4~5 个 D.4~10 个 E.4~20 个 5.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基础是( ) A.自动装载 B.抓放式机械手 C.轨道运输 D.自动离心 E.LIS 中的条形码技术 6. 下述分注模块功能,最佳的是( ) A.检测血清有否溶血 B.检测液面检测 C.检测血清有无纤维蛋白凝块 D.检测血清容量多少 E.不合格标本直接输送到出口模块中预先设定区域 7. 下述关于条形码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化了实验室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效率 B.需要区分标本的先后次序 C.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D.不用在分析仪中输入检验项目 E.损坏、缺失或条形码标签长度或类型错误读取器将无法读取。 8. 下述的不包括在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中的是( ) A.提升快速回报结果的能力

B.将检验报告的误差减少到最少 C全面提升临床检验的管理 D.增加了实验室的生物危险性 E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卫生资海 【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L.标本在TLA可以完成的项目主要包括() A.临床生化的检测 B.临床免疫的检测 C.临床血液的检测 D.出凝血指标的检测 E。临床微生物的检测 2.TLA的基本组成包括 () A。标本运输系统 B.标本前处理系统 C.自动化分析仪 D.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 E.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3.标本前处理系统可对样品进行多种方式的标识,包括() A.二维条码 B.条形码 C.D芯片 D.图像处理技术 E。激光技术 4.下述关于样品管机械开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减少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与样本直接接触机会 B.减少了生物源污染危险 C.提高了工作效率 D.除盖方式可以是螺旋式、直拔式和剥离式 E.节约成本 5。下述有关样品再分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分注的二次样本管,系统自动为其加贴与原始样本管相同的条形码标识 B.为节约成本,无需采用一次性采样吸头 C.提高检测速度 3
3 B.将检验报告的误差减少到最少 C.全面提升临床检验的管理 D.增加了实验室的生物危险性 E.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卫生资源 【X 型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标本在 TLA 可以完成的项目主要包括( ) A.临床生化的检测 B.临床免疫的检测 C.临床血液的检测 D.出凝血指标的检测 E.临床微生物的检测 2. TLA 的基本组成包括( ) A.标本运输系统 B.标本前处理系统 C.自动化分析仪 D.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 E.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3. 标本前处理系统可对样品进行多种方式的标识,包括( ) A.二维条码 B.条形码 C.ID 芯片 D.图像处理技术 E.激光技术 4.下述关于样品管机械开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减少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与样本直接接触机会 B.减少了生物源污染危险 C.提高了工作效率 D.除盖方式可以是螺旋式、直拔式和剥离式 E.节约成本 5. 下述有关样品再分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分注的二次样本管,系统自动为其加贴与原始样本管相同的条形码标识 B.为节约成本,无需采用一次性采样吸头 C.提高检测速度

D.进行标本液面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凝块检测和血清容量的检测 E.机器加贴的条型码易发生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错误 三、简答题 1.简述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2.简述TLA的基本组成。 3.简述条形码技术的使用与优点。 4.简述实验室信息系统(①IS)的定义。 5.简述实验室流水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6。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7.简述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为了实现对临床实验室内某一个或某几个检测系统的系统化整合,而将相 同或不相同的分析仪器与实验室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分析系统,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和信息网络进行连接的 系统,构成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环境,覆盖整个检验过程,形成大规模的全检验过程的自动化。 2.实验室自动化的合并:将不同的分析技术或方法集成到一台或一组相互连接的仪器上进行工作。 3.实验室自动化的任务整合:将多种自动处理的任务整合为一个可连续处理的进程。 4实验室自动化的整合:将一种分析仪器或多种分析仪器与分析前设备和分析后设备相互连接进 行工作。 5.标本管理器:是一个机械装置,它可以在分析前储存样品,在分析后对样品进行缓存。 6.工作单元:由一个标本管理器和一台(或多台)仪器组成。一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分析前的样品 存储、分析时标本向分析仪的传送和分析后存储在输出缓存区。 ?.模块工作单元:由二台或二台以上具有相同分析原理的自动分析仪和一台控制器所组成。 8.标本前处理系统:即标本预处理系统,其功能包括样本分类和条码识别,自动装载和样本离心 样本质地识别、提示,样本管去盖,样本再分注及标记。 9.全实验室自动化:是将众多模块分析系统整合成一个实现对标本处理、传送、分析、数据处理 和分析的全自动化过程。标本在TLA可完成临床化学、免疫学、血液学等亚专业的任一项目检测。 10.智能自动机械臂:即编程控制的可移动机械手。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机械手,其活动范围仅限 于一个往返区间或以机座为圆心的半圆区域内,以安装在移动机座上机械手为中心,可为多台分析仪器
4 D.进行标本液面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凝块检测和血清容量的检测 E.机器加贴的条型码易发生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错误 三、简答题 1. 简述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2. 简述 TLA 的基本组成。 3. 简述条形码技术的使用与优点。 4. 简述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定义。 5. 简述实验室流水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6. 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7. 简述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 习 题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为了实现对临床实验室内某一个或某几个检测系统的系统化整合,而将相 同或不相同的分析仪器与实验室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分析系统,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和信息网络进行连接的 系统,构成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环境,覆盖整个检验过程,形成大规模的全检验过程的自动化。 2.实验室自动化的合并:将不同的分析技术或方法集成到一台或一组相互连接的仪器上进行工作。 3.实验室自动化的任务整合:将多种自动处理的任务整合为一个可连续处理的进程。 4.实验室自动化的整合:将一种分析仪器或多种分析仪器与分析前设备和分析后设备相互连接进 行工作。 5.标本管理器:是一个机械装置,它可以在分析前储存样品,在分析后对样品进行缓存。 6.工作单元:由一个标本管理器和一台(或多台)仪器组成。一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分析前的样品 存储、分析时标本向分析仪的传送和分析后存储在输出缓存区。 7.模块工作单元 :由二台或二台以上具有相同分析原理的自动分析仪和一台控制器所组成。 8.标本前处理系统:即标本预处理系统,其功能包括样本分类和条码识别,自动装载和样本离心, 样本质地识别、提示,样本管去盖,样本再分注及标记。 9. 全实验室自动化:是将众多模块分析系统整合成一个实现对标本处理、传送、分析、数据处理 和分析的全自动化过程。标本在 TLA 可完成临床化学、免疫学、血液学等亚专业的任一项目检测。 10.智能自动机械臂:即编程控制的可移动机械手。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机械手,其活动范围仅限 于一个往返区间或以机座为圆心的半圆区域内,以安装在移动机座上机械手为中心,可为多台分析仪器

提供标本。 二、选择题 【A型题】 1.B2.D3.C4.D5.E6.E7.B8.D 【X型题】 1.ABCD 2.ABCDE 3.ABCD 4.ABC 5.ACD 三、简答题 1.简述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答:第一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将醇、辅酶、缓冲液等配制成为随时备用的试剂盒,随着火焰光度 计的问世,60年代开发了单通道和多通道的顺序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二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使手工加样、解育和测定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并开始改善不同仪器对同 一标本检测同一项目所得结果的质量,开始重视并引入检验周期TT的概念。 第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概念,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过程实 现了自动化工作流水线作业,并使过去耗时的标本处理和数据处理等单调、脏、危险的所谓“D工作” 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 2.简述TLA的基本组成。 答:TLA的基本组成包括:①标本运输系统:②标本前处理系统:包括样本分类和条码识别,自动 装载和样本离心,样本质地识别、提示,样本管去盖,样本再分注及标记:③自动化分析仪:④分析后 处理输出系统:⑤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3.简述条形码技术的使用与优点。 答:LIS系统中采用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基础。在申请检验项目或交付检验费用时 生成条形码申请单,采集时产生条形码标签和病人取检验报告的条形码回执,并将条形码标签贴在标本 容器上。按条形码信息对标本进行检验部门分送、传输病人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进行双向 通讯、结果审核、检验结果查询、获取检验报告和标本保存等。 简化并规范了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又提高实验室工作自动 化程度。条形码技术有利于其它检验仪器操作的规范化和功能利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检验结果同时 又保护病人的隐私。 4.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定义。 答:实验室信息系统L$是指对患者标本识别、检验申请、结果报告、质量控制和样本分析等各个 方面相关的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的信息系统,以对实验室标本检测全过程中产生的 5
5 提供标本。 二、选择题 【A 型题】 1.B 2.D 3.C 4.D 5.E 6.E 7.B 8.D 【X 型题】 1.ABCD 2.ABCDE 3.ABCD 4.ABC 5.ACD 三、简答题 1.简述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答:第一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将酶、辅酶、缓冲液等配制成为随时备用的试剂盒,随着火焰光度 计的问世,60 年代开发了单通道和多通道的顺序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二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使手工加样、孵育和测定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并开始改善不同仪器对同 一标本检测同一项目所得结果的质量,开始重视并引入检验周期 TAT 的概念。 第三代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概念,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过程实 现了自动化工作流水线作业,并使过去耗时的标本处理和数据处理等单调、脏、危险的所谓“3D 工作” 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 2.简述 TLA 的基本组成。 答:TLA 的基本组成包括:①标本运输系统;②标本前处理系统:包括样本分类和条码识别,自动 装载和样本离心,样本质地识别、提示,样本管去盖,样本再分注及标记;③自动化分析仪;④分析后 处理输出系统;⑤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3.简述条形码技术的使用与优点。 答:LIS 系统中采用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基础。在申请检验项目或交付检验费用时 生成条形码申请单,采集时产生条形码标签和病人取检验报告的条形码回执,并将条形码标签贴在标本 容器上。按条形码信息对标本进行检验部门分送、传输病人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进行双向 通讯、结果审核、检验结果查询、获取检验报告和标本保存等。 简化并规范了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又提高实验室工作自动 化程度。条形码技术有利于其它检验仪器操作的规范化和功能利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检验结果同时 又保护病人的隐私。 4.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的定义。 答: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是指对患者标本识别、检验申请、结果报告、质量控制和样本分析等各个 方面相关的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的信息系统,以对实验室标本检测全过程中产生的

数据管理为主。 5.简述实验室流水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答:实验室流水线由标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和分析后输出系统(样品后处理存储区)组成。 标本前处理系统包括:起始平台:基本作用是读取样品架识别码和标本条形码并把有效标本传送到 下一流程):自动离心模块:系统自动按实际标本量自动平衡后进行离心: 开盖模块:完成去除试管盖的功能,识别已经开盖的标本:在线分注模块:根据不同测试项目将标本从 原始试管中取出放置到子标本管中,并能生成次级条形码粘贴到子标本管上。 分析系统包括临床生化和临床免疫系统的模块、自动化系统以及临床血液和凝血系统的模块自动化 系统。使系统按照测试项目对标本进行检测。 分析后输出系统的作用是输出缓冲模块包括出口模块和标本储存接收缓冲区。出口模块用于接收需 人工复检标本以及离心完毕的非在线检测标本,标本储存接收缓冲区基本功能是管理和储存标本:给到 达的标本排序:给排序的标本索引管理。 6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答: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实时完成从医院信息系统下载患者资料、检验请求信息、上传标本在各模 块的状态、标本架号位置、分析结果、数据通讯情况等。系统采用条码方式,指令LIS系统中的条码贴 管设备打印条形码并贴在标本容器上。分析设备可以通过LIS信息直接识别检验标本,根据条形码信息 进行分送标本、传输病人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进行双向通讯等实验室的常规操作,以达到 检验全过程中检验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7.简述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 答:现代的TL在原有的高效、快速、全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更加贴近临床和检验应用的实际,对 临床检验、临床医疗和医院管理等方面都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表现为:①提升快速回报结果的能力 ②将检验报告的误差减少到最少:③全面提升临床检验的管理质量:④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⑤ 节约人力资源和卫生资源
6 数据管理为主。 5.简述实验室流水线的组成及其功能。 答:实验室流水线由标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和分析后输出系统(样品后处理存储区)组成。 标本前处理系统包括:起始平台:基本作用是读取样品架识别码和标本条形码并把有效标本传送到 下一流程);自动离心模块:系统自动按实际标本量自动平衡后进行离心; 开盖模块:完成去除试管盖的功能,识别已经开盖的标本;在线分注模块:根据不同测试项目将标本从 原始试管中取出放置到子标本管中,并能生成次级条形码粘贴到子标本管上。 分析系统包括临床生化和临床免疫系统的模块、自动化系统以及临床血液和凝血系统的模块自动化 系统。使系统按照测试项目对标本进行检测。 分析后输出系统的作用是输出缓冲模块包括出口模块和标本储存接收缓冲区。出口模块用于接收需 人工复检标本以及离心完毕的非在线检测标本,标本储存接收缓冲区基本功能是管理和储存标本;给到 达的标本排序;给排序的标本索引管理。 6.简述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答: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实时完成从医院信息系统下载患者资料、检验请求信息、上传标本在各模 块的状态、标本架号位置、分析结果、数据通讯情况等。系统采用条码方式,指令 LIS 系统中的条码贴 管设备打印条形码并贴在标本容器上。分析设备可以通过 LIS 信息直接识别检验标本,根据条形码信息 进行分送标本、传输病人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进行双向通讯等实验室的常规操作,以达到 检验全过程中检验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7.简述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 答:现代的 TLA 在原有的高效、快速、全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更加贴近临床和检验应用的实际,对 临床检验、临床医疗和医院管理等方面都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表现为:①提升快速回报结果的能力 ②将检验报告的误差减少到最少; ③全面提升临床检验的管理质量;④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⑤ 节约人力资源和卫生资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9章 即时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8章 全自动DNA测序仪和蛋白质自动测序仪(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7章 PCR基因扩增仪(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6章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5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4章 血沉分析仪(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3章 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2章 血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1章 流式细胞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9章 生物安全柜(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8章 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7章 电化学临床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6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5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4章 光谱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3章 离心技术和离心机(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2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01章 概论(含参考答案).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第20章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知识扩充.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0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1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与性能测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运行性能测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3 尿液自动分析仪的使用与调校.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4 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及性能评价.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5 流式细胞仪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的排除.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6 酶标仪性能评价指标测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7 荧光定量PCR仪的光路校准.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8 微量移液器不同加样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 光电传感器件特性测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测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 临床检验仪器温度稳定控制系统的模拟.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 模拟光电型血细胞计数器.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拆装与调试.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调校.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 摄影显微镜的使用.doc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1版)第01章 概述.pptx
-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1版)第02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