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3-2014A卷(试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 (注意:机读题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否则不予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1X1X50=50分。从每一个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确答案,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把它涂上)(机读题) L.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 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 C.达尔文D.牛顿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 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私有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 A.认真读书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用什么学什么 6.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反映论与先验论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1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1页 共 8 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 (注意:机读题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否则不予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1X1X50=50 分。从每一个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确答案,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把它涂上)(机读题) 1.人类进入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 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 A.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私有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 A.认真读书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用什么学什么 6.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反映论与先验论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8.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运动范畴 B.规律范畴 C.矛盾范畴 D.物质范畴 9.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0.在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劳动 D.语言 1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 C.物质性D.客观性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 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17.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矛盾的 C.实践的 D.发展的 18.客观规律与人的关系是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9.“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孤立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诡辩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2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2页 共 8 页 8.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运动范畴 B.规律范畴 C.矛盾范畴 D.物质范畴 9.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0.在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劳动 D.语言 1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 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17.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矛盾的 C.实践的 D.发展的 18.客观规律与人的关系是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9.“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孤立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诡辩论观点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D.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变动性原理 B.矛盾的系统性原理 C.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2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B.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3.“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 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这段论述说明我们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 A.一定要扎扎实实做事情 B.一定要有理想和奋斗目标 C.一定要善于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D.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4.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25.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规律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 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8.认识的主体是 A.自我意识 B.有生命的个人 C有情感的个人 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3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3页 共 8 页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D.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变动性原理 B.矛盾的系统性原理 C.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2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B.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3.“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 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这段论述说明我们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 A.一定要扎扎实实做事情 B.一定要有理想和奋斗目标 C.一定要善于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D.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4.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25.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实践——认识——实践”规律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 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8.认识的主体是 A.自我意识 B.有生命的个人 C.有情感的个人 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9.恩格斯说:“如果象您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状况 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 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推动了技术发展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30.我们眼晴对事物形状、大小、色彩等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 A感觉形式 B.知觉形式 C表象形式 D.判断形式 3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多元论 D.相对论 3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反映论 D.先验论 33.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 A由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特点决定的 B.由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 C.由实践的社会性特点决定的 D.由实践的历史性特点决定的 34.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劳动对象 35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哲学 B.艺术 C,道德 D.政治法律思想 36.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劳动资料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3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是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38.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方式内部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9.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本质区是他(她)的 A社会关系 B.劳动 C.道德 D.思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4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4页 共 8 页 29.恩格斯说:“如果象您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状况 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 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推动了技术发展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30.我们眼睛对事物形状、大小、色彩等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 A.感觉形式 B.知觉形式 C.表象形式 D.判断形式 3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多元论 D.相对论 3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反映论 D.先验论 33.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 A.由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特点决定的 B.由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 C.由实践的社会性特点决定的 D.由实践的历史性特点决定的 34.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劳动对象 35.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哲学 B.艺术 C.道德 D.政治法律思想 36.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劳动资料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3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是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38.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方式内部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9.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本质区是他(她)的 A.社会关系 B.劳动 C.道德 D. 思维

40.对社会性质和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思想文化 4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A.体力劳动者 B.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C.进步知识分子 D.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群众 4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商品生产者勤俭节约 B.商品生产者勤劳致富 C.暴力掠夺 D.加强剥削 4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A表现形式B.内容 C.本质 D.基础 44.马克思认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商品二因素理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货币理论 D.价值规律理论 45.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B.劳动的价格 C.劳动价值的转化形式 D.劳动的价值 46.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A.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D.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4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48.下列属于马克思经济学特有的范畴是 A.价值 B.剩余价值 C利润 D利息 4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充足的货币财富 B.机器代替手工工具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商业资本高度发展 5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 B.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C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 D.消费过程的周期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5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5页 共 8 页 40.对社会性质和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思想文化 4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A.体力劳动者 B.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C.进步知识分子 D.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群众 4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商品生产者勤俭节约 B.商品生产者勤劳致富 C.暴力掠夺 D.加强剥削 4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A.表现形式 B.内容 C.本质 D.基础 44.马克思认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商品二因素理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货币理论 D.价值规律理论 45.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B.劳动的价格 C.劳动价值的转化形式 D.劳动的价值 46.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A.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D.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4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48.下列属于马克思经济学特有的范畴是 A.价值 B.剩余价值 C.利润 D.利息 4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充足的货币财富 B.机器代替手工工具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商业资本高度发展 5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 B.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C.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 D.消费过程的周期性 \

二、判断题(1X1X20=20分。找到答题卡中相对应的题号,命题正确的把“A” 涂上,命题错误的把B”涂上)(机读题) 51.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根源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核心地位。 5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5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系统性。 5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只有多样性没有统一性。 56.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7,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58.空间的特点是多维性。 59.量变质变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0.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的活动。 61.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运动。 62.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揭示出一个重要认识原则,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4.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65.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6.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 统一。 67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6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6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70.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三、作文(选择材料一或者选择材料二,根据材料所叙述的内容自拟题目写 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满分为30分。如果你选择了“材料一”,你就在 “材料一”后面写上“我选择材料一拟题作文”;如果你两组材料都作了,阅卷 老师只评阅和“材料一”相对应的那篇作文。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请您注意: (1)同给定的材料一或材料二没有关系的作文记“0”分;机械抄写材料、 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作文记“0”分。 (2)总体上符合考试要求的作文,够800字,字数给“8”分;每不足1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6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6页 共 8 页 二、判断题(1X1X20=20 分。找到答题卡中相对应的题号,命题正确的把“A” 涂上,命题错误的把“B”涂上)(机读题) 51.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根源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核心地位。 5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系统性。 5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只有多样性没有统一性。 56.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7.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58.空间的特点是多维性。 59.量变质变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0.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的活动。 61.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运动。 62.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揭示出一个重要认识原则,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4.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65.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6.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 统一。 67.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6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6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70.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三、作文(选择材料一或者选择材料二,根据材料所叙述的内容自拟题目写 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 字,满分为 30 分。如果你选择了“材料一”,你就在 “材料一”后面写上“我选择材料一拟题作文”;如果你两组材料都作了,阅卷 老师只评阅和“材料一”相对应的那篇作文。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请您注意: (1)同给定的材料一或材料二没有关系的作文记“0”分;机械抄写材料、 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作文记“0”分。 (2)总体上符合考试要求的作文,够 800 字,字数给“8”分;每不足 100

字扣去“1”分。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者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任何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 生和发展的,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 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 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 验发源的。”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 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某大学一研究生设计“醒目药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原 理。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 “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 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 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 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的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 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 从设计、带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用三天时间。他凭借设计“醒 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 计类奖。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 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 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 “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 Zec博士在 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 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请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上述材料,以“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 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满分 为30分) 材料二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 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 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 将起着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7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7页 共 8 页 字扣去“1”分。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者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任何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 生和发展的,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 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 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 验发源的。”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 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某大学一研究生设计“醒目药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原 理。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 “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 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 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 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的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 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 从设计、带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用三天时间。他凭借设计“醒 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 2011 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 计类奖。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 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 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 “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 Peter Zec 博士在 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 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请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上述材料,以“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 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 字,满分 为 30 分) 材料二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 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 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 将起着阻碍作用

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自觉 开展和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发展 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应新阶段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前不久 我们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决定》同样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全面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属。现介绍两点主要内容:(1)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决定》的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 这表明在以后的经济运行中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 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决定》提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 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 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 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处的创新和突破在于:过去讲各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自发展,强调相互之间不排斥,现 在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不同所有制之间直接接触,交叉持股,融合发 展。其一,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 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 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其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参与国有企业 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其三,大力推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公平 竞争、共同发展,允许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 融等垄断性行业和领域。当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 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增强我 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请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理论,结合上述《决定》资料, 以“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字,满分为3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第8页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 第8页 共 8 页 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自觉 开展和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发展 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应新阶段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前不久 我们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决定》同样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全面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属。现介绍两点主要内容:(1)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决定》的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 这表明在以后的经济运行中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 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决定》提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 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 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 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处的创新和突破在于:过去讲各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自发展,强调相互之间不排斥,现 在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不同所有制之间直接接触,交叉持股,融合发 展。其一,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 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 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其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参与国有企业 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其三,大力推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公平 竞争、共同发展,允许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 融等垄断性行业和领域。当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 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增强我 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请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理论,结合上述《决定》资料, 以“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 字,满分为 30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A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1-2012A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A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A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A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A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8-2009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8-2009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8-2009A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8-2009A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各章作业习题集(无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讲义(电子教材,共七章,含绪论).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高丽萍).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3-2014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3-2014A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4—2015A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4—2015B卷(试卷).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4—2015AB卷(参考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4—2015C卷(无答案).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4—2015D卷(无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案例.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蒙语).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7).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