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2/2)(公元196-589)

第六章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第 谢灵运的山水诗 节鲍照诗歌的创新 第四节谢朓与永明体 第五节 齐梁宫体诗
1 第六章 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 第三节 鲍照诗歌的创新 第四节 谢朓与永明体 第五节 齐梁宫体诗

第一节概述 社会政治局面: 南北方相对稳定。南方政权更替频 繁,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但 这种政权更替不是在社会大崩溃的情况 下完成的,其破坏性相对要小得多。所 以,南朝的经济、文化仍然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
2 第一节 概 述 社会政治局面: 南北方相对稳定。南方政权更替频 繁,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但 这种政权更替不是在社会大崩溃的情况 下完成的,其破坏性相对要小得多。所 以,南朝的经济、文化仍然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

文学发展状况: 南朝的帝王与贵族大多满足于江南富庶 的经济所提供的物质与文化享受,因此政治 上缺乏雄心与自信,人生态度也缺乏强烈的 冲动,文学难以形成雄壮有力的美学风格。 内容主要反映文人自身的日常生话情趣 周围环境及他们所认识到的人生的普遍现象, 尤其有关山水自然、男女之情的題材更得到 集中的体现。 对艺术形式强烈追求,诗歌领域出现四 声,产生诗的格律;文章的骈偶化进一步发 展,后期形成“四六文”体制
3 文学发展状况: 南朝的帝王与贵族大多满足于江南富庶 的经济所提供的物质与文化享受,因此政治 上缺乏雄心与自信,人生态度也缺乏强烈的 冲动,文学难以形成雄壮有力的美学风格。 内容主要反映文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情趣、 周围环境及他们所认识到的人生的普遍现象, 尤其有关山水自然、男女之情的题材更得到 集中的体现。 对艺术形式强烈追求,诗歌领域出现四 声,产生诗的格律;文章的骈偶化进一步发 展,后期形成“四六文”体制

第二节谢灵运的山水诗 南朝的刘宋一代是南朝百余年文学繁 茶局面的开端,出现了新的文学气象: 题杜:从东晋玄言诗文的笼罩下摆脱出来, 掀起了山水文学的新潮,代表人物是谢灵 运;語言和修辞:继承从曹植以来到西 晋的传统,追求文辞的典雅华美,状物的 工巧刻炼,多用对偶,代表人物是谢灵运 和颜延之。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 山水方滋, 《文心雕龙明诗》
4 第二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 南朝的刘宋一代是南朝百余年文学繁 荣局面的开端,出现了新的文学气象: 题材:从东晋玄言诗文的笼罩下摆脱出来, 掀起了山水文学的新潮,代表人物是谢灵 运; 语言和修辞:继承从曹植以来到西 晋的传统,追求文辞的典雅华美,状物的 工巧刻炼,多用对偶,代表人物是谢灵运 和颜延之。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 山水方滋。” --《文心雕龙·明诗》

公显 赫 世的谢 称世灵 族 谢家 康庭出 乐,身 袭于 封东 康晋 乐最
5 谢 灵 运 , 出 身 于 东 晋 最 显 赫 的 世 族 家 庭 , 袭 封 康 乐 公 , 世 称 “ 谢 康 乐 ”

谢灵运生干: (385-433)他门第极 天资过人, 性格极为高傲。宦仕生涯并不得意,曾与 执政大良徐美之不和,被湮出宗为永嘉太 守。宋文帝时,遭纠劾被捕,举兵反抗被 作为高门贵族,他改治上有野心,但因 人原因没能进入最高统治层,所以常流 露出厌恶官场、羡慕归隐的思想,感情中 也多少保留一些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及对统 治集团的不满。 其恩想很复杂;受儒、佛、玄三家的影 响,诗中综合各家,说山水则包含哲理 以山水寺情
6 谢灵运生平: (385-433)他门第极高,天资过人, 性格极为高傲。宦仕生涯并不得意,曾与 执政大臣徐羡之不和,被遣出京为永嘉太 守。宋文帝时,遭纠劾被捕,举兵反抗被 杀。 作为高门贵族,他政治上有野心,但因 个人原因没能进入最高统治层,所以常流 露出厌恶官场、羡慕归隐的思想,感情中 也多少保留一些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及对统 治集团的不满。 其思想很复杂,受儒、佛、玄三家的影 响,诗中综合各家,说山水则包含哲理, 以山水寄情

文学创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力描写山水的五言 诗人。在玄言诗盛行的肘代,他以山水入诗, 使文学更接近于现实,开拓了诗歌的领域,给 病态的诗歌注入了新鲆血液,极大地影响了后 代 他的诗歌以山水寄情,表现了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和某些现实感受,是诗歌创作中的进步。 谢灵运被誉为我国“山水诗人之宗”,由 他开创的山水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 流派之一。 谢灵运、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 家
7 文学创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力描写山水的五言 诗人。在玄言诗盛行的时代,他以山水入诗, 使文学更接近于现实,开拓了诗歌的领域,给 病态的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影响了后 代。 他的诗歌以山水寄情,表现了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和某些现实感受,是诗歌创作中的进步。 谢灵运被誉为我国“山水诗人之宗”,由 他开创的山水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 流派之一。 谢灵运、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 家

池上楼 「潜虬猾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惚云浮 棲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 禄反穷海,卧屙对空林。 衾枕味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凋 举目眺岖嵚ρ初景革绪劍新阳改故阴。池 塘生春草、园柳爽呜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持恭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8 登 池 上 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 棲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 禄反穷海,卧屙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 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池上楼》贲析: 写作背景: ⑧第一层:写诗人被放外任的不满与矛盾的 处境。先托物起兴,感怀喻志,比喻两种人 生态度:或退隐官炀,逍遙自在;或建功立 业,官运亨通。接下写无论那种自已都做不 到,深感惭愧。最后写自己无奈来到这偏僻 的海隅,人病卧床,空对着萧索枯瑟的树林。 诗句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 了最低点。最后一句是意境发展的桥梁,承 上启下
9 《登池上楼》赏析: ☺ 写作背景: ☺ 第一层:写诗人被放外任的不满与矛盾的 处境。先托物起兴,感怀喻志,比喻两种人 生态度:或退隐官场,逍遥自在;或建功立 业,官运亨通。接下写无论那种自己都做不 到,深感惭愧。最后写自己无奈来到这偏僻 的海隅,久病卧床,空对着萧索枯瑟的树林。 诗句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 了最低点。最后一句是意境发展的桥梁,承 上启下

⑧第三层写登楼远朓,望永嘉春日之美 景。先紧承上句,写不知不觉中已是东 去春来。接下六句最为精彩,音响与画 面、远景与近景错综变化,有声有色。 倾 “举”表示诗人对旬然风光的 极度喜爱:远处是海水轻拍,倾耳细听 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耸立, 放眼遙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接看虛 写总体感受:初春的阳光革除了残冬的 余风,春光代替了旧冬
10 ☺ 第二层写登楼远眺 ,望永嘉春日之美 景。先紧承上句,写不知不觉中已是东 去春来。接下六句最为精彩,音响与画 面、远景与近景错综变化,有声有色。 “倾” 、 “举”表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 极度喜爱:远处是海水轻拍,倾耳细听 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耸立, 放眼遥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接着虚 写总体感受:初春的阳光革除了残冬的 余风,春光代替了旧冬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1/2)(公元196-589).ppt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十五讲 期末复习辅导.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十三讲 报告文学.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二章 运思(2-3)构思.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六讲 小说和戏剧.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四章 审美文体.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三章 行文.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二章 运思.doc
- 浙江大学:《文学写作》讲义 第一章 绪论.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建安文学.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练习题(A).doc
- 《美国文学作品》(英文版)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doc
- 《美国文学作品》期末考试题型.doc
- 《美国文学作品》(英文版)Poetry Appreciation.doc
- 《美国文学作品》(英文版)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doc
- 《美国文学作品》(英文版)Analysis of A Farewell to Arms.doc
- 安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后习题(英文版).doc
- 安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安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教案)English Literature(主持人:蔡玉辉,英文版).doc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修辞.ppt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四章 表述训练——态势语言.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五章 演讲稿写作.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一章 演讲概论.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二章 心理训练.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四章 表述训练——有声语言.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第三章 思维训练.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教学大纲.doc
- 德州学院:《演讲学》课程教学材料_教学日历2007—2008学年第2学期(公共选修).doc
- 《施耐庵—绝代奇才》(林昌宇著)(上册)PDF电子书.pdf
- 《施耐庵—绝代奇才》(孙昌宇著)(下册)PDF电子书.pdf
- 十大古典白话短篇小说丛书:《拍案惊奇》PDF电子书〔明〕林濛初(共四十卷).pdf
- 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徐霞客游记》(上册)PDF电子书(徐弘祖著).pdf
- 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徐霞客游记》(下册)PDF电子书(徐弘祖著).pdf
- 《新东方英语背诵美文30篇》讲义.doc
- 《哲理文章》因為你因為我.pps
- 《哲理文章》現代人的迷思.pps
- 《哲理文章》用心體會.ppt
- 《哲理文章》交人交心交利.pps
- 《哲理文章》幸福是什麼.ppt
- 《哲理文章》活在當下?三件事(music & pictures).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