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防火与减灾系统

第七章防火与减灾系统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吴选忠主讲 2005.9-20061
第七章 防火与减灾系统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吴选忠主讲 2005.9 – 2006.1

第一节防火门、防火卷帘系统 1.1防火分区 (一)防火分区的组成 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各楼 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 2.垂直防火分区:将具有15h或10h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 间墙(两上、下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m)上下层隔开。 当上下层设有走廊、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将 相连通的各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二)防火分区的作用 在于发生火灾时,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阻止火势 蔓延,以利于消防扑救,减少火灾损失
第一节 防火门、防火卷帘系统 1.1 防火分区 (一)防火分区的组成 1. 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各楼 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 2. 垂直防火分区:将具有1.5h或1.0h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 间墙(两上、下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m)上下层隔开。 当上下层设有走廊、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将 相连通的各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二)防火分区的作用 在于发生火灾时,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阻止火势 蔓延,以利于消防扑救,减少火灾损失

1.2防火门 1、分类 A.按耐火极限分 甲级:耐火极限为12h 乙级:耐火极限为0.9h 丙级:耐火极限为06h B.按燃烧性能分 非燃烧体防火门 难燃烧体防火门 2、构造 A.非燃烧体防火门构造 采用薄壁型钢作骨架,在骨架两面钉l~1.2mm厚的薄铁板,内瑱矿棉或玻璃棉。 当矿棉或玻璃棉达5.5~60cm厚时,耐火极限可达1.5h 当矿棉或玻璃棉达3~3.5cm厚时,耐火极限可达0.9以上。 当矿棉或玻璃棉改为5.5~60cm厚空气层时,耐火极限可达0.6hs B.难燃烧体防火门构造 以双层木板为里,外包石棉板和铁皮制作,且应设置排泄孔,排泄孔宜做成圆孔,直径为:D=6* 3.工作原理及其控制
1.2 防火门 1、分类 A. 按耐火极限分 甲级:耐火极限为1.2h 乙级:耐火极限为0.9h 丙级:耐火极限为0.6h B. 按燃烧性能分 非燃烧体防火门 难燃烧体防火门 2、构造 A. 非燃烧体防火门构造 采用薄壁型钢作骨架,在骨架两面钉1~1.2mm厚的薄铁板,内填矿棉或玻璃棉。 当矿棉或玻璃棉达5.5~6.0cm厚时,耐火极限可达1.5h。 当矿棉或玻璃棉达3~3.5cm厚时,耐火极限可达0.9h以上。 当矿棉或玻璃棉改为5.5~6.0cm厚空气层时,耐火极限可达0.6h。 B. 难燃烧体防火门构造 以双层木板为里,外包石棉板和铁皮制作,且应设置排泄孔,排泄孔宜做成圆孔,直径为:D=6* 3.工作原理及其控制

1.3防火卷帘
1.3 防火卷帘

第二节水幕消防设备 2.1水幕喷头 1.按口径大小分 (1)小口径水幕喷头:口径6、8、10mm (2)大口径水幕喷头:口径127、16、19mm 2.按构造和用途不同分 (1)窗口水幕头 用于保护立面或斜面(墙、窗、门、防火卷帘等) (2)檐口水幕头 用于保护上方平面(屋檐和吊顶等)的洒水头
第二节 水幕消防设备 2.1 水幕喷头 1.按口径大小分 (1)小口径水幕喷头:口径6、8、10mm (2)大口径水幕喷头:口径12.7、16、19mm 2.按构造和用途不同分 (1)窗口水幕头 用于保护立面或斜面(墙、窗、门、防火卷帘等) (2)檐口水幕头 用于保护上方平面(屋檐和吊顶等)的洒水头

2.2水幕喷头布置 1.基本原则:根据喷水强度的要求布置,不应出现空白点 2.布置要求 (1)与防火卷帘、简易墙面或门窗配合使用时,可成单排布置,并喷 向保护对象。 (2)舞台口和洞口面积超过3m2的开口部位,水幕喷头应在舞台口、 洞口内外成双排布置,两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3)如果形成水幕防火带以代替防火分隔物,其喷头布置不应少于三 排,保护宽度不应小于5m。 每组水幕系统安装的喷头数不应超过72个
2.2 水幕喷头布置 1.基本原则:根据喷水强度的要求布置,不应出现空白点。 2.布置要求 (1) 与防火卷帘、简易墙面或门窗配合使用时,可成单排布置,并喷 向保护对象。 (2) 舞台口和洞口面积超过3m2的开口部位,水幕喷头应在舞台口、 洞口内外成双排布置,两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3) 如果形成水幕防火带以代替防火分隔物,其喷头布置不应少于三 排,保护宽度不应小于5m。 每组水幕系统安装的喷头数不应超过72个

2.3水幕系统控制 )利用闭式喷头启动水幕的控制阀 闭式喷头开启→打开雨淋阀→喷头喷水 (二)电动控制阀 感烟或感温探测器动作亠电控箱启动水泵和电动阀→电铃报警→喷 水 (三)手动控制阀 快开阀门打开→喷水
2.3 水幕系统控制 (一)利用闭式喷头启动水幕的控制阀 闭式喷头开启→打开雨淋阀→喷头喷水 (二)电动控制阀 感烟或感温探测器动作→电控箱启动水泵和电动阀→电铃报警→喷 水 (三)手动控制阀 快开阀门打开→喷水

第三节防烟、排烟系统 3.1防烟分区 1.目的:对发生火灾危险的房间和用作疏散通路的走廊加以防 烟隔断,以控制烟气的流动和蔓延。 2.设置要求 (1)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采用挡 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2)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 越防火分区。 (3)分隔区内的排烟量,在人员疏散的短时间内,必须大于或 等于该区内产生烟的数量
第三节 防烟、排烟系统 3.1 防烟分区 1.目的:对发生火灾危险的房间和用作疏散通路的走廊加以防 烟隔断,以控制烟气的流动和蔓延。 2.设置要求 (1)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采用挡 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2)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 ,且防烟分区不应跨 越防火分区。 (3)分隔区内的排烟量,在人员疏散的短时间内,必须大于或 等于该区内产生烟的数量

3.2防排烟目的及设施 (一)防排烟目的:保证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的生命安全 (二)烟气在建筑物内的流动线路 着火房间→走廊→竖向梯、井等向上伸展 (三)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施 防烟设施:分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 施 2、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3.2 防排烟目的及设施 (一)防排烟目的:保证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的生命安全 (二)烟气在建筑物内的流动线路 着火房间→走廊→竖向梯、井等向上伸展 (三)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施 1、防烟设施:分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 施。 2、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33防排烟方式 1.密闭防烟方式 当发生火灾时将着火房间密封起来,这种方式多用于小面积房间。 2.自然排烟方式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进行排烟 (1) 利用开启的门窗进行排烟的方式。 (2) 自然排烟竖井方式 3.机械防排烟方式 (1)设置方法:将建筑物分为若干防烟分区,在防烟分区内设置防烟风机,通过风道 排出各房间或走廊的烟气 (2)特点:排烟稳定,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比较复杂,需要有防排烟设备,要有事故 备用电源 (3)种类 A.机械排烟、自然进风保持负压的方式 在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设机械排烟竖井,自然进风竖井及可控制的排烟口、进风口 B.机械排烟、机械送风保持正压或负压的方式 C.机械送风保持正压的方式
3.3 防排烟方式 1.密闭防烟方式 当发生火灾时将着火房间密封起来,这种方式多用于小面积房间。 2.自然排烟方式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进行排烟 (1) 利用开启的门窗进行排烟的方式。 (2) 自然排烟竖井方式 3.机械防排烟方式 (1) 设置方法:将建筑物分为若干防烟分区,在防烟分区内设置防烟风机,通过风道 排出各房间或走廊的烟气。 (2) 特点:排烟稳定,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比较复杂,需要有防排烟设备,要有事故 备用电源。 (3) 种类 A. 机械排烟、自然进风保持负压的方式 在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设机械排烟竖井,自然进风竖井及可控制的排烟口、进风口。 B. 机械排烟、机械送风保持正压或负压的方式 C. 机械送风保持正压的方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建筑消防系统组成及应用.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建筑消防系统设计.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主讲:吴选忠).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共九章).doc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建筑消防系统概论.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自动水灭火系统.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火灾报警控制器.ppt
- 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讲义.ppt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题.doc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七讲 公钥密码复习.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六讲 PKI技术.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五讲 密钥管理.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四讲 认证.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讲 HASH函数.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讲 数字签名(2/2).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讲 数字签名(1/2).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讲 公开密钥密码(2/2).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讲 公开密钥密码(1/2).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密码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八讲 复习对称密码学.pdf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消防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火灾探测器.ppt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ppt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Safety Physiology & Psychology.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安全社会原理 Social Principle of Safety.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安全观 Outlook on Safety.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 The Theory of Safety Knowledge.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安全经济原理简介.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 Intruduction.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Safety Science.doc
- 《安全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 Safety Methodology.doc
- 中国石油安全技术研究所:《防火防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一.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二.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三.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四.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七.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五.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六.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ppt
- 湖南工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