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 应的语义单位 (2)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国人”只有一个义项(指 本国的人),“把戏”有两个义项(①魔术杂耍等技艺。②手段、诡计)。 (3)词的义项多少,是从该词出现的语境观察出来的。 (4)各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 只有一个义项适用。例如“深”有五个义项(275页) (二)义项的分类(地位) (1)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 (2)转义:从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例如“兵”的原始 义是“武器”,基本义是“战士”。 (3)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a)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跑”的基本义是“两 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的意思,继而推演为“为某种事务而奔走”(如“跑材料”)的意 思,再继之又推演出“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如“跑油、跑走”)的意思。 (b)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例如 “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 名和坏的名义”。 (©)词的比喻义同修辞上的比喻有区别。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例如,“困难 是弹簧”就是把“困难”比做“弹簧”,“弹簧”这个词并没有“困难”这个转义。词的比 喻义则不同,虽然大都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是它己经成为词义中的一部分 了。 由此可见,各种义项分类是有层次的。它们的关系如(276页)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术语(行星、光年:海拔、纬度:微积分、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b)专有 名词(北京大学、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也是单义的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 应的语义单位。 (2)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国人”只有一个义项(指 本国的人),“把戏”有两个义项(①魔术杂耍等技艺。②手段、诡计)。 (3)词的义项多少,是从该词出现的语境观察出来的。 (4)各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 只有一个义项适用。例如“深”有五个义项(275 页) (二)义项的分类(地位) (1)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 (2)转义:从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例如“兵”的原始 义是“武器”,基本义是“战士”。 (3)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a)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 “跑”的基本义是“两 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的意思,继而推演为“为某种事务而奔走”(如“跑材料”)的意 思,再继之又推演出“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如“跑油、跑走”)的意思。 (b)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例如 “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 名和坏的名义”。 (c)词的比喻义同修辞上的比喻有区别。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例如,“困难 是弹簧”就是把“困难”比做“弹簧”,“弹簧”这个词并没有“困难”这个转义。词的比 喻义则不同,虽然大都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是它已经成为词义中的一部分 了。 由此可见,各种义项分类是有层次的。它们的关系如(p276 页)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a)术语(行星、光年;海拔、纬度;微积分、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b)专有 名词(北京大学、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也是单义的

注意: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例如“宽、肯定、深、跑、近视、 堡垒、结品”等。 注意: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他的担子不轻。” (四)同音词 (1)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如“别”(277),是同字 同音词。又如“公事一一公式一一工事一—攻势”、“淡一一蛋一—但”等。 (2)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 语义特征。 (2)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 (3)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二)义素分析 (1)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例如“男人一一女人”同“男人一一女人一一小孩”分析所 得的义素便有了多少之分。“男人一一忽然”作为一组义素分析的对象便没有什么意义。 (2)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如“男人 —女人”(p279)。 (3)用“+”“一”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训,如“男性”(含“雄性”) 写成“[+男性]”,女性就是非男性,即“[一男性”:“成年”为十成年]”,“幼年”为 【一成年]”。 “士”表示既可以“是”,也可以是“非”。 不适于二分的,也可多分,分别用数字或其他系列符号表示。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1)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 (2)义素分析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3)义素分析还可以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注意: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例如“宽、肯定、深、跑、近视、 堡垒、结晶”等。 注意: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他的担子不轻。” (四)同音词 (1)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如“别”(p277),是同字 同音词。又如“公事——公式——工事——攻势”、 “淡——蛋——但”等。 (2)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1)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 语义特征。 (2)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 (3)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二)义素分析 (1)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例如“男人——女人”同“男人——女人——小孩”分析所 得的义素便有了多少之分。“男人——忽然”作为一组义素分析的对象便没有什么意义。 (2)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如“男人 ——女人”(p279)。 (3)用“+” “-”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 ],如“男性”(含“雄性”) 写成“[+男性]”,女性就是非男性,即“[-男性]”;“成年”为[+成年]”,“幼年”为 [-成年] ”。 “±”表示既可以“是”,也可以是“非”。 不适于二分的,也可多分,分别用数字或其他系列符号表示。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1)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 (2)义素分析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3)义素分析还可以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构造.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语法 第四节 短语.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语法 第三节 词类(下).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语法 第二节 词类(上).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五节 修辞格(二).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五节 修辞格(一).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四节 语音方面的修辞——语言的声音美.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二).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一).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七节 朗读和语调.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六节 音变.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五节 音节.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四节 声调.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三节 韵母.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二节 声母.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七节 熟语.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词汇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字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字 第四节 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重难点)容易写错的字.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重难点)近义词辨析.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重难点)病句分析.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汉语拼音方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汉字部首表(GF 0011-2009)The Table of Indexing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pdf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标点符号用法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pdf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常用字(2500字)笔画顺序表.pdf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次常用字(1000字)笔画顺序表.pdf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咬文嚼字2008年十大流行语.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现代汉语讲义(1/2)绪论、语音、文字、词汇.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现代汉语讲义(2/2)语法、修辞.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