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政府采购信息报:财政部第87号令理解与执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X
文档页数:81
文件大小:491.4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修订的背景 第三部分 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二部分 修订的指导思想 第四部分 重点条款解读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政府采购信息报 2017年10月南昌 财政部第87号令狸解与执行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徐舟

财政部第87号令理解与执行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 徐舟 政府采购信息报 2017年10月 南昌

第一部分修订的背景 第二部分修订的指导思想 目录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四部分重点条款解读

第四部分 重点条款解读 第一部分 修订的背景 目录 第三部分 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二部分 修订的指导思想

第一部分:修订的背景 ‖1,解决政府采购招投标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与时俱进,探索解决政府采购实践中出现的低价中标、围标串标、 明招暗定、暗箱操作”“重程序轻结果”“重采购轻履约”、权 责不对称、责任主体不明、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实践中 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规章制度。 探索解决实践中许多问题因无法可依,执行操作无据、处理处罚缺 失问题。“安上牙齿” ‖2衔接上位法的需要 贯彻落实上位法所确立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新导向(源头管理、结 果导向、公开透明、简政放权、权责对等、强化监管等)。 解决原办法少数规定与上位法不相符、不适应的问题。 解决原办法自身存在的一些小“BUG

• 与时俱进,探索解决政府采购实践中出现的低价中标、围标串标、 “明招暗定、暗箱操作”“重程序轻结果”“重采购轻履约”、权 责不对称、责任主体不明、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实践中 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规章制度。 • 探索解决实践中许多问题因无法可依,执行操作无据、处理处罚缺 失问题。“安上牙齿” 1.解决政府采购招投标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 贯彻落实上位法所确立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新导向(源头管理、结 果导向、公开透明、简政放权、权责对等、强化监管等)。 • 解决原办法少数规定与上位法不相符、不适应的问题。 • 解决原办法自身存在的一些小“BUG”。 2.衔接上位法的需要 第一部分:修订的背景

第一部分:修订的背景 3从“补丁式”管理到体系化管理的需要 ·解决政府釆购货物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制度碎片化的问题 解决部分政府采购货物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法规层级不高的 问题。 4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明确、细化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 评审专家的职责和权限,并体现权责对等理念。 ·改变原办法“重程序规范、轻采购结果”的倾向,注重政府采购 制度的实施效果。 提高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努力实现“物有所值”。 以透明促规范,进一步强化全过程采购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 会监督,看住采购中“乱伸的权力之手”。 突出政府采购招标活动的内控管理,“内外”结合,防范廉政风险

• 解决政府采购货物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制度碎片化的问题。 • 解决部分政府采购货物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法规层级不高的 问题。 3.从“补丁式”管理到体系化管理的需要 •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明确、细化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 评审专家的职责和权限,并体现权责对等理念。 • 改变原办法“重程序规范、轻采购结果” 的倾向,注重政府采购 制度的实施效果。 • 提高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努力实现“物有所值”。 • 以透明促规范,进一步强化全过程采购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 会监督,看住采购中“乱伸的权力之手”。 • 突出政府采购招标活动的内控管理,“内外”结合,防范廉政风险。 4.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 第一部分:修订的背景

第二部分:修订的指导思想 ‖1.“承上启下”:严格依据上位法,吸收兼容下位法 ·坚持在上位法的框架内修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较原则的 内容进行细化和延伸。 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库[2012]69号)、计算供应商家数、价格评审、信息公开、专 家管理、信用信息查询等现行制度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吸收进来, 上升到部门规章层面固定下来。 注意与《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合同法》、74号令、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协调、 衔接。视同串通投标,合同签订、履行、违约,邀请招标供应 商产生方式等

• 坚持在上位法的框架内修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较原则的 内容进行细化和延伸。 • 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库[2012]69号)、计算供应商家数、价格评审、信息公开、专 家管理、信用信息查询等现行制度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吸收进来, 上升到部门规章层面固定下来。 • 注意与《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合同法》、74号令、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协调、 衔接。视同串通投标,合同签订、履行、违约,邀请招标供应 商产生方式等。 1.“承上启下”:严格依据上位法,吸收兼容下位法 第二部分:修订的指导思想

第二部分:修订的指导思想 12问题导向,创新政府采购管理理念和方式 ·针对联合体投标、厂商授权、混合项目属性、开标出席人员、样品评审、 低价中标、围标串标、放弃中标、不与中标供应商签约、放弃合同权利和 主体责任等实践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一一进行规范。 ·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理念。(邀请招标、资格审查、自选专家、中标 候选人并列由采购人选择、取消对委托协议招标文件等资料备案要求等) ·注重发挥采购人的主体责任(采购需求确定、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等) ·强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内控机制建设要求。 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透明促规范公正。实践中,评分畸高畸 低、不公正评审现象屡屡发生。少数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往往通过隐瞒 (变更)政府采购信息、不按采购文件确定事项签订采购合同等手段,达 到虚假采购或者让内定供应商中标的目的。针对此类问题,为防止暗箱操 作,保证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在《条例》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和强化了 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

•针对联合体投标、厂商授权、混合项目属性、开标出席人员、样品评审、 低价中标、围标串标、放弃中标、不与中标供应商签约、放弃合同权利和 主体责任等实践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一一进行规范。 •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理念。(邀请招标、资格审查、自选专家、中标 候选人并列由采购人选择、取消对委托协议招标文件等资料备案要求等) •注重发挥采购人的主体责任(采购需求确定、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等) •强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内控机制建设要求。 •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透明促规范公正。实践中,评分畸高畸 低、不公正评审现象屡屡发生。少数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往往通过隐瞒 (变更)政府采购信息、不按采购文件确定事项签订采购合同等手段,达 到虚假采购或者让内定供应商中标的目的。针对此类问题,为防止暗箱操 作,保证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在《条例》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和强化了 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 2.问题导向,创新政府采购管理理念和方式 第二部分:修订的指导思想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1.回归本源,更加注重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果 突出采购人的采购主体地位,体现了关注采购人合法权益的正确导向。维护采购人合法 权益本是采购的根本要义,以往由于政府采购的多元化目标,特别是反腐倡廉的时代背 景,淡化了政府采购的这一本来目标。 取消招标采购单位的提法:一是“一强化”“一淡化”,二是有利于分清责任。 邀请招标方式被重新“激活”。 资格审查交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实施,不再由评标委员会负责。改革的“一小步”, 理念的“一大步”。 从缔约过程管理延伸到合同及履约过程管理。针对“重程序轻结果”“重采购轻合同” 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许多合同及履约验收管理方面的条款(70-75条),特别是从维 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角度,明确赋予了采购人加强履约管理、依法追究中标人违约责 任等法定职责。 2.直面问题,更加注重政采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劣质低价中标现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固定价格招标模式,优化调整了异常低价的排 除规则 ·针对设定招标限价、接受联合体投标、混合项目属性、开标出席人员等一些实践中存在 困惑的问题,明确了相关规则。 ·针对厂商授权、样品评审、围标串标、放弃中标、违法分包、不与中标供应商签约、放 弃合同杈利和主体责任等实践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采取了相关举措

• 突出采购人的采购主体地位,体现了关注采购人合法权益的正确导向。维护采购人合法 权益本是采购的根本要义,以往由于政府采购的多元化目标,特别是反腐倡廉的时代背 景,淡化了政府采购的这一本来目标。 • 取消招标采购单位的提法:一是“一强化”“一淡化” ,二是有利于分清责任。 • 邀请招标方式被重新“激活”。 • 资格审查交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实施,不再由评标委员会负责。改革的“一小步”, 理念的“一大步”。 • 从缔约过程管理延伸到合同及履约过程管理。针对“重程序轻结果”“重采购轻合同” 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许多合同及履约验收管理方面的条款(70-75条),特别是从维 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角度,明确赋予了采购人加强履约管理、依法追究中标人违约责 任等法定职责。 1.回归本源,更加注重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果 • 针对劣质低价中标现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固定价格招标模式,优化调整了异常低价的排 除规则。 • 针对设定招标限价、接受联合体投标、混合项目属性、开标出席人员等一些实践中存在 困惑的问题,明确了相关规则。 • 针对厂商授权、样品评审、围标串标、放弃中标、违法分包、不与中标供应商签约、放 弃合同权利和主体责任等实践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采取了相关举措。 2.直面问题,更加注重政采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13权责统一,更加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采购人推荐供应商名单及理由公开,接受监督。 披露供应商评审得分及排序、资格审查未通过原因,进一步提高评标结果透明度。 采购人确定采购需求不能任性(市场调查、价格测算,需求内容等)、不得擅自 终止招标、不得逾期确认中标人或让中标人“知难而退”等。 对重新评审的严格约束。 4.严格责任,更加注重政采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着力推进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和信息获取的公平公正, 减少违规操作空间,破除“暗箱操作”的社会疑虑,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公信力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法律义务,补充完善 了法律责任。尤其是针对实践中一些“软性”违法行为,如采购人不按规定编制 采购需求、未在规定时间确定中标人、代理机构违规确定招标文件售价等,细化、 补充了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解决因处罚依据不足而导致的“违法难究” 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 采购人推荐供应商名单及理由公开,接受监督。 • 披露供应商评审得分及排序、资格审查未通过原因,进一步提高评标结果透明度。 • 采购人确定采购需求不能任性(市场调查、价格测算,需求内容等)、不得擅自 终止招标、不得逾期确认中标人或让中标人“知难而退”等。 • 对重新评审的严格约束。 3.权责统一,更加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 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着力推进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和信息获取的公平公正, 减少违规操作空间,破除“暗箱操作”的社会疑虑,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公信力。 •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法律义务,补充完善 了法律责任。尤其是针对实践中一些“软性”违法行为,如采购人不按规定编制 采购需求、未在规定时间确定中标人、代理机构违规确定招标文件售价等,细化、 补充了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解决因处罚依据不足而导致的“违法难究” 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4. 严格责任,更加注重政采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5良性竞争,更加注重交易规则的公平 不得设置最低限价,不得去掉最高、最低报价 不得索要或收受赠品、回扣等 企业规模条件不得作为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 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不得作为资格要求。 保障信息获取的公平性,不得滥用澄清修改制造信息不对称 采购人可以邀请未中标人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 6.优化环境,更加注重为企业参与政采活动减负 资格预审文件免费、招标文件售价,代理服务费的收取标准、方式在 招标文件中公开,投标保证金退还等 ·严控投标样品的使用。 ·信用信息查询等

不得设置最低限价,不得去掉最高、最低报价 不得索要或收受赠品、回扣等。 企业规模条件不得作为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 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不得作为资格要求。 保障信息获取的公平性,不得滥用澄清修改制造信息不对称 采购人可以邀请未中标人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 5.良性竞争,更加注重交易规则的公平 • 资格预审文件免费、招标文件售价,代理服务费的收取标准、方式在 招标文件中公开,投标保证金退还等。 • 严控投标样品的使用。 • 信用信息查询等。 6. 优化环境,更加注重为企业参与政采活动减负 第三部分:修订的亮点和创新

第四部分:重点条款解读 总体修订情况梳理 18号令共6章90条(《总则》《招标》《投标》《开标、 评标与定标》《法律责任》),全文1100多字。 87号令共7章88条,较18号令增加一章,将第四章改为 《开标、评标》,新增第五章《中标和合同》;删除36 条,新增34条,修订54条;全文13000余字

• 18号令共6章90条(《总则》《招标》《投标》《开标、 评标与定标》《法律责任》),全文11000多字。 • 87号令共7章88条,较18号令增加一章,将第四章改为 《开标、评标》,新增第五章《中标和合同》;删除36 条,新增34条,修订54条;全文13000余字。 总体修订情况梳理 第四部分:重点条款解读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