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版,共二十三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39
文件大小:1.8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解决机制 第二节 民事诉讼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二章 诉与诉权 第一节 民事之诉 第二节 反诉 第三节 民事诉权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管辖 第七章 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多数人诉讼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十章 民事诉讼证明 第十一章 法院调解 第十二章 临时性救济 第一节 财产保全 第二节 行为保全 第三节 先予执行 第十三章 诉讼保障制度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三节 强制措施 第四节 诉讼费用与司法救助 第十四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十五章 简易程序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裁判 第十七章 上诉审程序 第一节 上诉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第十八章 再审程序 第十九章 特殊程序 第二十章 强制执行通则 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 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 第三节 执行依据与执行管辖 第四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 第五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第六节 执行竞合与执行救济 第七章 执行的开始、进行和终结 第二十一章 强制执行措施 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 主编江伟 副主编肖建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1 主 编 江 伟 副主编 肖建国 民事诉讼法(第六版)

●本章概要 ●第一节民事诉讼解决机制 第二节民事诉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5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解决机制 ⚫ 第二节 民事诉讼 ⚫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法律纠纷和社会 纠纷的一种。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 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其特点是: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6 ⚫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法律纠纷和社会 纠纷的一种。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 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 其特点是: ⚫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第一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依 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的目的 自力救济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争。(二)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它 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三)公力救济:指诉讼。诉讼的实质是由国家审判机 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处理特定的社会纠纷的一种最 有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诉讼的特点:一是国家强制性; 严格的规范性 (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在上述多元化的纠纷 解决体制中,民诉诉讼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7 ⚫ 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一)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依 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的目的。 自力救济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 (二)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它 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 (三)公力救济:指诉讼。诉讼的实质是由国家审判机 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处理特定的社会纠纷的一种最 有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诉讼的特点:一是国家强制性; 二是严格的规范性。 ⚫ (四)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在上述多元化的纠纷 解决体制中,民诉诉讼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第二节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诉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 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是由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诉讼活动能够产生、变更或消灭诉讼关系,而诉讼 关系又通过诉讼活动表现出来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8 ⚫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 (一)民诉诉讼的概念 ⚫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 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 诉讼是由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诉讼活动能够产生、变更或消灭诉讼关系,而诉讼 关系又通过诉讼活动表现出来

第二节民事诉讼 (二)民诉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为了诉 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 程序和方法,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 法定程序进行活动,同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 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都将会 导致诉讼无效 2、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 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具有决定性意义。 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民事诉讼由 若干诉讼程序与诉讼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构 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9 ⚫ (二)民诉诉讼的特点 ⚫ 1、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为了诉 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 程序和方法,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 法定程序进行活动,同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 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都将会 导致诉讼无效。 ⚫ 2、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 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具有决定性意义。 ⚫ 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民事诉讼由 若干诉讼程序与诉讼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构 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

第二节民事诉讼 10 二、民诉诉讼的目的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民事诉讼目的 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 是,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 目标或结果。 2、民诉诉讼的意义 (1)可以为民事诉讼法学的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 的理念,从而在对其他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在民事诉讼的出 发点上获得共识,推动其他基本理论纵深发展。 (2)可以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3)可以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成文法 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尤为重要。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0 ⚫ 二、民诉诉讼的目的 ⚫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 1、民事诉讼目的 ⚫ 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 是,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 目标或结果。 ⚫ 2、民诉诉讼的意义 ⚫ (1)可以为民事诉讼法学的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 的理念,从而在对其他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在民事诉讼的出 发点上获得共识,推动其他基本理论纵深发展。 ⚫ (2)可以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 (3)可以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成文法 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尤为重要

第二节民事诉讼 11 ●(二)国外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私权保护说一一19世纪初期,德国萨维尼 2、维护私法秩序说一-20世纪初期,德国标罗 3、纠纷解决说 二战后,日本兼子一 4、程序保障说一一英美、日本(井上治典)一 5、权利保障说一一日本,竹下守夫 6、多元说 (三)我国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多元说或多层次说三 2、纠纷解决说 3、程序保障说 4、利益保障说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1 ⚫ (二)国外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 1、私权保护说--19世纪初期,德国萨维尼 ⚫ 2、维护私法秩序说--20世纪初期,德国标罗 ⚫ 3、纠纷解决说--二战后,日本兼子一 ⚫ 4、程序保障说--英美、日本(井上治典) ⚫ 5、权利保障说--日本,竹下守夫 ⚫ 6、多元说 ⚫ (三)我国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 1、多元说或多层次说 ⚫ 2、纠纷解决说 ⚫ 3、程序保障说 ⚫ 4、利益保障说

第二节民事诉讼 12 ●三、民事诉讼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 争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1)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程序及制度结构的抽 象概括 (2)民事诉讼模式还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各 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抽象和概括。 (3)民事诉讼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构架,表现为一种形 式,围绕模式的民事诉讼的要素及关系才是其内容。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2 ⚫ 三、民事诉讼模式 ⚫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 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 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 (1)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程序及制度结构的抽 象概括。 ⚫ (2)民事诉讼模式还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各 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抽象和概括。 ⚫ (3)民事诉讼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构架,表现为一种形 式,围绕模式的民事诉讼的要素及关系才是其内容

第二节民事诉讼 13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1、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和成因:当事人主义是英美法系 国家赖以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诉讼原则,是指在民事纠 纷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和 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2、职权主义的含义和成因:职权主义是指法院在诉讼 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具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程序的进 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权能由法院担当。可分 为职权进行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 (三)案件审理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诉讼指挥权一一是法院为了保证程序的进行而依据运行 诉讼程序的权能。它是职权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核心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3 ⚫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 1、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和成因:当事人主义是英美法系 国家赖以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诉讼原则,是指在民事纠 纷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和 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 2、职权主义的含义和成因:职权主义是指法院在诉讼 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具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程序的进 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权能由法院担当。可分 为职权进行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 ⚫ (三)案件审理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 诉讼指挥权--是法院为了保证程序的进行而依据运行 诉讼程序的权能。它是职权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核心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