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实验四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啦叫、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G250法,紫外吸收法
实验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G250法,紫外吸收法

基本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紫外光、可见光、 红外光和激光200800mm光谱区的辐射來进行 欠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测定的方法。称为 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器称为分 光光度计。 这种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其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更是 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一、基本原理 • 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紫外光、可见光、 红外光和激光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 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测定的方法。称为 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器称为分 光光度计。 • 这种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其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更是 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紫外区可分为紫外(近紫外)和真空紫外 (远素外)。由于吸收池(又称样品池、 比色杯芍)和光学元件以及氧气能吸收小 于190m波长的光,因此常规紫外测定集 中在近紫外区,即200nm-400m。可见光 区为400nm800nm
• 紫外区可分为紫外(近紫外)和真空紫外 (远紫外)。由于吸收池(又称样品池、 比色杯等)和光学元件以及氧气能吸收小 于190nm波长的光,因此常规紫外测定集 中在近紫外区,即 200nm-400nm。可见光 区为400nm -800nm

测定某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曲线,·可与己 知标准的紫外光谱囹相对照,对照时须注意测定的 条件,如溶剂、浓度等。 常用标准的紫处吸收光谱是萨德勒研究实验 司编制的“ Sadtler紫外标准图谱集,到七十年 代末为止巴收集28585个化合物紫外光谱图。此外 还有药物和非极性溶剂紫外光谱图2000多幅。 由于化合物紫外吸收峰较少,而且峰形都很 宽,不象红外光谱是许多指纹峰,所以在用萦外吸 收光谱进行化合物定性鉴定时,应注意:化合物相 同,其紫外光谱应完全相同:但是紫外光谱相同不 定化合物就相同可能仅是存在某些相同的发色 团或基团,因此在鉴定时应与红外光谱相结合
• 测定某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曲线,可与已 知标准的紫外光谱图相对照,对照时须注意测定的 条件,如溶剂、浓度等。 常用标准的紫处吸收光谱是萨德勒研究实验 公司编制的“Sadtler”紫外标准图谱集,到七十年 代末为止已收集28585个化合物紫外光谱图,此外 还有药物和非极性溶剂紫外光谱图2000多幅。 由于化合物紫外吸收峰较少,而且峰形都很 宽,不象红外光谱是许多指纹峰,所以在用紫外吸 收光谱进行化合物定性鉴定时,应注意:化合物相 同,其紫外光谱应完全相同;但是紫外光谱相同不 一定化合物就相同,可能仅是存在某些相同的发色 团或基团,因此在鉴定时应与红外光谱相结合

1, Beer-Lambert定律 明伯一比尔光吸收定律 A=-lgT=ab C A:吸光度,又称光密度“O.D。 丁:透光度,T=I/ I。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强, 为透过吸收池的光强) E:摩尔吸光系数或克分子吸光系数(Lmol-1cm-1)。 b:样品光程(cm),通常使用1.0cm的吸收地, b=1cm。 C:样品浓度(mo/L)。 由上式可以看出:吸光度A与物质的吸光系数“E”和 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1. Beer-Lambert 定律 朗伯-比尔光吸收定律: A=-lgT=εb c A:吸光度,又称光密度“O.D”。 T:透光度, T=I / I。( I。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强, I为透过吸收池的光强) ε:摩尔吸光系数或克分子吸光系数(L·mol-1·cm-1)。 b:样品光程(cm),通常使用1. 0cm 的吸收地, b=1cm。 c:样品浓度(mol/L)。 由上式可以看出:吸光度A与物质的吸光系数“ε”和 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摩尔吸光系数:A bC,是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 勿的量度。ε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度法 测的灵敏度就越高。E值越大,说明电子跃迁的几率大, 通劳E=10-105:一般认为E>10为强吸收:E=103 104为较强吸收:E<102为弱吸收,此时分光光度法不 灵教。 )因为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出的最小吸光度A= 0.001,所以,当b=1cm,E=10时,可检测的溶液最小 浓度是C=108mo/l
• 摩尔吸光系数: , 是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 力的量度。ε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度法 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ε值越大,说明电子跃迁的几率大, 通常 ε=10-105:一般认为ε> 104为强吸收;ε=103 - 104 为较强吸收;ε< 102 为弱吸收,此时分光光度法不 灵敏。 • 因为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出的最小吸光度A= 0.001, 所以,当b=1cm, ε=105时,可检测的溶液最小 浓度是C=10-8 mol/L

吸光度“A”有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具有加和性: 即混合物的总吸光度等于溶液中的各组份各自在该波长下吸光 度的身术和。这是多元混合物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础。 若溶液中各溶质的吸光系数相同,则各溶质吸光度的大小 与溶质浓度成比例。 例一:尿嘧啶核苷酸溶液用1cm石英吸收池测定260nm处的吸 光度为0.650,用同一吸收池测定纯溶剂的吸光度为0.070 身尿嘧啶溶液的摩尔浓度,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 82×103M-1cm-1(M=mo/L)。 A=EbC∴A=(溶剂加样品的吸光度)-(溶剂的吸光度) A=0.650-0.070=0.580 ∵b=1cm ∵C==7.1×10-5mol/L
吸光度“A”有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具有加和性: 即混合物的总吸光度等于溶液中的各组份各自在该波长下吸光 度的算术和。这是多元混合物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础。 若溶液中各溶质的吸光系数ε相同,则各溶质吸光度的大小 与溶质浓度成比例。 例一:尿嘧啶核苷酸溶液用1cm石英吸收池测定 260nm处的吸 光度为0.650,用同一吸收池测定纯溶剂的吸光度为0.070, 计算尿嘧啶溶液的摩尔浓度,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 = 8.2×103 M-1cm-1(M=mol / L)。 ∵A=εbC ∵A=(溶剂加样品的吸光度)-(溶剂的吸光度) ∴A=0.650-0.070=0.580 ∵b=1cm ∴C==7.1×10-5 mol / L

3,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 E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光的波长 化学因素 容液中溶质可因浓度改变而有离解、缔合与溶 剂间的作用等等原因而发生偏离Bee定律的现 象 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有时可控制溶液浓度设 法减免。比如在强酸性溶液中滴定铬酸溶液就 可以避免偏离现象。 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条散光、散射光、反射光以及非平 行光等都会造成偏高现象
3. 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 ε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光的波长 化学因素: 溶液中溶质可因浓度改变而有离解、缔合与溶 剂间的作用等等原因而发生偏离Beer定律的现 象。 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有时可控制溶液浓度设 法减免。比如在强酸性溶液中滴定铬酸溶液就 可以避免偏离现象。 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杂散光、散射光、反射光以及非平 行光等都会造成偏离现象

斯亮蓝G250法 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后,其最大 吸收波长从465nm改变为595mm,该蛋白一染料复合 物吸光系数很高,所以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测 定1的蛋白质,染料和蛋白结合只需要2分 珅,颜色在1小时内稳定。操作便,快速,是常 用的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去污剂,粘多糖等严重干扰该方法的测定 °试剂:标准蛋白质溶液(0.5mg/m1) 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染色剂
考马斯亮蓝G250法 • 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后,其最大 吸收波长从465nm改变为595nm,该蛋白-染料复合 物吸光系数很高,所以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测 定1μg /mL的蛋白质,染料和蛋白结合只需要2分 钟,颜色在1小时内稳定。操作简便,快速,是常 用的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 去污剂,粘多糖等严重干扰该方法的测定 • 试剂:标准蛋白质溶液(0.5 mg/ml) 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染色剂

操作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8只试管,分别加入0,0.4, 0.6,0.8,1.0,1.,2,1.4,1.6n标准蛋白质溶液, 用水补是体积至3mL然后加入5m考马斯亮蓝试剂 震荡混匀,2分钟后于595nm测定吸光值,以蛋白质 浓度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晶测定:样品液1mL,用水补足体积至3mL,然后 加入5m考马斯亮蓝试剂,595nm测定吸光值。从 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浓度 ●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操作步骤 •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只试管,分别加入0,0.4, 0.6,0.8,1.0,1.2,1.4,1.6mL标准蛋白质溶液, 用水补足体积至3mL,然后加入5ml考马斯亮蓝试剂, 震荡混匀,2分钟后于595nm测定吸光值,以蛋白质 浓度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样品测定: 样品液1mL ,用水补足体积至3mL,然后 加入5ml考马斯亮蓝试剂, 595nm测定吸光值。从 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浓度。 • 计算 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理科学与生命科学》讲义.ppt
- 《人类遗传学导论》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生命和遗传的物质基础.ppt
- 《昆虫学通论》ppt电子教案.doc
- 江南大学:《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现代生化工程(主讲:堵国成).ppt
- 滨州职业学院:《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器官.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野生动物保护.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进化理论.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的生态及分布.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4) 爬行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3) 两栖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2) 软骨鱼纲和硬软骨鱼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1) 圆口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6) 哺乳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5) 鸟纲.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4) 脊索动物门.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3) 半索动物门.ppt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第二章(2-12) 棘皮动物.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兔疫功能.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生命 第一节 化学生物学的概念.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练习题.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绪论.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一章 微生物的细胞.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五章 原核生物.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七章 病毒.ppt
-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第六章 真核微生物.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第三节 菌种保藏.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 第一节 空气微生物生态 第二节 水体微生物生态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 第四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一节 碳循环 第二节 氮循环.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水环境污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原理 第一节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 第二节 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 第一节 水体自净 第二节 微生物脱氮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 第三节 微生物除磷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有机固体糜弃物与度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ppt
- 《基因工程》第一讲 DNA的基本功能.ppt
- 《基因工程》第二讲 基因治疗SCD的过程.ppt
- 《基因工程》第三讲 基因工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