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3)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留商每应运延面但 北京師彩大学网络教育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 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 即解放区建立起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 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 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 即解放区建立起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 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1948年9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 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名字,并认为它 就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之下的经济体系。”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 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 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途径。 北京師彩大学 网络教育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1948年9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 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名字,并认为它 就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之下的经济体系。”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 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 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途径。 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 质:民主革命的性质和社 会主义的性质。 太原电业工人在抢修输电线路 北京師托大学网络教育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 质:民主革命的性质和社 会主义的性质。 太原电业工人在抢修输电线路 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 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 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 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22833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 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 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 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 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 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 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 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 ■89268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实际步骤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 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 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 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 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 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 认识的深入 在我国,这个时 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 时期,这个时期在经 济上的特点,就是既 有社会主义,又有资 本主义。 @北京師托大学网络教育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 认识的深入 在我国,这个时 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 时期,这个时期在经 济上的特点,就是既 有社会主义,又有资 本主义。 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北京狮托大学 网络教育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 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2年国民经济 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水平 仍比较低。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 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 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4年6月 16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的讲话) 北京師花大学网络教育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 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 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4年6月 16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的讲话)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 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2年国民经济 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水平 仍比较低。 工 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集中力量办大事、 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 发展的优越性,对于 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 化落后的国家来说, 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国家工业化,这是 最好的选择。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集中力量办大事、 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 发展的优越性,对于 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 化落后的国家来说, 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国家工业化,这是 最好的选择。 工 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2.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2.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3).ppt
- 大连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1.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2.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远古的传说》.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