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3)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道位每应这延留但面 北京師彩大学网络教育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第 九章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中国已经是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但又是一个经济 文化落后、人口 众多、幅员辽阔、 发展极不平衡的 国家。 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基本完成。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中国已经是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但又是一个经济 文化落后、人口 众多、幅员辽阔、 发展极不平衡的 国家。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基本完成。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1956年2月 召开的苏共二 十大,进一步 暴露了苏联在 社会主义建设 中存在的缺点 和错误。 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 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北京師花大学 网络教育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 年 2 月 召开的苏共二 十大,进一步 暴露了苏联在 社会主义建设 中存在的缺点 和错误。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 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1956年4月,毛泽东:最 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际实现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实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1956 年 4 月,毛泽东:最 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际实现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制定《1956—1967年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 案)》 |956年到1967年 全國農業發展網要(草案) ◆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解 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制定《1956-1967年 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纲要》 北京師托大学网络教育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制定《1956—1967年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 案)》 ◆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制定《1956—1967年 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纲要》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 情况出发,把重工业作为 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 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 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 设的关系,创造性地论述 了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问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 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作《十 题。 大关系》的报告 北京師彩大学 网络教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 情况出发,把重工业作为 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 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 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 设的关系,创造性地论述 了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问 题。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 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作《十 大关系》的报告 早 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 系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 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力。 ◆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 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 毛泽东致开幕词 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北京師彩大学 网络教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 系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 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力。 ◆ 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 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 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毛泽东致开幕词 早 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政治建设上,要扩大社会主义 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 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 依”和“有法必依”。 ◆ 执政党建设上,要提高全党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 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 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 党和群众联系。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 政治建设上,要扩大社会主义 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 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 依”和“有法必依” 。 ◆ 执政党建设上,要提高全党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 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 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 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 党和群众联系。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早 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国家管理体制上,陈云提 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 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 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 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 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 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陈云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国家管理体制上,陈云提 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 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 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 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 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 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早 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的发表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 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 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可以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的发表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 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 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可以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 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早 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2.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2.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3).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3).ppt
- 大连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1.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2.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3课 远古的传说》.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1.doc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2.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docx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