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打印版)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

实验一、二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

一、目的意义 ■农田在资源存在可能的范围内,作物应予实现的生产能力谓之 农田作物生产潜力(潜势)。研究农田作物生产潜力,实际上 是研究与作物生长有关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通过研究作物 生产潜力可以知道一个地区的作物产量还有多大潜力:影响当 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而寻找出开发农田生产潜力 或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本实验利用生活要素逐步订正法计算作物生产潜力。基本原理 是:根据科学实验数据,分析作物生产力与其生活要素的函数 关系,然后计算假设其它诸要素完全满足时,某一要素所具有 的生产潜力。如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气候生产 潜力)等,每进一步增加一个订正因素。本实验重点是公式估 算的原理(目前估算公式很多,选用哪个切合实际要注意); 难点是公式本身的操作、参数的选用;生长点是潜力的开发

现实生产力,5000亿kg 社会生产潜力,60006200亿kg 社会生产潜力 光温水土肥技经潜力,7000亿kg 光温水土肥技潜力,80008800亿kg 光温水土肥潜力,9000亿kg 生态经济潜力 光温水土潜力,10800亿kg 光温灌水潜力,12000亿kg 光温水潜力,7000亿kg 生态潜力 光温潜力,13800亿kg 光潜力,42500亿kg

二、所需资料 ■计算地的气候、土壤、肥料、技术、经验 及社会因素等基础资料;作物品种、生育 期、叶面积系数等

三、方法步骤 ■(一)光合生产潜力 就是在集约生产下,生产条件充分保证、生态环境 适宜的理想作物群体单位面积上实际获取的辐射量 所能转换形成的最高产量。 一依据理论光能利用率估算: P E·Q H 式中:Y一生物产量;E一最大光能利用率 (5%);Q一太阳辐射;H—产热率 (4.25kcal./g)(1cal=4.1868J)

■(二)光温生产潜力(作物最大生产潜力) 就是选用最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的高产品种,并假 定除光温外的一切条件最优下所获得的最高产量。 选用FAO推荐的范·菲尔图依森(H.T.Van Velthizen)的生态区域法,虽属经验,但考虑较 周全,所得的数据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CN一净干物质生产量校正值 冷凉时(〒G一作物总生育期天数 我国北方越冬或早 的夏熟作物CN以0.6-0.7为宜 作 率(Ym)≥20kg/hm2h时: Ymp=CL-CH-CN-G-[F(0.8+0.01Ym).Yo+(1-F) (0.5+0.025Ym)Yc] 当作物干物质生产率(Ym)<20kg/hmh时: Ymp=CL.CH-CNG.[F(0.5+0.025Ym)Yo+(1-F) (0.05Ym)Ycl

■Ym一一定气候条件下的最大干物质生产量 (kg/hm2h)。决定于作物种类和生长期间的温度 据此查表得Ym(直接引用) 生育期间均温℃5 101520 25 30 35 40 45 第1类耐寒作物 5 1520 20 15 0 第1类喜温作物 0 0 15 32.5 35 35 32.5 0 第Ⅱ类耐寒作物 45 65 65 65 0 第I类喜温作物 0 5 45 65 65 65 45 注:第类耐寒作物:紫花苜蓿、蚕豆、甘蓝、豌豆、马铃薯、甜菜、小麦等: 第类喜温作物:棉花、水稻、花生、大豆、向日葵、番茄、胡椒、红花: 第川类耐寒作物:春玉米、春高粱;第川类喜温作物:夏玉米、夏高粱、甘蔗等

■Yo一一定地点作物在全阴天时总干物质生产量 (kg/hm2.d) ■Yc一一定地点作物在全晴天时总干物质生产量 (kghm2d。Yo和Yc根据纬度和月份查表 (用内插法计算出每月的,再乘以生育期中各月的天数, 求和后除以生育期。Yc和Rse也同此) 月份 纬度 12345678 91011 12 30° Rse191245303363400417411384333270210179 Yc281333385437471489483456412356299269 Y0137168200232251261258243216182148130 40° Rse131190260339396422413369298220151118 Yc218283353427480506497455390314241204 y09913717822325326826323920015511291

■F一云量覆盖率:F=(Rse-0.5Rg/0.8Rse Rse一晴天最大有效短波辐射(cal/cm2d),根据纬度 和月份查表(用线性内插法) Rg一实际测得的射入短波辐射(ca/cm2d),或根据当 地日照百分率(nN)计算:Rg=(a+bn/NRa59 -n/N一日照百分率(查当地气象资料) 一Ra一用水的mm数表示的碧空条件下的太阳辐射,根 据纬度查气象资料(1mm=59cal/cm2) -a、b一与大气透明状况有关的系数 地 ☒ a b 寒冷温和地区 0.18 0.55 干燥热带地区 0.250.45 湿润热带地区 0.290.4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打印版)作物布局设计.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打印版)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打印版)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打印版)小麦去胚乳法测生长素的生理效应.pdf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病毒(4/4).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病毒(3/4).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病毒(1/4).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第八章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病原线虫.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寄生性种子植物.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3/3)、接合菌亚门.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2/3).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病毒(2/4).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担子菌亚门,2/2).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担子菌亚门,1/2).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子囊菌亚门,2/2).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子囊菌亚门,1//2).ppt
- 石河子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The main pathogens of fungi infected plant 第五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半知菌亚门,2/2).ppt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植物生产类,打印版)基因工程实验指导(共六个).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植物生产类,打印版)农学概论实验指导(共十二个).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植物生产类,打印版)普通病理学实验指导(共四个).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植物生产类,打印版)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共十一个).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植物生产类,打印版)遗传学实验指导(共四个).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植物学Ⅱ教案(任课老师:杨珍平).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农事学教案(任课教师:崔福柱).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植物病理学教案(任课教师:王建明).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植物生理学教案(任课教师:温银元、尹美强).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生物技术概论教案(任课教师:薛金爱).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农业生态学(I)教案(共十章).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任课教师:马敏).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耕作学教案(共七章,任课教师:王宏富、乔月静).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精确农业概论教案(任课教师:冯美臣).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作物栽培学(I)2级教案(任课教师:杜天庆).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农业气象学教案(任课教师:杨宏斌).pdf
-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课程实验指导(电子教案)作物育种学(I)2级教案(任课教师:邢国芳).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e Ecology(打印版,负责人:廖允成).pdf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农业生态学教材讲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共十二章,主编:廖允成、林文雄).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廖允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