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第1节 磁敏金属材料

986 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1.磁敏金属材料 2.温敏金属材料 3.形变金属材料 4.超导敏感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制作
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1.磁敏金属材料 2.温敏金属材料 3.形变金属材料 4.超导敏感材料

磁敏金属材料 /986 >在金属所具有的物性中,磁性是重要特性之一。 >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运动 >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Lorentz力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作
Ø在金属所具有的物性中,磁性是重要特性之一 。 一 、磁敏金属材料 Ø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运动 Ø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Lorentz力作用

、磁敏金属材料 986 1.磁阻效应 磁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磁场使物体电阻发生变化 的现象。 1857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森发现的. 原理:当处于磁场中时,载流子将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在两 侧产生积聚电荷并产生霍耳电场。如果载流子受到的霍耳电场作用和洛 仑兹力作用不能抵消,那么部分载流子将发生偏转,而使沿外加电场方 向运动的载流子数量将减少,电阻增大,表现出横向磁阻效应(普通磁 阻效应)。 电子料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帽
1. 磁阻效应 Ø 磁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磁场使物体电阻发生变化 的现象。 Ø 1857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森发现的. Ø 原理:当处于磁场中时,载流子将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在两 侧产生积聚电荷并产生霍耳电场。如果载流子受到的霍耳电场作用和洛 仑兹力作用不能抵消,那么部分载流子将发生偏转,而使沿外加电场方 向运动的载流子数量将减少,电阻增大,表现出横向磁阻效应(普通磁 阻效应)。 一 、磁敏金属材料

一、磁敏金属材料 986 a V+ ~磁阻效应可分为基于霍尔效应的普通磁阻效应和在强磁性体中出现的各向 异性磁阻效应。 利用其各向异性磁阻效应,Fe-Ni合金和Co-Ni合金在低磁场下具有高的电 阻变化率,使这类金属磁敏材料正迅速进入实用化阶段。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作
Ø 磁阻效应可分为基于霍尔效应的普通磁阻效应和在强磁性体中出现的各向 异性磁阻效应。 Ø 利用其各向异性磁阻效应,Fe-Ni合金和Co-Ni合金在低磁场下具有高的电 阻变化率,使这类金属磁敏材料正迅速进入实用化阶段。 一 、磁敏金属材料

磁敏金属材料 98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8.20 对于强磁性体金属(Fe、Co、Ni 8.15 及其合金),当外磁场的方向平 平行 291K 8.10 行于磁体内部的磁化方向时,电 阻几乎不随外磁场强度而变化, 8.05 垂直 器 但若外磁场偏离磁体内部的磁化 8.00 方向,则电阻随外加磁场强度增 加而减小。 10 15 20 ,25 磁场(kG) 与常规磁阻效应有差异,机理(基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诱 导的态密度及自旋相关散射的各向异性)未明。 电子到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对于强磁性体金属(Fe、Co、Ni 及其合金),当外磁场的方向平 行于磁体内部的磁化方向时,电 阻几乎不随外磁场强度而变化, 但若外磁场偏离磁体内部的磁化 方向,则电阻随外加磁场强度增 加而减小. 磁场(kG) 0 5 10 15 20 25 8.15 8.10 8.05 电8.00 阻 率( µ Ω c m ) 平行 垂直 291K 8.20 √ 与常规磁阻效应有差异,机理(基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诱 导的态密度及自旋相关散射的各向异性)未明。 一 、磁敏金属材料

磁敏金属材料 /986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薄膜磁阻效应元件 就通常使用的Ni-20wt%Fe合金 电极 Ni-20%Fe (坡莫合金)薄膜而言,膜厚 薄膜 为30~300nm,w和1因目的而 异,但w为数十微米,1从数十 (a)剖面 微米到几毫米。 I(1/M) 磁阻响应率 个 -货 外磁场 电流 薄膜元件还是体材元件? (b)平面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帽
I(//M i) ( a ) 剖 面 (b ) 平 面 电 流 外 磁 场 M I(//M i) 电 极 N i-2 0 % F e 薄 膜 绝 缘 衬 底 ( a) 剖 面 ( b ) 平 面 电 流 外 磁 场 M l 薄膜磁阻效应元件 薄膜元件还是体材元件? 就通常使用的Ni-20wt%Fe合金 (坡莫合金)薄膜而言,膜厚 为30~300nm,w和l因目的而 异,但w为数十微米,l从数十 微米到几毫米。 一 、磁敏金属材料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2 0 1 1 He l V i wt H 磁阻响应率

、磁敏金属材料 吸好 /986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显示各向异性磁阻效应的金属主要是以F、Ni、Co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而不含这些元素的磁性材料的磁阻效应极小(10-5%量级) 主要合金块材的磁阻响应率(293K) 组分(wt%) △p/p(%) 组分(wt%) △p/p(%) Ni-20Fe 4.0 Ni-17Pd 2.3 Ni-8Fe 5.4 Fe-10V 1.3 Ni-35Co 5.8 Ni-5Zn 2.6 Ni-20Co 6.5 Ni-6Mn 2.5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作
显示各向异性磁阻效应的金属主要是以Fe、Ni、Co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而不含这些元素的磁性材料的磁阻效应极小(10-5%量级) 组分(wt%) 组分(wt%) Ni-20Fe Ni-8Fe Ni-35Co Ni-20Co 4.0 5.4 5.8 6.5 Ni-17Pd Fe-10V Ni-5Zn Ni-6Mn 2.3 1.3 2.6 2.5 主要合金块材的磁阻响应率 (293K) / ( % ) / ( % ) 一 、磁敏金属材料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一、磁敏金属材料 /986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体材Ni-Fe合金:在 10%Fe附近观察到的 4 体材 △p/p最大值 2 >薄膜Ni-Fe合金: OOO/Oo兰a口团 /薄膜(36nm) 在20wt%Fe附近显示最 01o 大值。 40 60 80 100 Ni浓度(wt%) 组分对体材和薄膜Ni-Fe合金的磁阻响应率的影响 薄膜的磁阻响应率比块材低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作
组分对体材和薄膜Ni-Fe合金的磁阻响应率的影响 2 6 4 体 材 薄 膜 (3 6 n m ) 4 0 6 0 8 0 1 0 0 磁 阻 响 应 率 / ( % ) N i 浓 度 ( w t% ) 0 薄膜的磁阻响应率比块材低 Ø 体材Ni-Fe合金:在 10%Fe附近观察到的 ∆ρ/ρ最大值 Ø 薄膜Ni-Fe合金: 在20wt%Fe附近显示最 大值。 一 、磁敏金属材料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磁敏金属材料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为了增大薄膜△p/p,可采用提高蒸发时的真空度、采用合理的退 火工艺(退火温度、气氛、时间等)等方法 8 50nm 80 0.8 △P 60 -0.6 3 s_0I/d 40 20nm 20 0.2 10-710-6 10-5104 2 3 4 真空度(Pa) 退火时间(h)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
为了增大薄膜∆ρ/ρ ,可采用提高蒸发时的真空度、采用合理的退 火工艺(退火温度、气氛、时间等)等方法 1 0 7 1 0 6 1 0 5 1 0 4 4 3 2 磁 阻 响 应 率 / ( % ) 5 0 n m 2 0 n m 真 空 度 ( P a) 0 1 2 3 4 退 火 时 间 ( h ) 0 .8 0 .6 0 .4 0 .2 0 8 0 6 0 4 0 2 0 / 1 0 3 Ω m / 1 0 1 Ω m 一 、磁敏金属材料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磁敏金属材料 /986 2.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基于磁阻效应的敏感元件应用示例 旋转体 磁阻元件 人人 八 永久磁铁 时间 (a)简单的敏感元件 (b)输出波形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课程组 制作
旋转体 磁阻元件 永久磁铁 时间 输 出 电 压 (a)简单的敏感元件 (b)输出波形 l 基于磁阻效应的敏感元件应用示例 一 、磁敏金属材料 2.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任课教师:谢光忠).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pdf
-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SDR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1 DDC的设计与验证(3/3).pdf
-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SDR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1 DDC的设计与验证(2/3).pdf
-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SDR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验01 DDC的设计与验证(1/3).pdf
-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SDR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第二版).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柔性薄膜晶体管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TFT-LCD显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平板X射线成像器件.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有机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薄膜技术(主讲:陈文彬).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MIS场效应晶体管基础.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章 绪论(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复习题.doc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三章 Turbo码.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二章 卷积码的译码.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第2节 温敏金属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第3节 形变金属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金属敏感材料 第4节 超导敏感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陶瓷敏感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半导体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有机敏感材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型红外传感器.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型红外传感器 第1节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型红外传感器 第2节 红外传感器分类及性能参数.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型红外传感器 第3节 非致冷红外传感器.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新型气体传感器 第一节 新型气体传感器概述.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新型气体传感器 第三节 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传感器(聚苯胺复合薄膜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新型气体传感器 第三节 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传感器(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新型气体传感器 第二节 无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新型气体传感器 第三节 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传感器(质量敏感型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研究).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专题讲座 第一节 柔性电子学 Flexible Electronic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专题讲座 第三节 电子皮肤 E-skin.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专题讲座 第二节 柔性传感器 Flexible Sensor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子聚合物基湿度传感器 第一节 电子聚合物基湿度传感器概述.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Sensor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子聚合物基湿度传感器 第三节 电子聚合物基电容式湿度传感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