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练 语文试题

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1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17分,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摭拾(zhi)商榷(que)笔杆(gan)汗流浃背(j) 挣脱( zheng) 巷道(hing)甄别( zheng)六艺经传( zhuan) C.摇曳(ye) 泥淖(nao) 啮噬(shi) 百舸争流(ge) D.僧恨(zeng)不啻(chi)弄堂(nong) 装模作样(mu)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耳濡目染良晨美景 渲泄 怨天尤人 B.礼尚往来聊以慰籍 苟延残喘 C.气息摒室 寥阔 苍海桑田 D.入不敷出 山清水秀 妥贴 容销金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位日本作家也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宠爱他们吧。不要等到你不能宠爱 他们时再来后悔。”东东,假如人生不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 你的! ②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其中,其乐融融。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 游吧。 ③说起来是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 了一个叫你们憎厌的读书环境。 ④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活泼流转的审美心灵,闪耀着“诗意的光辉"的世界, 终究 充实而美好的心灵而存在。 A.宠爱 布置为 B.溺爱 涉足 部署 因为 C.溺爱 涉猎 布置 只为 D.宠爱 涉足 部署 因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 无不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值得一看!” B.在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 之力 C.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 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 疑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北京城区部分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表, 学生要学习20个京剧选段。 B.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 正直、有责任感 C.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
台州中学 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 1 语文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7 分,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摭.拾(zhí) 商榷.(què) 笔杆.(gān) 汗流浃.背(jiá) B.挣.脱 (zhèng) 巷.道(hàng) 甄.别(zhēng) 六艺经传.(zhuàn) C.摇曳.(yè) 泥淖.(nào) 啮噬. (shì ) 百舸.争流(gě) D.憎.恨(zēng) 不啻.(chì) 弄堂(nòng) 装模.作样(mú)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耳濡目染 良晨美景 渲泄 怨天尤人 B.礼尚往来 聊以慰籍 磕绊 苟延残喘 C.气息摒窒 四肢百骸 寥阔 苍海桑田 D.入不敷出 山清水秀 妥贴 容销金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位日本作家也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宠爱他们吧。不要等到你不能宠爱 他们时再来后悔。”东东,假如人生不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 你的! ②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其中,其乐融融。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 游吧。 ③说起来是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 却 了一个叫你们憎厌的读书环境。 ④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活泼流转的审美心灵,闪耀着“诗意的光辉”的世界, 终究 充实而美好的心灵而存在。 A.宠爱 涉猎 布置 只为 B.溺爱 涉足 部署 因为 C.溺爱 涉猎 布置 只为 D.宠爱 涉足 部署 因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 无不拍手称快 ....,大呼:“过瘾!值得一看!” B.在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 之力。 C.经过旷日持久 ....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 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 ....,你还有什么可怀 疑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北京城区部分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表, 学生要学习 20 个京剧选段。 B.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 正直、有责任感等。 C.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

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D.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 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6.续写两个句子,使之组成排比句。(4分) 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 在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里,母亲用博大 无私的爱,为我们演绎了一篇篇完美的传奇。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然后写一句话揭示其中的道理,不超过10个字。(3分) 从前,有个穷人向上帝祈祷说:“主啊,你给我一个彩票中奖的机会吧!”以后他每个星期 都这样请愿,但是,他的愿望总是没有实现。 多年后的一天,他发牢骚抱怨上帝说:“主啊,你到底在不在呀?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帮我呀? 怎么到现在我还没有中奖? 忍无可忍的上帝终于说话了,“我可怜的孩子,那你总得买张彩票吧!” 寓意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小题。(15分) 谈生命(节选)冰心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一路上 他亨受着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危崖, 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 怯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 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的伸 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 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 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D.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 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6.续写两个句子,使之组成排比句。(4 分) 母 爱 是 一 生 相 伴 的 盈 盈 笑 语 , 母 爱 是 漂 泊 天 涯 的 缕 缕 思 念, , ,在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里,母亲用博大 无私的爱,为我们演绎了一篇篇完美的传奇。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然后写一句话揭示其中的道理,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从前,有个穷人向上帝祈祷说:“主啊,你给我一个彩票中奖的机会吧 !”以后他每个星期 都这样请愿,但是,他的愿望总是没有实现。 多年后的一天,他发牢骚抱怨上帝说:“主啊,你到底在不在呀?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帮我呀? 怎么到现在我还没有中奖? 忍无可忍的上帝终于说话了,“我可怜的孩子,那你总得买张彩票吧!” 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小题。( 15 分) 谈生命(节选) 冰心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一路上 他享受着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危崖, 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 怯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 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的伸 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 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 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 勇敢快乐地破壳岀来。他遇着骄奢的舂天,他也许开岀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 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岀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 芳草;他结岀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 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 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 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 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 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 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 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 痛又何尝不美丽? (有删改) 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请做具体分析。(1) 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1分) (2)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纵观全文,事实上作者已经作了回答。那么 生命到底是什么?(2分) 9.“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有何意蕴?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什么? (4分) 10.文中写了“小树”哪些快乐的事?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4分) 11.作者在第二段前半部分说“一路上他享受着所遭遇的一切”,“享受”和“遭遇”矛盾吗? 请据此阐述作者对生命的看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23分)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 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 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 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 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 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 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 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 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 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 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 痛又何尝不美丽? (有删改) 8.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请做具体分析。(1) 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1 分) (2)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纵观全文,事实上作者已经作了回答。那么, 生命到底是什么?(2 分) 9.“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有何意蕴?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什么? (4 分) 10.文中写了“小树”哪些快乐的事?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4 分) 11.作者在第二段前半部分说“一路上他享受着所遭遇的一切”,“享受”和“遭遇”矛盾吗? 请据此阐述作者对生命的看法。(4 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23 分)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2-16小题。(14分。其中12-15小题,每题2分。)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翼—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的《劝学》)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 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 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 “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日“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 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节选自刘开的《问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问焉以求一得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学即继以问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丰富的知识 B.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就有办法 C.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差不多 D.孟子论“求放心” 放纵散漫的心 1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而客问曰:“何为其然也?”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 识,有利于修饰品德。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 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与荀子的 《劝学》体裁相同。 1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分)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2分)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 12—16 小题。( 14 分。其中 12—15小题,每题 2 分。)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的《劝学》)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 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 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 “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 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节选自刘开的《问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问焉以.求一得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学即继以.问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丰富的知识 B.所谓就有道 ...而正也: 就有办法 C.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差不多 D.孟子论“求放心..”: 放纵散漫的心 1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 例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而客问曰:“何为其然也?”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 识,有利于修饰品德。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 恢弘。 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与荀子的 《劝学》体裁相同。 1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 分) 译文: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2 分) 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边的题目。(4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1)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2)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传神所在。 18.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5分。六选五)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 (2)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师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6)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四、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以下两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歌。) 材料一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 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上海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材料二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我知道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张洁《我的四季》)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边的题目。( 4 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1)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2)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传神所在。 18.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5 分。六选五)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2)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 ,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师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 (6)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四、作文(4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以下两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歌。) 材料一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 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上海 2012 年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材料二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我知道,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张洁《我的四季》)


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1语文答题卷 卷面分选择6—7_8-11_16-18_19总分 : 基础知识。(共17分选择题每题2分) 题序1 12131415 答案 :语言表达(7分) 6、(4分) 7、(3分) 、现代文阅读。(15分) :8、(1)(1分) (2)(2分) ::::::::::: 9、(4分) 10、(4分)
台州中学 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 1 语文答题卷 卷面分 选择题 6——7 8—11 16—18 19 总分 一、基础知识。( 共 17 分,选择题每题 2 分) 题序 1 2 3 4 5 12 13 14 15 答案 语言表达(7 分) 6、(4 分) , 。 7、(3 分) 二、现代文阅读。( 15 分) 8、(1)(1 分) (2)(2 分) 9、(4 分) 10、(4 分) 11、(4 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号次_______ _考试号 _____________ ……………………………装………………………订……………………… 线 ……………………………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 16、翻译,每句2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17、古诗鉴赏(4分) 18、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5分。六选五,每句一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 (2)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 而已(《师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5)彼与比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6)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四、作文(40) 19、(略)
三、古诗文阅读与识记 16、翻译,每句 2 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17、古诗鉴赏(4 分) 18、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5 分。六选五,每句一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2)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 ,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 而已(《师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 (5)彼与比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 (6)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四、作文(40) 19、(略)

台州中学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1语文答案 1、C(A杆gan浃jaB甄 zhen d弄long) 2、A(A晨一辰渲——宣B籍藉,C摒一屏、寥阔—一寥廓,苍一一沧,D贴一 一帖) 3、C4、D(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前仰后合 合:弯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 子。 旷日持久:旷 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5、D(A“京剧艺术成为校本课”主宾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应为“具备.品质”C句式 杂糅 6、母爱是炎炎盛夏里的一股清风,母爱是茫茫寒夜中的一豆灯火,母爱是滔滔江河上的 座小桥…….(用比喻,意思吻合即可,每句2分) 7、付出才有回报。或:天助自助者。 8(1)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2)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停地前进或和生长 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9、(1)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 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2)反复有强调的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 要前进,要成长。 10、(1)小树种子破壳岀来;小树开岀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欢唱;小树荫庇花草 小树结出累累果实。(2)因为生命让我们享受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11、不矛盾。在生命的过程中,不光有欢乐,也有痛苦,无论面对什么,都应坦然接受, 从某种角度讲,痛苦也是快乐,都是生命中的-部分 12、B.连词,和(A兼词,于此;代词,他。C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 D连词,表目的,以便;连词,表承接,就 13、D(A扩大知识面B靠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C跟.相同) 14、A定语后置(B状语后置C宾语前置D疑问句宾语前置) 15、C刘开《问说》中没有用比喻 16、(1)如果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铁、石头 也能雕刻成功 (注意 金石”、“镂”的意义) 2)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 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注意“其″、“奚 的意义;“其奚决焉”的句式) (3)有的(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不解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注意句式) 17、“拳”和“退”(要点一:指出用得好的字)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 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则是用拟人手法生动别致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沙滩上一片明亮,是因为许多白鹭栖息在那里;天空是如此广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 不是在向前移动。〔要点二:回归原句加以分析)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 合的画面(要点三:说明其特别作用 18、(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 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19、作文(略)参考译文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学习一定喜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 的,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 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欢学习却不勤问,不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道理明白 但是,有的人却不能 杷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 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 比自己高明的人,向他请教,来解决那些疑难问题,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那里去纠正错误。比不上自己的人,向他请教以便求得一种收获,这就是所说的以有能力的 向无能力的人请教,以知识丰富的向知识少得人请教。知识水平与自己相等的人,向他请教 以有助于相互切磋,这就是所说的相互究问辩驳,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书 经》不是说过吗?“喜欢问就知识丰富。孟子讲“收回放纵散漫之心",是把“学”和“问
台州中学 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 1 语文答案 1、C(A 杆 gǎn 浃 jiāB 甄 zhēn D 弄 lòng) 2、A(A 晨—辰 渲——宣 B 籍—藉, C 摒—屏、寥阔——寥廓,苍——沧, D 贴— —帖) 3、C 4、D(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前仰后合: 合:弯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 子。 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5、D(A“京剧艺术成为校本课”主宾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应为“具备…品质”C 句式 杂糅。) 6、母爱是炎炎盛夏里的一股清风,母爱是茫茫寒夜中的一豆灯火,母爱是滔滔江河上的一 座小桥……(用比喻,意思吻合即可,每句 2 分) 7、付出才有回报。或:天助自助者。 8(1)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2)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停地前进或和生长, 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9、(1)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 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2)反复有强调的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 要前进,要成长。 10、(1)小树种子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欢唱;小树荫庇花草; 小树结出累累果实。(2)因为生命让我们享受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11、不矛盾。在生命的过程中,不光有欢乐,也有痛苦,无论面对什么,都应坦然接受, 从某种角度讲,痛苦也是快乐,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12、B.连词,和(A 兼词,于此;代词,他。C 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 D 连词,表目的,以便;连词,表承接,就) 13、D(A 扩大知识面 B 靠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C 跟…相同) 14、A 定语后置(B 状语后置 C 宾语前置 D 疑问句宾语前置) 15、C 刘开《问说》中没有用比喻 16、(1)如果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铁、石头 也能雕刻成功。 (注意“锲”、“金石”、“镂”的意义) (2)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 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注意“其”、“奚”、“焉” 的意义;“其奚决焉”的句式) (3)有的(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不解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注意句式) 17、“拳”和“退”(要点一:指出用得好的字)。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 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则是用拟人手法生动别致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沙滩上一片明亮,是因为许多白鹭栖息在那里;天空是如此广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 不是在向前移动。(要点二:回归原句加以分析)。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 合的画面(要点三:说明其特别作用)。 18、(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 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19、作文(略)参考译文: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学习一定喜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 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欢学习却不勤问,不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道理明白 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 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 比自己高明的人,向他请教,来解决那些疑难问题,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那里去纠正错误。比不上自己的人,向他请教以便求得一种收获,这就是所说的以有能力的 向无能力的人请教,以知识丰富的向知识少得人请教。知识水平与自己相等的人,向他请教, 以有助于相互切磋,这就是所说的相互究问辩驳,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书 经》不是说过吗?“喜欢问就知识丰富。”孟子讲“收回放纵散漫之心”,是把“学”和“问

并称为“学问之道”,强调学了紧接着去问。子思也谈到“重视品德”,是将它归结到“经由 孑问勤学上,问还摆在学的前面
并称为“学问之道”,强调学了紧接着去问。子思也谈到“重视品德”,是将它归结到“经由 好问勤学上,问还摆在学的前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台州中学2010—2011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浙江省台州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doc
- 台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_浙江省台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doc
- 台州中学2009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题_台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题.doc
- 台州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统练试题_浙江省台州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doc
- 台州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_台州中学2009.doc
- 古浪五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必修5第一次月考卷)_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 古浪五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必修5第一次月考卷)_高二2018——.doc
- 古浪五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必修5第一次月考卷)_答案.doc
- 古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古城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 古城中学2015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古城中学2015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doc
- 古城中学2014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3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学案.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学案.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2鉴赏景物形象学案.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2诗歌鉴赏炼句学案.doc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分类学案_1鉴赏诗歌之炼字学案.doc
- 台州中学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 台州五校2009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台州五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
- 台州市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浙江省台州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doc
- 台州市2011学年度高三质量评估语文试题_浙江台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质量评估语文.doc
- 台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台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台州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台州市.doc
- 台州市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台州中学.doc
- 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苏教版)_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doc
- 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台州市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浙江省台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台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合水二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合水二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
- 合水二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合水二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
- 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_安徽省合肥168中学.doc
- 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安徽省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
- 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2011年人教版高一12月份语文月考试卷_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考试卷.doc
- 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2011年人教版高一12月份语文月考试卷_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考试卷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