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舭分析方法 ◆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31电路的图 求解电路的一般方法:不需要改变电路的结构。 首先,选择一组合适的电路变量(电流和或电 压),根据KCL和KVL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VCR)建立该组变量的独立方程组,即电路方程, 然后从方程中解出电路变量。对于线性电阻电路, 电路方程是一组线性代数方程。 学习图论的初步知识,以便研究电路的连接 性质并讨论应用图的方法选择电路方程的独立变 量
3.1 电路的图 求解电路的一般方法:不需要改变电路的结构。 首先,选择一组合适的电路变量(电流和/或电 压),根据KCL和KVL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VCR)建立该组变量的独立方程组,即电路方程, 然后从方程中解出电路变量。对于线性电阻电路, 电路方程是一组线性代数方程。 学习图论的初步知识,以便研究电路的连接 性质并讨论应用图的方法选择电路方程的独立变 量

图的基本概念 电路的“图”:是指把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 的线段形成的一个结点和支路的集合 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到相应的结点上。 支路用线段描述,结点用点描述。 注意:在图的定义中,结点和支路各自为一个整 体,但任意一条支路必须终止在结点上。 移去一条支路并不等于同时把它连接的结 点也移去,所以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若 移去一个结点,则应当把与该结点连接的 全部支路都同时移去
一.图的基本概念 电路的“图”:是指把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 的线段形成的一个结点和支路的集合。 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到相应的结点上。 支路用线段描述,结点用点描述。 注意:在图的定义中,结点和支路各自为一个整 体,但任意一条支路必须终止在结点上。 移去一条支路并不等于同时把它连接的结 点也移去,所以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若 移去一个结点,则应当把与该结点连接的 全部支路都同时移去

例 有向图: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电流、电压取关联参 考方向。 无向图:未赋予支路方向的图
例: 有向图: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电流、电压取关联参 考方向。 无向图:未赋予支路方向的图

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KCL的独立方程数 列KCL方程: 2 结点l:i1-i4-i6=0 ① 3 ③结点2--i2+i3=0 结点3:i2+i5+i=0 结点4 i==0 0=0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一.KCL的独立方程数 列KCL方程: 1 2 3 4 5 6 1 2 3 4 结点1: i 1 − i 4 − i 6 = 0 结点2: − i 1 − i 2 + i 3 = 0 结点3: i 2 + i 5 + i 6 = 0 结点4: − i 3 + i 4 − i 5 = 0 0=0 ?

对所有结点都列写了KCL方程, 而每一条支路与两个结点相联 并且每个支路电流必然从其中一 ① 个结点流出,流入另一结点。因 人 此,在所有KCL方程中,每个支 路电流必然出现两次,一次为正, 次为负。上述4个方程中任意3 个为独立的。 结论:对于具有m个结点的电路,任意选取(n-1)个 结点,可以得出(-1)个独立的KCL方程。 相应的(n-1)个结点称为独立结点
对所有结点都列写了KCL方程, 而每一条支路与两个结点相联, 并且每个支路电流必然从其中一 个结点流出,流入另一结点。因 此,在所有KCL方程中,每个支 路电流必然出现两次,一次为正, 一次为负。上述4个方程中任意3 个为独立的。 1 2 3 4 5 6 1 2 3 4 结论: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电路,任意选取(n-1)个 结点,可以得出(n-1)个独立的KCL方程。 相应的(n-1)个结点称为独立结点

二.KⅥL独立方程数 路径:从一个图G的某一结点出发,沿着一些支 路移动,从而到达另一结点(或回到原出 发点),这样的一系列支路构成图G的 条路径。 连通图:当G的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支 路时,G为连通图。 回路:如果一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且经过的 其它结点都相异,这条闭合的路径为G的 个回路
二.KVL独立方程数 路径:从一个图G的某一结点出发,沿着一些支 路移动,从而到达另一结点(或回到原出 发点),这样的一系列支路构成图G的一 条路径。 连通图:当G的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支 路时,G为连通图。 回路:如果一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且经过的 其它结点都相异,这条闭合的路径为G的一 个回路

例 回路1(1,5,8) 5 1+l5-lg=0 7 3 回路2(2,6,5) l2+l6-ls=0 回路3(1,2,6,8) 1+ u,tue-u 2 g=0 有13个不同的回路,但独立回路数要少 于13个。对每个回路列KVL方程,含有非独 立方程。 利用“树”的概念寻找一个电路的独立回路组
例: 有13个不同的回路,但独立回路数要少 于13个。对每个回路列KVL方程,含有非独 立方程。 回路1(1,5,8) 回路2(2,6,5) 回路3(1,2,6,8) u1 + u5 − u8 = 0 u2 + u6 − u5 = 0 u1 + u2 + u6 − u8 = 0 利用“树”的概念寻找一个电路的独立回路组。 1 2 4 3 5 8 6 7 • • • • •

树:一个连通图G的树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 支路,而树T本身是连通的且又不包含回路。 例: 2 8 s/8 1 7 8/5 6 3 8 6 8/\2 7 3
树:一个连通图G的树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 支路,而树T本身是连通的且又不包含回路。 例: 1 2 4 3 5 8 6 7 • • • • • 1 3 5 8 6 • • • • • 5 8 6 7 • • • • • 2 4 5 7 • • • • • 3 5 8 6 • • • • • 2 5 8 6 • • • • •

树支:树中包含的支路为树支。 连支:其它支路为对应于该树的连支。 树支与连支共同构成图G的全部的支路。 树支数: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连通图,它的 任何一个树的树支数必为(n-1)个。 连支数: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 图,它的任何一个树的连支数必为 (b-n+1)个。 由于连通图G的树支连接所有结点又不形成 回路,因此,对于图G的任意一个树,加入一个 连支后,形成一个回路,并且此回路除所加的连 支外均由树支组成
树支:树中包含的支路为树支。 连支:其它支路为对应于该树的连支。 树支与连支共同构成图G的全部的支路。 树支数: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连通图,它的 任何一个树的树支数必为(n-1)个。 连支数: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 图,它的任何一个树的连支数必为 (b-n+1)个。 由于连通图G的树支连接所有结点又不形成 回路,因此,对于图G的任意一个树,加入一个 连支后,形成一个回路,并且此回路除所加的连 支外均由树支组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二阶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一阶电路(2/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2/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1/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_练习(2/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_练习(1/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5.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4.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一阶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相量法.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相量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一阶电路(1/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2/2).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网络函数.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路定理.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概述.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图像信号数字化.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ppt
- 高等学校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数字信号的传输.ppt
-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单级小信号放大 amplifier.ppt
-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拟电路主要内容 analog_summary.ppt
-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计数器分析 counter.ppt
-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逻辑代数基础 digital_summary.ppt
-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线性网络基本概念 linearnetwork_summar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