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在1950》问题学案

18.《阿炳在1950》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阅读纪实性作品,要注意体会其记叙的重点,更要注意品味作者对历史、现 实或人生的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阿炳的生平及他对我国二胡艺术艺术所做出的贡献。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阿炳的生平及他对我国二胡艺术艺术所做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 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 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 音乐经典作品奖” 1、请在该字后面的括号注音。 无锡( 勒( 携( 式稀( 纯粹( 衣钵( 寡 糯( )米立即( 推荐 琵琶 2、解释下列词语 聆听 寡妇: 衣钵 步履: 蹒跚 和风细雨 截然不同: 报酬 施舍: 高山仰止: 巅峰:第 【学生疑惑】
18.《阿炳在 1950》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阅读纪实性作品,要注意体会其记叙的重点,更要注意品味作者对历史、现 实或人生的思考。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阿炳的生平及他对我国二胡艺术艺术所做出的贡献。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阿炳的生平及他对我国二胡艺术艺术所做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 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 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 世纪华人 音乐经典作品奖”。 1、请在该字后面的括号注音。 无锡( ) 勒( )令 携( ) 式 稀( )罕 纯粹( ) 衣钵( ) 寡( ) 妇 糯( )米 立即( ) 推荐 ( ) 琵琶( )( ) 2、解释下列词语 聆听: 寡妇: 衣钵: 。 步履: 蹒跚: 和风细雨: 截然不同: 报酬: 施舍: 高山仰止: 巅峰: 第 【学生疑惑】 (1)

【问题探究】 1、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划分并写一写各个部分的大致意思。 2、文题为何要突出阿炳在1950?195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录音后,阿炳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文中表现了阿炳的什么性格?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教后反思】 18.《阿炳在1950》问题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无锡(xi) 勒(1e)令 携(xie)式 稀(x1)罕 纯 粹(cui) 衣钵(bo) 寡(gua)妇 糯(nuo)米立即(j) 推 荐 琵琶(pi1)(pa) 2、聆听:认真地听, 寡妇:死了丈夫的妇女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 技能等 步履:行走。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和风细雨:比喻方式温和,不粗暴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2) 【问题探究】 1、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划分并写一写各个部分的大致意思。 2、文题为何要突出阿炳在 1950?1950 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录音后,阿炳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文中表现了阿炳的什么性格?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教后反思】 18.《阿炳在 1950》问题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无锡(xī) 勒(lè)令 携(xié)式 稀(xī)罕 纯 粹(cuì) 衣钵(bō) 寡(guǎ)妇 糯(nuò)米 立即(jí) 推 荐(jiàn) 琵琶(pí)(pá) 2、聆听:认真地听。 寡妇:死了丈夫的妇女。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 技能等。 步履:行走。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和风细雨:比喻方式温和,不粗暴。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 施舍:把财务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 高山仰止:愿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 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巅峰:顶峰。 【问题探究】 1、结构分析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写1950年秋,中央音 乐学院两位教授到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并用倒叙、插叙穿 插介绍了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以及他敢叛逆、有骨气的性格 第二部分(“1950年9月2日……催弟也随之而去。”),详细介绍为民间艺 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并简单介绍了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吐血病故。 第三部分(“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二泉映月》已成为代 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主要写抢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 化遗产的相关经过和意义,并说明它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2、文题为何要突出阿炳在1950?195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民间音乐家祝世匡和黎松寿录下了阿炳的二胡曲,使阿炳的音乐得以传承 3、录音后,阿炳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激动、瞪大眼、摸、抱牢、不肯放手(动作、神态).他为自己的音乐有了传承 的机会而激动不已 4、文中表现了阿炳的什么性格? 叛逆,有正义感,正直高尚,有骨气,坚强不屈。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文章主要通过介绍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 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 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叛逆,有正义感,正直高尚, 有骨气,坚强不屈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 施舍:把财务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 高山仰止:愿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 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巅峰:顶峰。 【问题探究】 1、结构分析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50 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写 1950 年秋,中央音 乐学院两位教授到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并用倒叙、插叙穿 插介绍了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以及他敢叛逆、有骨气的性格。 第二部分(“1950 年 9 月 2 日……催弟也随之而去。”),详细介绍为民间艺 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并简单介绍了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吐血病故。 第三部分(“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二泉映月》已成为代 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主要写抢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 化遗产的相关经过和意义,并说明它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2、文题为何要突出阿炳在 1950?1950 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民间音乐家祝世匡和黎松寿录下了阿炳的二胡曲 , 使阿炳的音乐得以传承。 3、录音后,阿炳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激动、瞪大眼、摸、抱牢、不肯放手(动作、神态).他为自己的音乐有了传承 的机会而激动不已 4、文中表现了阿炳的什么性格? 叛逆,有正义感,正直高尚,有骨气,坚强不屈。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文章主要通过介绍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 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 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叛逆,有正义感,正直高尚, 有骨气,坚强不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阿炳在1950》学案_课题.doc
- 《阿炳在1950》ppt课件(22页).ppt
- 《阿炳在1950》ppt课件7_阿炳在19501.ppt
- 《阿炳在1950》ppt课件6_阿炳在1950.ppt
- 《阿炳在1950》ppt课件5.ppt
- 《阿炳在1950》ppt课件.ppt
- 《阿炳在1950》ppt课件3.ppt
- 《阿房宫赋》读后感(3篇)_阿房宫赋.doc
- 《阿房宫赋》说课ppt课件2.ppt
- 《阿房宫赋》练习题_《阿房宫赋》同步练习.doc
- 《阿房宫赋》练习ppt课件1.ppt
- 《阿房宫赋》教案9.doc
- 《阿房宫赋》教案13_广东版必修2.doc
-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14_阿房宫赋.doc
-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11.doc
- 《阿房宫赋》教学实录_阿房宫赋.doc
- 《阿房宫赋》导学案6_阿房宫赋导学案.doc
- 《阿房宫赋》导学案5_阿房宫赋.doc
- 《阿房宫赋》导学案.doc
- 《阿房宫赋》学案3.doc
- 《阿豺折箭》ppt课件1_阿豺折箭.ppt
- 《阿里山纪行》doc图片素材.doc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2_阿里山纪行.ppt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ppt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2页)含教案音频.ppt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12页)含教案音频.doc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1页).ppt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8页).ppt
-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28页).ppt
- 《阿里山纪行》学案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里山纪行》导学案.doc
-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2_十八 阿里山纪行.doc
-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_《阿里山纪行》_导学案.doc
- 《阿里山纪行》教案13.doc
-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doc
- 《陆文学自传》ppt课件.ppt
- 《陆文学自传》同步练习.doc
- 《陆文学自传》练习题.doc
- 《陈太丘与友期》ppt公开课课件12.ppt
- 《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10.ppt
- 《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11_25陈太丘与友期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