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

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 基本概念〓 抗震设防的水准肆标 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
• 基本概念 •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 • 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 抗震设防准则及基本方法[4] [15]

基本概念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如一百年) 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般采用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对于重要 和特别重要的建筑加以调整。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甲类建筑一一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 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一一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 的建筑 丙类建筑一一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一一抗震次要的建筑
✓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如一百年) 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 一般采用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对于重要 和特别重要的建筑加以调整。 ✓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 灾害的建筑 •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 的建筑 • 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的建筑 ⚫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设防烈度的取值 除甲类外,其他建筑取本地区基本烈度作为计算设 防烈度 确定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时,除甲类有特殊的规定 外,对于乙类建筑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作为设防烈 度(9度适当增强措施),对于丙类建筑,按原基 本烈度,对于丁类建筑,则降低一度设防 国家抗震文件规定,6度区内10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 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和构造按7度设防
✓ 设防烈度的取值 • 除甲类外,其他建筑取本地区基本烈度作为计算设 防烈度。 • 确定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时,除甲类有特殊的规定 外,对于乙类建筑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作为设防烈 度(9度 适当增强措施),对于丙类建筑,按原基 本烈度,对于丁类建筑,则降低一度设防。 • 国家抗震文件规定,6度区内10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 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和构造按7度设防。 ⚫ 基本概念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抗震设防的目标和要求,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 力量、科技水平、建筑材料和设计、施工现状等 综合制定的,并会随着经济和科学水平的发展而 改变。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采用三个水准抗震设防 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在小震作用下,房屋应该不需修理并可继续使用 在中震作用下,允许结构局部进入屈服阶段,经过一般 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在大震作用下,构件可能严重屈服,结构破坏,但房屋 不应倒塌、不应出现危及生命财产的严重破坏
⚫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 抗震设防的目标和要求,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 力量、科技水平、建筑材料和设计、施工现状等 综合制定的,并会随着经济和科学水平的发展而 改变。 ✓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采用三个水准抗震设防 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在小震作用下,房屋应该不需修理并可继续使用 • 在中震作用下,允许结构局部进入屈服阶段,经过一般 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 在大震作用下,构件可能严重屈服,结构破坏,但房屋 不应倒塌、不应出现危及生命财产的严重破坏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三个设防水准的建筑的破坏程度与层 间位移角的大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不坏能修 不倒 1/6001/20 /h
✓三个设防水准的建筑的破坏程度与层 间位移角的大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小、中、大震是指概率统计意义上的 地震烈度大小: 小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 中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 烈度,又称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 地震烈度,又称为罕遇地震
⚫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小、中、大震是指概率统计意义上的 地震烈度大小: • 小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 • 中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 烈度,又称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 大震是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 地震烈度,又称为罕遇地震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设防烈度是由国家规定的。某 地区的设防烈度,是指基本烈度,也就是指中震。 小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大震烈度大 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15废 1度 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大震烈度
⚫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 ✓ 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设防烈度是由国家规定的。某 地区的设防烈度,是指基本烈度,也就是指中震。 小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大震烈度大 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两阶段设计 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 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两阶段设计 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 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

第一阶段 STEP1 采用第一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 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 等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 求 STEP2: 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弹性层间 位移角,使其不超过规定的限值。同时采取相应 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续、变 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 形要求
STEP1: 采用第一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 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 等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 求 STEP2: 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弹性层间 位移角,使其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同时采取相应 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续、变 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 形要求。 → ⚫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采用第三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计 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 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 震规范》限值。并结合采取必要的抗震构 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可采用的计算方法:①简化计算方法 ②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采用第三水准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计 算 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 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 震规范》限值。并结合采取必要的抗震构 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可采用的计算方法:①简化计算方法 ②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 第二阶段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简介.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二章(2-7)风洞试验.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风力下空气动力失稳.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二章(2-4)横风向涡流脱落共振等效风荷载.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二章(2-3)顺风向的等效风荷载续.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二章(2-3)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二章(2-1)风力、结构风力及风效应.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简介.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一章(1-1)概述.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第一章(1-2)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教材参考书籍PDF电子书(编著:吴继红、李佐周).pdf
-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DOC电子课件.doc
- 《商业建筑实例效果图》讲义.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混凝土结构按公路桥规的设计原理.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抗震计算理论.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抗震概念设计.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结构分析软件.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研究工作现状.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预备知识点.ppt
- 《高层结构抗风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计算的意义.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绪论.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一章 材料的拉伸性能.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二章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三章 其他静加载下的力学性能.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四章 材料的硬度.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五章 断裂.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六章 切口强度与 切口冲击韧性.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七章 断裂韧性.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八章 金属的疲劳.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九章 环境介质作用下的金属力学性能.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十章 金属高温机械性能.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十一章 佥属的磨损与接触疲劳.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十二章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ppt
- 西北大学:《材料的力学性能》第十三章 陶瓷材料的力学行为.ppt